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838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2016-2017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0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cm

B.操场上慢跑锻炼的老师速度约为15m/s

C.一个奉节脐橙所受的重力约为10N

D.课前静息铃声和上课铃声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20min

2.(3分)图中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鸽的影子 B.

山的倒影 C.

小孔成像 D.

铅笔“折断”

3.(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 B.

剪刀刃做得很锋利

C.

安全墙上的锤头很尖 D.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4.(3分)一中寄宿学校校园内很多老师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能增大摩擦的是(  )

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B.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车轮做成圆形 D.刹车时用力捏闸

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反射定律

B.人站得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得到放大的虚像

D.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6.(3分)如图所示,沙坪坝三峡广场的民警正脚踏“风火轮”执勤.民警们用的是名为“T﹣robot”的机器人代步工具.民警脚踏底座,手推操纵柄,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就可控制机器人向任何方向前进,还能原地转弯,即使在人潮拥挤的步行街也能畅通无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警站在“风火轮”上静止时,“风火轮”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民警站在“风火轮”上静止时,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风火轮”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匀速直线行驶时,民警所受合力为0

D.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匀速直线行驶时,以运动的“风火轮”为参照物,该民警是运动的

7.(3分)如图所示,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  )

A.木板露出桌面后,重力将逐渐减小

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变小

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摩擦力将变大

D.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大

8.(3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分别放在水平面上,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及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密度ρ甲:

ρ乙=4:

1压强P甲:

P乙=1:

1

B.密度ρ甲:

ρ乙=1:

8压强P甲:

P乙=4:

1

C.密度ρ甲:

ρ乙=8:

1压强P甲:

P乙=4:

1

D.密度ρ甲:

ρ乙=8:

1压强P甲:

P乙=1:

4

9.(3分)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自重)(  )

A.A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

C.若A以2m/s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将变大

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

10.(3分)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厅,有一个可以匀速行驶并装有抛球机的火车如图所示,当匀速行驶的火车沿着箭头方向,在将要通过“∩”型框架的下方时,将车箱内的小球从顶部洞A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参观者会看到被抛出的小球在火车越过小桥之后会再回到洞A内,关于这个实验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影响)(  )

A.小球抛出后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向前的推力

B.由于小球具有惯性,所以仍落回洞A中

C.小球从抛出到最终落回车厢里,小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D.匀速运动的火车在抛出小球后,火车的惯性不变

11.(3分)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2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B.2s~4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4s~6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D.木块第3秒所受到的合力大于第1秒所受到的合力

12.(3分)一只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

A.ρ0 B.ρ0 C.ρ0 D.ρ0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其中作图题21、22题各2分)

13.(2分)菜刀能把菜切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菜倒入锅内后,能被锅铲来回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4.(3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MM′的右边是  (选填“空气”或“玻璃”).

15.(1分)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16.(3分)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时,该同学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7.(3分)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cm3,b的质量54g,体积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g/cm3,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cm3.

18.(1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面上,h甲>h乙,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0<h<h乙)的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  P乙(选填“>”、“=”或“<”).

19.(2分)底面积为0.04m2的物体,重为10N,若用大小为6N的压力,竖直向下地将其压在面积为200cm2的水平桌面中央,桌面受到的压力为  N,受到的压强是  Pa.

20.(2分)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以60km/h的速度行驶需要2h准时到达,有一次这辆客车以这个速度行驶了1h出现了机械故障,停下来修理了15min后再次出发,则甲乙两站的距离为  km,若这辆客车仍要准时到达乙站,则再次出发后的客车平均速度应为  km/h.

21.(1分)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和某种液体,其中酒精液面到烧杯底部的高度为15cm,另一杯液体的液面到烧杯底部的高度为12cm,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ρ酒=0.8×103kg/m3)

22.(2分)如图,已知S为镜前一发光点,S1为S的像点,已知一条反射光线刚好过A点,确定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23.(2分)如图所示,在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和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4.(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15(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a)和(b)两图中,小明和小华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选填“>”“<”或“﹦”).

