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124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初高学习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不同的化学反应,其能量变化一般不相同

6.关于裂解和裂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裂化和裂解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B.裂解和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和裂化的温度不同

D.裂化和裂解都是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的过程

7.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均离不开糖类,下列关于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一定属于糖类

B.不符合Cn(H2O)m

C.麦芽糖分子中不含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

D.淀粉、纤维素的通式为Cn(H2O)m,都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反应能说明卤素的活泼性顺序的是(  )

①2HClO4+Br2(g)===2HBrO4+Cl2

②2NaBr+Cl2===2NaCl+Br2

③2KI+Cl2===2KCl+I2

④2KI+Br2===2KBr+I2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在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

A.11.2LB.22.4L

C.33.6LD.44.8L

10.氰[(CN)2]、硫氰[(S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它们的阴离子也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

例如:

2Fe+3(SCN)2===2Fe(SCN)3、Ag++CN-===AgCN↓(白)。

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比氢卤酸和次卤酸弱,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比Br-强。

下列反应中,不正确的是(  )

A.2CN-+Cl2===2Cl-+(CN)2

B.(CN)2+2OH-===CN-+CNO-+H2O

C.(OCN)2+H2O===2H++OCN-+OCNO-

D.MnO2+4HSCN

(SCN)2+Mn(SCN)2+2H2O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一定不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气态单质的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D.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12.若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molO2,则(  )

A.x=2,y=2B.x=2,y=4

C.x=3,y=6D.x=3,y=8

13.已知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下列关于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C.分子中共价键的夹角都为120°

D.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14.“食盐加碘”、“骨质疏松需补钙”、“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其中的“碘、钙、铁”是指(  )

A.分子B.原子

C.离子D.元素

15.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

A.离子键B.极性键

C.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

16.在以下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的是(  )

A.棉织物滴浓硫酸变黑

B.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

C.米饭咀嚼后有甜味

D.蛋白质在热水中凝固

17.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

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

A.C3H8

3C+4H2

B.C3H8

C3H6+H2

C.C3H8+6H2O

3CO2+10H2

D.2H2O

2H2↑+O2↑

18.下列放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变化就是放热反应

B.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化学变化就是放热反应

C.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19.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

D.该电池的总反应:

2H2+O2===2H2O

2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恰好反应时,生成一氯甲烷与氯化氢

B.煤干馏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

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

D.异丁烷(

)与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B.原子外层有3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第ⅢA族元素

C.在化合物中显-1价的元素一定位于第ⅦA族

D.核外有3个电子层的离子对应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22.关于化学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C.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23.关于微粒半径大小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B.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D.同主族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类物质B.水

C.脂肪类物质D.蛋白质

25.某物质大量使用会破坏高空中的臭氧层,这种物质是(  )

A.乙烯B.氟氯烃

C.玻璃D.光导纤维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mol,与b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乙烯和乙烷充分燃烧,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和45g水。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________,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当a=1,且反应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反应前氧气的2/3时,则b等于________,得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7.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多种有机物

(1)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选用的试剂是(选填字母)________。

①石蕊试液 ②淀粉碘化钾溶液 ③碘水

(2)B是一种单糖,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分子B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生成两分子D,D与乙酸、乙醇都能发生酯化反应且结构中含有甲基,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面的元素周期表的图示,回答问题。

(1)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第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

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9.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1)写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问:

(1)x的值为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填序号)________。

A.

B.

 C.

(3)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硫酸钠能使鸡蛋清(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产生沉淀,为可逆过程,再加入大量水时,析出的沉淀还可继续溶解,盐析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并能保持其生理活性;

75%的乙醇溶液能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毒性,蛋白质变性为不可逆过程。

2.【答案】A

【解析】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原子核外最外层有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

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

短周期元素a为氦(化学性质不活泼),b为氟(氢化物很稳定、无正价),c为硫(硫酸为强酸)。

4.【答案】A

【解析】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6+8=14,核素符号为

6C或14C,故A正确;

HF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氟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F的电子式为H

,故B错误;

氯离子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8,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8,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氯离子电子式书写错误,应标出最外层电子,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H

H]+[

C

]-,故D错误,故选A。

5.【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两大变化

6.【答案】B

【解析】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饱和烃,是提供工业原料,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7.【答案】D

【解析】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

分子式不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也有可能是糖类,比如鼠李糖C5H12O5;

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

淀粉、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C

【解析】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可说明卤素的活泼性强弱,即活泼性强的卤素单质,可从金属卤化物溶液中将活泼性弱的卤素置换出来。

9.【答案】A

【解析】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当温度超过100℃时(即水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而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11.2L甲烷与22.4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只剩下二氧化碳,其体积为11.2L。

10.【答案】C

【解析】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比Br-强,Br-又比Cl-强,则2CN-+Cl2===2Cl-+(CN)2能发生,A正确;

氰[(CN)2]等拟卤素性质与卤素(X2)相似,因此卤素能发生的反应,氰[(CN)2]也能发生。

氯气与碱能反应,则(CN)2+2OH-=== CN-+CNO-+H2O能发生,B正确;

