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77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罗孚汽车历史回顾Word格式.docx

罗孚公司的诞生

罗孚公司是由约翰•坎普•斯达雷和威廉姆•苏顿合资创立于1877年的,创建初时的罗孚一直生产自行车,并设计出前轮和后轮一样大的安全型自行车,这种样式一直沿用到今日。

1884年,“ROVER”标志第一出现在自行车上。

不久后,苏顿撤资,斯达雷独自掌控公司直到1903年去世。

ROVER这个单词在英语中有流浪者、领航员的意思。

而且罗孚的标志一直都是以维京人和维京船为元素设计的。

也许正因为罗孚以ROVER这个单词命名,所以注定了罗孚的未来会飘忽不定。

◆1904-1905年:

车型诞生初期大受追捧

1904年,EdimondLewis为罗孚公司设计了第一辆8马力汽车,这辆车后来被命名为罗孚8。

虽然罗孚的第一辆汽车比戴姆勒1号晚了18年,但罗孚8的起点还是非常高的。

现代汽车的很多特点都在这辆车中出现,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中央骨架底盘。

当时罗孚8非常成熟,这款车采用了单缸1.3升发动机,在当时可算得上是马力强劲,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罗孚8的销量更是达到了2200辆。

曾经还有探险家驾驶过这辆车完成了从英国的考文垂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的壮举,罗孚8则成为了跨越欧洲的第一款汽车。

之后,罗孚并没有像其他汽车厂商一样推出大马力的车型,而是推出设计理念为更轻便的汽车,由此诞生了带齿轮条变速器的6马力车罗孚6诞生了,这款车一共销售了2296辆。

◆1905-1927年:

罗孚汽车高速发展

在这高速发展的期间,罗孚推出了众多新车,像改款的罗孚8、罗孚9等车型虽然销量尚可,但都不能算是成功。

最后一代的罗孚8采用了新式的封闭车身,发动机采用了1.0升2缸发动机,变速箱采用了3挡手动变速箱,当年罗孚8曾以145英镑的低价抢占了大部分市场。

1909年推出的罗孚12则是这期间最成功、最畅销的车型。

罗孚12是一款中级家用轿车,这款车装备了2.3升12马力发动机,而且这款车还是罗孚是第一个销售突破两万辆的车型。

而罗孚的另一个发展机遇,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械已经成为战争器材的主力军,汽车摩托车取代了马车和马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当时英国政府与罗孚签订合约,由罗孚提供战争时期的汽车和摩托车,许多前线的士兵都是靠罗孚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进攻,获取补给。

从而,罗孚从一战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1928-1939年:

罗孚遭遇经济,逆转困境,耀眼英国

192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让罗孚也陷入了困境,虽然当时罗孚销售的车型较多,但是也同样被经济危机所折磨。

1929年,罗孚10在英国上市,它是一款四门四座轿车,发动机采用了1.2升直列4缸发动机,搭配3或4挡手动变速箱。

1931年,罗孚计划完成他们的车型系列,其中有使用后置发动机的Scarab车,这款小车在伦敦车展参展亮相,并且计划售价仅为85英镑,但这款车最终被放弃了。

真正付诸实现的是一款名为Light6的1.4升时尚小车,他拥有小巧的6缸发动机和轻便的变速箱,这款车帮助罗孚初步扭转了经济萧条带来的颓势。

1933年罗孚公司迎来了新的领导,主管节约成本工作的威尔克和主管机械和设计工作的矛瑞斯。

他们用一段简短的话表明了他们的目标:

“做一辆英国的好车”,他们将努力让罗孚代表英国汽车的质量。

1934年,代表着罗孚再一次辉煌的P系列的第一款车型P1在英国上市。

P1其实就是1934年推出的最新一代罗孚12轿车。

新车采用了四门四座的车身结构,发动机采用了1.5升53马力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搭配了4挡手动变速箱。

1937年,罗孚12的最后一次改款车上市了,这款车型也被称为罗孚P2。

P2依然使用了P1的动力系统,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当时非常时髦的新配置,例如带有同步器的4档手动变速箱,现代的汽车轮毂等。

这些努力让罗孚的形象也开始逐渐耀眼起来,从1933年到1939年,罗孚的年销量从5000辆提高到了11000辆,净利润从7500英镑猛增到20万英镑。

●1940-1965年:

