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3806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运用地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并能解释重要山脉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3)通过阅读统计图,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思想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

  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读图—讨论—讲解”结合法图表分析、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模型图、中国地形图学生准备:

地图册、直尺、纸张

  三、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结构: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2、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回顾以下。

  (3分钟)

  

(2)导入新课: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那我们熟悉我们所生活的这个自然环境吗?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板书: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1分钟)

  (3)讲解新课:

  ()①出示中国地形模型图,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的总体地势和地形(1分钟)②分析课本P22图

  2.2“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读懂分层设色图,再配以直观形象的“楼梯”形状,让学生得出“阶梯”的分布特点。

  (活动:

让学生在黑板上和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楼梯图,只要求画三步。

  (6分钟)③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地形”,读出每一级阶梯的位置以及海拔高度。

1、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分钟)让学生再对照书本,确定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海拔高度。

对于重点的一些字眼用笔画下来。

  (板书)

  (3分钟)④分析P22图

  2.1“我国东西向(北纬32。

)地形剖面”,让学生得出中国地势的特点。

同时能够归纳出第一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第二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第三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分钟)⑤讲解:

在第三级阶梯上,由于东流入海的河流将所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从而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

在广阔的近海大陆架区,不仅岛屿星罗棋布,同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⑥分小组讨论:

  (5分钟考虑,8分钟回答)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面向海洋,对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利于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带来降水)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板书:

使大多数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举例:

如中国的三大河流对交通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促进了东西方的往来,阻碍了南北的交通往来。

)因此,在我国古代就修筑了京杭大运河来沟通南北的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时,落差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有什么利用价值?

能不能举出一项工程(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

  (4)巩固新课:

  (3分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可请学生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5分钟)①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呈---------状分布。

  ②让学生完成P23”活动”,在图

  2.3上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6)有疑问的学生进行提问

  

(2)附:

板书示意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三级阶梯状:

第一阶梯: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

平均海拔1000~2018米第三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2、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对气候:

利于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对河流:

使大多数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对交通:

沟通东西,阻碍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