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956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docx

关于大洋洲土著民族

一、大洋洲现代居民

大洋洲的现代居民,大体分为两部分,即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

在全洲2700多万人口中,土著居民约占22%,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则占78%。

在大洋洲现有的14个独立国家中,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明显地是由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类似于美洲的美国、加拿大,而其它小国则多以原有的土著居民为主,移民所居比重较小,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本地土著即占99%。

从种族构成的角度来看,当今大洋洲各民族中已包含了世界三大人种的成份。

(一)土著居民

即指欧洲人侵入以前便世居当地的居民。

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大洋洲可分成澳大利亚大陆和海岛两部分,海岛地区又可再分作三大区域:

美拉尼西亚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土著居民的民族构成,也大致依此划为四大群落,即澳大利亚人、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和密克罗尼西亚人。

这种划分并没有完全从人们的体质特征或种族因素出发,而是更多地出于地理和文化特点方面的考虑。

1.澳大利亚人类型

这是澳洲大陆的土著居民。

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也有将其单独划为一澳大利亚人种的,称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的岛屿上。

还有人将他们划为黑色人种。

他们比黄种人和白种人更晚与黑种人分支出来。

棕色人种皮肤为棕色或巧克力色,头发棕黑色并且卷曲,鼻子宽,口鼻部前突,胡子和体毛发达。

古时的棕种人食人风盛行、战争的目的除了要打败对方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猎食,棕色人种遗址就有用死人的头盖骨穿个孔,系个绳子作盛器等。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最初尚处原始社会早期的旧石器时代。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殖民者占据澳洲大陆后,西欧殖民主义者不断杀戮殖民地土著居民。

甚至颁布法令,每块棕种人的头皮可以得到200金币的奖赏。

因遭受屠杀及传染病侵袭,人口锐减,不少部落绝灭。

幸存者则多被驱赶到澳洲中部、北部和西部的荒漠贫瘠之地。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同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南美洲隔海相望,除与东南亚的南洋群岛相距不远外,同其它大陆之间的距离均有千万里之遥。

澳大利亚大陆在地理上是处于封闭和隔绝状态的。

古地质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大陆早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即同其它大陆相分离了。

这种状况自然也就影响到当地生物物种的进化,居民的历史命运。

澳大利亚大陆拥有少量在其它大陆早已绝迹的有袋类动物,却无任何高等哺乳类动物。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历史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当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最初来到这片土地上时,那里的土著居民还停留在原始的旧石器时代。

那是因为长期的封闭状态,使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失去了同外部世界及其它民族、文明进行交流的可能。

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大陆并不是人类的发祥地,其土著居民不过是远古时期从外部迁入的。

在体质形态特征上,澳大利亚人具有修长的身材、深褐色的皮肤、波纹状黑发、浓密的胡须体毛、宽鼻厚唇、高眉突颌,与现今南亚达罗毗荼人、维达人及东南亚的阿埃塔人、塞芒人等最为相近。

根据古人类学资料,澳大利亚人的祖居地大概是在南亚次大陆的南部一带。

冰河期海平面较低,远古的澳大利亚大陆与东南亚之间有陆桥相连。

大约在距今4万年(亦说五六万年)前,澳大利亚人的祖先自南亚,经东南亚的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今印度尼西亚)陆桥,进入澳大利亚大陆。

据考证,迁入的路线大约主要为两条:

一是经由帝汶岛一带,一是新几内亚岛。

随着距今1万年前冰河期的结束,海水上涨,陆桥被淹,演为海域,东南亚与澳大利亚间的通道中断,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外界的直接联系始被隔绝。

起初,迁入的早期人类定居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尔后分作三支,由北部向内陆扩散,一路沿西海岸迁往大陆西南部,一路沿东海岸行至东南部,另一路则直接南下,深入大陆腹地。

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墨累河-达令河流域,人口相对稠密,集聚着一些人数较多的大部落。