罗孚汽车的流金岁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断罗孚汽车制造发展进程的同时,却暗藏改变其日后发展的契机。

战争中罗孚一度被转为军工工厂。

二战后,罗孚位于考文垂的工厂变成了一片废墟,作为补偿,罗孚无偿的得到了研究飞机发动机时的Solihull工厂。

面对战后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态势,罗孚很快将二战积累的发动机等技术投入了汽车生产。

◆1948年:

经典的罗孚P3,路虎汽车诞生

1948年,罗孚发售了战后真正设计的第一款汽车。

新车共有四缸1.6升60型和六缸2.1升75型两种型号,新型的发动机采用了全新的顶置进气门侧置排气门技术,底盘运用了最新的独立前悬架,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罗孚P3。

二战后,美国威利斯红遍全球,当时掌管罗孚的威克斯兄弟在自家农场聊天,无意中聊到自己正在使用的威利斯。

当问及“吉普车破了以后你将怎么办?

”时,时任设计师的莫瑞斯·

威克斯回答说再买一辆,不然也没别的办法。

问者无心,答者有意,莫瑞斯·

威克斯突发灵感,应该生产一种具有英国风味造型轻型的多用途四驱车型,于是就着手制造路虎。

后来,罗孚在P3型轿车的基础上增加了4轮驱动和多功能车身,这就是世界闻名的越野车品牌--路虎(LandRover)的第一辆车。

◆1949年:

独眼巨人降临

1949年,罗孚推出了全新设计的P4车型,由于P4的外观受到了当时美国车车身宽大的影响,所以P4的车身尺寸比前代大了不少。

但P4的车身造型整体雍容华贵,毫不显得笨拙与张扬。

另外,P4的水箱格栅的造型也没有延续罗孚的传统,而是在格栅的中央设计了一盏雾灯,这为他赢得“独眼巨人”的绰号。

罗孚P4的出现及时的取代了过时的P3,同时P4又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如铝镁合金的引擎盖和行李箱盖,前轮碟刹等新技术。

由于格栅中央雾灯的原因,P4并不是很受欢迎。

1953年,P4的隔栅被改回传统造型后,英国人对它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由于二战期间制造飞机发动机的技术积累,罗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空气涡轮发动机并把它装在了一辆罗孚P4上,这款车被命名为JET-1。

JET-1采用了先进的4轮碟刹、独立悬挂等先进技术。

而且还创造了汽车时速超过240公里的记录。

很遗憾的是,罗孚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发动机,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车身和底盘能匹配如此非主流的发动机,可以说罗孚做了一次耗费大量金钱的悲壮尝试。

◆1958年:

罗孚史上最辉煌的P5

1958年,罗孚P5车型上市,先期上市的P5装备了罗孚经典的3升直列6缸发动机。

P5的诞生让罗孚真正走上了辉煌,品牌价值能与劳斯莱斯比肩,后来P5还发展出了双门跑车。

1967年,P5动力羸弱的缺点被用户放大,但罗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发大排量发动机,所以P5只能装备来自别克的3.5升V8全铝发动机。

这款装有别克发动机的车型被命名为P5B,而B就是别克的缩写。

P5B的车身上装有显赫的3.1/2徽章,在大灯下方又添加了一对雾灯,既增加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又使P5B的贵族感增强了许多。

P5B是英国众多达官显贵们的最爱,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就曾拥有一辆绿色的P5B型轿车。

1979年撒切尔夫人大选获胜后,P5B还曾载着她到唐宁街工作。

除了英国本土的钟爱,P5也受到了梵蒂冈的追捧。

●罗孚走上了流浪的旅途

当罗孚经历了公司最辉煌的时段时,危机却接踵而来。

危机发展之快、程度之恶劣都是罗孚始料未及和不能够预测的,这些危机直接导致了罗孚的衰败以及消失。

二战后,英国汽车开始对本国汽车实行关税保护,因为这一原因,使英国加入欧共体连连受挫。

最终英国政府做出了妥协,取消了关税壁垒。

英国汽车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动摇,但是却面临国外产品的竞争。

◆1966-1987年:

