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64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docx

新课标理综贵州六校联考

贵州省六校联盟2013届高考第一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学校:

凯里一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鸡的红细胞

2.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0.3g/mL的

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3g/mL

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处理。

m时开始用

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一

次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

测得的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

图所示,图中代表0.3g/mL的尿素溶液处理

结果的是

A.aB.bC.cD.d

3.某生物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D.B点条件下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4.HIV主要攻击人的T细胞,是因为HIV能识别T细胞(如图甲)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

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尿嘧啶碱基

B.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

被免疫系统清除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5.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易发生惊厥。

右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的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

B.钾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

C.钠离子通道和兴奋性恢复过程

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兴奋过程

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

B.

C.

D.

7.下列有关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油脂、蛋白质均能水解

B.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工业上,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可再生能源

8.今年白酒行业塑化剂风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塑化剂的其中一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结构如图所示,可由邻苯二甲酸(

)与正丁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子式为:

C16H22O4

B.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属于苯的同系物

D.丁醇有4种不同结构,正丁醇是其中的一种

分子式为C4H10O

9.下列评价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评价

A

H+、Fe2+、NO3—、Cl—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Fe2++2NO3—+6H+=4Fe3++2NO↑+3H2O

B

Na+、CO32—、Cl—、Al3+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有沉淀生成

2Al3++3CO32—=Al2(CO3)3↓

C

C6H5O—、Na+、K+、HSO3—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D

HCO3—、OH—、Na+、K+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如下反应

HCO3—+OH—=CO32—+H2O

10.下列定量仪器读数正确的是

 

A.8.0mLB.24.00g

 

C.23.65mLD.38.2℃

 

11.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发生反应O2+4H++4eˉ=2H2O,

溶液pH降低

B.烧杯b中发生反应为2Zn-4eˉ=2Zn2+

C.电子从Zn极流出,流入Fe极,经盐桥回到Zn极

D.向烧杯a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2.常温下向10mL,0.1mol/L氨水中缓缓加蒸馏水稀释到1L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①电离程度增大②c(H+)增大③导电性增强

不变⑤NH4+数目减小⑥c(NH3•H2O)增大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

1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rX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元素X的两种氢化物中,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有一种含氢键,另一种没有氢键

D.化合物YX、ZX2的化学键类型不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电磁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法拉第首先提出正电荷、负电荷的概念

B.库仑首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C.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洛伦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15.如图所示,一个单匝矩形导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

磁感线的轴oo´匀角速转动,转动周期为T0。

线圈产生的

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则

A.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B.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

C.线圈转动过程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Em

D.经过2T0的时间,通过线圈电流的方向改变2次

16.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下列关于斜面对物体摩擦力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大于FB.一定等于F+

mg

C.可能等于mgD.可能等于2mg

17.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对接成功后“神州九号”和“天宫一号”一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

,运行周期为T,则

A.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为零

B.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为

g

C.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线速度为

D.地球质量为

3

R3

18.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

伸长量为x2,如图所示。

A.x1一定等于x2

B.x1一定大于x2

C.若m1>m2,则x1>x2

D.若m1

19.在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区域abc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def在纸面上以某一

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底边ef始终与磁场的

底边界bc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取沿

顺时针的电流为正,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

程中,其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CD

20.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平行板间悬浮不动的带电油滴,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

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

带正电。

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

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

的比值为k,则

A.油滴带正电B.油滴带电荷量为

C.电容器的电容为

D.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

21.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O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经过空间P点时动能为Ek,不计空气阻力,则

A.小球经过P点时竖直分速度为

B.从O点到P点,小球的高度下降

C.从O点到P点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D.从O点到P点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闪光周期为

s,测得x1=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m/s2,图中x2约为________cm。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10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探究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

(1)先用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粗测电池的电动势,这样测出的电动势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2)再按图甲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记下电阻箱和电压表对应的一系列读数R、U,并计算得下表所列数据。

/(V-1)

0.80

1.07

1.30

1.47

1.80

2.27

/(Ω-1)

0.2

0.5

0.8

1.0

1.5

2.0

 

 

(3)在图乙坐标纸上画出

图象;

(4)根据(3)所画的图象可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电池的内阻为________Ω。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4分)如图是一个十字路口的示意图,每条停车线到十字路中心O的距离均为20m。

一人骑电动助力车以7m/s的速度到达停车线(图中A点)时,发现

左前方道路一辆轿车正以8m/s的速度驶来,

车头已抵达停车线(图中B),设两车均沿道路中央作

直线运动,助力车可视为质点,轿车长4.8m,宽度可

不计。

(1)请通过计算判断两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

是否会发生相撞事故?

