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993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屏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文档格式.docx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招商引资

2005年完成情况

87390

14921

8417

2009

4220

2248

12601

十一五

目标

翻一番,年增长15%

翻两番,

年增长

40%

翻一番,年增长30%

翻一番,年增长22%

年均增加350元

年均增加

100元

2009年完成情况

170000

200000

31000 

10010

9002

4184元

116000

增长情况

94.53%

1240.39%

268.3%

398.25%

年均增长

1195.5

484

820.56%

(一)移民迁建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攻克“围堰关”:

全县上下经过200天夜以继日艰苦奋战,抢在汛期前建成约10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建成教育、卫生、交通等近100个保通项目,成功对围堰影响的13276人、1078户个体工商户、929户城集镇门面户、51家企业采取了过渡保障措施,围堰保障得到省验收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城集镇建设进度加快:

与三峡公司协调教育、卫生、交通等迁复建补偿政策,新争取到移民补偿资金近15亿元。

完成城集镇新址930户3627人占地移民先行搬迁。

新县城主次干道已全面完工,临时供水、供电基本能满足大规模迁建需要,永久供水水厂已完成主体工程,A、D、E地块场平及管网工程已竣工。

锦屏、书楼、新市(苟家坪)3个集镇新址进场道路、临时供电供水等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场平及市政管网工程正加紧推进。

其中书楼新址市政道路正抓紧硬化,永久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新安、清平新址永久供水工程已完成审查,即将开展招标工作。

(二)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县内的相关规划。

超前谋划,立足跨跃发展。

提前启动《屏山县经济产业规划》和《屏山县“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抢抓川南经济建设发展机遇,结合屏山实际完成《川南经济区发展规划提纲》编制。

(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增后劲,投资总量和增幅取得历史性突破。

狠抓招商引资,通过西博会成功签约柯瑞马林业公司重组、西部大峡谷北温泉等项目,全年招商引进项目16个,到位资金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1.6亿元、增长72.7%。

积极对上争取,各类项目到位资金超过2亿元、增长33%;

“2+5”新增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440万元;

4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投资总额36574万元,年度投资计划全面完成;

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富荣到朝阳公路、大乘镇中心卫生院等34个项目全面竣工,占项目总数的67%。

(四)投资强劲拉动。

把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09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目标任务的125%。

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增加,特别是移民迁建资金和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资金投入作用明显,全年完成移民迁建工程总投资140000万元,51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8699万元。

同时,全省小型水利建设重点县、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投资比重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我县经济发展后劲。

(五)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交通方面:

对内对外骨干交通网络已具雏形。

2009年,通村公路硬化累计完成60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200%。

移民迁复建交通工程方面:

锦屏底坝至书楼复建公路已进场施工;

省道307清凉至新市复建公路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楼安公路基本建成;

乐宜高速公路真溪连接线已列入移民工程项目,已完成施工图初步设计,并通过省上评审;

新县城至宜宾沿岷江快速通道正在积极协调贷款并全力推进;

岷江大桥新建已完成二阶段初步设计,现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新市金沙江大桥复建已基本完成初步设计;

新安云川大桥新建已完成可研、水土流失及环评论证等前期工作,现进入二阶段设计。

水利方面:

顺利申报为全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六)农村经济不断壮大。

2009年,实现粮食总产12.8万吨,同比增长1.5%,新增“粮油百万元产值村”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达103个,百万元以上专业村达93个。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新发展良种茶园2.1万亩、优质水果5200亩、白魔芋基地1200亩、烤烟16085亩,实现产值4.1亿元。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成功引进旭茗茶业公司,引进浙江恒盛公司投资重组柯瑞玛林业公司,培育新叶茶厂、玉屏生态农业公司晋升为市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45个、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

新建沼气池2840口、沟渠24公里、蓄水池1158立方米、烟区公路37公里。

转移农村劳动力6.5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亿元。

(七)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

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石盘、宋家坝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2户,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户。