18世纪英国人初抵澳大利亚时,整个大陆估计约有30万人,分为500多个部落。

偏居一隅、隔绝、封闭的历史境遇,拉开了澳大利亚人同其它大陆居民间的距离,造成了他们经济文化发展的严重滞后。

英国殖民者侵入以后,澳大利亚土著人曾饱经奴役、屠戮,加之传染病侵袭,人口锐减,不少部落绝灭。

比如,南部的塔斯马尼亚人,1803年时仍有约6000人,历经殖民者的屠杀,已至所剩无几。

1876年,最后一位残存的塔斯马尼亚妇女去世以后,整个支系便告绝迹。

这一绝灭过程,仅在70年内便完成了。

土著居民的幸存者,多被驱逐,赶入荒芜贫瘠的中西部沙漠地带。

迄今所存的澳大利亚土著人,较为纯粹的仅余4万多人,其余亦都混入欧洲人血统。

澳大利亚宪法中对他们的歧视性条款,直至1967年才被取消。

2.美拉尼西亚人类型

属澳大利亚人种的一个类型或支系。

其种族体貌特征近似于澳大利亚人,如深褐色皮肤,鼻翼宽,嘴唇厚,颌部突出,眉脊发达等。

但也有一些方面略有差异,如身材稍矮一些,头发呈卷曲状,胡须体毛较稀。

该集团居民共有500多万人。

主要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意为"黑人群岛")区域,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和斐济等一系列岛国。

3.波利尼西亚人类型:

属蒙古人种与赤道人种的混合类型。

体质特征兼有两者的特点,皮肤浅褐色或略带黄色,黑色直发和宽幅波状发;身材中等偏高;鼻梁较高,鼻翼略宽,颌部微突;胡须体毛稀疏。

波利尼西亚人类型的居民主要分布在东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意为"多岛群岛")一带。

在大洋洲诸土著民族中,波利尼西亚人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文化水平是最高的。

当18世纪末欧洲殖民者侵入该地区时,其大致已处于原始公社解体时期,在夏威夷、汤加、萨摩亚等群岛已出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早期国家组织形式。

4.密克罗尼西亚人类型:

这个集团的分布范围位于太平洋中西部、赤道以北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意为"小岛群岛"),包括瑙鲁人、查莫罗人、加罗林人、马绍尔人、基里巴斯人等民族,共计30多万人。

他们在种族构成上并不完全一致,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曾分别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体质特征上带有混合的色彩。

其西部居民多接近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居民,即蒙古人种马来类型;愈往东,则愈近似波利尼西亚人,有直发或波状发,身材较高,浅褐色皮肤;愈往南,又同美拉尼西亚人愈相近,暗褐色皮肤,矮身材,卷发;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加罗林人,却表现为三者的混合性质。

(二)外来移民

在当代大洋洲人口中,外来移民已占大多数。

澳大利亚、新西兰由于历史的原因,已成为地道的移民国家,移民分别占其全部人口的96%和86%,其民族、文化构成正日趋多元化。

大洋洲外来移民的主要成份是欧洲移民,其次为亚洲移民。

欧洲移民里最初迁入的是殖民宗主国英、法、德、荷的移民。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早期明显地以英裔(包括英格兰人及其当时属地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为主。

20世纪以来,分别来自东欧、中欧、南欧和北欧各国的移民又络绎不绝地涌入,其中包括意大利、希腊、德国、南斯拉夫、俄罗斯、瑞典等国的。

亚洲移民则主要来自中国、印度、新加坡、越南、日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近年,亚洲移民输入大洋洲、特别是澳、新两国的幅度愈益增大。

大多数中国移民迁居澳大利亚,少数也有移入新西兰、斐济、汤加的。

印度移民则定居斐济者为多,现已占至该国人口的48%以上。

另有资料介绍,英裔澳大利亚人(Anglo-Australians,旧译盎格鲁-澳大利亚人)约1170万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82%。

属欧罗巴人种,通用英语文,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多数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

主要由英国和爱尔兰移民的后裔结合而成。

86%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

经济以牧业、农业为主,盛产羊毛、肉类、奶制品和小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矿业有显着发展,铝土、铁、铅、铀等产量居世界前列,钢铁、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发展迅速。

澳大利亚原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故乡。

1788年首批迁入澳大利亚的欧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达2万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

后来由于饲养美利奴羊成功和发现金矿,引来大批志愿移民,至1850年达18.5万,大大超过当时流放犯(14.5万)的人数。

这时,由于人民群众的斗争,迫使殖民当局于1850年、1868年在东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彻底废除流放制度。

1901年,当6个殖民地结合为联邦宣布独立时,人口已达380万。

其中以英格兰人(53%)、爱尔兰人(23%)和苏格兰人(13%)为主,他们相互结合,并不断同化和吸收欧洲其它国家的移民,于20世纪初形成为统一的现代民族。

但原属不同来源的人们,仍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点。

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欧洲新来移民未被同化,他们自称为英格兰人(80万)、苏格兰人(22万)、爱尔兰人(7万)、威尔士人(2.5万)、意大利人(30万)、希腊人(17万)、斯拉夫人(13万)等。

另有18万多英裔澳大利亚人分布在新西兰、英国、美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二、澳大利亚人

