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6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Word下载.docx

3.师:

是啊,精美的蚕丝纺织制品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让我们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而骄傲。

同时也不禁思考:

中国的丝绸为什么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

它们是怎样到国外去的呢?

4.学生猜测,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对了解张骞出使西域或丝绸之路的学生给予肯定。

5.小结: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

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有一个人开辟了这样一条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的交往。

这就是——中国古丝绸之路。

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探访丝绸之路,去看看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

(出示课题: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丝路驼铃。

活动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课件:

出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师:

看,这2000多年前的古代“丝绸之路”,对照地图找一找,它贯穿了哪些国家、地区?

2.(课件:

出示照片“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牵着满载丝绸的骆驼队,正缓缓西行”。

)师:

大家看,古城西安玉祥门外的大庆路,有一座大型雕塑群,西域人与汉人牵着满载丝绸的骆驼队,正缓缓西行。

你们可知道,这个雕塑群是为了纪念谁的吗?

就是纪念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

对于这个名字,你们有什么了解?

3.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阅读教材P2-3页中外交流资料

(2)阅读自己搜集的“丝绸之路”上中外人物交流学习考察资料。

(3)学生反馈:

在这条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外国有哪些方面的交流?

(4)(课件:

播放视频《丝绸之路》)全班讨论: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给世界各国和人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教师相机点评:

经济发展 物质丰富 增进友谊 文化传播……)

4.小结: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更大贡献就在于它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

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航海技术无法实现海上往来时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世界的共同发展。

(板书: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活动三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

1.师: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出示《古丝绸之路线图》与现代《亚欧大陆桥图》)学生读课文,思考:

两者有什么异同有哪些异同?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小结:

是啊,古老的丝绸之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新的发展与飞跃,她展示着现代的中国以开放的胸怀,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

正如世人所说:

世界上有无数条路,却没有一条像“丝绸之路”一样,承载者着千年古史,编织着四方文明,他让中国汉唐盛世焕发出丝绸般耀眼的光彩,并延续至今,她是一根纽带,让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汇合。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

——丝路驼铃

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课时

活动一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

出示日本和韩国的文字、服饰、插花艺术、茶艺、建筑等方面的图片)师:

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2.学生展示在课前已经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一衣带水的邻邦为什么在这么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4.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日本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资料,教师补充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有关资料。

组内进行交流研讨。

4.全班深入探究:

隋唐时期,日本为什么要派使者到中国来,还盛情邀请鉴真东渡?

历经五次东渡失败的鉴真晚年双目失明,还要执着东渡日本?

6.师:

当时隋朝的进步发展,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名远扬,对亚洲各国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日本朝野对中国文化充满仰慕向往,出现模仿中华文化的热潮。

中日间的交流,为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对外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不过,当时中日的交流和先前中国通过“丝绸之路”陆上通道联系世界,有了不同,大家看地图,发现什么?

(相机板题:

海上交流)

7.我国与日本仅一海相隔,较早的海上交流是从中日交流开始的。

中国通过海路与世界的交流还有哪些?

(1)(课件:

出示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中外海上交流涉及的范围。

(2)师生相机补充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理清中外海上交流的历史。

活动二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而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则让中外海上交流达到顶峰。

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意义。

(1)课本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结合课文和《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壮举”?

(2)师:

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流传了许多故事。

哪位同学来讲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小故事?

教师点评意义: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并且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探讨交流:

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处于郑和同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

教师点评归纳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3.忆古思今,放眼未来

(1)师:

2005年,我国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主题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纪念郑和,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郑和敬业献身、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增强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为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就是要继续发扬崇尚和平、敦信修睦的伟大精神,巩固扩大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为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谈谈对交流促进发展的理解。

4.小结:

“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代名词,陆路通道沟通我国和亚洲、欧洲各国,海上通道则沟通我国和日本、韩国、东南来各国、非洲各国。

古代的陆路和海上交流为交流各方面都带来了经济利益与文化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海上交流

海上丝路:

架起东亚、南亚、非洲、欧洲交流的桥梁

航海史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和平的桥梁

民族昌盛的结晶

2.《飘扬的五星红旗》

感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而自豪。

能力目标:

关注中国外交史中的公共事件,培养收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依据史实阐明自己观念和看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历史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和平外交,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最终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程。

了解中国走入联合国的历程,了解中国加入世界各种组织的情况和意义,知道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感受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由衷地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资料,联合国这一国际性组织的历史及作用资料,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资料。

了解新中国第一份国书的大致内容,搜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各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信息资料,一年内我国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的事件报道。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P10页内容,话题为“从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谈起”。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1-P13页内容,话题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活动一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出示图片“新中国第一份国书”)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吗?

