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4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docx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一、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

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

即在教育中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

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

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

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

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遵循:

 1、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特点。

4、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

(2)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4)具有教育的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唐绍文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为:

(1)健康的人格;

(2)良好的师德;(3)稳定的情绪;(4)自我意识良好;(5)坚强的意志品质;(6)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解决策略:

 1、教师要提高自己做人的基本素质,要有宽广的胸怀。

撇开自身职业来看也是如此。

“在自己拗不过的时候,不妨想想阿Q精神,他有一点是值得借鉴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 2、教师要看开一些。

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站在现实中永远瞧着达不到的理想状态。

因此,教师调整心态,为自己解压,就显得尤为重要。

改变不了世界,就试着改变自己。

” 3、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防卫工作。

一是在调节、控制情绪上下功夫,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有意识对情绪的发生、发展加以调控,寻找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

二是教师要保持正确的处事态度。

正视现实,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三是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主动适应环境,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的安全感。

 4、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热爱教育事业,正确认识教师工作,自觉履行教师职责;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增强教师对挫折的耐受力。

教师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识,在挫折中激发自身潜在的能力与活力,加强教育责任心,积极调整心态走出挫折。

教师遭遇挫折后应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是非标准,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应以大局为重;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

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

  2、对学生——学会悦纳。

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教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保护孩子的个性,而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