(2)若轿车保持上述速度匀速运动,而助力车立

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为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助力车

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25.(18分)如图,在0≤x≤d的空间,存在垂直xOy平面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

y轴上P点有一小孔,可以向y轴右侧垂直于磁场方向不断

发射速率均为v、与y轴所成夹角θ可在0~1800范围

内变化的带负电的粒子。

已知θ=450时,粒子恰好从磁

场右边界与P点等高的Q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及粒子

间的相互作用。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若θ=300,粒子射出磁场时与磁场边界的夹角

(可用三角函数、根式表示);

(3)能够从磁场右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经过的

区域的面积(可用根式表示)。

26.(14分)图中X、Y、Z、W是地壳含量前四位(不按顺序)的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它为化合物,A有磁性。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M的化学式是;

(2)胶体的应用非常广泛,早在150年前的1862年,英国科学家格雷阿姆就提出了"胶体"的概念,R胶体中分散质直径大小范围为:

,可利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已知A与2.7g W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写出A和足量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5)简述检验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6)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的G溶液中,加NaOH溶液调节pH,当

pH=时,开始有沉淀生成。

(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

27.(15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NOx)对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目前有很多种方法消除大气污染。

(1)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的方法处理NOx,反应如下: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则CH4(g)+2NO2(g)=N2(g)+CO2(g)+2H2O(g);△H=;

(2)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

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

N2(g)+2CO2(g);△H<0。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O、1molCO充入1L固定容积的容

器中,15分钟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

甲所示,则平衡常数K=(小数点保留3位);

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

平衡将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①加入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 ③缩小容器体积 ④增加CO2的量

(3)利用Fe2+、Fe3+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转化为SO42-而实现SO2的处理(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Fe3+的溶液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则另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肼(N2H4)用亚硝酸氧化可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

写出肼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N2O5是重要的硝化剂和氧化剂,可用电解法制备N2O5,如图乙所示,N2O5在电解池的(填“阳极”或“阴极”)区生成,其电极

反应式为。

 

28.(14分)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欲用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室里制取Cl2并验证Cl2的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试剂有:

3mol/LH2SO4、1mol/LNaOH、MnO2、0.01mol/LKMnO4、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浓HCl、紫色石蕊试液、饱和的NaCl溶液、BaCl2溶液、品红溶液。

甲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用橡胶管把A、B、C、D各装置的接口连接起来,在B中加入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D中加入1mol/LNaOH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写出仪器X的名称:

__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E装置代替A装置的原因是;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小组通过该实验要验证Cl2的___________(填漂白性、还原性或氧化性);

(5)乙小组认为甲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有缺陷,请你帮甲小组完善该装置。

即还要在

____和_____(填A、B、C、D、E)装置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

Ⅱ、丙小组认为B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

SO42—,可能还含有其它的阴离子。

请你设计实验帮助丙小组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阴离子。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只存在_______或者只存在_______;

假设2:

可能两者都_________(填:

“存在”或“不存在”)

(2)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29.(10分)已知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现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未破碎的完整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并各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无气体产生的两只试管是,有H2O产生的两只试管是,根据两只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中的线粒体只能分解丙酮酸。

(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第一、二步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

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30.(9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取同一个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下图。

已知基因1、2、3、4是晶状体蛋白基因、胰高血糖素

基因、ATP水解酶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之一。

(1)基因的表达需经历和两个

过程,其中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需要酶

和酶的催化;

(2)基因1最可能是基因,基因4最

可能是基因;

(3)4种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ATP水解酶作用于

ATP的,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

器官主要是;

(4)同一个生物之所以有以上不同类型的细胞,其原因是。

31.(12分)小麦株高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小麦的两种矮化突变纯合体甲和乙,其突变基因甲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用A、a表示)、突变基因乙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用B、b表示)。

用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纯合体丙进行交实验得F1;F1均表现野生型正常株高。

田间种植F1自交得F2,调查F2群体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植株数目,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组合方式

F2植株数

甲×丙

(F1自交)

乙×丙

(F1自交)

群体总植株数

385

345

突变型植株数

95

85

野生型植株数

290

260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矮化突变是由_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得F2,问F2中纯合子比例约为:

,其表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值约为_____________。

如果让所有F2又继续自交,问F3中纯合子比例约为:

,其表现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值约为_____________。

32.(8分)在某南方一块弃耕农田调查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之中,只有零星的作物。

杂草中有大家熟悉的狗尾草、车前等,多数是叫不出名的单子叶植物。

调查中同学们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

请回答:

(1)该弃耕农田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称为_____________;

(2)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

以至演替出树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____;

(3)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我们可采用右图

的装置来采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但图中这一装置还不够完善,请你帮忙

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集到小动物后,我们要对其丰富度进行统计,通常的统计方法有

① ② 。

(二)选考题:

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示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如图甲,一个导热气缸竖直放置,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气缸壁紧密接触,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上下移动。

若大气压保持不变,而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在这个过程中(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汽缸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封闭气体对外做功

C.汽缸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

D.封闭气体吸收热量

E.汽缸内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分子数减少

(2)(9分)某同学用一端封闭的U形管,研究一定质量封闭气体的压强,如图乙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当封闭气柱长为L0时,两侧水银面的高

度差为h,大气压强为P0。

封闭气体的压强(用cmHg作单位);

若L0=20cm,h=8.7cm,该同学用与U形管口径

相同的量筒往U形管内继续缓慢注入水银,当再注入

13.3cm长水银柱时,右侧水银面恰好与管口相平齐。

环境温度不变,求大气压强是多少cmHg?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1s波形图如图甲虚线所示,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m/s,

则(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

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

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第34题图甲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为0.4s

C.t=0时刻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从t=0时刻开始质点a经0.2s通过的路程为0.4m

E.x=2m处的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y=0.2sin(5πt+π)(m)

(2)(9分)由透明体做成的三棱柱,横截面为有一个锐角为

300的直角三角形,如图乙所示,AC面镀膜,经透明体射到AC

面的光只能反射。

现有一束光从AB面的D点垂直AB面射入透

明体,经AC面E点反射后从BC面射出透明体,出射光线与

BC面成300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