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567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普通遗传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遗传学.docx

《普通遗传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遗传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遗传学.docx

普通遗传学

普通遗传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

2.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露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

名词解释

1.遗传学:

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

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当染色体组型为aa的植物给染色体组型为AA的植物授粉时,其种子有什么样染色体组型的胚和胚乳?

胚Aa胚乳AAa

2有丝分裂分裂过程分为哪几步?

试述各部分特征?

(16-17页)

书本上概括主要要点即可

3试述双受精过程?

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时1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为胚。

同时另1精核与两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

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

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3.姊妹染色单体:

在二价体中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成为姊妹染色单体

4.非姊妹染色单体:

不同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成为非姊妹染色单体

5.无性生殖:

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而产生许多后代个体,这一方式也称营养体生殖

6.有性生殖:

通过亲本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随后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

7.自花授粉:

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叫自花授粉

8.异花授粉:

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叫异花授粉

9.胚乳直感:

如果在3x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想象称为胚乳直感

10.果实直感:

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称为果实直感

11.孤雌生殖:

凡由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有机体的生殖方式,称孤雌生殖

12单性结实:

它是在卵细胞没有受精,但在花粉的刺激下,果实也能正常发育的现象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名词解释

1.异染色质:

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

常染色质:

是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浅的区段

2简答: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四个

1)含量:

DNA含量恒定。

体细胞DNA含量是配子DNA的一倍;多倍体DNA含量倍增,但细胞内蛋白质含量不恒定。

2)代谢:

利用放射性与非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发现:

DNA分子代谢较稳定;其它分子一边形成、同时又一边分解。

3)突变:

紫外线诱发突变时,最有效波长均为260nm;与DNA所吸收的紫外线光谱一致;

  证明基因突变与DNA分子的变异密切联系。

4)分布:

①.DNA是所有生物染色体所共有:

噬菌体、病毒、植物、人类等。

②.而蛋白质则不同:

噬菌体、病毒、细菌的蛋白质一般不存在于染色体上,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中有核蛋白组成。

直接证据【三个实验自己概括简明介绍】

1)细菌的转化试验

格里费斯(GriffithF.,1928):

肺炎双球菌定向转化试验。

①无毒IIR型→小鼠成活→重现IIR型

②有毒IIIS型→小鼠死亡→重现IIIS型

③有毒IIIS型(65℃杀死)→小鼠成活→无细菌

④无毒IIR型→有毒IIIS型(65℃杀死)→小鼠→死亡→重现IIIS型

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原理:

P存在于DNA,而不存于蛋白质;S存在于蛋白质,不存于DNA。

      ①.32P标记T2噬菌体;

      ②.35S标记T2噬菌体。

结论:

进入菌内的是DNA;DNA进入细胞内才能产生完整的噬菌体。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

佛兰科尔-康拉特-辛格尔(Framkel-Conrat-Singer)试验:

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TobaccoMosaicVirus)。

TMV的蛋白质外壳和单螺旋RNA接种:

 TMV蛋白质→烟草→不发病;

 TMVRNA→烟草→发病→新的TMV;

 TMVRNA+RNA酶→烟草→不发病。

结论:

提供RNA的亲本决定了其后代的RNA和蛋白质。

在不含DNA的TMV中,RNA就是遗传物质。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名词解释

1.性状:

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称为性状

2.单位性状:

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被区分开得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3.相对性状:

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4.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5.基因型:

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

6.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非姊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互称等位基因

7.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称为复等位现象,这组基因就叫复等位基因。

8.纯合基因型:

从基因的组合来看,等位基因相同,这在遗传学上称为纯合基因型

9.纯合体:

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纯合体

10.杂合基因型:

从基因的组合来看,等位基因不相同,这在遗传学上称为杂合基因型

11.杂合体:

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12.测交:

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所得的后代为测交子代,用F1表示

13.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是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14.完全显性:

F1所表现得性状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成为完全显性

15.不完全显性:

有些性状其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也叫半显性

16.共显性:

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为共显性

17.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18.返祖现象:

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现象。

19.多因一效: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这称为多因一效

20.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到若干性状,这就叫一因多效或叫基因的多效性

简答

1分离规律及其实现的条件?

