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大学考研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辽宁石油大学考研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石油大学考研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HNMR),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的谱学特征,运用化学方法及核磁共振谱(HNMR),红外光谱(IR)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7)杂环化合物及元素有机化学
含N,S,O等的五、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他结构的有机硫、磷、硅化合物。
2.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特点,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及重要性。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共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基本属性、共价键的极性和偶极矩、碳原子轨道的杂化(sp3、sp2、sp)。
3.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方式——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的形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断裂方式、过渡状态和中间体)。
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根据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饱和烃:
烷烃和环烷烃
1.烷烃和环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现象,系统命名法。
2.碳原子的sp3杂化、σ键及其特征。
3.构象概念及乙烷、丁烷、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不同构象的稳定性。
4.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状态、沸点、熔点、比重、溶解度。
5.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其历程,氧化反应,异构化和小环烷烃的加成反应。
6.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石油和天然气,偶联反应,还原反应。
第三章不饱和烃:
烯烃和炔烃
1.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和sp杂化,π键的概念及特性。
2.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烯烃构型异构(顺/反、Z/E)的命名法,次序规则。
3.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催化加氢,与Cl2、HX、H2SO4、H2O、HOX的加成,硼氢化-氧化反应)及反应历程,Markovnikov规则、过氧化物效应;
烯烃的氧化反应,α-氢原子的反应;
炔烃活泼氢的反应,亲核加成,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4.烯烃和炔烃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
1.二烯烃的分类、命名、结构。
2.共轭效应,共轭体系的涵义,共轭效应的表现,共轭体系的类型,超共轭效应。
3.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4-加成反应和1,2-加成,环加成反应,聚合反应,Diels--Alder反应,碳正离子,自由基的稳定性变化规律。
4.共轭二烯烃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第五章芳烃芳香性
1.苯的分类、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
2.单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及侧链上的反应。
3.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两类定位基,苯环环上取代反应定位规律的解释,定位效应的影响因素,引入第三个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
4.稠环芳烃--萘,蒽,菲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5.芳香性的判断--Hü
ckel规则。
6.芳烃的工业来源。
第六章立体化学
1.分子的手性,对映异构,对映体,对称因素。
2.手性分子的性质—旋光性,旋光仪和比旋光度,旋光性与结构的关系。
3.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对映异构的构型的表示法,构型标记法(D/L法、R/S法),外消旋体的性质。
4.具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和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5.第一个手性中心的产生和第二个手性中心的产生。
6.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7.丙二烯型化合物和联苯型化合物等不含手性碳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第七章卤代烃相转移催化反应邻基效应
1.卤代烷、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命名和制法。
2.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反应,还原反应。
3.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反应机理,邻基效应)及影响因素。
4.消除反应的机理(E2,E1机理,消除反应的取向)及影响因素。
5.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烷基结构、亲核试剂、反应温度、溶剂等的影响。
6.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
7.卤代烃的制备。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1.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2.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分子振动自由度与峰数,分子的偶极矩与峰强,键与吸收峰位置,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红外光谱的解析。
3.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化学位移,自旋-自旋相互偶合,1HNMR图谱的解析。
4.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发色团与助色团。
第九章醇和酚
1.醇和酚的分类、构造异构,命名和结构。
2.醇和酚的制法,工业合成及实验室制法。
3.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4.醇的反应--醇的酸性和碱性,醇的氧化,醇和无机含氧酸作用—氢氧键断裂生成酯的反应,卤化作用(C-O键断裂),醇的脱水反应(C-O键断裂),多元醇的特性,热消除反应。
5.酚的反应--酚的酸性,成醚及成酯,与FeCl3的颜色反应,芳环上的反应,氧化反应。
6.醇、酚的来源及其重要应用。
第十章醚和环氧化合物
1.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制法。
2.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醚和环醚的化学性质:
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Claisen重排,环氧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开环反应。
第十一章醛、酮和醌
1.醛、酮和醌的命名,结构和制法。
2.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化合物-碳上活性氢的反应,Wittig反应,醛酮的氧化和还原。
4.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1,4-亲电加成、1,4-亲核加成)。
5.醛和酮的制法。
6.醌的化学性质。
第十二章羧酸
1.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
2.羧酸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羧酸的酸性及影响因素,羧基中羟基被取代的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羧基中羰基的还原反应,-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羧基的脱羧反应。
4.羟基酸和氯代酸的酸性,脱水反应和-羟基酸的分解。
5.羧酸的制法。
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
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结构。
