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001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同学们有了明确的目标,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二、民主导学

(指名读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

谁来给大家读我们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组内交流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这个不好。

改:

通过刚才四人小组学习、交流,老师发现大家学习的都很认真,那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现在听写本课的生字词,生字头上加拼音。

一定要把字写正确,写工整,听清楚了吗?

开始,注意写字姿势。

写完了吗?

同桌交换检查,错误的用笔圈起来,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对的的坐好,错的马上改正。

全对的举手,好,不错。

谁来说说你哪个字写错了?

这个字有错误不要紧,相信通过下面的比较,你一定会掌握它。

出示“暮”的形近字:

慕 

暮 

幕 

谁当小老师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从字形、字义上区别)

谁还有补充?

(你这个老师当得很出色)

谁能根据他的理解来做一做?

出示:

()春 

()布 

羡() 

()地 

( 

)色 

帷(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这些词语记在心中。

文中是暮春三月,暮是什么意思呢?

谁能帮它选一选。

暮春三月(①傍晚,太阳落的时候②晚,将近)

生字掌握了,字义理解了,那我们现在写写它吧。

在书上把“暮”描红一次。

注意写字姿势。

再好的词语离开了文章,离开了情境,就没有了生命力,就如同无源之水,让我们去文中感受这些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吧!

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呢?

其它同学一定要认真听,看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随文理解、感悟词语。

指名读12、3、4、5

(预设1:

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那文中“饯行”该怎样理解呢?

(亦称“饯别”,宴饮礼仪。

亲朋好友欲远行,置办酒席,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别。

你理解的真准确,所以“饯”就是食字旁.饯行还可以怎么说?

(送行、送别)

预设2:

在这段中“誉满天下”也值得大家积累,谁知道他的意思?

(赞誉)你知道它的近义词么?

(誉满全球)

孟浩然是一位大诗人,写了不少好诗,你知道多少呢?

其中有一首《春晓》,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吟诵,我们来背一遍。

吟诗要慢点,才能吟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再背,吟出了韵味)

用课文中的另一个词说就是“脍炙人口”。

(范写“脍炙”)(那脍炙人口又怎么理解呢?

)评价。

预设3:

同学们,这个句子多美呀?

出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谁来读一读。

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你能借助插图来填一填吗?

岸边杨柳(青青),湖面波光(粼粼)。

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两句齐读。

预设4:

孟浩然乘船离开了,而李白却——“伫立”怎样理解?

“伫立”是什么偏旁?

从中体会到什么?

伫立还可以换成那些词?

(伫立 

矗立 

屹立 

耸立)

多媒体出示:

伫立 

耸立

这些词语你会用么?

请看

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寒风呼啸,母亲( 

)在路口,等着孩子回家。

预设5: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读——

同学们,凝视是怎样的看呢?

文中还有表示看的词么?

大家都有一双慧眼,发现了文中所有的词,谁能再说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大家积累了真多,请看,老师帮大家整理了一下,让我们响亮、准确地读:

瞻仰 

仰视 

俯视 

环视 

眺望 

浏览 

注视 

扫视

预设6:

“友谊”和“按捺不住”有错时,

你能当小老师,领同学们读两遍么?

请在读错的字上标注拼音。

过渡:

同学们,你们学得真专心,我们继续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再读课文,理顺脉络,感知课文大意

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段意呢?

小组交流,汇报。

(板书:

饯行、赏景、话别、送别、吟诗)

根据板书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饮酒话别、吟诗送别)

聪明的你,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么?

他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出示古诗)

三、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四字词语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谁来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自己读一读,想象画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下,把词语包含的情读出来吧。

结果反馈:

学生基本能顺利完成

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我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要善于总结本课理解词语的方法。

同学们,这首诗包含了他们怎样的深情呢?

为什么孟浩然会说他们间的情谊就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寻找答案!

同学们,下课!

