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736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一、教学要求:

1、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及各级阶梯的特征。

识记分界线的山脉名称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影响。

2、让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地形分布中起到的“骨架”作用,总结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3、总结我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成因及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二、结构分析:

“地势呈阶梯状分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方面内容看视平行,但内在层层递进,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让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从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

三、内容点析:

1、课文以图导课,从图:

2.1、2.2,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地势三级阶梯,及分界山脉,从图中可以方便知道各个地形区的海跋高度,活动更是深化对地势三级阶梯的掌握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2、图2.4告诉学生有五种基本类型: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并引导学生理解山脉是如何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一含义。

拿不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活动让学生深刻掌握内容。

3、山区面积大,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山区利弊,让学生科学刻观地认识自然,研究如何进行山区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四、重、难点突破:

其突破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动地由图了解,论证,深化内容。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教学要求:

1、通过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争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等值线图的能力,学会分析气温、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区等,使学生明确地理形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同时明确我国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下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结构分析:

“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在要素其内容是并列的,但其二者与“季风气候显著”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三、内容点析:

1、“南北气温的差异”:

课文从图2.13、2.14着手,让学生读出冬夏我国温差状况得出: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气温最低处在青藏高原),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在于纬主差异夏季普遍高温在于纬度及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日照时间长的原因,青藏高原气温低因其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原因。

通过图(2.15)掌握5个温度带的划分,及各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分布。

活动讨论了解气温对生产、生活、建筑影响。

2、“东西干湿的差异”:

通过读图2.16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明确降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了解干湿区划分的依据读图2.17了解各干湿区呈现不同的植被景观。

活动是让学生加深了解不同干湿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2.19、2.20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风向,及其特点进一步明确前面“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季风气候在气湿和降水分布上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重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阅读图总结地理现象,前后知识连贯、融记贯通,深刻掌握知识点。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一、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统计资料认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结构分析:

三、内容点析:

1、众多的河湖:

用图突出内外流河面积的差异,突出了内外流河的概念。

图文叠加分析得出:

(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季,

(2)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方河流的差异,(3)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特征。

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掌握。

2、黄河的治理:

从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入手,告诉学生其丰富的水力集中在上中游,其巨大的贡献还在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其资源(灌溉)。

分析黄河成灾的原因;地形、气候、人类活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忧患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3、长江的开发:

长江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段划分,其“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等优势,长江水能开发利用不足,目前干支流治理及开发利用现状,活动内容,让学生深刻了解长江的巨大带动和幅射作用,明确长江开发的重要性,并发长江的开发献计献策。

课文内容为1年级下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埋下了伏笔。

四、重、难点突破了解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掌握其地理要素,引导综合地分析、研究习题,拿出切实的措施。

重难点突破及典型课例分析

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这些基本理念支撑着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通过精心的设计突破重难点作为每节课设计的出发点。

现将教学中的个别环节的体会浅谈如下。

1、注重地图的运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直观的学习地理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地势三阶梯演示、地形图、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季风示意图、长江图、黄河图、长江干流剖面图等)一幅地图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知识点。

地势三阶段示意图

2、到中国地理部分,我们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爱自己祖国的幅员辽阔,爱自己祖国的地形、河流等。

在这单元教学中,我运用的诗词对学生进行了知识和情感的教育,效果不错。

如在地势这一节,首先用“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河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诗句引入了课题。

在黄河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每人一首《黄河颂》大声的朗读,使学生走入了黄河的世界,渴求揭开黄河的面纱,学生带着对一条河流的好奇,给河流赋予生命。

同时感觉到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气势。

激发的是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

长江的教学中,听并朗诵《长江之歌》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地理知识不单是枯燥的专业述语,它时刻的提醒学生,我是中国人,我应该并必须热爱这片土地。

当然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让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3、改变教学方式的尝试。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不管一节课怎样设计,最终还是老师在讲,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探究也好,活动也好,其实还是老师提出的问题。

所以让学生自主读书、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大家一起处理,这样问题来源于学生,最终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学生会有一个主动学习的饿意识。

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同时也要考虑部分学生根本不看书、当然也就没有问题生成的情况,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如何让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力和火力,是我在研究的小课题。

这一阶段我收获了几个问题,觉得很有价值,如:

京杭运河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如划分河流上中下游分界线有没有具体的依据?