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与Grignard试剂反应,还原反应,酯缩合反应,及酰胺的失水和Hofmann降解反应。
4.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5.羧酸衍生物的制法。
第十四章β-二羰基化合物
1.酮—烯醇互变异构及影响因素。
2.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3.丙二酸酯的合成、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4.其它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Knoevenagel缩合和Michael加成。
第十五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1.脂肪族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胺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3.胺的反应(碱性、烷基化、酰基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胺的氧化、芳胺的特性、Mannich反应)。
4.胺的制法(氨的烃基化、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5.季铵盐和季铵碱
6.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合物在在合成上的应用。
6.腈的命名,性质。
第十六章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
1.有机含硫、含磷和含硅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以及性能和应用
2.含硫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合成与反应
3.含磷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形成季磷盐的反应、维狄希(Wittig)试剂及其反应。
4含硅化合物:
卤代硅烷及硅醇、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杂化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及其芳香性。
2.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
3.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六元杂环化合物。
4.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有机化学》,高鸿宾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2.《有机化学》,胡宏纹等编,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7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的根本规律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三、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2版),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911]化工原理
四、考试要求:
1.
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
掌握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的结构及特性,并具备基本选型能力;
3.
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
4.
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范围
1)流体静力学
静压强的表示方式及单位换算,
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2)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流量与流速,
流体的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连续性方程,
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3)流体流动现象:
粘度、牛顿粘性定律,
流动型态与雷诺准数,
层流与湍流的比较。
4)流体流动阻力:
阻力计算通式,
层流时直管阻力的计算,
湍流时直管阻力的实验研究方法一因次分析法,
非圆形管内的阻力计算,
局部阻力。
5)管路计算:
管路计算的类型和基本方法,
简单管路、分支和并联管路的特点和计算,
阻力对管内流动的影响。
6)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转子流量计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7)实验
流体阻力实验和流量计测定实验原理、流程、主要部件。
(二)要求
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
1)离心泵:
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类型,
主要性能参数,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
特性曲线,影响泵性能的因素,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离心泵的选用与泵的并串联。
2)其他类型泵:
往复泵,旋转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方法(以往复泵为主),
各种化工用泵的比较。
3)实验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原理、流程、主要部件。
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
能够进行涉及泵的基本计算。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重力沉降:
重力沉降速度,除尘室的计算。
2)离心沉降:
离心沉降速度,旋风分离器的构造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3)过滤:
基本概念与典型过滤设备的工作原理,
过滤基本方程式与恒压过滤方程式,
过滤常数的测定,
恒压过滤的计算。
4)实验
过滤实验原理、流程、主要部件。
了解分析颗粒运动的基本方法,了解沉降分离设备的分类和应用。
掌握降尘室和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掌握降尘室的相关计算。
了解颗粒床层的特性和流动压降计算。
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及应用、不同过滤方式的操作计算。
了解典型过滤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第四章传热
1)概述: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2)热传导:
傅立叶定律及导热系数,
单层及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单层及多层园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3)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与传热速率方程,
总传热系数,污垢热阻,
热负荷的计算,
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法,
壁温的估算。
4)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过程分析,牛顿冷却定律,
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因次分析法在对流传热中的应用,
准数方程和有关准数的含义,
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对流传热系数的大致范围及提高途径。
5)热辐射:
基本概念、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克希霍夫定律,
两固体间辐射传热计算,
气体热辐射的特点,
设备热损失的计算。
6)实验
膜传热系数实验原理、流程、主要部件。
熟练掌握傅立叶定律、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定态热传导的计算。
了解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主要关联式、对流传热的计算和传热强化。
掌握换热器的基本计算,了解换热器的分类、选型和应用。
了解黑体辐射的特点和规律。
第五章蒸馏
1)二元物系的气液乎衡:
理想溶液与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拉乌尔定律,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
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相平衡方程,
总压强对气液相乎衡关系的影响。
2)蒸馏方式:
简单蒸馏、平衡蒸馏、平衡级概念及其比较,
精馏原理和流程。
3)两组分连续精馏的分析和计算:
理论板和恒摩尔流假设,
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进料状况的影响,
