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61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与解析文档格式.docx

D.铝塑条主要成分是铝板和聚乙烯塑料,是复合材料

3.(2021•桐城市校级模拟)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下列有关饮食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或少吃蔬菜

B.可大量使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类食物延长保质期

C.将亚硝酸钠(NaNO2)用作肉类保鲜剂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4.(2021秋•方城县期末)色氨酸(化学式为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

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属于氧化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2

5.(2021秋•金水区校级期末)如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易失去电子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D.X的离子符号是X3﹣

6.(2022•甘肃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7.(2021秋•郑州期中)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混合物B.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所含氢分子不断运动

8.(2022•宁夏模拟)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B.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造成铸铁管腐蚀

C.不能在铁质容器中配制波尔多液是由于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

D.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都是因为碘元素的摄入过低

9.(2021秋•内江期末)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1%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0.(2021秋•镇江期末)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B.转化①中甲和O2的分子数之比为2:

1

C.整个转化过程原子利用率为100%

D.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

11.(2021秋•开州区期末)依据下列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或操作

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燃烧前镁条的质量

燃着的木条熄灭

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结论

镁条燃烧质量不守恒

所盛气体为二氧化碳

试管已洗干净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12.(2021•南通模拟)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B.

D.

二、(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12个竞体场馆永久性设施基本完工,蓝图变为现实的背后,是无数攻坚克难的科技力量。

在8座冰上场馆中,均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

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其屋顶为目前世界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2)二氧化碳制冷原理是液态二氧化碳蒸发 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该技术有利于控制 剧。

(3)将生铁冶炼成钢时,组成中发生改变的是 

(4)钢是建筑业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写一条)。

14.(6分)(2021秋•芙蓉区校级期末)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已知H2C2O4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

②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分

③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①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使其不进入C,避免对C装置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  、H、D、I;

②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

③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3)设计实验证明:

草酸是一种酸性物质  。

15.(6分)(2021秋•从化区期末)二氧化碳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1是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  。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简易CO2捕捉器流程图,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  ;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16.(6分)(2022•宁夏模拟)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应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原因是  。

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  。

注意:

若答对第(3)(4)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

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2所示,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  。

A.木炭

B.铁丝

C.镁条

(5)该小组同学又查阅了以下的资料:

资料:

SO2和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a2SO3。

据此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

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

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

17.(5分)(2021秋•河口区期末)小红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标签标识为925(925银一般是指含银量为92.5%的银制品)。

小红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25.00g,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24.35

23.70

23.05

23.00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A、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故A错误;

B、“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农村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错误;

D、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捕捉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

D。

【答案】B

【解析】A.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B.合成纤维的耐磨性强,选项说法错误;

C.棉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时无此气味或有特殊的气味,因此可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选项说法正确;

D.铝塑条主要成分是铝板和聚乙烯塑料,是复合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B。

【解析】A、青少年正在长身体,要均衡营养,除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要多吃蔬菜,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亚硝酸钠(NaNO2)用作肉类保鲜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人体所需的基本六大营养素中的三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C

【解析】A、色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和氧原子,不含氮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色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

(1×

12)≠11:

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

【答案】A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3,表示原子序数为13;

根据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

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1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是X3+,故选项说法错误。

A。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7.(2021秋•郑州期中)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解析】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含有水、氢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则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解析】A、氢氧化铝是一种碱,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故A正确;

B、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造成铸铁管腐蚀,故B正确;

C、铁比铜活泼,不能在铁质容器中配制波尔多液是由于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

D、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钙元素的摄入过低,故D错误。

【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砝码放在左盘,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转移食盐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高,故选项正确。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解析】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均为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转化①是甲和氧气反应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4O+O2=2C2H4O2,可见转化①中甲和O2的分子数之比为2:

1,故B正确;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转化②是C2H4O2和H2O2反应生成C2H4O3和水,因此,此转化过程原子利用率并不是100%,故C错误;

D、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O3,这三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个数相同,但是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因此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故D正确。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燃烧前镁条的质量,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说明所盛气体为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干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硫在氧气、空气中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水和氧气,黑色固体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

B、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所以装置②中的液面下降,故B错误;

C、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所以装置②中不会出现气泡,故C错误;

D、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将氢氧化钠排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D正确。

【答案】

(1)0.03%;

(2)吸收;

温室效应;

(3)碳的含量;

(4)韧性好(或抗腐蚀性强)(合理即可)。

【解析】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故答案为:

0.03%;

(2)二氧化碳制冷原理是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该技术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

吸收;

温室效应;

(3)生铁和钢均属于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因此将生铁冶炼成钢时,组成中发生改变的是碳的含量;

碳的含量;

(4)钢具有的优良性能是硬度大、抗腐蚀性强、韧性好;

韧性好(或抗腐蚀性强)(合理即可)。

(1)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冷却挥发出来的草酸;

(2)①G;

②Cu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