宜宾天原集团总投资5亿元年产5万吨黄磷生产线及综合配套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即将入驻中都—太平工业园区。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年产1000辆专用汽车项目竣工投产,金石化工、九河化工等迁建项目建成投产,柯瑞马、富康纸厂、天成精铸、旭茗茶业、兴马精铸及屏边、观音沱电站将于年底前竣工投产;

绒惠线业二期年产3000吨捻线项目、杨寺坝电站开工建设;

有效整合电力资源,新引进周边富余电力6万KW,完成锦屏-新发110KV输电线路架设工作和新县城110KV变电站建设,开工建设西宁河-太平-锦屏110KV输电线路。

(八)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周边区县资源,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借力发展,新引进马边县富余电力6万KW,推进工业加快发展;

借鸡生蛋,利用中都—太平工业园区土地和项目优势,正与雷波县马边县协商共同开发磷矿资源;

资源共享,与雷波县达成书面协议,共同开发清平河、西宁河水电资源,投资2.4亿元的杨寺坝水电站已于12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

携手共进,与宜宾县、万泰集团共同打造西部大峡谷北岸温泉度假区;

共同协作,积极配合绥江县开展云川金沙江大桥和金沙江大桥前期工作。

(九)财政金融高速增长。

2009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001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比增收4943万元,增长97.6%;

一般预算支出6.08亿元,同比增支1.95亿元;

全县金融存款余额25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增长42.9%;

各类贷款余额9.12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24.6%,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增强。

(十)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八项民生工程”全面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3.74万人,实现广电“村村通”864个,实施“金土地”工程8100亩,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8300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2平方公里。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677万元,补助寄宿学生和困难学生生活补贴304万元,库区第一所迁建学校书楼中心校竣工验收。

推进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21.7万人。

扶贫开发深入推进,世行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15万元,覆盖农户104536户(次),扶持贫困人口5455人,争取到位扶贫项目资金2179万元,接受中央、省、市各级帮扶单位捐赠物资1.3亿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屏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

一是移民攻坚难度加大。

移民迁建是一个长期过程,进入搬迁安置阶段后,其繁杂性和难度远远超过想象,这将是全县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任务。

二是工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规模工业比重偏低,尤其缺少对经济增长有着强大支撑拉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

同时,新县城工业集中区土地十分有限,发展空间极其受限。

三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部分纯农户增收困难。

四是基础设施仍然落后。

以水利、交通为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发展的需要,区位优势未能凸显,区域竞争力较弱。

 

二、2010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巩固回升,中央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省委决定建设川南经济区和把宜宾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

作为宜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组团部分,屏山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从县内情况看,一是移民迁建未来三年要完成上100亿元的投资,每年仅移民投资就在30亿元以上,这将强势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是围堰影响企业迁复建完成,天金公司全面恢复生产,屏边观音沱电站、柯瑞马等一批新入驻企业建成投产,将形成新的产能和新的增长点。

三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区位优势不断显现,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将极大增强。

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障向家坝电站2012年蓄水发电”和“经济总量三年翻番”的总体目标,坚持“加快移民破局,壮大工业图强,做特农业固本,做畅交通夯基”的工作思路,加快结构调整,较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在移民迁建展现新形象,努力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在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努力在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上再有新举措,努力在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上跨上新台阶,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010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草案)建议安排如下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20亿元、增长16%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增长80%以上;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突破1.2亿元、增长2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力争完成3.9亿元、增长3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

——粮食总产量完成13万吨、增长1.5%以上;

——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14亿元、增长22%;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

主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移民建新城。

屏山移民的最大形象在新县城,要着力加快城集镇迁建步伐。

一是打造宜居宜业新县城。

按照“把屏山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都市宜宾的重要组团、川南最佳人居环境、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川南优质教育基地、川南体育竞赛基地、川南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全面加快新县城建设,完成场平及市政道路工程,完成首批26个单位迁建,启动60万平方米房屋建设,基本具备城镇功能。

二是建设独具特色的新集镇。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突出特色、服务农民为中心,加快书楼、锦屏、新市3个集镇建设,新安、清平集镇完成全部设计工作,并开工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移民安置。

