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10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考试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的等特征

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

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

六、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一个依据.

七.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存在哪些不同?

1。

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提的问题更多,从而学生获得反馈的机会就多,学习更加精确的机会也越多.

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专家型教师会更多地再提一个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对于学生错误回答,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更容易针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是给出指导性反馈。

4。

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在学生自发的讨论中更可能提出反馈。

八、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些什么?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例如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既要适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征,又能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这些因素将会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部分中加以研究。

九、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者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的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个体生命的;

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十、试简述评价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关于学习方面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用同化和顺应方式不断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

2.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3.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4.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

十一、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教学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

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所以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十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首先要求教师熟练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因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十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新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加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十四、为了使心智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必须做哪些工作?

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

十五、分析学与教互相活动中的三种过程.

学习过程

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

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理解上。

教学过程

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教学理论。

评估反思过程

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

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1)教学内容。

(2)学生特点。

(3)教师特点。

(4)教学环境。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学生的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这三个过程都受教学过程四个变量的影响.

十六、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应包括哪两个方面?

(1)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即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关系的认识和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

(2)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在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十七、学习策略有什么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十八、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哪哪些方面?

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很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十九、怎样理解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征,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二十、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

大概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服从规范。

认为避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情都是坏的;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奖惩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

或者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不好。

2.习俗水平。

这是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寻求认知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海因茨先生“偷”药是不对的,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

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

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

(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认定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

(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

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

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下几点:

(1)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情况,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第一种水平;

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处于第二水平,只有极少数进入第三水平;

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社会交往等有关.

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后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二十一、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

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

比较长的、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快;

材料的系列位置不同,保持效果也有差异;

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

反之,则遗忘得快.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一般说来,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

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一般说来,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5)时间因素。

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6)情绪和动机。

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进程。

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二十二、避免遗忘的措施

(一)组织有效的复习

1.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复习形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复习时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二)适当的超额学习

最好的超额学习量是50%。

(三)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二十三、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方法:

复习策略:

在遗忘尚未产生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1)复习的时间,应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

(2)复习的方式,适度过度学习。

(3)复习方的方法,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如尝试背诵法.

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

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只有理解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忆并长久保持。

组织策略:

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如全集。

运用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构建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二十四、技能有哪些基本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二十五、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

(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2)对任务的认识

(3)对学习有关学习策略及使用方面的认识.

二十六、简述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及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二十七、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在四项原则是什么?

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要配备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和逻辑顺序,

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二十八、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的时,教师可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者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的推理而求得答案,

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予较少指导,对能力较弱的个性依赖的学生,要给予较多的指导,直至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二十九、知识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创造,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三十、言语直观有哪些特点?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语言、字形)的感知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言语直观还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

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现,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来的鲜明,完整、稳定。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三十一、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和行为模式,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动作品质方面。

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动作结构方面。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动作控制方面。

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观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动作效能方面。

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要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十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三十三、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通过系统脱敏法训练人的行为。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

当某些人对某事、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是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系统脱敏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焦虑评定以受辅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按所引起的焦虑的程度由最弱到最强为序

3.焦虑刺激与放松活动相配合。

三十四、心理学原理

影响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遗传、环境、教育、社会实践。

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2.环境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3.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

社会实践起决定作用。

三十五、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的原因提供多种方法

有助于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知识.

三十六、少年期心理发展具有什么心理特征?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了独立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少年的抽象思维已经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三十七、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终生不忘。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效果,防止一无所获或者得到消极的后果.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的进行练习.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三十八、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或者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三十九、试述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准确示范与讲解。

有利于学习者不断的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进行专门的动作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四十、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有些什么特征?

命题之间关系: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

2.假设—演绎推理:

本阶段儿童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

本阶段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到一定的概括

可逆与补偿:

本阶段儿童具备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5.思维的灵活性:

本阶段儿童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四十一、进行意义学习应具备哪些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结构或者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四十二、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四十三、简述现代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迁移理论以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代表,之后对迁移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观点中:

一、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二、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四十四、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可以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采用如下途径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

在具体教学中,先进行模像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要好

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直观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与言语的指导,明确观察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

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

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语与形象的结合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应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定。

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想要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四十五、怎样理解态度的定义?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影响个人行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况,或者是反应的倾向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况,状,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是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一,对现实有效知觉,二之至尊和自我接纳,3-5调控能力,似与人么?

应引起学生注意,二级是教学目标三,旷起先前经验。

四,呈现教学内容物,提供学习指导,六暂时现学习行为期,适时给予反馈吧,评定学习结果,交强,加强记忆和学习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