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0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0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团体技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玛丽安妮·

柯瑞(MarianneSchneiderCorey)

她拥有加州Idyllwild婚姻与家庭治疗师执照,是国家合格的咨商师。

她拥有查普曼学院婚姻、家庭与儿童咨商硕士学位。

目前她是团体工作专家协会会员,全美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临床会员,以及全美咨商与发展协会、咨商宗教与价值问题协会和全美人群服务教育组织等机构的会员。

玛丽安妮的专业为夫妻咨商,带领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治疗性团体和训练性团体。

她也在富乐顿分校的团体咨商课程中,督导和训练学生领导者。

她与其他同仁在全美各地、墨西哥、中国和欧洲各地举办专业人员研习营。

1986年获得宗教与咨商价值议题协会颁奖,肯定她在专业伦理领域的贡献。

她和其他人合著之著作(全部都由Brook/Cole出版公司出版)如下:

◆IssuesandEthicsintheHelpingProfessions,ThirdEdition(1988)

她也在团体工作专业人员期刊中与他人合著数篇文章,最近的著作是和派屈克·

寇乐南与杰瑞德·

柯瑞合著的《在团体咨商中团体领导者价值的角色》(RoleofGroupLeader’sValuesinGroupCounseling,1990)

派屈克·

寇乐南(PatrickCallanan)

他是加州SantaAna地区一位私人开业的婚姻与家庭治疗师,国家认定合格的咨商师,拥有全美国际大学专业人员心理学硕士学位。

目前在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担任人群服务方案兼任教师,定期指导实习课程,协助训练和督导团体领导者,以及担任为期一周住宿型式成长团体的协同领导者。

他是心理卫生实务人员的顾问,也在Convention和专业人员组织举办研习营和训练团体。

寇乐南是加州婚姻家庭治疗者协会、团体工作专家协会、全美咨商与发展协会等组织的会员。

在1986年获得宗教与咨商价值议题协会在专业伦理领域的奖励。

派屈克在团体工作专家期刊与好几个人合作刊登数篇论文,包括和玛丽安妮与杰瑞德·

柯瑞合著:

“RoleofGroupLeader’sValuesinGroupCounseling”(May1990)。

他也和玛丽安妮与杰瑞德·

麦克·

罗素(J.MichaelRussell)

他是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的哲学与人群服务教授,一位私人开业的精神分析师。

在新报导精神分析机构担任教授,教导精神分析课程,以及担任该机构训练委员会主席。

他自1971年获得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的博士学位后,就带领个人成员在研习营和教学课程。

他的哲学兴趣在研究自我欺骗上,而放进他所教授的心理治疗的哲学假设、存在主义、现象学、咨商理论与技术、个案分析、团体领导等课程中,以及他所带领的团体领导训练中。

他在1984年就是国家合格的咨商师,1985年登记注册为研究分析师,1988年成为研究级的精神分析师。

他是好几个专业人员组织的会员,包括全美咨商与发展协会、团体工作专家协会。

他的出版发书包括与他人合写的期刊文章如下:

◆“TheHumanServicesProgramat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Fullerton”(withCorey,Coley,Ramirez,andWright),inJournalofCounselingandHumanServices(May1986)

◆“DesiresDon’tCauseActions”inJournalofMindandBehavior(Winter1984)

◆“EthicalConsiderationsinUsingGroupTechniques”(withCorey,Corey,andCallanan),inJournalforSpecialistsinGroupwork(September1982)

◆“ReflectionandSelf-Deception”inJournalforResearchinPhenomenology(1981,Volulme⒒)

◆“AReportofaWeeklongResidentialWorkshopforPersonalGrowth”(withCorey,Corey,andCallanan),inJournalforSpecialistisinGroupWork(November1980)

◆“HowtoThinkAboutThinking:

APreliminaryMap:

”inJournalofMindandBehavior(Spring1980)

主编序

在台湾社会工作专业的存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然而,近几年台湾社会快速发展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下,社会工作才受到重视与需要。

