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50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docx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习中心编号:

243

学习中心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生鲁庆华

学号*************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江苏省涟水县杨口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223400

指导教师邓磊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

鲁庆华

学号

1022430143012

入学年级

10秋季

专业

小学教育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月日

 

提纲: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2、有的学科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单调无味的,而有的学科则是具有内在的吸引力。

3、从动机角度看,目标要为全体同学所理解并能在短期达到。

4、试着让学生创造问题,学生会考虑什么地方是要点,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以此为中心。

5、不同难度所需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

三、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策略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你的自觉性。

2、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强化学习动机。

4、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

5、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6、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的正确评价。

 

 

 

提纲…………………………………………………………………

摘要…………………………………………………………………………5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6

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解决方法…………………………7

三、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策略………………………………………8

总结……………………………………………………………………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1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摘要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常见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有:

1、按内容性质分有正确动机和错误动机。

2、按来源分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按需要内容分,有成就动机、尊重动机、交往动机等。

这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造成小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或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成因,以及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与培养。

目前,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内部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强调以“了解和理解”激发进一步学习动机的价值。

事实上,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结合在一起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些。

一方面,认识和掌握大量的学习材料,有时候是很枯燥的,谁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很强的兴趣,外部动机的激励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学生的内部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更直接、更活跃,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提高他们掌握知识的信心,是教师应该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无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都应保持在中等程度,才能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过高的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学习。

激发内在动机与使用外部强化并不矛盾。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是个体把自己的活动保持在尽可能高的水平上和不断增加的努力之中,从而把活动的成绩推向最好的一种心理倾向。

小学阶段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水平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向师性的作用,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强烈,其成就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学生的学习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时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生不提过高的要求,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学生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的学科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单调无味的,而有的学科则是具有内在的吸引力。

无论何时都应运用多样化的例证、活动及学生感兴趣的其它内容来达到课程目标。

如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背景和素材;采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数学规律;模拟场景,提供课题学习中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等。

3、从动机角度看,目标要为全体同学所理解并能在短期达到。

心理学家的实验已证明了:

如果学生经常得到强化,他们的学习就能顺利进行;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难或太远,那么由于缺乏近期动机。

学生的活动可能出问题。

因此,当教师要求学生为远期目标而学习时,必须在实现远期目标的过程中,建立一系列的短期目标。

如在学期初就让每们同学订制学习目标。

在教学完每一个单元就进行一次学习测定。

当他完成目标时,就给予相应的鼓励,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如在正式上新课之前,提出一些与将要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学生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学生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学生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他们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

这不仅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讨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试着让学生创造问题,学生会考虑什么地方是要点,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以此为中心。

另外,学生一般会对自己理解非常充分或自觉得意的地方提出问题,这对教师来说,就很容易掌握学生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如果坚持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就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准确地抓住学习的要求和问题所在。

此外,这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不同难度所需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

所以对于简单的作业,告诉学生谁都可以完成,而且都可以做对。

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告诉学生,作业有一定困难,需要认真坚持,并且进行一定复习才能完成。

日常的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任务一般都应该是中等难度的。

再有就是利用作业、考试、上课问答、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及时纠正。

在表扬和批评中更对选择表扬,因为表演更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批评的不当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每次考试都进行一定的讲评,对于考的好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同时对那些进步的同学,即使考的还不理想也要进行表扬。

而对那些考的不理想而这次考的不好的学生,也要肯定他们的付出,付出总会有回报,这次虽然没有体现,但是下次肯定能体现他们的努力,相信肯定会取得进步。

 

三、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它是有学习需要转化而来,是社会盒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师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盒激发呢?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你的自觉性

学习目的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教育它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培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具体的学习动机的教育应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实施。

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常常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目的、任务、要求,认识在以后的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这样随着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

2、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的体验,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激发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苏贝尔曾指出,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一旦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学习动机就能获得强化,又有助于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提供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包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绩、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

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

这正是因为学生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后,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及时的强化,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欲望和愿望;另一方面有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和克服决点和不足的信心与决心。

4、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习竞赛有很多形式,如个人之间竞赛,对照过去与现在的自我竞赛,团队之前的竞赛等。

不同的竞赛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有激励的作用。

因为在竞赛的过程中,学习的好奇心和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

所以很多学生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有利就会有弊。

过多的竞赛会失去激励作用,会造成过于紧张的气氛,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况且竞赛获得成功的毕竟是少数的胜利,胜利后会受到关注、表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没有获得成功的少数学生就被忽视,也许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所以,只有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时最好按照能力分组进行,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有受奖励的机会,这样才对多数的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竞赛,使他们能从自己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时就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对这种境界的完美描述。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当学生正在头脑里积极思考,但是不能达到想通的心理状态;或是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领会,但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正在积极地使语言或是思路条理化、清晰化的时候,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怀素写字》这个故事时,问: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准确说出课文的道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板“字,问:

你想怎么样才能写好这个字?

”引导学生说出怀素写字的方法。

“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笔照着写。

”接着,我问“如果你每天坚持这样写,你的字会怎样?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很快,由此及彼理解并掌握这一课所说的道理,只有认真写字,坚持不懈,写字就会有进步。

这时我引导学生,你能把字写好吗?

(想)那么就要像怀素一样认真写字,我相信你们也能写出一手好字来。

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6、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的正确评价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的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为这种表扬和批评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一种肯定与否定的一种评价形式和方式。

当然,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赞扬与责备等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也有不同的作用。

一般来说,表扬和鼓励与批评和责备相互比较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后者更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但是表扬、鼓励过于多,甚至是泛滥成灾,或是使用不当,也会对学习动机有一定消极作用。

相反,适当的批评、责备或惩罚式的责罚尤其对学习较好的学生缺点的批评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表扬和鼓励有机的结合,适当的应用,表扬时指出还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批评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恰到好处,又要奖罚分明,能够以理服人。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增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自觉性。

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才会使学习活动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训练,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改变孩子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为后继学习补充动力。

 

参考文献:

[1]奥贝尔著,余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向海东.《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课程改革》,《心理学》2001年第3期.

[5]王贤瑞.《挫折时的动机初探》.《心理学探讨》.1983年第2期.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本科函授即将结束。

在本科函授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几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