利兰掌控下的罗孚

为了改善英国汽车的窘境,1966年,融入英国大多数主流汽车厂商和品牌的英国汽车控股公司和英国利兰汽车合并,如奥斯汀、MG、罗孚、凯旋和捷豹等品牌都被并入其中。

美好的愿景好像永远不会实现,好景不长,此时英国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是以出口为主,内需为辅。

但英镑的坚挺,使得英国汽车在其他国家奇贵无比,但是在性能和质量上却没有什么优点。

所以导致了英国汽车业的持续低迷。

1970年,路虎公司向媒体公布了揽胜系列车型的面世,揽胜搭配了3.5升V8汽油发动机,取代了LandRover旧式钢板弹簧的宽幅螺旋弹簧;

与原车型相比具有相同的克服恶劣条件和越野能力的同时,RangeRover还可带来公路上驾车的舒适感与高性能。

多年来对设计方向的坚持,带来的是空前的胜利。

一时间各分销商门庭若市,排队等候购买的名单络绎不绝。

998英镑的售价,出色的越野能力,舒适宽敞的车内空间,完美的细节制造,一时间成了时代的象征。

高高在上的驾驶感,给很多高档轿车的客户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1970年,罗孚P系列的最后一款P6上市了,P6的外观和前代车型有了很大的不同,车身开始采用见棱见角的楔形车身。

传统的英伦贵族气息在P6上弱了很多,但P6的新风格还是很酷很帅的。

P6共有4台发动机供选择,一台2升发动机、一台2.2升发动机和两台来自别克的3.5升V8发动机。

当时,罗孚把雪铁龙DS当做了直接的竞争对手,但由于设计问题P6完全不是DS的对手。

首当其冲的就是车内空间问题,复杂的后悬挂使车内后排空间非常狭小,甚至行李厢内放备胎的空间都被侵占,备胎只能放在行李厢盖上。

第二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上市初的P6只有2.0升车型,动力系统毫无选择。

但P6还是很多优点的,例如当时全球领先的安全性、创新的外观设计、优良的操控性等。

但由于英国制造业整体萧条和罗孚公司的动荡,使得P6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

1975年,除罗孚外的其他品牌的运营状况毫无起色,利兰集团被英联邦收编,成为了国有企业,集团被分为四个部分。

1976年,罗孚第一款在利兰旗下研发的旗舰车型SD1在英国问世,SD1是为了取代罗孚P6和凯旋2000而研发的车型。

罗孚SD1的外观灵感来自法拉利的Daytona,外形彻底的摆脱了老式英国汽车的设计风格,车身大胆的采用了五门溜背的形式,而前脸设计也完全摒弃了罗孚的家族样式,尊贵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SD1共有6款发动级供消费者选择,排量从2.0升到3.5升。

变速箱共有3挡自动和5挡手动两种变速箱。

令人奇怪的是,SD1的刹车系统竟然奇迹般的倒退了,后轮盘式刹车变成了鼓式刹车。

但SD1还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极佳的驾驶乐趣使SD1一共卖出了33万辆。

罗孚与本田展开合作

1977年,在利兰汽车MichaelEdwardes爵士的领导下,利兰公司开始和本田合作生产本田汽车,同时罗孚汽车也与本田展开了技术合作。

本田是靠造廉价车起家的,罗孚本来是想靠本田的技术来制造经济型轿车从而迅速复兴,但罗孚并没有学习本田在成本把控和对汽车质量把握上的经验,只是一味的把罗孚的商标挂在本田的车身上,这些做法让罗孚失去了最后一张王牌—罗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就在这年,罗孚的越野车部门路虎也与罗孚汽车划清关系,开始独立运营。

1984年,罗孚与本田合作的第一款结晶—罗孚200正式上市。

罗孚200是以本田Ballade为基础研发的全新经济型轿车,罗孚200还是在最后一代罗孚自主开发的平台上开打的车型。

可以说,罗孚200已经完全的本田化了,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都是直接取自本田思域。

