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6055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哈尔滨市中考道里区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2016-2017年道里区综合模拟测试卷(三)

一、选择题(16-27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6.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刀磨得很锋利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

17.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汽化,后液化D.先蒸发,后沸腾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震动幅度的关系

C.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C

AB

甲乙

19.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容器中盛有酒精(ρ水>ρ酒精)两液面一样高,在其中有A、B、C三点,则三点的压强关系是()

A.pA>pB>pCB.pA

C.pA>pC>pBD.pB

20.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哈尔滨地铁台上设置有安全线,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旅客排队上车用的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

ABCD

21.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谁,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22.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人类已经建立的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发电

B.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号的

D.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

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

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

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ρ乙

24.一根长1m的导线,电阻为R,先把它剪去一半,再将剩下的一半拉长到1m,此时它的电阻(  )

A大于RB等于RC小于RD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其变化

25.小明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

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线圈B匝数多,所以线圈B中的电流小于线圈A中的电流

D.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

26.小明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去掉钩码的一侧竖直向下拉

B.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去掉钩码的一侧竖直向上拉

D.去掉一侧钩码,在挂钩码的一侧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

ABCD

27.将灯L1接在12V的电路中,功率为12W。

若保持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再在电路中连入灯L2,使电路的总功率为18W.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

第36题图

二、非选择题(36-51题,共46分)

36.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8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m/s。

第38题图

37.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现象工作,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线圈转动。

38.如图所示,地效翼船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飞行器。

其工作原理是:

在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离地面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堵塞,空气流速减小,压强______________,使机翼上下表面间的压力差增大,从而产生一个__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3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是35cm时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像,举出这一成像规律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kg/m3;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被压缩的“碳海绵”具有___________能

41.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_____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5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第42题图

42.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______N。

43.如果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4m2,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___________。

(g=10N/kg)举出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小明家的下水道堵了,爸爸用固体疏通剂进行疏通。

具体操作是,先将适量的疏通剂倒入下水道,再缓慢加入清水,疏通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将管道疏通。

在疏通剂与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高压气体疏通管道的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_______冲程。

4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把不同的重物提起相同的高度,绳重摩擦忽略不计。

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甲图机械效率比乙_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等”),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

电源

N

第45题图第46题图第47题图

46.如图是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第48题图

47.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S极和电源的正极。

48.(5分)小红同学在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你的调节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想量取12g铁砂,他的步骤如下:

①用已经调好的天平,向天平右盘中放入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②向左盘中逐渐加入铁砂,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9题图

(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一节中,报告I:

铅球是铅做的吗?

不适用学生天平作为测量工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5分)小明同学在中考复习光学实验时,遇到如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回答: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选取了带有刻度的白纸板,这些刻度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①教材中小明猜想: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纸

②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用笔画一条直线,沿直线竖直立了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的适当位置放蜡烛A并点燃,接下来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在玻璃板前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即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

第50题图

(3)请帮助小明设计记录物距和像距的表格。

50.(6分)在复习电功率内容时,同学们用电流表、电压表、L1为“2.5V0.3A”和L2为“3.8V0.3A”两个小灯泡进行实验。

(1)小明小组在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将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判定的。

根据甲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应注意选择两只规格不同的灯泡,否则无法进行探究,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题中器材画出“探究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假定灯丝的电阻不变,分析在探究“探究电功率与电流关系”过程中两只灯泡哪个比较亮,说明理由。

51.(6分)如图甲是某品牌电压力锅,图乙所示是它的简化电路图。

R1、R2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开关S2与触点b接通,电压力锅处于加热状态,此时电压力锅的功率P1=1100W,通过R1的电流为I1,当锅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S2自动与触点b断开并与触电a接通,S1仍闭合.电压力锅处于保压状态,此时电压力锅的功率为P2,通过R2的电流为I2.图2是表示做好某次饭的过程中,电压力锅从加热到保压消耗的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

已知I1=5I2.求:

(1)电压力锅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压力锅处于保压状态时的功率P2。

(3)做好这次饭总共消耗的电能。

(4)用电高峰期,电路的实际电压为198V,电压力锅做好同样一次饭,处于加热过程实际需要的时间。

(不考虑能量损失,结果保留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