澳大利亚人(Australians)有3义:

一是指大洋洲澳大利亚土著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二是指英裔澳大利亚人(Anglo-Australians,旧译盎格鲁-澳大利亚人),三是指澳大利亚联邦居民的总称。

本文仅指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是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上的澳大利亚地理人种(Australoidgeographicrace)之总称,其人数在18世纪末欧洲人殖民期间据认为有30∼100万以上。

分属于约500个部落,各有其疆土,各有其语言或方言。

由于同欧洲人的接触,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大部产生了深刻变化。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现有16万多人(1978)。

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肤色棕黑,鼻翼宽扁,眉脊明显,颌部突出,发形卷曲,或呈波状。

新南威尔士州西部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据碳素测定距今2.6万年,出土石器尚早1万多年),说明早在4万年前这里已有原始人类居住。

从土著居民的体质特征来看,与南印度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和维达类型均有相似之处。

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亚,后来途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逐渐迁至澳大利亚。

1788年英国殖民者侵入前,土著居民约有30万人,分为阿兰达、卡米拉罗伊、库尔奈等500多个部落,讲500多种语言,无文字。

1788年英国开始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土著居民逐步被赶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或被圈入保留地,并大量遭到屠杀或死于传染病,到1944年人口锐减至7万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舆论强烈要求改善土著居民的悲惨处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进,土著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

1967年经全国公民投票,改变了宪法中歧视土著居民的条款。

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务部,承认土著居民对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并准备逐步归还其土地。

土著居民只有少数同化于白人社会,部分在牧场或其它企业从事劳动,其余仍在部落辖区内过游猎生活。

有的仍用石、贝、骨、木等制作工具。

飞去来器(Boomerang)为其独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坚硬曲木制成,熟练猎手掷出,能准确击中飞禽或小兽;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处。

男子主要以狩猎为业,捕猎袋鼠、鸵鸟、负鼠等。

居住海滨的,还捕食鱼类。

土著居民还知按期收割野生黍类。

衣服简单,有的围以袋鼠皮,有的仅在身上涂饰各种颜色。

住所通常用树枝搭成窝棚,上面覆盖树皮或涂泥。

已有木筏、树皮船和独木舟。

土地为集体财产,工具属个人,猎获物大家分享。

部落一般划分为两个半边,即两个氏族。

氏族内禁止婚配。

有的氏族还划分为2个或4个“婚姻组”,进一步限制近亲通婚。

成丁礼(见成年式)普遍存在。

男子进入社会必须经历一系列严酷的锻炼和考验,并学习、继承部落的传统知识、道德标准和习俗信仰。

盛行图腾崇拜,每个氏族都以某一动物或植物为图腾,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种特殊的亲属关系,并作为该氏族的标志。

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动物不能杀害或食用。

音乐的典型形式是敲打着节拍歌唱,通常是为舞蹈伴奏。

舞蹈一般是集体性的,内容多模仿狩猎活动。

木刻画、崖壁画和树皮画均涂以不同颜色,画面多为几何图形及袋鼠等动植物的形态。

澳大利亚的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在该地居住的时间至少有40,000年之久,有些学者认为已有60,000年。

现称原住民民族是在一个或几个时期进入该地的。

他们或是从现在沉入海底的萨湖陆棚(SahulShelf)迁来,或是在陆路交通不便时,取道海上乘坐木筏或独木舟到达的。

一种澳洲野犬(dingo)在3,000∼4,000年前已出现在澳大利亚,大约在同时期,原住民开始使用一些小的石片工具。

在过去的1,500∼3,000年中,发生了一些其它的重要变化:

人口增加了、开辟了新的栖息地、采用了开发资源的更有效的方法,在广大地区交换物品的活动增加了。

尚不清楚的是进入澳大利亚的大批移民是一次或许多次。

西南部发现的头骨提出曾有过两种不同的人种,分别来自中国南方和印度尼西亚,但对这种说法根据许多理由存在争议。

这些原住民不懂种植,而澳大利亚又无适于他们放牧的牲畜,因之他们只得以采集食物和狩猎为生,同时,他们的活动也要受到淡水水源远近的限制。

随着人口的增长,有些部落的支系他迁,另觅水源。

当地神话中所说的古代英雄觅水之“路”以及“交易”之途可以说明这些迁徙活动的方向。

一个原住民部落或由语言命名的团体由几个地方性宗族组成,在觅食条件许可时,多可常年聚集一起。

每个宗族各有其疆土,宗族成员依男性继承,以水源为中心而居住。

水源则为宗族远祖最初定居之所,而且人们相信,水源还是宗族中早期成员的灵魂逗留之地,灵魂在那里等待转世或再转世。

宗族分支所建第二个聚落的奠基人及其子孙,永远是第一聚落及其子孙的亲族,不管地点、时间以及风习上相差有多么遥远。

划定人与人亲属关系的一套方法确定彼此之间相互行为的模式,其根据有4种:

