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821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八级物理上册《测量的历史》教案(新版)上海教育版-精.doc

测量的历史

教学目标

知道测量的要素是单位和量度工具。

领悟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一般的估测方法

巩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1、物理学什么?

2、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

3、怎样学好物理学。

4、测量学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了解国际制单位。

5、测量的误差与错误

误差跟错误不同。

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

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测量知识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和它的单位

测量的实质是比较。

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2、你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

说说你的方法。

3、了解其它测量方法

1.估测

其实,估测也是一种测量,只是相对粗糙些罢了。

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对研究对象进行估测了。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就存在着很多比较标准――“单位”,如我们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一“拃”长约2分米,还有我们自己的身高值等,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比较标准对其他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

正常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秒,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一小段时间进行估测。

再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也可以作为比较标准进行估测,通常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面值一角硬币的质量约为1克,一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千克等,利用这些“标准”对其他物体进行比较就可以轻易地得出他们的质量的大致值了。

2.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有哪些

替代法:

可用于测量曲线的长度。

也称棉线法 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滚轮法 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累积法:

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

  如要测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辅助工具法:

圆的物体,刻度尺的刻度无法靠近,故无法直接测量.要想测出圆的直径,可以用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使用,如照图1那样用一根刻度尺和一块三角板放置,也可照图2那样用两块三角板和一根刻度尺放置,测出圆的直径。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尺子

B.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使物体的左边线跟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C.测量长度时,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D.测量长度时,站在哪个位置方便,就从哪个角度读数

测量知识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有哪些?

用什么测量时间呢?

2、打点计时器你听说过吗?

它是测量什么的?

例题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两条纸带,如图所示。

某小组4名同学观察纸带后,各发表意见如下,说的正确的是()

A、由于第一条纸带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均匀,说明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B、由于打点计时器均匀的振动,不论怎样拉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C、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拉纸带的时间是0.14秒。

D、以上说法都有错误。

解析:

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物体规律的振动来计时的,因而打点计时器的任意相邻两次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相同的。

所打点的间距不同是由于拉动纸带时的速度不均匀造成的,但无论怎样拉纸带并不会影响两次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测量知识三(质量的测量)

1.质量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就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位置、状态、形状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单位

最初的千克质量单位是由18世纪末法国采用的长度单位米推导出来的。

1立方分米纯水在最大密度(温度约为4℃)时的质量,就定为1千克。

3、质量的测量

如何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将游码置于左端的零刻度处

3)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将金属块轻轻放于左盘,通过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及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

5)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显示的质量即为金属块的质量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①调节平衡螺母应遵循以下规律:

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②判断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到指针静止,只要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的摆幅一样时即认为横梁已经平衡

③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④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⑤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最大称量(天平的最大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超过待测物重,则应改用移游码。

⑥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⑦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课堂练习

1.李明用压紧的20张纸测出总厚度为1.9mm,则每张纸厚是( )

A.0.1mm     B.0.09mm     C.0.095m   D.0.95m

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中最接近1秒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

3.将金属丝在细棒上密绕28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其长度为5.6cm,由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cm。

4.某同学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即每秒钟振针上下振动50次),下图是其中的一条纸带,取O、A、B、C、D五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测出OA、CD之间的距离分别是cm和cm;它们的时间间隔分别是和;纸带在OA段运动比CD运动的(选填“快”或“慢”)。

5.如果测量某物体的质量,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千克。

同步测试

(一)

一、填空题:

1.47.3厘米=___________米=_____________毫米。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的工具,通电时,振针每秒振动次。

每次向下打1个点,这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秒。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600千克=吨

(2)2.1×104米=千米=毫米

(3)0.38升=毫升=厘米3(4)3分=秒;360秒=小时

二、选择题:

4.在我们身体上最接近50毫米长度的是()

A、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

C、肩膀的宽度D、手臂的长度

A、7SB、0.12S

C、0.14SD、6S

5.小梅同学利用一部打点50次的纸带打点计时器记录一只皮球下落时的情况,纸带上的记录如图3所示:

皮球下落到地面需要时间是()

图3

6.某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放到冰箱里结成了冰,关于矿泉水冰和水的质量,四个同学有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冰,质量变大了,体积也变大了。

B、水变成了冰,体积变大了,质量变小了。

C、由于水的温度降低了,质量就变小了。

D、冰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不可能变化。

7.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可能是()

A、一把三角尺B、一头羊C、一瓶饮料D、中学生的书包

8.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两条纸带,如图5所示。

某小组4名同学观察纸带后,各发表意见如下,说的错误的是()

图5

A、由于第一条纸带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均匀,说明第一个同学拉纸带所花的时间比第二个长。

B、由于打点计时器均匀的振动,不论怎样拉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C、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拉纸带的时间是0.12秒。

D、两条纸带拉动的快慢不同,第一个比第二个拉动的快。

三、实验题

9.如图6所示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它所测物体的长度为厘米。

如图7所示,该仪器是,图(a)读数为,图(b)读数为,液体中物体的体积为厘米3。

图6

图7图8

10.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若游码已经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还是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如图8a所示,这时应调节,使其向方移动(选填“左”或“右”)。

若在天平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如图8b所示,这时应或。

三、本次作业:

第4次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_______决定的。

2.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成功地将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起飞质量为479.8吨,合____________千克;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太空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4.某次测量活动中,一位粗心同学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完整。

(1)、人正常行走时,一步长约0.8_______。

(2)、一节1号电池的高度约0.6_______。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是55。

(4)、一袋牛奶的质量约为200。

二、选择题:

 

5.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A.0.18毫米B.0.18厘米C.0.18米D.0.18千米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有错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7.下列各物理接近1千克的是---------------------()

A.1分米3水的质量B.1枝铅笔的质量

C.1张课桌的质量D.1张纸的质量

8.用塑料制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用力拉伸塑料尺;①偏小、②偏大、③测量结果有误差、④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则测得结果为:

()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三、实验题

9.图1中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厘米。

图1

图2

10.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

(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放在(选填“左”或“右”,下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如果测量某物体的质量,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千克。

11.将打点计时器按照正确方法安装好,用手拖动打点纸带,打点针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以纸带上看得清的某个点为起点,给打点编号。

分别标上编号1、2、3、4、5、6,用刻度尺量出两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填入下表。

 

附:

实验时纸带

S12

S23

S34

S45

S56

(1)这样两个编号之间的时间即为 秒。

(2)由于两相邻点之间对应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相同”),由上表即可判断出纸带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 (填“相等”或“不相等”)。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