检测工具: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带点词语。

()()惜别 

()()天下()()不绝 

()()人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三月,长江边( 

),( 

),年青的( 

)正在( 

)上为大诗人( 

)饯行。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饯行

赏景 

饮酒话别 

脍炙

话别

送别 

吟诗送别

来源:

临城中心校 

作者:

翟雪芹 

点击数:

107 

更新时间:

2012-02-25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文诗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3、初步感受中华诗文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诗句意思,体会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送别》

听着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受?

(伤感、依依不舍、仿佛看到、仿佛想到)

一、导入:

1、同学们,相聚总是美好的,而分别总是令人伤感。

在我国古代,许多诗人都用古诗来抒发这离别之情。

你知道哪些?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儿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2、积累得真不少。

不仅诗人写得精彩,同学们读得更精彩。

二、初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老师今天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出示古诗,指名读(不错,字音很准),谁再来试试看?

(字正腔圆)齐读

同学们,你可知道,在这首送别诗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黄鹤楼送别》(板书)(齐读)。

三、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25课,自由轻声读课文,

2、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反复读。

(2)思考:

课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读书情况

(1)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话。

刚才我们所说的其实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词语:

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指名读(2名)读着这一个个词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春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词来描述一下?

这就是繁花似锦的三月,这就是烟雾迷蒙的三月,此景迷人,此情醉人。

谁来读读这组词语?

依依惜别、永世不绝、按捺不住

(评价:

读出了人物之间情谊的深厚)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大家把文中的一些词语学得很好,现在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你最想读哪个自然段?

(指名后)能说说你为什么最想读这一节吗?

(读得很好,可让学生指出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再读读;

读得不流利不正确,要及时纠正,多读一两遍 可以比赛读 第三节可以分角色读 读诗时,要求读出节奏来)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如诗如画的暮春三月,来到俯临长江的黄鹤楼下,目睹两位大诗人饯别的感人场景。

五、学习第一、二节

自由读1、2两节。

一段优美的文字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同学们要学会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把书读活了。

生读后,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过渡到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春景图”一带而过,重点是饯行,惜别)

简介黄鹤楼:

黄鹤楼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很多诗人都在这儿题过诗,李白选在这个地方为孟浩然饯行可以看出他们的友谊――

一对好朋友就将在这里分别,他们此时心情如何呢?

从哪儿可以看出?

能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

(无意欣赏美景,不忍心面对离别)

引出“藏”,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藏”字的呢?

他们想藏什么?

有哪些话非得藏呢?

现在你就是大诗人李白或孟浩然,你特别想说什么?

(看时间,可练笔可说话)

想说的话太多太多,想表达的情太深太浓,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融在了“仰望、远眺”之中,让我们通过动情的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配乐读。

“自古多情伤离别”尽管他们都有意不动触动心底的那根情弦,但依依惜别之情还是让李白诗兴大发,把对孟浩然的难分难舍融汇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齐读)

六、作业:

好一个“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它到底凝聚了李白怎样的深情,我们下节课继续读课文。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或名言,读一读。

板书:

黄鹤楼送别

李白 

孟浩然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周家巷校区宋志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课的准备都做好了吗?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好吗?

(播放歌曲:

《送别》)

3、好听吗?

告诉大家,这首歌的名字叫《送别》。

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觉得伤感,感觉到依依不舍,仿佛看到人们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4、是啊,一般情况下,我们面对即将远行的亲人或朋友,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总会觉得依依不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黄鹤楼送别》。

5、介绍黄鹤楼:

这就是黄鹤楼。

(出示黄鹤楼图片)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它楼高50多米,俯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

黄鹤楼飞檐凌空,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

传说中还有神仙在此乘鹤而去,所以称黄鹤楼。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25课,自由轻声读课文,(大屏幕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开始读吧!

2、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3、刚才同学们读书的样子都很专注,读书就应该这样沉下心来投入进去,一字一句读仔细。

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1)出示:

暮春三月孟浩然一饮而尽暂时友谊唯见

A、这些词你都会读了吗?

指名读(读得真不错,字音很准)谁再来试试?

B、交流生字情况:

暮春三月:

“暮”是生字,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暮本义是指日落时,傍晚的意思。

)那暮春是指什么时候呢?

