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28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理解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_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

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______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_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5.诗词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________。

A.饮完 

B.全,都 

C.尽头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________.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C.故事中的人

(2)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________,地点是:

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诗中作者用一个“________”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4)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

当时有什么风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

________ 

坚劲:

任:

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

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9.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汨(mì

)罗怀古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

照样子,填空。

(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10.日积月累。

春日

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他的其他作品有________。

(3)请你想象《春日》中所描绘的景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你可以把自己当作诗人,以"

我"

的口吻写。

11.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

【背景资料】《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曾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

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

”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

(1)“它有泪只往心里咽”一句中,“咽”字如何理解?

(2)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十分温顺,完全忠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喜欢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着,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3)对《老马》这首诗,臧克家曾说:

“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

”你认为“老马”的形象代表着什么?

(4)评论家对于诗中“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的理解向来有争议,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有人认为表现了“老马”对前途的茫然。

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谈谈你的看法。

12.补全诗句,完成练习。

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___(咏物哲理)涛,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______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

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______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

13.补全古诗。

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15.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暮”指________,“愁”指________。

从这两句诗想开去,我能想到同样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①这两句诗写了两个画面,可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形象逼真;

16.第二部分:

阅读

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

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

(2)①“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②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

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理解。

18.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_。

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19.诗歌鉴赏

(1)补全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

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___图。

其中“________”和结句中的“____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3)“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4)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5)“___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20.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

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

把麻搓成线。

③供:

从事。

④傍:

靠近。

(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

________解:

(2)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

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

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 

△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

21.阅读《烟村》,再次感受叶绍翁的“不值”。

烟村

[宋]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望着村子里的________,听着村中传出的________,找寻着

村中的________。

“________”告诉了我们诗人找寻的结果。

(2)诗的后丽句写景,景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让诗人欣喜的是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画面。

(4)选一选,体会诗词句中蕴含的豁然明朗的心境。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②踏破铁鞋无觅处,________。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A.路转溪桥忽见B.得来全不费工夫C.柳暗花明又一村

22.课内阅读练习。

(1)默写《书湖阴先生壁》。

-------------------,-------------------。

(2)解释词语意思。

苔∶________。

闼:

(3)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意思∶________。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你发现了什么?

并仿写两句这样的诗句。

发现∶________。

仿写∶________。

23.诗歌鉴赏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肥:

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

荞麦

花。

④菜花:

油菜花。

⑤篱落:

中午篱笆的影子。

⑥惟有:

只有。

⑦蛱(jiá

)蝶:

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4.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

“具”的意思是 

①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

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②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

“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

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③ 

,聊 

④ 

 

⑤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

拜访。

具:

准备。

场圃:

农家的小院。

就:

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③聊________ 

④聊________⑤聊________

25.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等闲:

②逶迤:

③磅礴:

④云崖: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2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送别之情

B.思归这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2)“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闯”的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7.阅读理解。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孟浩然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课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

请用一句话来回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________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 

快)________,声音应稍(低缓 

高昂)________。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话________。

29.诗歌鉴赏。

清平乐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号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

“具”的意思是________。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1)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2)醉酒;

醉酒

(3)雨跳图;

水息图

(4)翻墨;

快;

雨大且急;

(5)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析】【分析】

(1)这首诗是宋代苏轼所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全诗为: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诗题中“醉书”的意思是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所以其中“醉”的意思是醉酒,“书”即是“写”的意思,由诗题可知这首诗是苏轼于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醉酒时所写的。

(3)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可知,这四句诗分别描写的内容是云、雨、风、水,再仔细读诗可发现,动词“翻”与“云”相衬,“跳”与“雨”相衬,“卷”与“风”相衬,最后一句“水如天”告诉我们水面平静得如蓝天,可得到“息”这个动词,与“水”相衬。

我们可以由“翻”“跳”“卷”“息”这四个动词概括出本首诗的四个小标题,即云翻图、雨跳图、风卷图、水息图。

(4)这首诗的第一句写云: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把乌云比作“翻墨”,生动形象地写出来山雨欲来之景。

“未”是指还没有的意思,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山,大雨就来了,说明了天气变化之快。

第二句写雨: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上溅起了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这里用“跳”和“乱”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之大和急。

第三句写风: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忽”字则是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5)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赞美了西湖的美,全诗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中后两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故答案为:

(1)黑云翻墨未遮山;

(2)1、醉酒;

2、醉酒

(3)1、雨跳图;

2、水息图

(4)1、翻墨;

2、快;

3、雨大且急;

4、忽

(5)1、欲把西湖比西子;

2、淡妆浓抹总相宜

【点评】本题主要就是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需要掌握诗句的大意,会默写本首诗,根据诗句大意去分析其中字词的表达效果,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根据诗句去联想诗句所描绘出的画面。

学生平时也需要多加积累,尤其是课外的古诗句,拓宽知识面。

2.

(1)B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参见译文)①A正确。

B错误。

②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这道题是对这首诗主题的考查。

分析蕴涵的哲理,要联系整篇这首诗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4)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1)B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