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045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0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模板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施工方案.docx

模板施工方案

幸福联盟·紫廷地下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单体为幸福联盟·紫廷地下车库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852.4M2,地下一层,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类建筑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建筑合理年限为50年,室内±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56.50m,由合肥蜀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青岛时代建筑设计院设计,安徽省建设工程勘察院勘探,合肥工大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二处施工,工程位于紫蓬镇环山公路以北。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施工钢管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1;

3、施工图纸;

4、其他相关规定。

三、编制说明

1、本方案就剪力墙柱、现浇板、梁等重要部位从施工图纸中提取某一部位进行验算。

2、通过验算证明,本方案中设计模板安装方法,满足要求,安全。

3、选用材料:

5*10mm木方,Q235钢材,20mm胶板,止水螺栓及直径48mm钢管、扣件。

4、具体各部位模板安装的方法如后图所示。

四、施工方法

(一)、筏板承台、地梁采用砖模厚度分别为240mm、120mm,负一层剪力墙、柱、梁板均采用木模板钢管支撑系统。

所用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具体验算如后所示。

(二)、施工方法

本基础在开挖结束后,放好筏板承台、地梁外框线后,采用机制粘土砖,M7.5水泥砂浆砌筑砖墙,与承台、地梁砼接触面使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压平。

其余上部结构均采用扣件钢管式木模板。

本工程为现浇防水砼结构,质量要求高,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

为使砼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较高要求,我公司采用先进合理的模板体系和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1)模板体系及配置数量

框架柱、剪力墙及梁侧模采用20mm厚木胶合板,配置数量为2套,梁底、平台板;梁底采用20mm厚木胶合板加50mm厚方木,板模采用20mm胶合板,配置数量为2套,配置数量同时根据车库分段要求设置。

主体施工时,模板进行专项设计,并编号使用,从而达到专模专用,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尺寸精确,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

(2)模板支撑系统选用

木工程施工面积、跨度和层高较大,支撑一律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支撑系统数量与模板需用量相对应,支撑配备4套,以满足两段相当于4个结构层连续施工的需要。

(3)主要施工工具

电锯、手锯、平板刨、手刨、钢尺、水平尺、线锤、水准仪、打眼电钻、扳子、钳子、墨汁线车等。

(4)作业条件

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号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

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拼装后进行编号,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柱子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和下料口。

3、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制底做水泥浆找平层。

柱筋焊接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办完隐检手续。

(5)模板支撑的要求

1、钢管支撑底部地基应坚硬,支撑下的垫木采用厚度不小于5cm硬木垫板平铺。

在素土上作模板支撑时,支承底部应将回填土严格夯实。

2、地下室跨度达6.9m,最大高度3.75m,该部位支撑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钢管采用φ48×3.5钢管,满堂支撑层间距最大1.5m,扫地杆离支承面25cm。

3、模板支撑全部结束及安装过程中,全过程由专人认真检查,并负责对有薄弱部位进行适当的补强。

4、对于垂直支撑应当在两个方向都保证竖直,对竖线的偏差,每层不超过3mm,每10m高不得大于20mm。

5、对已承受荷载的支撑,在未经技术人员批准前,不得放松或任意拆除。

(6)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1、安装模板时,高度在2m及其以上时,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遇有恶劣天气,如降雨、降雪、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的高处作业,雨雪停止后,及时清除模板及地面上的冰雪和积水。

3、楼层高度超过二层及二层以上安装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并搭设安装模板的脚手架和加高防护栏杆。

4、严禁攀登模板、支撑杆件、绳索等上下。

5、模板的预留孔洞等处,应加盖或设防护栏杆。

6、不得将脚手架支搭在模板或承件上,应将模板及支承件与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分开。

7、高处支模时,脚手架或工作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三层。

8、4~8m跨度的梁,其底模中部按2‰起拱;8m以上跨度的梁,其底模中部按3‰起拱。

(7)剪力墙、柱模板施工

当剪力墙、柱钢筋绑扎完毕,隐蔽验收通过后,即进行竖向结构的模板施工,首先在柱底部进行标高测量和找平,然后进行模板定位卡的设置和保护层垫块的设置,设置预留洞,安装水电预留竖管,经查验后支柱模板。