目前可说是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整整的契机。

一个专业要能够培养真正可以胜任工作的专业人才,专业的地位与权威,才会受社会所认可(sanction)。

因此,学校的教育人才、教学方法与教材,对社会工作在专业的发展上都具有关键性影响。

我们在学校任教,对教学教材与参考书不足深感困扰。

环顾国内社会工作界,社会工作各专业科目的专业书籍实在不多。

因此,在一个偶然相聚的机会中,扬智文化叶总经理愿意出版社工丛书,以配合当前社会及专业的需要。

从去年开始,在出版社的协助下,我们还选购了国外一系列评价较高的社会工作书籍,由社工领域中学有专长且具实务经验的社工精英来翻译,另由我们邀请国内各大学中教授社会工作专业科目之教师撰写书籍。

很凑巧,今年正逢社会工作师法的通过,我们希望规划出版之各专书,有助于实务工作者证照考试,以及学校课程的教授与学习。

最重要的,也期望借着这些书籍的撰写与翻译,使专业教育不再受限于教材之不足,并能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使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服务实务有最佳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感谢许多社会工作界的同道,愿意花时间和我们一起进行此一繁重的工作,并提供意见给我们,希望此一社会丛书能让大家满意。

 

曾华源、郭静晃谨识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原序

我们四人自一九七二年合作以来,几乎对每一方面的团体工作都有接触——如成员、领导者、教师和研习营的指导者等。

在这长期的参与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直面临有关团体技巧的问题:

它们的地位、它们的有效性和它们的滥用。

在许多研习会之中,我们看到许多没有经验的领导者一错再错地使用技巧。

在专业性研习会中,我们被问到一些技巧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常意味着技巧有或应该有一种科学性的本体(scientificbody),能提供实务者用来有效处理团体中每一种突然事件。

在本书中,我们基本上假定技巧从未是团体工作中的主要的学习课程。

这个假定有许多含意在内,其重点是放在成员和领导者,以及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何事上。

因此,技巧是手段而非目的。

它们不是被用来使人躲在它的背后,也非用来逼迫案主参与团体。

技巧应该被用来增强知识和觉知能力,基本上是用来服务案主,而非治疗者。

为了避免把技巧用来做为团体工作的主要重点,我们不想提供技巧与活动(exercise)的详细目录。

我们的目的不只是把所有可能用在各种对象的技巧列出大纲,而且在教导领导者如何在团体中发展和运用技巧。

如果能在每阅读一章后,就放下书本,并问自己书中所描述的技巧与你所带过的团体有何相关和如何运用,那么你将能善用本书。

我们不希望你一成不变地引用我们所提到的技巧,并且在没有思考是否适合你团体的成员和你与每个成员的独特关系的情况下,就使用它们。

我们除了希望本书是在创造性下被使用之外,也希望能刺激你在各种领域中以团体协助他人,以及你在团体中所作所为的哲学面与伦理面上产生兴趣。

此种兴趣会导引你思考治疗的理论,加深自我的治疗,使你能和其他人交换意见,而非在专业性被孤立。

这也能使你对督导工作(supervision)产生兴趣,不论是正式的教学,或非正式地与要好的同事相互督导。

如果本书使你对咨商和治疗的整个领域有更强的动机,我们相信兴趣将会协助消除技巧的滥用。

我们想使本书的撰写风格符合我们个人的观点和我们领导团体的方式。

我们并未参考其他作者在他们书中所提的东西,希望你能运用本书后面所提供的参考书目,认为我们所讨论的技巧是来自真空世界。

本书中所提供的技巧,除了直接对参与者在团体中所提出的问题做反应之外,还带有我们自己的治疗者,团体的领导者和参加研习会当成员时,所留下来的影响,以及许多不同理论取向作者的特征在内。

本书是提供给各种社会服务领域中的学生和实务者,包括以团体做为服务模式的咨商心理学到社会工作。

在课堂上可以成为一本很有价值的辅助教材,在实务工作上可以用来刺激思考和创造自己团体工作的门径,并且可以用来衔接督导工作。

适合阅读本书的对象包括:

在带领团体的精神病理工作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者、牧师、婚姻与家庭治疗者、教师、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和半专业人员。

第一章我们已增加对案主文化的差异之提示,也讨论文化问题为一个运用团体技巧之因素。

第二章中,我在运用团体技巧上,扩大讨论伦理所涵盖的范围。

在每个团体阶段里,本版书的内容有更详细的例子,以及增加给成员的指引和建议。

我们也包括比较短期性和长期性团体的说明,且说明如何成立这种团体。

本版书将团体的开始阶段和转换阶段分为两章,而第三章和第五章重新安排章节使它更顺畅。

在修订版中,我们的目标放在更实务应用上。

虽然我们持折衷立场,避免单一理论带来偏误,我们仍然在本书中强调理论要引导实务工作者。

我们希望本书的精神和论点会促使团体领导者发展出自己的治疗风格。

同时,我们提到当一个领导者在设计和执行各种技巧上必须要注意和小心的一些事,包括工作程序和伦理两方面。

我们要感谢Fairfield大学的PegCarroll、休士顿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明湖(ClearLake)分校的BarbaraHerlihy,以及肯特州立大学(KentStateUniversity)的DavidZimpfer,他们阅读修正稿和提供建设性建议。

我们也感谢KatieDatro来翻阅本书和整理索引,最后感谢DebbieDeBue协助打字。

我们又想对Brooks/Cole团队的成员,编辑经理FiorellaLjunggren、主编和心理学编辑ClaireVerduin表示感激,因为他们投入编订过程,并提出很有帮助的看法给我们。

我们特别感激执行编辑WillianWaller,他优异的编辑技巧协助我们出版一本明确可读的书。

Gerald-Corey

MarianneSchneiderCorey

PatrickJ.Callanan

J.MichaelRussell

译序

柯瑞(Corey)等四人所合著的《团体技巧》(GroupTechniques)这本书是我在“张老师”工作时的同事黄惠惠小姐介绍给我的。

第一版是在一九八二发行的,而我在一九八七年翻译该书,并在张老师出版社发行。

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是:

1)强调结构性团体中的活动(exercise)只是手段而已,应依照团体的过程,创造性地运用属于自己的技巧,以发展自己的领导风格。

2)对团体里经常发生的情况或争议性问题等,提出作者们的处理经验与读者分享。

对实务工作者或学习带领团体的学生,有非常实际的帮助。

3)提出团体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性问题,并提醒团体领导者应加以重视。

4)本书指出在处理案主问题上,不同理论所导引出来的处理技巧如何运用实务工作中,使实务工作者更能了解理论实务如何结合,而非一味地批评理论与实务是不相干的。

5)特别强调团体实务工作上一定要考虑成员不同文化背景因素,以免造成误失。

由于本书撰写风格简明扼要,循序渐进,并配合例子做简要说明,使人容易了解。

其内容着重在团体实施层面中,各种技巧运用的探讨,因此,对团体工作的理论和原则,就没有详细深入的叙述和说明。

本书可以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教材。

如果读者想对团体工作的理论和原则有较完整的认识,以为相互配合,请参阅Corey&

Corey(1992),“Groups:

ProcessandPracice”(第四版),或一般的团体工作的教科书。

此外,本书后面亦保留作者所列之参考书目,以方便读者选用。

阅读本书时,译者建议应先从第一章和第二章开始,并等完全体会其主要旨意之后,方才阅读其余几章,否则读者可能无法体会作者之深意,而囫囵吞枣地对书中所谈到的技巧照单全收,刻意模仿,甚至放弃团体过程之需要和伦理问题的考虑,那么本书就可能会误导或加深团体技巧之滥用,而这是作者最大的顾虑。

本书第一版的翻译工作是集合我个人及三位我曾经教过的学生所共同完成的,他们是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腾青芬、社会系赖慧满和政治大学社会系张杰楠。

