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22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8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docx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月考

2013-2014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

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把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的Na、Na2O、Na2O2、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Na

B.

Na2O

C.

Na2O2

D.

NaOH

2.(3分)(2006秋•许昌期末)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仅有③不正确

B.

仅有④不正确

C.

仅有⑤不正确

D.

全正确

3.(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6.72L.则原合金样品中镁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0.25mol

C.

0.4mol

D.

0.5mol

4.(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

②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减少

③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溶液的质量不变

⑤有晶体析出

⑥有气泡产生.

 

A.

①③⑥

B.

②⑤⑥

C.

③⑤⑥

D.

①③④

5.(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被严重腐蚀了的铜和铁共同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中只有铜,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

 

A.

一定只含有Fe2+

B.

可能只含Cu2+

 

C.

一定有Fe2+和Cu2+

D.

可能有Cu2+和Fe2+

二.实验题

6.(2012秋•福清市校级期末)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可以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

(1)钠在上述空气、冷水中发生反应中      (填“得”或“失”)电子,表现出      性(填“氧化”或“还原”).

(2)少量的金属钠应该保存在      中.

(3)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

7.(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将一金属易拉罐内(内空)放入一满角匙的某白色晶体,摇动几下后,立即注入50mL6mol•L﹣1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布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变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又重新鼓起.

(1)要产生上述实验现象,做易拉罐的金属是      ;往罐内加入的白色晶体是      ;

(2)罐壁变瘪的原因是      ,反应方程式是      ;

(3)罐再度鼓起的原因是      ,反应方程式是      .

8.(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固体粉末,置于石棉网上,然后向包有过氧化钠的位置滴加几滴水,结果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结合脱脂棉剧烈燃烧的实验事实及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方法      

现象:

A处:

      B处:

      .

9.(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中生成了蓝色的Cu(OH)2沉淀而没有发现Cu单质生成.但某同学心中在想,会不会是因为生成的Cu较少而被蓝色沉淀所覆盖从而没有被发现呢?

于是想课后到实验室继续研究,希望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假如该同学是你,请你写一份实验准备单交给老师,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用品.

(1)实验探究的目的:

      .

(2)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原理:

      .

(3)实验必需的用品:

小刀、玻璃片、滤纸、      和      ;金属Na、      和      .

该同学在探究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生成的蓝色的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沉淀,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你认为该黑色难溶物是      ,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      .

10.(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Mg2++2OH﹣═Mg(OH)2↓,Fe3++3OH﹣═Fe(OH)3↓,且Mg(OH)2、Fe(OH)3难溶于水;NH4++OH﹣═NH3•H2O]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      .

11.(2014秋•微山县校级月考)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6mol/L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      ,理由是      .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      .

12.(2011秋•蛟河市校级期末)(实验化学)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如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

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      和      .

(3)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      和      (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三.计算题

13.(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0.58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NaOH、AlCl3、MgCl2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C点所表示的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14.(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将23g金属钠投入180g水中,待充分反应后,求:

(1)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的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

四.推断题

15.(2013•大城县校级模拟)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      ,H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检验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物质的化学式:

A      ,C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D→E:

      ;

(3)在反应A→D中,还原剂是      .

 

五.填空题

17.(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从明矾中提取K2SO4和Al2(SO4)3的主要操作有下列四步,下面是对每步操作提出的问题,请完成填空:

(1)将固体明矾用水溶解,加入过量的氨水,并过滤、洗涤沉淀.加过量氨水的目的是      ,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

(2)取沉淀加      直到沉淀完全溶解,再蒸发、结晶得      .

(3)取

(1)的滤液,加稍过量的      溶液并加热,其目的是      ;再加入少量      中和多余的碱.

(4)对(3)所得的溶液加热、浓缩、结晶得      .

18.(3分)(2011秋•下城区校级期末)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      .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一定有      .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

19.(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取少量Fe2O3粉末加入适量盐酸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      色.用此饱和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H+.