理论板数的逐板计算法与图解法,
单扳效率,全塔效率和实际扳数,
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理论扳数的捷算法,填料塔的等板高度,
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4)其他蒸馏方式:
间歇蒸馏的特点,应用和计算方法,
恒沸精溜和萃取精馏简介。
5)实验
精馏塔板效率实验原理、流程、主要部件。
熟练掌握蒸馏和精馏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精馏计算,包括进料状态和位置、平衡线、q线、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理论板及全塔效
率等。
了解特殊精馏的特点。
第六章吸收
(一)范围
吸收过程依据、分类和应用,
吸收流程简介,
吸收剂的选择。
2)气液相平衡关系:
操作条件对平衡关系的影响,
亨利定律的几种表示方式及平衡系数的换算,
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3)传质速率方程:
双膜理论、相际传质速率方程,
传质总系数与传质分系数。
4)吸收塔的计算:
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最小液气比和适宜液气比,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
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及其求法,
吸收塔操作型计算,
板式吸收塔理论扳数的计算,理论扳数与传质单元数的关系。
5)脱吸及其他类型吸收过程
脱吸流程及计算特点,
了解化学吸收、多组分吸收。
熟练掌握传质、吸收与解吸过程的基本理论,了解扩散系数、传质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以及吸收过程的计算。
了解主要的吸收设备、流程及应用。
第七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1)板式塔:
板式浴塔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塔板的水力学性能,
板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确定,
塔扳的负荷性能图及其应用。
2)填料塔
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特性,
填料塔的水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
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了解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构件,了解塔内两相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了解常见的气液传质设备不正常操作情况。
了解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一般计算。
第八章液一液萃取
1)萃取平衡关系
三元相图,
萃取剂的选择,
2)萃取流程和特点,
3)萃取过程的计算,
单级萃取的计算,
多级错流接触萃取,
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掌握液液两相传质特性和萃取原理,掌握单级和多级萃取过程的计算方法,了解萃取操作和设备特性。
第九章干燥简介
范围和要求
了解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
湿度、相对湿度,
焓和湿比热、比容,
绝热饱和温度、湿球温度、露点,
湿度图及其应用。
五、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夏清等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柴诚敬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原理谭天恩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921]物理化学
一、考试要求
掌握物理化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掌握物理化学重要公式及其应用条件。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重点部分)
1.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约2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
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
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约22%)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
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以及用逸度、活度表示的真实系统的化学势表达式。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稀溶液的依数性。
相律及其应用,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化学平衡(约14%)
等温方程;
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同时平衡的原则。
4.电化学(约15%)
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
电导测定的应用;
德拜-许克尔极限公式。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
各类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化学动力学(约17%)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一、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
阿累尼乌斯公式;
对行、平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
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6.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约1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
Kelvin方程与四种亚稳态;
润湿与铺展;
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
Langmuir公式;
Gibbs吸附等温式
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
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三、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4版)上、下册,天大物化教研室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
物理化学解题指南,李文斌、肖衍繁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931]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一、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及其分类、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
掌握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
2.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的发生与类型,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及其综合防治;
掌握大气污染“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3.了解水体概念、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类型,掌握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
掌握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4.深入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污染物、污染源及发生类型;
掌握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背景值及其迁移转化,化学农药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与残留,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以及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了解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5.了解环境噪声的特征、来源、分类与影响,环境噪声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6.了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点和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