一是如有旁系亲属关系,则以公认的间接血缘关系为准;二是依据明显的辈分;三是依据个人在宗族以内的地位;四是依靠礼仪宗教方面的联系。

在澳大利亚的大部地区,原住民民族之间的亲属关系都分为二、四或八个宗族,彼此按照婚姻关系及继承制度而有所关联,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实行族外婚制。

原住民民族因所处地区不同而将一年分为5个或8个季节,划分标准是根据可以正常期待的气候条件和可以获得的食物之种类。

他们面对干旱和饥荒重复出现的年景,也只是把自然物种和降雨视作社会道德秩序之一部,从而对自然顶礼膜拜以求保护。

一个传统“部落”中所属的每个宗族不仅包括男人和妇女,也包括几个物种,因之人与物都是亲属关系。

宗族即以一个物种命名,物种即成为全族之图腾。

此外,男人被划入若干住所之中,掌管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祭祀地点以及与某些自然物种和前辈英雄人物有关的各种标志。

通过宗教仪式的活动场面,可以收到“古往今来,生生不已”的效果,物种和人的生命,均可得到保持。

神话和宗教仪式构成梦想期之全部内容,表明生命常存,不受时、空之限制。

只有年长者才拥有梦想期的全部知识,因而他们是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威,也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宗师。

神话与宗教仪式可用艺术、诗歌、音乐及舞蹈等形式予以表现出来。

神话多以吟唱赞颂的方式保存下来,语词富有诗意,结构具有节奏感,而所用语言和音乐又颇为复杂难辨。

圣物乃至诸如飞标(boomerang)之类的武器,均涂以彩饰,雕以花纹,以表示神话之内容,而神话也是被“吟唱到”这类器物中的。

举行仪式时,歌者、舞者要着彩纹身,而神话图案则彩绘或雕刻于石上、树上和地上,同时彩绘及雕刻本身也是宗教仪式。

有时彩绘仅为赏心悦目而施,歌舞则在社交夜宴及秘密场地举行。

各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艺术和音乐学校,而圣物或武器的形制和装饰也因地区而异。

有些主要宗教的祭祀仪式和崇拜内容也有地区差别。

澳大利亚原住民民族与欧洲人的接触,始于19世纪的血腥的“武力安抚”直至今天的都市的同化,都彻底改变了其原始的原住民文化。

为防止人们所认为的原住民民族解体的可能性,澳大利亚政府于1920年代之末和30年代之初为原住民民族建置了若干保留地。

可是,没有一个原住民有生以来从未与澳大利亚现代社会接触过,现在,他们都是澳大利亚公民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南部曾出现更多的有明显特征的原住民民族集团。

这些人坚持统令,反对同化,也就是说,保持原住民民族的本来面目,以之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分标志而与其它澳大利亚人区别开来。

在北部,焦点曾集中在土地的所有权及支配权这些问题上,包括在原住民民族保留地上矿山开采项目中的土地价格之补偿以及物产收益之分享等等。

根据1986年6月人口调查的结果,澳大利亚原住民民族已不足228,000人,是现代澳大利亚全人口的2%弱。

原住民民族人数锐减原因不外流离失所、贫困、文化传统中断和疾病。

原住民的失业率是澳大利亚全国平均失业率的6倍多,而原住民的平均工资却是全国平均工资的一半。

澳大利亚提(Australia)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来自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

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总数是41.3万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是郑和在下西洋时曾到达过这里。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Vaezde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瑞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James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Bay),当中有736名囚犯。

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

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

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

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

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

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

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

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

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

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

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

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三、美拉尼西亚人

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是太平洋西南部美拉尼西亚群岛的民族集团。

包括所罗门人、瓦努阿图人、新喀里多尼亚人、斐济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人,共约110万人(1978)。

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阔脸宽鼻,颌部突出。

使用多种语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

崇拜图腾和首领,迷信巫术和占卜,有专职巫师和祭司。

后来部分人改信基督教。

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可能早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入。

19世纪初英、法等殖民者侵入时,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解体的不同阶段,东南地区已出现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早期国家,一般仍保留氏族部落组织。