罗孚汽车沦为平民品牌

1986年,罗孚的行政级轿车已经沉寂了十多年,终于罗孚SD1的后继车型罗孚800在英国问世,这是罗孚与本田合作的第二款车型。

罗孚800的定位于大型行政级豪华轿车,但罗孚800却是以本田里程为基础开发而来的。

罗孚800共有五门掀背、轿车、coupe三种车身形式。

初期的罗孚800装备了来自本田的2.0自然吸气和2.0涡轮增压型发动机,后期的800则装备了拥有罗孚自主知识产权的KVV62.5发动机。

罗孚800推出后,新车受到了世界各地车主与媒体的好评。

但好景不长,罗孚在汽车质量和可靠性上的问题便暴露无遗,导致罗孚800的销量一蹶不振,但同平台的讴歌RL却没有在这方面出现任何问题,表现差劲的罗孚800一直生产到1999年才走到历史的尽头。

同年,被赋予重大希望的利兰公司出现了25.5亿英镑的财政赤字,不堪重负的英国政府将利兰公司私有化。

1987年,GrahamDay爵士开始掌管利兰公司,由于罗孚汽车的经营状况良好,所以没有像其他品牌一样直接走向破产,新的利兰集团的名称直接被改为罗孚集团。

为了摆脱困境,GrahamDay卖掉了利兰旗下的众多品牌,比如把捷豹卖给了福特。

而利兰,奥斯汀等品牌甚至沉入了历史的海底。

◆1988-1993年:

利兰消失罗孚再次独立

1988年,亏损严重的罗孚一直想与本田汽车合并,但本田不为所动。

最后在英国国内保护本土汽车产业的呼声下,罗孚被英国航空集团买下。

之后,所有出品的新车仍然可以使用罗孚的品牌,但是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罗孚品牌的贬值。

至此,一直树立高档品牌形象的罗孚从女王座驾彻底的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经济型轿车。

1993年,罗孚在英国航空集团管理下的最后一款新车罗孚600在英国上市,和罗孚200、800一样,罗孚600也是在本田车型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罗孚也仅仅是把罗孚的外观和商标贴在了本田汽车上,不过这次罗孚选择整容的车型是本田雅阁。

罗孚600是一款紧凑型行政轿车,动力系统共提供了5款排量从1.8升至2.3升的本田发动机。

1994年,最强的罗孚600出现了,这款罗孚600装备了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47kw、最大扭矩也可达到236N.m,最快可达240km/h。

罗孚600的内饰继承了罗孚汽车大气豪华的特点,但车内过于拥挤的空间受到了用户及媒体的严重批评,同样的质量问题又出现在罗孚600的身上,这些缺点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罗孚600的失败。

◆1994-2000年:

罗孚在宝马的春天

1994年,英国航空集团掌管罗孚集团六年后终于不堪重负,并将罗孚卖给了宝马集团。

宝马则是以8亿英镑的高价接过了这颗烫手山芋。

当年宝马认为,百年罗孚完全可以打造成宝马的第二品牌,形成品牌高低互补的优势。

罗孚有着它自己的固定客户群,在欧洲,仍有很多中产阶层顾客崇尚罗孚的英伦传统,风靡一时的“迷你”小车则填补了宝马3系列以下的空缺。

另外,还可以从MG和路虎身上吸收不少跑车和越野车的开发技术,与罗孚实施平台共享战略可以达到资源最优化。

所以,宝马的结论是,如果能利用宝马成功的经验重新定义罗孚汽车,并帮助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网络,那么宝马收购罗孚应该是一桩万无一失的买卖。

次年,罗孚和本田合作的最后一款作品在宝马罗孚的时代问世了,这就是以本田思域为基础研发的罗孚400车型。

罗孚400是一款主打家庭的紧凑级轿车,但与其他罗孚不同的是,罗孚400更多的装备了来自罗孚的K系发动机。

罗孚400上市初凭借着具有英伦气息的外观和豪华的内部装饰夺得了市场的肯定,在1996年罗孚400曾经占领过英国轿车销售榜第7的位置。

1999年,属于宝马-罗孚时代真正的作品罗孚75在宝马的包装下华丽登场。

罗孚75是当时罗孚用来取代600、800的旗舰车型,罗孚75的外观再次回到了罗孚辉煌年代的风格,雪茄型车身带有浓烈的英格兰气息,而在看似古典的内饰中却配有领先其他竞品的电子配置。

罗孚75的推出使罗孚汽车迎来了第二次辉煌,上市初就获得了29项国际大奖,而消费者也非常买账,罗孚75的销量非常好。

同时,罗孚75还是英国部长级官员使用的最流行的汽车,罗孚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辉煌时代。