卤素单质能与水反应,则(OCN)2+H2O===HOCN+HONO能发生,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比氢卤酸和次卤酸弱,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拆成离子,C不正确;

因4HCl(浓)+MnO2

MnCl2+Cl2↑+2H2O,拟卤素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比Br-强,Br-又比Cl-强,则MnO2+4HSCN

Mn(SCN)2+(SCN)2↑+2H2O也能发生,D正确。

11.【答案】B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A错误;

气态单质分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C错误;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如NH4Cl),D错误。

12.【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CxHy+(x+y/4)O2

xCO2+y/2H2O,1mol烃CxHy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为x+y/4=3,经讨论,当x=2,y=4时,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丙烯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甲基所替代,显然3个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不可能与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丙烯分子中甲基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夹角近似为109°

28′。

14.【答案】D

【解析】“食盐加碘”、“骨质疏松需补钙”、“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这里的“碘、钙、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15.【答案】A

【解析】乙醇分子内的C-H键、C-O键、O-H键为极性共价键,C-C键为非极性共价键,乙醇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固体乙醇晶体不存在离子键。

16.【答案】C

【解析】棉织物滴浓硫酸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发生颜色反应;

淀粉没有甜味,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

热水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不是水解。

17.【答案】C

【解析】C3H8+6H2O

3CO2+10H2这一反应最合理,首先产的H2量多,其次耗能还少。

18.【答案】B

【解析】释放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浓硫酸溶于水),只有释放热量的化学变化才是放热反应;

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固体的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而不是放热反应。

19.【答案】D

【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两极为惰性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a极)上通入的燃料氢气发生氧化反应,正极(b极)上通入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总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

在其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a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b极)。

20.【答案】D

【解析】有机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到底,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不可能恰好反应,A错误;

石油的蒸馏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煤干馏得到焦碳、煤焦油、焦炉气,B错误;

聚氯乙烯塑料有毒,聚乙烯塑料无毒,聚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C错误;

异丁烷(

)与正丁烷(CH3CH2CH2CH3)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D正确。

21.【答案】B

【解析】由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可知A项错误:

过渡元素原子最外层上一般只有1~2个电子,0族元素最外层有2个或8个电子,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主族序数相等,B项正确;

由氢元素也有-1价可知C项错误;

由于简单阳离子通常比其对应的原子少一个电子层,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一定变化,但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能发生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释放能量;

物质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也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有关。

23.【答案】C

【解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递增而增大;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同主族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4.【答案】B

【解析】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水在人体内主要是做溶剂,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脂肪能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提供能量;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被水解为氨基酸后才能吸收,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的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25.【答案】B

【解析】氟利昂散到空气中后,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层空洞。

26.【答案】

(1)2amol 2.5mol

(2)1∶1

(3)3 1∶3

(4)

<a<

 

<b<

【解析】根据C2H6+

O2

2CO2+3H2O,C2H4+3O2

2CO2+2H2O,由碳原子守恒知CO和CO2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amol,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2.5mol。

当a=1时,设乙烯为xmol,则乙烷为(1-x)mol,则由氢原子守恒得4x+6(1-x)=2.5×

2。

可推知n(乙烯)∶n(乙烷)=1∶1。

当a=1时,n(CO、CO2)=2mol,所以b=2÷

,即b=3。

再由氧原子守恒知

由生成物可知仅H2O中有氢元素,假设只有乙烯时,推算a=

,假设只有乙烷时,a=

,所以得

,同理得

27.【答案】

(1)③ 

(2)葡萄糖 

(3)C6H12O6

2C2H5OH+2CO2

(4)CH3CH(OH)COOH

【解析】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的实验步骤:

加催化剂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加碱中和→加碘水(不变蓝色,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两分子乳酸C3H6O3,D为乳酸,因为乳酸与乙酸、乙醇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说明乳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和羧基,还含有甲基,其结构简式是CH3CH(OH)COOH。

28.【答案】

(1)B 

(2)H (3)①

②镁 bc

【解析】

(1)A区域不仅包括ⅠA,ⅡA族的金属元素,还含有非金属元素氢元素;

B区域包括过渡元素,全都是金属元素;

C区域包括ⅢA,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D区域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2)认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是因为它能形成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而有机物中除了碳元素外,大多含氢元素,而氢元素除了形成有机物外,在无机物中的酸、碱、部分盐类、氢化物等类型的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

(3)室温下,短周期元素甲的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判断出甲元素是铝。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因此乙元素为镁。

金属性镁强于铝。

a选项中,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镁和铝,表面均可形成氧化膜,所以错误;

b、c选项均是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所以正确;

镁、铝属于活泼金属,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d错误。

29.【答案】

(1)

 

(2)Na CD

(3)Na2O2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

T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Y为钠元素,Z为铝元素。

钠金属性比铝强,如钠与水反应比铝剧烈;

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强。

四种元素中,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常见的是过氧化钠。

30.【答案】

(1)35 

(2)B (3)HBr (4)氢溴酸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x=35;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溴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二者的化学性质最为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