进一步完善外迁移民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农村外迁移民对接,全面完成外迁移民的安置合同签订工作。

抓紧半淹组线外耕园地调查、县内安置容量和安置点的复核确认、生产安置人口落实到户工作,开展移民搬迁安置实施规划的编制、咨询、审查,启动县内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二)抓投资拉动。

 按照“建成项目抓投产、新建项目抓进度、后续项目抓储备”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尽量快”的原则,扎实抓好移民迁建项目建设,特别是新县城和集镇建设,加快宜宾至新县城、省道307新市至屏山段、锦屏至楼东复建公路建设进度,大力推进“2+5”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中央新增投资、灾后恢复重建、扶贫连片开发、以工代赈示范片等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带动效应,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超前做好项目储备。

在积极做好《屏山县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屏山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城集镇开发建设、库区旅游开发等优势资源,包装、推介一批精品项目和特色项目。

抓好产业类竞争性项目的招商引资,申报争取基础类政策性项目。

三是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

对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概算审批、预算批复和限额设计,要规范项目变更管理,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质量。

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制度,提高咨询评估、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质量。

要加强项目稽查工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三)抓产业支撑。

按照“壮大工业图强,做特农业固本”的工作思路,扭住工业不放松,加快农业产业化,打造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产业支撑。

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确保屏边观音沱电站、兴马精铸、旭茗茶业年初竣工投产,柯瑞马、天成精铸、富康纸厂、绒惠线业二期尽快投产,形成新的产能。

加快杨寺坝电站建设进度,促成宜宾天原集团年产5万吨黄磷生产线及综合配套项目尽快入驻中都太平工业集中区。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充分利用新发工业区享受全省“7﹢2”省级工业发展区的政策优势,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石盘工业区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聚集洼地。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农村移民安置,加快推进库区产业重构,新发展1.2万亩无公害茶叶、5000亩优质水果、3000亩白魔芋示范基地,发展烤烟2万亩,林竹4万亩。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1户,专合组织达120个。

(四)抓基础设施。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纽带,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

水利建设:

加快建设新县城、锦屏、书楼、新市的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小型水利重点县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做好病险水库的应急处理,提高全县防汛抗旱能力。

交通建设:

全面优化县域路网,在加快移民公路复建和出境通道建设的同时,建成楼安公路并实施硬化,完成中都—马边、龙华—沐川出境公路硬化工程,积极配合成贵高速铁路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县内主干道复建,基本完成锦屏—楼东复建公路,开工建设S307(屏山段)复建公路。

加强村级公路建设,新建通乡通村水泥路60公里,全县通村水泥路达51%以上。

全面启动对外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新县城至宜宾沿岷江快速通道,开工建设乐宜高速公路真溪连接线、岷江大桥、金沙江大桥、云川金沙江大桥及沿江港口码头,打造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川南西部雷马屏绥区域交通枢纽。

电力建设:

全面完成西宁河至城郊110KV输变电工程,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通讯建设:

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通讯、广电部门的迁建工作。

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改造步伐,巩固和扩大广播电视网络的覆盖率,解决农村群众收视难。

生态建设:

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五)抓区域合作。

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大力整合马边、雷波、云南水富、绥江、永善等周边区县的优势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实施,积极推进库区经济“一体化”,打造金沙江下游经济增长极。

大力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合理交换和联合协作,对区域主导产业,共同努力实施,充分利用产业上、资源上各有所长的差异,汇集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大力促进相互之间的经贸联系,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通力协作,突出特色,促进区域经济错位发展。

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省、市工业用地支持,围绕“服务临港经济区和成渝地区”发展工业。

(六)抓民生民本。

认真组织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推进“新农合”,不断健全和完善卫生服务。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扶持完成贫困人口4500人,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实行“守土有责”,深入推进“平安屏山”创建活动,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一岗双职”制度,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实现“确保不出大事、不出中事,出了小事可控可化解”的维稳工作目标。

切实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高度重视甲型N1H1防控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县“移民攻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十二五”奠定基础的一年。

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增长、度难关、上水平,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