罗孚75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动力系统则全部搭配罗孚自己的K系发动机。

2002年,罗孚75还推出过一款加长轴距,采用前置后驱的4.6升V8发动机车型。

在宝马收购罗孚的期间内,罗孚还先后推出了罗孚25、45轿车。

罗孚25是在1999年时推出的,罗孚25是罗孚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家用小型轿车,竞争对手锁定大众Polo、标志206、福特嘉年华等热销车型。

罗孚25的外观极大地延续了由罗孚75引出的新罗孚家族式前脸,英伦味十足。

罗孚25搭配了1.4升、1.6升和1.8升发动机,而CVT变速箱也是首次出现在罗孚小型车的配置单中。

为了吸引年轻的消费者,罗孚在2003年还推出了25的Cross版“罗孚Sweetwise”。

同年,根据罗孚400改进而来的罗孚45开始投入市场,罗孚45的底盘与400相比平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是老旧的思域底盘。

但老树也能发新芽,外表经过了全新设计后,45外观设计有了很大的改观,重新调校的悬挂系统使45驾驶乐趣十足。

但罗孚45毕竟是采用的老思域平台,竞争力和标志307、高尔夫MK4等车型相差很远。

所以,虽然45上市初期迎来了前所未料的热卖,但还是抵不过罗孚衰败的命运。

罗孚仿佛被人施加了亏损的魔咒,即使宝马为罗孚更新的产品线,但是还没有把罗孚从亏损的泥潭中抽出。

在之后的运作中,由于罗孚品牌的亏损日益入不敷出,导致宝马做出了为罗孚注入6亿英镑的决定。

此决定也将宝马其他项目全部搁浅,其中就包括宝马X5的上市,直到1999年,宝马X5才正式与大家见面。

6年中,宝马不仅没有让罗孚复兴,没有有效扩大市场份额也没有有效的降低成本反而拖累了宝马汽车的发展,导致宝马的财务状况堪忧,宝马收购的经历让自己损失40多亿美元成为宝马经营史上最为灰暗的一页。

●罗孚汽车最后的日子

◆2001-2005年:

罗孚回归故乡再次独立

2000年,在经历了6年的痛苦挣扎和折磨之后,宝马最终以象征性的10英镑,将罗孚汽车和MG汽车送给英国凤凰投资控股公司,同时还答应提供4.27亿英镑的长期无息贷款,路虎汽车卖给了福特,宝马只留下了MINI。

2001年,几经转手的罗孚又回到了英国,但时过境迁,此时的罗孚已经是个奄奄一息的百年老人。

2003年,罗孚与印度TaTa合作推出CityRover,此时的罗孚仿佛已经是破罐破摔了。

CityRover的推出使英国社会中充满了对罗孚的谩骂。

◆2004-至今:

种种问题导致罗孚品牌的消失

2004年,中国上汽集团与罗孚进行合资谈判,谈判内容为在中国合资生产罗孚75轿车,但最终合作没有进行下去。

2005年,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罗孚宣布破产,罗孚集团下的所有资产全数卖给了中国南汽。

但由于之前罗孚与本田合作生产了罗孚400,而罗孚45又是在400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所以本田销毁了所有罗孚45的图纸。

而此时,罗孚的商标还掌握在福特的手里,所以罗孚75在中国不能以罗孚的身份销售。

至此,百年罗孚便在此画上句号,从此再没有挂着维京海船的英国新车驶入然们的视线。

在中国,收购了MG-罗孚集团的南汽也被上汽收购,罗孚75以及罗孚的后续车型只能以中国的自主品牌“荣威Roewe”在中国进行销售。

总结:

百年罗孚的消失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由于英国经济政策导致的英国汽车业的整体衰败,长期的闭门造车使得英国车的质量可靠性变得极差。

第二大原因就是罗孚与本田合作后不思进取,一味的把自己的商标贴在本田的车型上,直接导致了罗孚自身研发能力的缺失。

现在,罗孚的商标使用权已经卖给了印度塔塔,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印度人也许会再度复兴这个品牌,再度让这艘流浪的维京海船找到港口靠岸。

(文/汽车之家于尚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