经济以热带农业为主,种植薯芋和豆类,果树有椰子、香蕉、西米和面包树。

主要农具为挖掘棒(见掘土棒)和石斧,个别地方已有人工灌溉。

沿海地区和小岛居民多以渔业为生,渔具种类较多,捕鱼技术很高。

此外,多饲养猪、鸡、狗;并从事多种手工业,善于造船、制陶、捶制树皮布,用竹木、贝壳、羽毛制作用具和装饰物。

衣着简单,但装饰物繁多,有鼻棍、头梳、项圈、手镯、胸牌、脚套等。

男子装饰物多于妇女。

保留钻木取火,用地灶烧烤食物。

西北地区居民爱嚼槟榔,东南地区居民嗜饮卡哇酒。

住房一般为高脚茅屋,屋顶为圆形或人字形。

独木舟多用面包树干凿成,一侧舷外附有支架,以保持船身平稳。

大船用木板制作,使用草席帆,可载40人,远航数百里。

自受英、法殖民统治以后,许多人被强征到矿山和种植园做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斐济(1970)、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所罗门(1978)、瓦努阿图(1980)等已先后获得独立,只有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洛亚蒂群岛尚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

(一)所罗门人

所罗门人(Solomons)是大洋洲西部所罗门群岛的民族。

约计有18万多人(1978),占全国人口的85%。

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阔脸宽鼻,颌部突出。

使用90多种语言或方言,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

许多人通用皮金语和英语。

信奉基督教。

相传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陆续迁入,排挤或同化了当地原来的巴布亚人。

19世纪欧洲人侵入时,社会处在原始公社制后期,少数保存母系氏族组织(见母系氏族制),多数进入父权社会。

首领握有较大权力,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奴隶制。

19世纪60年代以来,荷、法、德、英等国殖民者强征当地人前往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地从事奴隶劳动。

该群岛南部于1893年沦为英国“保护地”后,所罗门人曾多次爆发反抗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于1978年7月7日获得独立。

国名为“所罗门群岛”。

独立后,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薯芋、椰子、香蕉、可可、油棕和香料;部分人从事渔业和手工业,或在工厂和矿山做工。

已形成自己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民族意识增长,部落区分日渐淡薄。

传统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另有少数所罗门人分布在斐济等国。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方向一块约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分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岛屿。

在440年前,这些岛屿还不为世人所知。

1568年的一天,西班牙探险家阿尔瓦罗·德门达尼亚率领的船队,在南太平洋上游荡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岛屿。

德门达尼亚登上小岛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继而欣喜若狂。

他发现,这里不仅有人居住,而且岛民们浑身上下都佩挂着黄金饰品。

这让他想到了《圣经》里的一个神秘传说——所罗门国王平均每三年出海远航一次,每次都能带回满舱金银。

德门达尼亚以为,他找到了《圣经》故事中的“黄金宝库”,遂将这座岛屿命名为“所罗门岛”;此岛及其附近岛屿从此被称为“所罗门群岛”,岛上居民则成了“所罗门人”。

如今,经过西方殖民者洗劫的所罗门岛及其附近岛屿,早已不再是黄金遍地,但岛上居民仍然说,他们生活在幸运之中——这些岛屿处于太平洋海底的地震带上,地震、火山喷发频繁,但3000多年来,所罗门人似有神助,从未遭受过灭顶之灾。

所罗门人有理由感到快乐。

尽管他们失去了黄金,但从未丢掉幸运。

所罗门女子的皮肤呈褐色,头发细软而卷曲。

除了耳环和项链,她们还喜欢佩戴用贝壳和动物牙齿制作的饰品。

音乐在所罗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图为一名所罗门男子在演奏一种类似于中国排箫的传统乐器。

多数所罗门人属美拉尼西亚人种。

美拉尼西亚,在希腊语中意为“黑人群岛”,因为该人种的外貌与非洲人很相像。

所罗门男子在表演面具舞时,经常用红色泥巴涂满全身。

他们相信这样能驱赶邪魔。

所罗门人是航海和捕鱼高手,长矛对他们来说,既是武器,也是捕鱼工具。

在被殖民者奴役数个世纪之后,所罗门人于1948年获得独立。

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的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人们只在一些表演活动中才能看到一些痕迹。

所罗门群岛位于西南太平洋。

属美拉尼西亚群岛。

由希瓦泽尔、新乔治亚、圣伊萨贝尔、瓜达尔卡纳尔、马莱塔、圣克里斯托巴尔6个大岛和900多个小岛组成。

陆地面积9785平方公里。

人口25.7万(1984)。

主要为美拉尼西亚人种的所罗门群岛人。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全国有87种方言,通用皮金语,官方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