分离规律

1)(性母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配到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

2)杂种产生含两种不同因子(分别来自父母本)的配子,并且数目相等;各种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是随机的,即两种遗传因子是随机结合到子代中。

实现条件

1)研究的生物体必须是二倍体(体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并且所研究的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不同类型的配子具有同等的生活力;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均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

3)受精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由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存活率。

4)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试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2独立分配规律及其实质?

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实质:

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3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各类型的表现如何?

1)基因互作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

2)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3)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

 4)重叠作用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

 5)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显现起遮盖作用的基因

 6)隐性上位作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显现隐性基因

 7)抑制作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显现显性基因

4课后练习题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行连锁

名词解释

1.相引相(相引组):

如果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形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地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相引组)

2.相斥相(相斥组):

如果甲显性性状和乙隐形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形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地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相斥组)

3.连锁遗传现象:

杂交试验中,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而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叫做连锁(linkage)遗传现象。

4.完全连锁:

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地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地现象,叫完全连锁

5.不完全连锁:

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

6.交换:

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从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和重组

7.交换值:

也称重组率/重组值,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的百分率。

8.基因定位:

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9.单交换:

当3个基因顺序排列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如果每个基因之间都分别发生1次交换,即单交换

10.双交换:

对于3个基因所包括连锁区段来说,就是同时发生了两次交换,即双交换

11.干扰: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干扰

12.符合系数:

是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的比值,用来表示受到干扰的程度

13.连锁遗传图:

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即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

14.连锁群:

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称为连锁群

15.性染色体:

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6.常染色体:

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除了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外,其余各对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

17.性连锁: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18.限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简答题

1.什么叫交换值?

交换值是怎样估算的?

交换值:

也称重组率/重组值,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的百分率。

 

(一)、测交法

测交后代(Ft)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反映被测个体(如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二)、自交法

自交法的原理与过程:

(以香豌豆花色与花粉粒形状两对相对性状,P-L交换值测定为例。

 

设F1产生的四种配子PL,Pl*,pL*,pl的比例分别为:

a,b,c,d;则有:

          a+b+c+d=1

          a=d,b=c

F2的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及其理论比例为:

P_L_(PPLL,PPLl,PpLL,PpLl):

a2+2ab+2ac+2bc+2ad

P_ll(PPll,Ppll):

b2+2bd

ppL_(ppLL,ppLl):

c2+2cd

ppll:

d2

*而F2中双隐性个体(ppll)的实际数目是可出直接观测得到的(本例中为1338),其比例也可出直接计算得到(1338/6952),因此有:

 

*相斥相的分析:

相斥相的数据在书上,仅是数据改动,原理相同

   

2.基因定位的方法有那些?

(一)、两点测验(two-pointtestcross)

通过三次测验,获得三对基因两两间交换值、估计其遗传距离;每次测验两对基因间交换值;根据三个遗传距离推断三对基因间的排列次序。

(二)、三点测验(three-pointtestcross)

一次测验就考虑三对基因的差异,从而通过一次测验获得三对基因间的距离并确定其排列次序。

3.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哪几种?

 1)雄杂合型(XY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X、Y;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

*雌性个体则为XX(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

1。

 2)XO型:

*与XY型相似,但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

*雄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XO,不成对),它产生含X染色体和不含性染色体两种类型的配子;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为XX。

*如:

蝗虫、蟋蟀。

 3)雌杂合型(ZW型):

*两种性染色体分别为Z、W染色体;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异配子性别),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Z和W染色体;

*雄性个体则为ZZ(同配子性别),产生一种配子含Z染色体。

*性比一般是1:

1。

*蛾类、蝶类,鸡鸭等

4.课后练习题

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

名词解释

1、缺失杂合体:

某个体的体细胞内同时含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称为缺失杂合体

2、缺失纯合体:

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称为缺失纯合体

3、罗伯逊易位:

在一个易位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群体内,就有可能出现少了一对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这种易位称为罗伯逊易位

4、染色体组:

生物一个属中二倍体种配子中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该生物属的一个染色体组。

5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得到。

6.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简答题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一、基因定位

A、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

利用假显性现象,杂合体表现隐性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其关键为:

1.使载有显性基因的染色体发生缺失→隐性等位基因有可能表现“假显性”;

2.对表现假显性现象个体进行细胞学鉴定→鉴定发生缺失某一区段的染色体。

B、利用易位进行基因定位

1.将易位半不育现象看作一个显性性状(T),与其相对应等位位点则相当于一个可育性状(t);

2.利用性状的连锁关系进行二点或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

采用二点测验:

计算Tt与邻近基因之间的重组率,确定易位结合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例:

玉米长节间基因Br(株高正常)为短节间基因br(植株矮化)的显性。

二、果蝇CIB测定法

  ClB测定法的原理:

倒位杂合体的重组率很低,把倒位区段作为抑制交换的显性基因或标志,而把正常染色体区段作为不能抑制交换的隐性标志。

X射线→果蝇→倒位杂合体的雌蝇(XClBX+)

三、易位在家蚕生产上的应用

  用X射线处理→第2染色体载有斑纹基因的片段易位到决定雌性的W性染色体上,成为限性遗传→幼蚕期,鉴别♀、♂,分别上簇。

  家蚕第10染色体上有一蚕卵黑色基因(B),通过X射线诱变→将该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雌蚕卵(ZWB)为黑色,预以淘汰。

雄蚕卵(ZZ)为白色得以区分,进行饲养。

3染色体组的特点.

  a不同属往往具有独特的染色体基数;

  b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间形态、结构和载有的基因均彼此不同,并且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整体,任何一个成员或其组成部分的缺少对生物都是有害的(生活力降低、配子不育或性状变异)。

4课后练习题

第七章基因突变

名词解释

1.基因突变:

指一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在某种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结构蛋白或酶的改变,从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颜色、结构和生长率等性状的改变

2.转座子:

由几个基因组成的特定的DNA片段,而且往往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

简答题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A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1、重演性:

同一生物不同个体间可发生多次同样的突变。

2、可逆性:

象许多生化反应一样是可逆的。

B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C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D突变的平行性

2.基因突变诱发的因素有哪些?

A物理因素诱变:

 a电离辐射诱变:

中子诱变效果好,但经中子照射的物体带有放射性,人体不能直接接触。

其它还有激光、电子和微波、射线(一般不用,电离程度很大,内照射很危险)等。

 b非电离辐射诱变:

主要是紫外线照射,其波长较长(3800~150?

)、穿透力弱,一般应用于微生物或高等生物的配子诱变。

 c综合效应诱变:

太空中大量存在着各种物理射线可诱发突变,其它如失重、超净、无地球磁场影响以及卫星发射和返回时剧烈震动等因素也是产生诱变的重要原因。

B化学因素诱变

1)妨碍DNA某一成分的合成,引起DNA变化

2)碱基类似物替换

3)直接改变DNA某些特定的结构

4)引起DNA复制的错误

5)抗生素破坏基因分子结构造成染色体断裂而引起突变

第八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1.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1)世代周期短:

大肠杆菌(E.coli)20分钟可繁殖一代。

2)便于管理和生化分析:

个体小,一般在1μ至几μ之间,操作管理方便。

3)便于研究基因突变:

裸露的DNA分子(有的病毒为RNA分子),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不存在显性掩盖隐性问题,隐性突变也能表现出来。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

影印培养,易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利于从生化角度来研究基因的作用。

5)便于研究基因重组:

细菌具有转化、转导和接合作用,可以进行精密的遗传分析。

6)便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简单,易于进行基因定位、结构分析和分离,基因的表达调控也适于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7)便于进行遗传操作:

染色体结构简单,没有组蛋白和其它蛋白的结合,更宜于进行遗传工程的操作。

2.P1和λ噬菌体的特性

3.细菌遗传物质交换的四种方式,各自的特点?