柱模实行散装按号拼合。

剪力墙、柱模板就位后,采用脚手钢管和楔型木块加固,且当柱截面大于500时,采取穿对拉螺栓的方式进一步加固,剪力墙全长均采用对拉螺栓的方式加固。

剪力墙、柱模板的垂直度定位依靠楼层内满堂脚手架和柱连接支撑进行加固调整,模板底部留清扫口,及时清扫柱低杂物,以满足砼施工工艺要求。

(8)梁模板施工

1、梁模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线是否正确,待底模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梁木楔钉牢在垫板上。

各顶撑间要拉上水平撑的剪力墙,以保持顶撑的稳定。

2、为了调整梁模标高,在立柱底要加垫一对木楔。

考虑顶撑使下来的集中荷载能均匀传给地面,沿顶撑底在地面或楼板上加铺垫板。

3、多层楼盖上下层模板的支撑,应安装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

4、模板的支柱间距取0.8m,纵横向水平杆上下步距控制在1.2m以内,纵横同垂直剪力撑间距6m为宜,垂直剪力撑的倾角应大于45度角。

5、当在砼楼面上支撑时,支柱、斜撑等落地端应加设垫木,斜撑与地面的倾角不小于60度,并设扫地杆将斜撑与支柱连成一体。

6、梁模安装流程图

弹线→支立柱→调整高度→安装梁底模→安侧模及板面模板→绑梁板筋→办预检。

(9)板模

1、本工程用20厚胶板制模板,尺寸不足用零星木板或木模板补足。

模板支承在楞木上,楞木上断面采用50×100mm,间距为500mm,支承在梁侧模板外的托板上,托板下安短撑,撑在琵琶或固定木上,楞木中间在增加二排支撑作为支架系统。

尽量少用钉子固定,减少模板损坏,各模板之间用棉纶胶粘线带紧贴,密封以防漏浆。

2、有梁板模板的安装顺序,是在梁模板安装完毕,首先安托板,然后安楞木,铺定型模板,铺好后核对楼板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部位和尺寸。

(10)楼梯模板安装

安装时,先按设计标高画楼梯段、踏步及平台板、平台梁的位置。

在平台梁下立起支撑,下垫木楔及垫板。

在顶撑上钉平台梁底模,立侧模,钉夹木和托木。

同时在贴墙外立支撑,支撑上钉横楞,横楞上钉搁楞,搁楞上钉平台底模,然后在梯段梁侧模上钉托木。

将楼梯斜楞钉固在以基础梁模板的托木和平台梁侧模板的托木上。

在斜楞上铺钉楼梯底模。

下面立斜向支撑,斜向支撑间距1~1.2m,其间用拉杆拉结。

再沿梯边立外帮板,用外帮板上的横档木将外帮板钉在斜木楞。

再在靠墙的一面反三角立起,反三角板的两端钉在平台梁侧板上。

然后在反三角板与外帮板间逐块钉上踏步侧板。

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档上,另一头钉在反三角木块的侧面上。

为了确保梯板厚度,在踏步侧板下垫上若干小木块,小木块在浇砼时随手取出。

在梯段模板放线时,特别要注意梯段的第一踏步和最后一个踏步高度,以免造成高低不同的现象。

(11)其它模板的安装

1、安装阳台、雨蓬及挑檐等模板时,其支撑应自成一体,严禁交搭在施工脚手架上。

2、安装钢支撑时,应注意将扳手用绳系挂身上,以免掉落伤人。

(12)模板拆除

原则上,对竖向结构,在其混凝土浇注48h后,待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变形、不缺棱掉角时,方可拆除侧模。

对梁、板等水平结构模板的拆模时间,应通过同一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实验结果结合结构尺寸和支撑间距进行验算来确定。