如长江和黄河有没有支流连在一起呢?

问题出现后,我和学生共同分析,搜集资料,找到答案。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老师的知识水平和课堂上处理随即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教师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4、乡土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是我们教学中

5、一流教师教思想,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知识。

有时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觉得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还没能成为三流的教师,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没有教会学生。

更谈不上能力和方法了。

其实仔细揣摩这句话,有他一定的内涵在其中,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单是知识,更应该是能力,内化成为学生的思想。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上传:

万小龙    更新时间:

2012-5-1812:

54:

42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经开实验 万小龙 2012-2-9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届两个班的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表现较为平稳,中层面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把握中国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况,能够掌握简单的视图绘图能力。

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的主动能力在逐渐提高。

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

以《地理课程新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

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一共有34个。

其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门是刚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在我国各省级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

它们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极具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更是独占第一;再如云南的西双版纳,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典型的热带植物王国。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由于自然或人文方面的联系,我国有许多跨省界的区域。

如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等,它们风格迥异,又各具特色。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这只腾飞于世界的东方巨龙下以崭新的姿态翱翔于天宇、走向世界。

 

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习,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五、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注意教学方法得当。

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8、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9、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六、进度安排:

章       节

 

课时

周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

1-3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

3-4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

5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

6-7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

7-8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

9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                     (4月18日期中考试前授完范围)      

1

10-11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面向海洋的开发区-珠江三角洲

2

12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2

13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2

13-14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

2

14-15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1

16

期末总复习(6月26日期末考试前授完范围)

 

 

4

17-21

       师:

上课,同学们好!

请坐!

刚才一首雄壮的《长江之歌》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长江滚滚东流的气势,但屏幕展示的图片中的长江却显得如此静美,有见过长江同学请的举手,很多嘛!

好,这位起来说说你见到的长江和这幅图一样吗?

对,不一样,但是它们确实都是长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长江,去认识一个更为全面的长江。

【学习新知】

      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6也正文的第一段,找出你认为有用的信息。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的格拉丹东峰,沱沱河成为了她的正源,她穿过雪山,一路奔腾而去,走过了6300多千米的路程,最后注入东海。

今天,老师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个大家讲明了一个事实:

长江的源头是沱沱河,但是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充分认识这一事实,我们的先辈们经历了怎样的探索,我们又等待了多少年?

下面就让我们看一段视频吧!

      师:

一滴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备受关注,因为,她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6300多千米的长江之旅,她就融入了长江的生命。

确定长江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的事实让我们等了太久,也让长江等了太久。

了解这一些,才会感觉到“沱沱河”短短三个字背后那沉甸甸的分量。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只有投入到河流的怀抱,现在,我非常想知道这滴水随着长江在祖国的大地上都走了哪些地方,你们想不想知道?

(学生:

想)

     师:

长江在祖国的大地上干流沿途流经了很多的省级行政区,同学们先找后记。

我看一下今天哪位同学回答得最多。

     师:

大家表现的很好,这幅地形图,你还熟悉吗?

我们一起来找找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师:

一般而言,我们把的河流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7页的第二段,并结合屏幕上的图片,找出长江河段的分界点。

     师:

长江三个河段都有一个最大的城市,我在介绍这些城市的时候,每一个用三幅图片展示,一幅是建筑,一幅是著名大学,她们都在长江岸边自然少不了长江大桥,我们首先来看看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一次介绍武汉、上海)

     师:

我们把刚才看到的三座长江大桥放在一起比一比,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长江自上而下,河道逐渐展宽。

     师:

长江干流不同的河段还有不同的名称,而且还有很多支流,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列出了一些代表性的支流,接着我们就来看看这幅图,(请知道的同学回答)

     师:

三峡和葛洲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这里建坝,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吗?

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将课本47页的活动题看看。

(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师:

同学们都很聪明,如果满足刚才的两点就符合建水电站的条件,那么就长江而言,你认为那里也可以建水电站,请你指出来(把电子教鞭给他),你都能做国家的水利专家了,握个手。

     师:

其实,我们国家已经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水电站(展示二滩水电站的位置),计划在2015年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总发电量将超过三峡,届时中国的友一座三峡将要诞生,以上材料都充分说明了什么?