目前他们或已经是机构主管,或留学归来为人师表。

本书部分章节由他们初译后,再交由我修正和润饰。

由于个人能力和学识疏浅,第一版书中有关较难译或文中之专有名词和文艺复杂之处,得力于我的同事武自珍教授和郭青青教授之协助,才使我有信心让它和大家见面,在此特别感谢她们。

本版书是第一版书的修订本,其内容更加充实,修订之重点作者已在原序中提及。

为能尽快与读者见面和避免盲点,我邀请本系博士班研究生胡慧x小姐参与翻译与增修的工作,虽然修订工作约有半年时间,但是难免会有疏陋,尚乞学者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正,以匡不逮。

曾华源谨志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

目录

第一章技巧的角色

避免技巧的误用

治疗性的关系

依不同类型的团体来选择技巧

引用技巧

领导者也是人

结论

问题与活动

第二章使用团体技巧的伦理思虑

团体的准备规范

领导者的动机和理论基础

运用技巧作为逃避的设计

不当的压力

使用肢体活动技巧

运用团体技巧的胜任程度

协同领导

第三章团体前准备工作的技巧

建立团体

招募成员

筛选成员

进行一次预备会议

未成年父母的准备

设定目标

让成员准备从团体中得到最大收获

准备担任领导者

第四章团体开始阶段的技巧

团体开始阶段的特性

物理环境的安排与布置

相互认识的技巧

把焦点放在成员的技巧

建立信任感的技巧

处理抗拒的技巧

团体每次开始的技巧

团体每次结束的技巧

成员自我评价的技巧

领导者自我评量的技巧

第五章转换阶段的技巧

转换阶段的类型

处理防卫行为的例子

处理问题成员的技巧

处理冲突的技巧

害怕与抗拒的处理

处理对领导者的挑战

第六章工作阶段的技巧

工作阶段的特性

处理出现在团体中的主题

处理所有成员同时产生的强烈的情绪

处理梦境

处理投射和自我觉知到的其他问题

第七章结束团体的技巧

结束每次聚会的技巧

结束团体的技巧

继续评价与追踪之技巧

评估团体的技巧

第八章摘要

参考书目

第一章

技巧的角色

首先,我们要对“技巧”(technique)的涵义加以澄清。

但是,要下一个定义不像是口头上说一说那么简单。

毕竟领导者的一切所做所写,包括沉默、建议新行为、邀请案主探讨冲突、保持眼光的接触、位置的安排、对成员做反应和提出说明解释等,都可以视之为技巧。

然而,更精确的说,我们用“技巧”时,所指的是领导者对成员明确和直接的要求,是为了把焦点放在扩大或夸张情绪,练习行为表达或凝聚洞察(solidifyinginsight)的结果。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的过程:

进行初次会谈,以了解成员加入团体的原因及需要;

要求一个没有什么进展的团体,澄清其发展方向;

要求成员用角色扮演出某一个特殊情境;

要求成员练习某一种行为;

要求成员重复说特定的字或完成一个句子;

或是帮助成员摘要团体活动过程;

对成员的信念系统提出挑战;

以及处理影响成员行为的认知。

我们也把技巧视为程序,其目的在于协助领导者使每次团体有方向感。

避免技巧的误用

关于技巧的使用,有许多错误的概念。

在我们的团体工作坊(workshop)里,有时候参加人员会要求我们提供一些处理特殊个案所要用的技巧。

这种提议似乎暗示团体的有效性在于团体领导者能够适时使用正确的技巧。

或许团体资商的模式,如行为修正,是有些特殊方法适合用来模塑已被标定的行为结果的。

然而,在许多团体中,从团体成员表现里所衍生出来的技巧是很有用的,而且可以改正当时团体的情况。

我们认为技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很自然地我们会关心如何使用这本书:

这本书是否会使团体领导者变成过度强调技巧而产生问题?

是否读者没有把这本书视为可加强他们治疗工作创意和判断力的资源,而只是多记住一些特殊的技巧,却没有看情况来使用?