(13)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严格把关;模板及其支撑,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能可靠的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

就位并加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人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端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由于钢筋绑扎及模板施工穿插进行,安全施工难度将会大为增加,必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时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为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拆模后,及时清理模板面上混凝土残渣,再在板面涂刷一层水乳型脱模剂。

浇捣混凝土时专门派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五、计算

为确保施工安全,现提取部分剪力墙、梁、板作验算:

已知混凝土厚度为25mm,楼板模板支撑高度为3.75m,梁截面为400*800mm,梁长为6.7m,剪力墙厚度为300mm,高度为3.75m。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8m,

立杆的纵距b=0.80m,立杆的横距l=0.80m,立杆的步距h=1.5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间距30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模板自重0.35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载3.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q1=0.9×(25.000×0.250×0.800+0.350×0.800)=4.752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q2=0.9×(2.000+1.000)×0.800=2.16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80.00×1.80×1.80/6=43.20cm3;

I=80.00×1.80×1.80×1.80/12=38.8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0.100×(1.20×4.752+1.4×2.160)×0.300×0.300=0.079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79×1000×1000/43200=1.81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1.20×4.752+1.4×2.160)×0.300=1.571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571.0/(2×800.000×18.000)=0.16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4.752×3004/(100×6000×388800)=0.11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00×0.250×0.300=1.87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50×0.300=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1.000+2.000)×0.300=0.900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q1=0.9×(1.20×1.875+1.20×0.105)=2.138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q2=0.9×1.40×0.900=1.134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2.909/0.800=3.636kN/m

最大弯矩M=0.1ql2=0.1×3.64×0.80×0.80=0.233kN.m

最大剪力Q=0.6×0.800×3.636=1.745kN

最大支座力N=1.1×0.800×3.636=3.200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10.00×10.00/6=83.33cm3;

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233×106/83333.3=2.79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745/(2×50×100)=0.52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980kN/m

最大变形v=0.677×1.980×800.04/(100×9500.00×4166666.8)=0.139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693kN.m

最大变形vmax=0.673mm

最大支座力Qmax=9.265kN

抗弯计算强度f=0.693×106/4491.0=154.29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2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R≤8.0kN时,可采用单扣件;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11×3.750=0.415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0.800×0.800=0.22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00×0.250×0.800×0.800=4.000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0.9×(NG1+NG2+NG3)=4.17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9×(1.000+2.000)×0.800×0.800=1.728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7.43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h——最大步距,h=1.50m;

l0——计算长度,取1.500+2×0.300=2.100m;

——由长细比,为2100/16=132;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0.391;

经计算得到

=7429/(0.391×424)=44.798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9×0.9×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0.840×0.600=0.151kN/m2

h——立杆的步距,1.50m;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8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8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9×0.9×1.4×0.151×0.800×1.500×1.500/10=0.031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4.175+0.9×1.4×1.728+0.9×0.9×1.4×0.031/0.800=7.231kN

经计算得到

=7231/(0.391×424)+31000/4491=50.475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墙模板计算书

一、墙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300mm,高度3750mm,两侧楼板厚度25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12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3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

对拉螺栓布置9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00+400+400+400+400+400+4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300mm,直径20m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75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57.60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9×57.600=51.84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0.9×4.000=3.600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1m。

荷载计算值q=1.2×51.840×0.314+1.40×3.600×0.314=21.091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31.36×1.80×1.80/6=16.94cm3;

I=31.36×1.80×1.80×1.80/12=15.24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2.609kN

N2=7.501kN

N3=6.378kN

N4=6.679kN

N5=6.598kN

N6=6.618kN

N7=6.618kN

N8=6.598kN

N9=6.679kN

N10=6.378kN

N11=7.501kN

N12=2.609kN

最大弯矩M=0.219kN.m

最大变形V=1.107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219×1000×1000/16936=12.93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006.0/(2×313.636×18.000)=1.06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1.10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13.6/250,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2×0.31×51.84+1.4×0.31×3.60=21.091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31×51.84=16.278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