20.(3分)(2014秋•桥东区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往某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CO2的过程:

(1)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若某Na2CO3溶液中含mmoLNa2CO3,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Cl﹣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则滴入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等于      moL(用m表示).

21.(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物质A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将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为黄色,B,C,D是含有A元素的三种不同化合物,A、B、C、D按右图关系进行转化:

(1)写出化学式:

B      C      

(2)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22.(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

(2)钾与水的反应:

      .

(3)小苏打与烧碱溶液反应:

      .

(4)小苏打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

2013-2014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

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把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的Na、Na2O、Na2O2、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Na

B.

Na2O

C.

Na2O2

D.

NaOH

考点: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钠的重要化合物.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可以根据将等物质的量的①Na、②Na2O、③Na2O2、④NaOH中金属钠的量的多少来确定所得溶质的质量大小,并根据和水的反应情况结合溶液质量来确定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是浓度关系.

解答:

解:

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设4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Na2O2和Na2O都含有2molNa,所以这两种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并且Na2O2和水反应生成了O2,所以相当于Na2O,两者是等价的,即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等物质的量的Na质量比NaOH小,且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H2,所以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Na>NaOH,即得到四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Na2O=Na2O2>Na>NaOH,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钠和化合物的性质知识,难度不大.注意守恒思想的灵活运用.

2.(3分)(2006秋•许昌期末)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仅有③不正确

B.

仅有④不正确

C.

仅有⑤不正确

D.

全正确

考点:

焰色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的实验,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金属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

解答:

解:

①在观测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

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②正确;

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故③正确.

④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④正确;

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故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⑤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焰色反应的操作,较基础,注意操作要点.焰色反应为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属于化学变化,为易错点.

3.(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样品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6.72L.则原合金样品中镁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0.25mol

C.

0.4mol

D.

0.5mol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第二份中发生的2Al+2NaOH+2H2O═2NaAlO2+3H2↑来计算铝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第一份中2Al+6HCl═2AlCl3+3H2↑、Mg+2HCl═MgCl2+H2↑来计算镁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

第二份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3mol,

设铝的物质的量为x,则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3

x0.3mol

,解得x=0.2mol,

第一份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设镁的物质的量为y,

2Al+6HCl═2AlCl3+3H2↑

23

0.2mol0.3mol

Mg+2HCl═MgCl2+H2↑

11

y(0.5mol﹣0.3mol)

,解得y=0.2mol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镁、铝与酸、碱的反应,熟悉铝与碱反应而镁不与碱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将气体的物质的量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

4.(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

②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减少

③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④溶液的质量不变

⑤有晶体析出

⑥有气泡产生.

 

A.

①③⑥

B.

②⑤⑥

C.

③⑤⑥

D.

①③④

考点: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钠的重要化合物.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根据过氧化钠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

2Na2O2+2H2O═4NaOH+O2↑可知,向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投入一小块Na2O2固体,会因发生反应而消耗饱和溶液中的水;饱和溶液因水分减少而析出固体,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由于“恢复至原来温度”,饱和溶液的温度不变,即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

解答:

解:

①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会减少,则溶液中的Na+总数也会减少,故①错误;

②随着一小块Na2O2固体的投入,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水被反应所消耗,饱和溶液析出固体溶质;由于溶液温度不变,变化后所得溶液仍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根据同种溶质的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判断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则单位体积内的OH﹣数目也不变,故②错误;

③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仍饱和,且会析出剩余固体,但同一温度下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定值;故③正确;

④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了水,生成了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不能溶解,溶液中溶质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溶液的质量也减少;故④错误;

⑤随着一小块Na2O2固体的投入,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水被反应所消耗,饱和溶液析出固体溶质,故⑤正确;

⑥随着一小块Na2O2固体的投入,过氧化钠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

2Na2O2+2H2O═4NaOH+O2↑,故有气泡产生,故⑥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难度中等.根据饱和溶液溶剂水的减少而析出固体溶质的特点,分析饱和溶液的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

5.(3分)(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被严重腐蚀了的铜和铁共同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中只有铜,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

 

A.