当然我们希望不是那样,我们希望本书能激发团体领导者运用他们的创造性,并愿意承担发展新技巧的风险。

团体会有何性质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就象食谱一样,即使提供许多机会,尝试用不同程序来使用不同技巧,也无法取代团体领导者的主要功能。

许多优秀的厨师——这就是我们对领导者的建议——每一次都可以做出不同的佳肴,甚至从基本的食谱中做菜,也可以依每个人的口味,用当天从市场中买来的菜和凭借自己的敏锐感觉来烹调。

一、注意显而易见之处

我们认定技巧是可以用来更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已经产生的感受,而这些技巧应用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可能会比较恰当。

例如:

当某个人说“我觉得孤单”时,便适合引用技巧,以协助当事人更进一步探讨这种感受。

也因为如此,通常我们比较喜欢让团体成员选择团体的讨论主题,而非专断地选择主题。

不过这不是严峻且固定不变的规则,团体领导者有时候也能够预先为成员有效地选择技巧、活动和讨论。

事实上,针对特定的人口,这是有需要的。

许多短期结构性团体运用主题和活动,来作为帮助成员学习的方法。

如此一来,在团体基本目标的架构内,便可运用技巧来帮助成员达成他们的个人目标。

有时我们在团体开始活动时,使用技巧来引发谈话资料,而在团体结束前的摘要,也经常使用技巧来进行。

通常我们使用技巧都是用来精炼(elaboration)已经出现的情事,而不是促进某些事情产生。

我们倾向避免对团体的过程有一个太过僵化的流程,反而强调由成员主导流程才有价值。

我们最好依循着成员的动力和思绪,而非过度地主导。

我们认为对团体过程做太多的安排并不好,而比较喜欢从成员所提供的资料,来获取可以协助的线索。

许多团体都有抗拒或迟疑的停滞时期,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团体领导者很容易急于用技巧来催化团体进行,而不会去注意已呈现出来的重要资料。

对于教导成员如何评估团体过程所发生的事,以及如何运作团体的能力,这反而是具有治疗性的帮助。

环顾整个团体,你注意到团体成员并不热衷于团体活动,有的人显得十分烦闷,有的人表现坐立不安,有的人则快要睡着了。

我们认为这时候最好的技巧就是催化团体检视团体进行的过程。

你可以表示:

“我很尽力的想带动团体,但却发现大家并未进入状况,我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一回事。

你们当中少数的人在提高说话音量,有一种坐立不安的气氛,大家并不对彼此相互回应,而我觉得好像是我在做大部分的事情。

我希望能听见听你们每一个人说一说你们现在是怎么样的感觉。

”然后你可以分享此时此刻的感受,或是等成员都说完自己的感受时,再表露自己的感觉。

我们不太赞成此时急着催化团体的进行,我们比较喜欢用描述而非评断的方式,来说明已发生在团体中可观察到的行为,并且鼓励成员自己依其想在团体中参与的程度,来决定自己要做些什么。

此外,当我们考虑是否引进技巧时,我们常常需要考虑团体正处在那个阶段上。

你可以预期信任是团体初期的一个课题。

团体可能多少会有沉默和说话小心翼翼的情形。

对团体本身或团体的特性而言,一味的运用技巧,希望团体行进,但忽略了明显的东西,而强迫产生动态的发展,将会使团体变得不成熟或有疏离感,这样就会干扰、阻碍团体的自然发展。

技巧的引用是用来强调和澄清发生何事,所以技巧可以使过程圆满,而非侵扰团体的进行。

二、保持弹性

就象领导者不应该固执在何处引用技巧,而应有弹性地来处理成员表现的讯息。

做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随着成员表现的讯息而改变,要准备放弃似乎无用或无法改善目前情况的技巧。

我们会看到一个团体领导者处理一个愤怒的妇女,领导者诱导她用手打枕头。

显然地,这是未能注意或太执着于她已经被此事压抑的事实。

我们希望他适当地处理她所呈现出来的资料。

换一种不同方式来解释,领导者可能会决定案主需要去探索她与其父亲的问题。

此时领导者可以用一种技巧,让人注意她的哀伤,而不是处理她所表现出来的愤怒。

在我们所督导的某次团体治疗里,一个表现暴力行为的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