暮春,是指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孟浩然:

你了解他吗?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

一饮而尽:

(一下子全部喝完了)你能告诉大家你刚才所说的这句话中,哪个字是“饮”的意思?

(喝)对,在这里,“饮”就是喝的意思;

暂时:

写“暂”字时要注意上面的“斩”要写宽一些,下面的“日”要写的窄一些,这样,这个字才写得好看;

友谊:

说说意思(指朋友之间的情谊),请你把这个词读一读;

唯见:

你能说一两个“唯”的形近字吗?

(堆、推、难、维、锥、椎……)同学们的掌握的字词可真多。

至于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将在学习课文时再去理解。

C、让我们再次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2)过渡:

刚才我们大家已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得很准了,现在能把课文也读通顺吗?

请几位同学分小节来读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并争取机会读,谁愿意先来?

(3)指名分小节读

(4)读得真流利!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2—3人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情景)

三、再读感受:

1、师:

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课文写了两个场景,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是那两个场景?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

(第一个场景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一边喝酒一边说话。

)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一下吗?

(饮酒饯行,饮酒话别……)(相机板书:

饮酒饯行)那第二个场景写的又是什么呢?

(李白站在江边目送朋友远去,吟出了一首诗)(板书:

吟诗送别)

3、我们常说: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这书呀,只有多读才流利,甚至感情也就慢慢地有了。

我们先来看一看他们饮酒饯行的情景吧。

(出示课件)(指名读)

4、读得真不错!

面对朋友的离去,李白作了一首什么诗呢?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读)

5、师:

读诗,不仅要音准,而且要注意节奏。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同学们边听边把诗的节奏画出来。

(师范读,生画节奏)

6、校对。

(出示正确的画法)师:

这就是老师刚才读这首诗时的节奏,你是这样画的吗?

不准确请改过来。

(画错的学生纠错)请同学们按着这样的节奏再次进行朗读。

(自渎,指读,齐读)

7、小结:

大家读得很有韵味。

那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将是我们下接课学习的内容。

老师相信,爱读书爱思考的你们一定能做学习的主人。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帖,写好字,争取得“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家人听,请他们为你打分。

3、课后收集别积累关于送别的诗句和名言。

板书:

黄鹤楼送别

饮酒饯行

吟诗送别

发表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

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二)重难点分析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走进故事,走进古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通过“组词”——“组句”——“组段”的组块教学,为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这一“内核”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2.以读为主,以诗为主,诗文对照,适当拓展。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认识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自由读文章2——3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教师准备:

教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和孟浩然的诗歌成就,学生对李、孟诗的认知程度有所了解。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引出课文题目。

1.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两首古诗《静夜思》、《春晓》。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师评: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了解它们的作者吗?

3.板书李白,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2)孟浩然,唐代诗人,湖北襄阳人,他和王维友谊深厚,史称“王孟”。

他洁身自好,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晋代陶渊明后的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峰。

(3)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4.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李白孟浩然,并。

 

2.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三)理解词语,感悟诗歌意境。

1.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按捺不住脍炙人口誉满天下浩浩荡荡永世不绝。

2.词语朗读,把字音读准确,把词串读出节奏。

3.词语个性化朗读,要求:

按自己所理解的词语意思来朗读(准确,有节奏)。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歌意思。

1.朗读古诗

(1)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自由朗读诗歌,读出古诗的节奏。

(3)交流汇报朗读的效果。

2.根据诗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划线并同桌讨论)。

3.汇报对应朗读(教师中间过渡,反复对应朗读,当堂背诵)。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对应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对应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五)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

1.划出文中写“依依惜别”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1)用人物的动作体现“依依惜别”: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2)用人物的对话体现“依依惜别”: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王勃说得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3)用景色的描写体现“依依惜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六)适度拓展,表现诗歌魅力。

1.在板书中的“主要内容”里把“送别”换上“依依惜别”一词。

李白在黄鹤楼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把句号变成冒号,概括全文意思,背诵古诗。

李白在黄鹤楼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四名学生上台分句合作试默写古诗。

4.赠送送别诗,结束新课。

附:

几首送别诗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板书设计

 25.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