F-、F′、F+、Hfr的区别?

A转化:

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

【不是标准答案】

接合:

需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

性导:

接合时由F' 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

【不是标准答案】

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通过感染转移到另一个受体细胞内。

B区别a.没有F因子,即F-;

  b.一个自主状态F因子,即F+;

  c.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内的F因子,即Hfr。

d.F因子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的过程可逆,当发生环出时,F因子又重新离开染色体,并且携带有染色体的一些基因,称F’

第九章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遗传:

由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性遗传)。

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特点:

①.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

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质遗传:

表现不同,某些性状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又称母性遗传。

②.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③.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④.基因定位困难: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杂交后代不表现有比例的分离。

带有胞质基因的细胞器在细胞分裂时分配是不均匀的。

3.母性影响

概念:

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

不属于胞质遗传的范畴。

特点:

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胞质遗传相似,但其本质不同,因为母性影响不是细胞质遗传,而是F1受母本基因的影响,以后还要分离。

4、共生体:

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组成部分,仅以某种共生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之中。

能够自我复制,或者在核基因组作用下进行复制;对寄主表现产生影响,类似细胞质遗传的效应。

5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其反应机理不需要掌握】

 类别:

核不育型、质–核互作不育型、质不育型。

第十一章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

1.基因工程

在分子水平上,采取工程建设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一门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使实验生物学领域产生巨大变革。

2.基因工程的内容

①.从细胞和组织中分离DNA;

②.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分子,制备DNA片段;

③.将酶切DNA分子与载体DNA连接构建能在宿主细胞内自我复制的重组DNA分子;

④.把重组DNA分子引入宿主受体细胞→复制;

⑤.重组DNA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建立无性繁殖系或发育成个体;

⑥.从细胞群体中选出所需要的无性繁殖系→并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正常表达,翻译成蛋白质等基因产物、回收;或筛选出获得定向性状变异的个体。

3.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复制原点,能自我复制;

2)具多克隆位点,即有多种限制酶的切点;

3)选择时的遗传标记,如抗生素基因;

4)易从宿主细胞中回收。

4.基因库:

是一组DNA和cDNA序列克隆的集合体。

根据克隆核酸序列、来源,基因库可分为:

核基因库、染色体库、cDNA库、线粒体库等

5.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可以体外快速扩增DNA。

6.基因组学:

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后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基因组的分子特征。

7.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

遗传图谱:

根据遗传性状(如已知基因位点、功能未知的DNA标记、可鉴别的表型性状)的分离比例→将其定位在基因组中,构建相应的连锁图谱。

物理图谱:

将各种标记直接定位在基因库中的某一点上。

8.后基因组学:

在完成基因组图谱构建以及全部序列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全基因组的基因功能、基因之间相互关系和调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9.蛋白质组学:

利用双相电泳技术研究细胞或组织的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生物信息学:

现代生物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收集、加工和分析生物资料和信息。

11.功能基因组学:

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进行研究。

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名词解释

1.个体发育:

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长成新的个体。

这个过程通常称为个体发育。

2.同形异位基因:

控制个体的发育模式、组织和器官的形成的一类基因,主要是通过调控其它重要的形态及器官结构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生物发育及器官形成。

要求了解P298

第十三章数量遗传

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有哪些?

  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没有明显区别界限,受环境影响大,无明显显隐性,受多对基因控制,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变异

  质量性状的变异间断性,变异性状明显区别界限,受环境影响小,完全显性,受一对或少数对基因控制,有关质量性状变异的研究方法找笔记P311

2杂种优势表现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第一,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二个形状单独地表现突出,而是许多形状综合地表现出来

第二,杂种优势的大小,大多数取决于双亲形状间地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

第三,杂种优势的大小于双亲基因型地高度纯合具有密切地关系

第四,杂种优势的大小于环境条件地作用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