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845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老师寄语: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2016.01.06AM:

1:

15制题完成

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Ca40S32Cl35.5Fe56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5郴州)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除去水垢

2.(2015黔南)右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6

D.t1℃时,将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3.(2015广安)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B.

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甲>乙>丙

 

C.

随温度的升高,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增大

 

D.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2014毕节)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5.(2015成都)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B、2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6.(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7.(2015宜宾)右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8.(2015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C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C时,均有晶体析出

9.(2015陕西)将某温度下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10.(2015鄂州)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

11.(2015益阳)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请回答:

(1)60℃时,KCl的溶解度是g

(2)40℃时,将30g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KNO3KCl(填写“>”、“<”或“=”)。

12.(2015铜仁)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6

51.1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1)20℃时KCl的溶解度是 ;

(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3)上表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

13.(2015呼和浩特)

(1)已知:

水的密度为1.0g/mL。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2.5g,需要量取水。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4.(2015张掖)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15.(2015毕节)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02040

40

溶解度

(1)由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①;

②.

(2)20℃时,将50克甲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甲  乙(填>、<或=).

16.(2013毕节)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为: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在20℃时将31.6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此时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如将该溶液降温到0℃,应看到的现象是;再将该溶液升温到40℃,溶液应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7.(2015平凉)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

为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将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右图),向水

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18.(2015荆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常温下B的不饱和溶液,在溶剂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

(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中分离出少量A的纯净物,其操作方法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t2℃时,A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②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在t1℃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

④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m2。

19.(2015郴州)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

(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填a、b或c)相似。

(3)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填“a”、“b”或“无法确定”)。

(4)在t2℃时,将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克。

20.(2015海南)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21.(2015上海)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

②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

③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g。

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22.(2015平凉))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利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

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查阅资料]:

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实验探究]: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

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1)取氢氧化钠样品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样品完全溶解。

(2)泡沫少,浮渣多。

(3)固体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4)蒸馏(或煮沸后过滤)。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3.(2015•吉林)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同时得到3.2g氧气。

(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2015滨州)向10g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

25.(2015娄底)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  g.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

(要求有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A

B

B

B

D

D

二.填空题

11.

(1)45.5

(2)饱和(3)<

12.

(1) 34.0g 

(2) 饱和 (3)KNO3 

13.

(1)47.5mL(或47.5毫升没有单位不给分)

(2)CBDEA

(3)①②③

14.

(1) 乙 

(2) c (3) c>b>a (4) 7.5  AB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2.5 

15.

(1)①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2)饱和(3) > 

16.饱和 析出晶体;不饱和

17.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75(3)b>a>c

(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大于吸热,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

18.

(1) 加入溶质 

(2) 降温结晶 (3)③④ 

19.

(1)蒸发水(或蒸发溶剂)

(2)t1c(3)b>a>c(或bac)无法确定(4)100

20.A不饱和69.1

21.

三.实验探究题

22.

(1)取氢氧化钠样品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样品完全溶解。

(2)泡沫少,浮渣多。

(3)固体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CaCO3+2HCl=CaCl2+H2O+CO2↑(4)蒸馏(或煮沸后过滤)。

四.计算题

23.

(1)3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MnO22H2O+O2↑

6832

x3.2g

68/x=-32/3.2g

x=6.8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g/136g×100%=0.5%.

答:

24.解:

(1)如图象所示:

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40g;

(2)解:

设40g稀盐酸含有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10gx

X=7.3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答:

25.解:

(1)根据记录数据可发现,20g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1.1g,第4次实验中加入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是4.4g,说明了第三次实验中盐酸完全反应,可推出m的值为3.3g;

(2)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11144

xy4.4g

解得:

x=10gy=11.1g

(3)完全反应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

≈10.5%

故答案为:

(1)3.3;

(2)10;(3)10.5%.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