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547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学案.doc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方法步骤:

(1)暗处理: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消耗掉。

(2)设置对照: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

使叶片的遮光和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酒精的作用: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隔水加热的目的:

避免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叶片的见光部分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5)漂洗: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等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再漂洗),叶片由黄白色(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见光部分)。

实验现象: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不变蓝。

2、步骤:

A:

暗处理B:

设置对照C:

光照处理D:

脱色E:

漂洗F:

染色G:

漂洗H:

观察现象

3、结论:

A: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特点:

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3)反应式: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4)原料:

二氧化碳、水(5)产物:

有机物(淀粉)、氧气

(6)场所:

叶绿体(7)条件:

(8)实质:

A:

物质转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9)意义:

A:

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B:

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C:

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

5、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从细胞水平看,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是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也是有机物。

从器官水平看,种子、根、茎中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从个体水平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

6、植物体内储藏有机物的组织主要是营养组织;特点是:

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7、探究实验:

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提出问题: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吗?

作出假设: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材料用具:

两份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黑纸箱

实验步骤:

(1)将两份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分别处理,甲株暴露在光下,乙株罩在

黑纸箱里。

(2)定时浇水、管理。

(3)两周后,观察甲乙两株植物叶子的变化。

现象:

甲株幼苗是绿色的,乙株幼苗是淡黄色的。

结论: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8、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

(1)光照: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

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

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反而下降。

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温室种植蔬菜可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以促进其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在温度范围之外,即温度过高或过低,光合作用都会降低甚至停止。

9、某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进行了如下实验:

把银边天竺葵(边缘处无叶绿体,呈白色)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如下图用黑纸圆片将叶片的B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并加碘液处理,请分析回答:

B处遮盖

滴加碘液

(1)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片的颜色由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_色。

(3)A处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4)B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被黑纸遮住没有________,从而没有__________的形成,说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_________。

(5)C处颜色___________,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6)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都不变色,其原因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10、(2012年聊城)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

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图中标号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

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11、(2012年怀化)刘银杏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为了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需把天竺葵放在中一昼夜。

(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实验。

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下几个小时。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5)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