2.师:

这是6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国家元首在接受的前苏联递交的申请建立外交关系国书后所签署的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其中写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成立伊始,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首先愿与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对此极感欣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热忱欢迎与其建立友好邦交。

”(板书课题)

3.(课件:

播放视频“新中国与前苏联建交始末”)师:

新中国建国初期恶劣的国际环境中,这份国书的递交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第一份国书的递交,与前苏联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新中国新政府得以立足于世界。

中国————)

活动二我国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师:

建国初期,与苏联建交后,我国还与哪些国家建立了友好邦交呢?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到1950年初,我国同邻近的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先后达成建交协议。

随后又先后与英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和荷兰等国进行了建交谈判。

其中,英国基于利益权衡,在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新中国一。

世界各国建交)

3.学生读教材中介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说周总理提出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思考: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放在五项原则首位意味着我国对外交工作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4.师:

几十年来,新中国外交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在一切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原则历经四十多年国际政治风云考验,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课件:

出示图片“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图片内容说明:

(1)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

(2)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

(3)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

(4)2005年8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

(5)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

师:

短短三十年,我国与美国建立了友好邦交,说明了什么?

6.(课件:

出示网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内容说明:

7.小结:

我国外交和平相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国家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一个占人类14人口的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很快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活动三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

1.学生阅读教材P9,思考:

联合国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2.(课件:

出示图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重返联合国历程”)师: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升起标志着什么?

3.学生填写并交流教材P10“中国与联合国大事记”

4.师:

中国和联合国关系的发展历史说明了什么?

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要第一位,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外交走过了五十年的辉煌历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谈起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世界各国

建交

活动一两张照片的对话

1.(课件:

出示两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二张照片:

签订《辛丑条约》的照片)

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两张照片,它们拍摄的时间整整相差了100年。

第一张照片是200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峰会的各个国家的首脑穿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唐装,齐聚上海时拍摄的一张照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一个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1世纪的第一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召开,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而中国作为东道主,成功地组织了这次会议,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张照片则是一百年前的一张照片。

它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时的画面。

我们知道,1901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占领了北京。

腐败的清政府不仅没有与列强展开英勇的斗争,反而放弃京城,仓皇逃往西安。

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清政府又迫不及待地与列强求和,被迫答应了列强提出的全部要求,最后与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学生复述对照片的了解。

3.师:

发生在两个世纪开端的事情,中国人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从这两张恰好相隔了100年的照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看着这前后相隔百年的照片,我们不仅感慨万千。

腐败清政府的在列强入侵时,只能被迫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赔偿、割地等方式来换取一时的安稳。

而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完全有能力组织好大型的国际会议,而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与各国平等协商、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平等协商发表主张)

活动二新闻发布会

1.学生交流:

一年来我国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的报道。

2.小结: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注意身边的公共事件,我们对此将会有深刻的体会。

活动三国事论坛

1.(课件:

出示教材P12页四幅图,配下面文字。

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积极支持和参加各种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活动和组织,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

2.教师介绍: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WTO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这样说呢?