     学生:

长江蕴含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师:

很好,那么书上48页的哪一个数据能说明这一点?

      学生: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师:

很好,书本上有个阅读材料,现在各大家一段时间,来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

       师:

我这里还有一段最新的关于三峡的视频,我们来看看。

看的时候要认真听,哪些是我们刚才曾读到过的内容。

     师:

三峡的首要功能是什么?

     学生:

防洪。

     师:

很好,那么除了防洪呢?

     学生:

航运。

     师:

很好,我们来看看这四幅图片。

它们说明了什么?

      学生:

长江的航运价值大。

      师:

对,书本上能不能找到相关的数据加以证明。

     学生: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全国60%的货运量是通过长江来实现的。

长江已近超过的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成为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河流,有专家计算,长江货运量相当于40条标准铁路的货运量。

对国家GDP的直接贡献为800亿元,间接贡献为10000亿元。

     师:

我们只说了他的优点,难道他就没有不足吗?

1998年的那场洪水就是一个证明。

     师:

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而且荆江还是长江河段中少见地上河,弯曲的河道使得排水不畅,洪水泛滥的几率加大。

有何治理的办法呢?

(裁弯取直)

     师:

长江中上游的航道有时会出现暗礁,这严重威胁了货船的航行安全,怎么办呢?

就采用爆破的手段将其除去,但是现在随着三峡的建成,以上的两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你们觉得长江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中上游的植被和水土保护,防治水污染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方面的知识:

长江的基本概况,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和长江的治理,不知大家掌握的如何,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

(安排课堂练习)

      师:

是海吗?

不是,但是我相信,在这万顷波涛总肯定有一滴水来自沱沱河,来自格拉丹东的冰川上,今天,我们跟随第一滴水的脚步,完成了6300多千米的长江之旅,见证了由无数的水滴最终汇成的滔滔江河,也见证了他的伟大,我们因为祖国拥有这样的一条河流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初二学生在初一进行了一年的地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兴趣,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说他们大部分基本具备地理学习的能力。

当然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许多问题,碰到许多障碍,对地理学习出现一些困惑,甚至有点讨厌。

对学生学习地理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也将是初二地理教学的一大课题。

初二地理课程的开设正好可以弥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同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也与日俱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与道德情操。

【处理措施】

   1.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

3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单元教学目标检测009

-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ww

w.5YKJ.Com

八年级地理(第4章)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案栏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

3

45

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

19

20

2122232425

答案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B.俄罗斯C.加拿大D.美国

2.下列国家按人口多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国、印度、美国B.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

C.日本、巴西、印度D.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

3.格陵兰地区是下列哪国的属地()。

A.美国B.加拿大C.丹麦D.英国

4.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

5.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为()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大洋洲

6.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中,领土全部在南半球的是()

A.巴西B.美国C.俄罗斯D.加拿大

7.下列国家中,地跨两大洲的有()

A.加拿大B.巴西C.俄罗斯D.印度

8.在下列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的发达国家有()

A.日本B.加拿大C.尼日利亚D.孟加拉国

9.“南南合作”是指()

A.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的南部国家之间的合作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C.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

D.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10.一个国家的领土是指()

A.这国的耕地面积B.这国的陆地面积

C.这国的陆地及其上空D.这国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1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被称为()

A.东西合作B.东西对话C.南北对话D.南南合作

12.巴西位于()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

13.埃及和苏丹的国界划分依据是()

A.山脉B.河湖C.海洋D.经纬线

14.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依据是()

A.人口的多少B.人种的差异

C.军事力量的强弱D.经济发展水平

15.下列国家中既是发达国家,人口又超过1亿,并位于西半球的是()

A.中国B.俄罗斯C.日本D.美国

16.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的大洲是()

A.非洲B.南极洲C.大洋洲D.南美洲

17.解决国家之间因国界和领土问题发生争端的办法应该是()

A.和平谈判B.使用强权C.经济渗透D.诉诸武力

18.下列所给出的山脉、河流、海峡成为国与国之间,或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的是()

①比利牛斯山脉②巴拿马运河③土耳其海峡④台湾海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加强国际合作的主要依据是()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的原料,并出售全部的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的资金、设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