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438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东山再起

投鞭断流

(2)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国;

222年孙权在建业建立吴国

(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P178

4、隋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时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

唐太宗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全国重心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对外关系:

鉴真6次东渡日本,并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唐朝玄奘西天取经,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3)科举制度: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宋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败。

5.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979年赵光义(宋太宗)统一全国。

(2)澶渊之盟:

宋辽;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

(3)宋夏合战:

西夏: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建立西夏。

(4)金的建立和靖康之变: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建立金,后迁都眼镜改名中都(北京);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5)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

(6)1276年忽必烈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建立元。

统一全国。

(7)对外交流:

元大都是著名的国际商业大都市。

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马可•波罗是元时来我国的著名人物;

6、明、清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2)对外交流:

1405年1433年,明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

欧洲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教。

利马窦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他第一个把孔子和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清朝:

1644年5月,顺治统一全国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

(二)中国近代史常识

(1)鸦片战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近代史的开端。

1842年8月,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了割让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条款。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列强的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856年至1860年间,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4)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以奕忻、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动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军事装备和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自救运动。

19世纪60年代为自强阶段,兴办军事工业;

13世纪70-90年代为求富阶段,兴办民用工业。

(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6)维新运动:

“公车上书”(康有为);

“百日维新”

(7)义和团运动:

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8)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辛亥革命:

1894年11月孙中山率先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确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清政府瓦解,史称“辛亥革命”。

(7)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徐继畲编纂《瀛环志略》,最先提出西方共和制符合中国“天下为公”的古道,最早提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经世主张……

2、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学生3000多人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亲日派卖国贼,并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签字。

(2)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新青年》)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了一个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3)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号中共一大的召开

(4)北伐战争:

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孙传芳。

(5)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6)八七会议:

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7)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揭开全面抗战的序幕。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

抗日战争胜利。

(8)解放战争:

1946年6月全民内战爆发。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人民政协一届全会在北京召开,一致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

(10)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的。

(三)世界史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象形文字;

十进位制的计算方法;

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

巴比伦王国:

楔形文字;

制定《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世界第一步比较完整的法典);

用肉眼观测月蚀等

古印度:

《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世界著名史诗;

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

中国:

四大发明

2、欧洲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达•芬奇:

壁画《最后的晚餐》、油画《蒙娜丽莎》、《岩间圣母》、《圣安娜》、《安加利之战》;

米开朗基罗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像《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

但丁

神曲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薄伽丘

十日谈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3、英国革命(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4、美国独立

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

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6、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工业革命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8、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9、巴黎公社

1871年春,法国工人阶级成立了世界史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10、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同盟国(德意志和奥匈帝国)的投降而告终。

协约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塞尔维亚)

10、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罗斯福新政:

1933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法,史称“罗斯福新政”。

12、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大战全面爆发。

13、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由J•M•凯恩斯所创立,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体系。

14、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尼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14、不结盟运动:

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于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5、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政体。

独联体随后又扩大到原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

家乡 

社稷、轩辕:

国家 

 

同窗:

同学 

巾帼:

妇女

须眉:

男子 

手足:

兄弟 

伉俪:

夫妻 

伛偻,黄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膝下:

父母 

函、简、笺、鸿雁、札:

桃李:

学生

南冠:

囚犯

烽烟:

战争

丝竹:

音乐

婵娟、嫦娥:

月亮

汗青:

史册 

白丁、布衣:

百姓

桑麻:

农事 

三尺:

法律 

华盖:

运气

庙堂:

朝廷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

夺魁:

第一

合称

岁寒三友:

松、竹、梅

三皇:

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

尧、舜

三纲:

父为子纲、君为臣

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三教:

儒、道、释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

法、名、墨、纵横、杂、

三山:

瀛洲、蓬莱、方丈

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

庆古称端州)

戏曲四行当:

生旦净丑

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

国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

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

四大名瓷窑:

河北的磁州

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

景德镇窑和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

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

女》、《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

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

案》、《殷墟甲骨》、《居

延汉简》、《敦煌经卷》

五岳:

东岳泰山、南岳衡

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五彩:

青、黄、白、红、

黑。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

学说上讲,分别代表金、

木、火、水、土。

五谷:

一种指稻、黍、

稷、麦、菽;

一种指麻、

黍、稷、麦、菽

五味:

酸、咸、甜(甘)、

苦、辣(辛)

五音:

宫、商、角、徵、

五行:

金木水火土

五经:

《诗》《书》《礼》

《易》《春秋》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

一更

(19-21)二更(21-

23)三更(23-1)四

更(1-3)五更(3-5)

六畜:

马、牛、羊、猪、

狗、鸡。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

六部:

户部吏部礼部兵部

刑部工部

六亲:

父母兄弟妻子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古代教育

古代的学校有校、庠、

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

高学府为国子监。

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

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

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

清):

共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

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

也叫“童试”,每年

考一次,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

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

(秀才、相公)资格,才能参

加科举考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

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

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

又称秋闱。

考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

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

行,故又称春闱。

各省的举人及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

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

会元。

殿试: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

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

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

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

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

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

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

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

号。

“连中三元”

“八股文”

“金榜”

“同年”

特殊称谓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

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孟)是老大,仲是老二,

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

衣、黔首、黎民、生民、庶

民、黎庶、苍生、黎元、氓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

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

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

晋之好”。

职业的称谓:

常在其名前面

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

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

职业身份。

“庖丁”“师襄”

“师旷”“优孟”

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

贫贱之交;

金兰之交;

颈之交;

忘年之交;

竹马

之交;

布衣之交;

患难之

交。

年龄称谓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2——3岁的儿

童;

垂髫:

指幼年儿童(又叫

“总角”);

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

指女子十五岁;

束发:

男子十五岁

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又

“弱冠”);

而立之年:

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

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

指五十岁(又

“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

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

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

指八、九十

岁;

期颐之年:

一百岁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

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

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

诗歌等

(5)唐代时期:

诗 

(6)宋代时期:

(7)元代时期:

曲 

(8)明清时期:

小说

一、上古时期;

神话传说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解释自然现象的: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②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③反映社会斗争的: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

《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时期:

1.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

《左传》《榖梁传》《公羊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谋臣策士的言论,作者不可考,由汉代刘向整理而成,33篇

2.诸子百家散文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

有影响的篇目《愚公移山》。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

《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ƒ墨子名翟(dí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韩非子》,韩非和汉人所作,法家的作品。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名家的思想。

3.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先秦诗歌

①《诗经》:

“诗”“诗三百”。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诗经六义”

②《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名平,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我国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开创楚辞新诗体,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两汉时期:

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1.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

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著《史记》首创“纪传体”,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

四史”。

“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

④《淮南子》。

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有影响的篇目《塞翁失马》。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

“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刘勰《文心雕龙》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

③“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

是传世之作。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辞》《敕勒川》

《折杨柳歌辞》

五、唐代文学

①“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诗仙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名作有《将进酒》、《蜀道

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

著《李太白集》。

诗圣杜甫:

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又称白香山,白太傅。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③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

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⑤“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

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

①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洲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六、宋代文学

1.宋词和宋诗

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著有《苏东坡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伶仃洋》。

2.宋代散文

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

《岳阳楼记》

为千古名篇

3.宋人话本。

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七、元代文学

1.元曲四大家

①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②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

③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④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2.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3.十大悲剧占其四

①关汉卿的《空头娥冤》②纪君祥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

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八、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①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

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②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

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③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三言”:

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孽海花》。

2、明清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