(3)小华得出前后矛盾的结论是因为(b)、(c)两次试验中  不同造成.

(4)本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除了控制变量法之外,还有  法.

25.(5分)小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1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f=  cm;

小徐同学利用该凸透镜,调整光具座上的蜡烛和光屏位置,如图2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

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更大: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f'  f(选填“>”、“<”或“﹦”).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

(4)由实验可知:

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些(选填“大”或“小”).

(5)若小徐同学为近视眼,则需配带  透镜矫正视力(选填“凸”或“凹”).

26.(7分)一次实验课上,老师希望两个实验小组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测定一块鹅卵石的密度,提供给两组同学如下器材:

一架已经调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水槽、细线等:

第一小组选用已有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鹅卵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到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1a所示);

④用细线栓好鹅卵石,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如图1b所示).则

(1)鹅卵石的质量=  g;鹅卵石的体积=  cm3;鹅卵石的密度=  kg/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该小组测出的石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第二小组用等效替代法按照图2中ABC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操作,在忽略两次实验误差的情况下,得到与第一组相同的实验结果.

(3)实验步骤中A图中量筒内水的体积应为  ml,C图量筒中剩余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应为  ml.

27.(4分)如图1所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平滑

6

1.8

较平滑

6

2

粗糙

6

2.5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  原理,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分析所示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与  有关.

(3)保持木块和木板不变,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某组同学忘记记录木块的重力,只记录了钩码的重力和对应的滑动摩擦力,得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你帮他们计算出木块的重力为  N.

 

四、论述与计算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8.(6分)如图是渝北校区的某位老师使用打车软件从渝北打车到江北时搜索的GPS导航图,该车质量为1.3t,在20min内行驶了14.8km:

(1)求车的平均速度.

(2)在机场高速路上的某一段,该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车所受牵引力是其车重的0.2倍,求出在匀速直线行驶阶段,该车所受到的阻力.

29.(8分)如图所示,一均匀立方体在竖直弹簧测力计作用下静止于水平桌面,已知立方体重为16.6N,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Pa,求:

(1)物体的质量;

(2)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

(3)物体的密度.

30.(8分)家用鱼缸和盆景中的装饰假山由吸水石组成,如图25所示,吸水石结构多孔、具有吸水性,吸水石在放入鱼缸前需用盐水清洗消毒,清洗用盐水密度需在1.05g/cm3~1.15g/cm3才符合清洗要求.小田同学想知道吸水石的密度,同时想判断配制好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于是将盐水和一小块吸水石带到实验室进行如下操作:

(1)他把一个实心铁块放入盛满清水的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5g;若把该铁块浸没于盛满盐水的杯中,溢出的盐水的质量为5.5g,判断该盐水的密度是否清洗要求.

(2)小田在量筒内装入200ml配好的盐水,称出干燥吸水石的质量是80g,将吸水石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的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量筒中液面对应的刻度为230ml,小田将吸水石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入空烧杯中,测出烧杯和吸水石的总质量为121g,已知空烧杯质量为30g,求干燥吸水石的密度.

(3)小田在装有潮湿吸水石的烧杯中倒入90g清水并将吸水石浸没,清水与吸水石中的盐水充分搅拌混合,求烧杯中新盐水的平均密度(盐水与吸水石不发生化学反应).

 

2016-2017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2.B;3.A;4.D;5.D;6.C;7.D;8.C;9.D;10.B;11.B;12.C;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其中作图题21、22题各2分)

13.形状;运动状态;14.60;40;玻璃;15.1;16.右;增加;71.6;17.a;2.7;5;18.=;19.16;800;20.120;80;21.1;22.;23.;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4.海棉凹陷程度大小;﹦;受力物体的材料;转换法;25.10.0;>;右;大;凹;26.60;20;3×103;偏小;烧杯中的水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计算出的鹅卵石质量偏小;240;200;27.匀速直线;二力平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四、论述与计算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8.;29.;30.;

 

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