一定只含有Fe2+

B.

可能只含Cu2+

 

C.

一定有Fe2+和Cu2+

D.

可能有Cu2+和Fe2+

考点: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版权所有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金属铁可以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金属铜和盐酸之间不会反应,金属铁被氧化的价态可以到+3价,金属铜被氧化为氧化铜,氧化铜可以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铜,金属铁可以和铜离子之间反应,通可以和铁离子之间反应,据此回答判断.

解答:

解:

被严重腐蚀了的铜和铁(表面有氧化铜、氧化铁),共同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金属氧化物都可以和盐酸之间反应,溶液中存在铁离子、铜离子,金属铁会和铁离子之间反应生成亚铁链子,金属铜和铁离子之间反应生成亚铁链子和铜离子,所以当剩余残渣中只有铜时,溶液中一定不会有Fe3+,可能有Cu2+和Fe2+,还可能只含有Fe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金属铁以及化合物之间的性质知识,注意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二.实验题

6.(2012秋•福清市校级期末)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可以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

(1)钠在上述空气、冷水中发生反应中 失 (填“得”或“失”)电子,表现出 还原 性(填“氧化”或“还原”).

(2)少量的金属钠应该保存在 煤油 中.

(3)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H2↑+2NaOH .

(4)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2.24L (标准状况)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版权所有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1)钠在反应中易失电子作还原剂;

(2)钠和水、氧气易反应,保存钠时要隔绝水和氧气;

(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4)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氢气体积.

解答:

解:

(1)钠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钠在反应中易失电子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故答案为:

失,还原;

(2)钠和水、氧气易反应,保存钠时要隔绝水和氧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密度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少量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故答案为:

煤油;

(3)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2Na+2H2O=H2↑+2NaOH,

故答案为:

2Na+2H2O=H2↑+2NaOH;

(4)设生成氢气的体积为x.

2Na+2H2O=H2↑+2NaOH转移电子

22.4L2mol

x0.2mol

x=

=2.24L,

答:

生成2.24L氢气.

点评:

本题考查钠的性质,根据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分析其性质,难度不大.

7.(2013秋•船营区校级月考)将一金属易拉罐内(内空)放入一满角匙的某白色晶体,摇动几下后,立即注入50mL6mol•L﹣1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布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变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又重新鼓起.

(1)要产生上述实验现象,做易拉罐的金属是 Al ;往罐内加入的白色晶体是 干冰 ;

(2)罐壁变瘪的原因是 干冰汽化时排出了罐内空气,当加入NaOH溶液后,CO2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易拉罐变瘪 ,反应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3)罐再度鼓起的原因是 过量的NaOH溶液与铝制罐反应产生H2,使罐内压强增大到大于大气压,故罐再度鼓起 ,反应方程式是 2Al+2NaOH+2H2O=2NaAlO2十3H2↑ .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版权所有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1)根据Al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CO2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利用瓶内压强变化来解释;

(3)金属铝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氢气,利用瓶内压强变化来解释.

解答:

解:

(1)由题干可知,加氢氧化钠能反应,则考虑金属为Al,白色晶体是干冰;

故答案为:

Al;干冰;

(2)CO2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0,CO2被吸收,使罐内气体压强减小而被外界大气压压瘪,

故答案为:

干冰汽化时排出了罐内空气,当加入NaOH溶液后,CO2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易拉罐变瘪;CO2+2NaOH=Na2CO3+H20;

(3)因易拉罐是铝制的,过量的NaOH可以与罐壁(Al)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生氢气,导致压强增大,罐壁重新鼓起,

故答案为:

过量的NaOH溶液与铝制罐反应产生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