4.全班交流:

说说我国还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

(教师可以随机说明重要性)

5.师:

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

发挥作用)

6.小结:

从拒绝到积极参与,中国与世界各国组织之间漫长的融合之旅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的中国,已经真正屹立在世界东方,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际社会中有责任、负责任的一个大国。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平等协商

发表主张

发挥作用

3.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我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符合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

采取讨论交流、做游戏、策划方案PK、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

“洋”名字的来历、找找家中的“中国造”、中国制造的“第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第二课时:

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世界加工厂”、小小智囊团。

第三课时:

我们身边的进口商品、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舞台。

感受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探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制作CAI、世界地图、红旗标签;

每组发一张小型世界地图、白纸;

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收集并制作近年中国的有关进口和出口商品一展表;

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收集带“洋”子物品的相关资料;

利用多种渠道调查中国(包括本地)产品出口情况,在地图上找到所销往的国家或地区;

彩笔;

收集关于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4-P15页内容,话题为《从“洋”货到“中国制造”》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6页内容,话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7-P18,话题为《从广交会到世博会》

活动一“洋”名字的来历

出示《曾祖奶奶的“洋胰子”》)师:

你还知道哪些带“洋”字的物品?

(学生交流找到的物品名,教师将写有物品名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看到这一个个带“洋”字头的物品名,你有什么疑问产生?

3.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归纳:

(1)这些物品是什么?

(2)为什么都带“洋”字?

(3)现在我们用的是什么?

洋炉:

西式火炉。

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洋龙:

旧指水龙。

引水救火的工具;

洋行:

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洋装:

西服。

洋纸:

旧时指从国外进口的纸张。

洋片:

即西洋景。

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

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

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洋片。

洋面:

指机制面粉。

洋马儿:

自行车

4.为什么这些被中国老百姓普遍使用的物品名都带“洋”字?

说明了旧中国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东西都不能自己造,只能依赖外国进口的,所以带上了“洋’字。

活动二找找家中的“中国造”

现在我们的生活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课前我们同学们都就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在请同学们来谈谈他们是哪里制造的。

2.学生们交流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从同学们们的发言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是呀,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我们国家都能自己制造。

活动三中国制造的“第一”

出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的情景。

从人们欢天喜地的表情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教师补充相关的数据:

1955年第一款“五一”牌国产手表、1956年第一架“七一”国产照相机、1956年第一台“雪花”牌冰箱)

3.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活动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师:

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工业产品从无到有,一位美国记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

今年每一棵圣诞树下都可能有一个“中国制造”的玩具。

(见教材p15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中国产品到海外已经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据你们调查了解,我们武汉乃至整个中国,哪些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4.比赛:

请大家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分工合作,把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写在卡纸上,在这些产品销往的国家地区在地图上标出来。

看哪个组了解得深入,合作得好,时间5分钟。

5.小组汇报:

展示产品;

把出口地区贴上红旗,组长汇报。

看,这是的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这是产品销售的地区,还有同学的介绍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种类多。

哪些类?

(板书)

小到零食、针线,大到汽车、造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2)分布广。

周边的—消费水平较高的北美、欧洲;

弹丸小国—超级大国。

(3)受欢迎。

学生探究:

据你所知,为什么这些中国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7.师:

适宜的价格、过硬的质量、民族的特色,满足五湖四海千千万万人们的需要。

这是我们现在的出口产品。

中国产品到海外;

不仅满足自己,还出口满足世界的需要,祖国进步了。

为什么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8.小结:

改革开放各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打开国门后的中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从“洋”货到“中国制造”

洋胰子洋火洋油……

农产品工业轻工业高科技

中国制造

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本课设计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整合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探寻我国奥运历史渊源,传承奥运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参与国家事业的热情,为实现体育运动强盛而积极健身,增强体质。

我选用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东亚病夫”的漫画、“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奖牌榜位居世界第一、申奥的激动时刻等素材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奥运的历史,感受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会国家和人民为奥运做出了各种努力,我们的圆梦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执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还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奥运的一些基本知识,用现场的健身大挑战体验健身的目的,为体育强盛而努力锻炼。

奥运寻根、奥运历程、百年圆梦。

奥运知识大比拼、全民健身我知道、我与全民健身。

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公共事物的意识及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

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

北京奥运会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

全民健身活动图片

收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和全民健身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9-P20页内容,话题为“百年奥运,中华圆梦”。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1-P22页内容,话题为“全民健身,人人参与”。

活动一奥运寻根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视频录像、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

《我和你》)师:

这首歌,这些镜头你们一定还记忆犹新。

是啊,2008年8月8日是个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让全世界人们都为之震撼的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