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44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x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

60分钟分值: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填到后面的答题栏内)

1、你喜欢恐龙吗?

2003年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的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北京周口店  D. 云南省

2、下图是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 (      )

A.种植粟  B.普遍使用打制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   D.使用陶器

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10页)

A.乙B.丙C.甲、乙D.甲、丙

4、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 统一天下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5、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

6、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

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7、图1是某校七年级

(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

部分)。

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图1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

“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10页)

9、《汉书》中记述“     始开西域之迹”(    )。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11、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

 

A.蔡伦——“蔡侯纸”         B.张衡——地动仪  

C.张仲景——“五禽戏”       D.王羲之——《兰亭序》 

12.下列人物,查找《史记》没有其内容的是(    )。

 

A.陈胜   B.刘邦     C.汉武帝     D.诸葛亮 

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影响是 (    )。

 

A.促进民族融合  B.形成南北对峙 C.民族矛盾激化 D.促进南北统一 

14.《水经注》是一部 (    )。

 

A.佛教经书   B.农业科学著作  C.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D.史书 

15.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

 

A.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B.制造地动仪 

C. 写下我国第一部农著作        D. 割圆术 

16.某旅行社组织参观云冈石窟,做导游的你可以介绍 (    )。

 

A.大量的佛像,反映西晋统治者尊崇佛教  

B.大量的雕像,反映北魏社会生活的变化 

C.它集中体现秦汉的造型艺术的风格 D.它代表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10页)

17.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A、铭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东汉时期取得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C、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出现

D、张衡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19、下列图片内容,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20、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准将我国河南省的安阳殷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我国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10页)

第3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也是河南省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省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秦兵马俑   D、青城山、都江堰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

(21题6分,22题12分,23题7分,24题10分,25题13分,26题12分,共60分)

21、(6分)读图:

回答问题

 

(1)图

(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分)  图

(2)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

(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共10页)

(2)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上述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分)

 

22、(12分)《宋书》记载: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1分)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2分)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

(3分)

 

 

4) 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

(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分)

 

23、(7分)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10页)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

,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

(1分)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1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1分)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

(1分)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1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分)

 

24、(10分)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请回答: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10页)

请看下列两幅图,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你能将下列解释它们之间联系的相关说明,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

(请将英文代号填写在相应数字序列后)(2分)

 

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

①②③④⑤。

1) 图2中,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

(2分)

 

 

2) 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

(至少举出两条说明)(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10页)

3) 你怎样来认识商鞅变法的重要意义?

(2分)

 

25、(13分)材料一  “臣请吏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 

“使御使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                                                  ——《史记·秦始皇本纪》   

(l)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分)其中的“臣”是谁?

(2分)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2分)   

 

材料三  雍正时,徐骏的诗集里有如下诗句: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并下令照天不敬律斩立决。

 

  (3)材料三中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称之为什么?

(2分)有何危害?

(3分)  

  

(4)以上三则材料的主张和做法有何相同之处。

(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9页(共10页)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          时期的大          家、大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含                    。

(5分)

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

(2分)     

 

③上面材料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2分)

 

④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1分)    

 

⑤除上面他说过的三句话外,你还能列举一例吗?

(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0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