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155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阳区政府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大发展,百姓乐园、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使用,社区文化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性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平安城阳建设成效明显,信访总量、安全事故起数分别比“十五”末下降13.1%、67.9%,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比“十五”末增加4868元和13819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6平方米和6平方米,达到34.3平方米和37.8平方米,公交化改造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十五”末的每人每年60元提高到220元,参保率达到99.8%以上。

2010年,区政府按照区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推进胶州湾北部现代化、国际化生态新城和青岛国际航空城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702亿元,增长14%;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8亿元,增长27.6%;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19%;

外贸出口60亿美元,增长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0元,增长10.5%;

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0元,增长11%。

12件实事、24项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39项区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有38项完成年度建设任务、1项续建。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新提升

服务业发展加快。

进一步完善了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规划建设8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新引进总部基地、宏广动漫产业园、中视动画城、雨润国际物流中心等投资过亿元服务业项目53个,服务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增长17%,完成投资224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达到63.1%。

盛文奥特莱斯、世纪美居、四季春天、沃尔玛竣工营业,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东方城购物中心、时代中心、青岛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二期完成主体建设。

青岛婚庆创意园、城阳一品街对外营业。

成功举办青岛城阳首届乡村美食节、城阳区首届钓鱼节、旅游文化节、2010中国青岛国际饰品节暨服饰文化博览会、2010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7个旅游文化节会,全区接待游客39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分别增长21.8%和33.9%。

先进制造业水平稳步提高。

加快工业调整振兴步伐,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450亿元、增长16%。

17家企业进入青岛企业100强。

定向引进高速列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大项目69个,十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

南车扩能一期、威奥轨道高速列车配套项目投产,庞巴迪高速列车生产基地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建设。

完成37家企业“退城进园”。

3家企业成为青岛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预计新增民营业户9100户、注册资本36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9亿元,增长30.7%。

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新建扩建青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期、高卤水生态对虾养殖示范基地等13处农业示范园区。

新增海参养殖1500亩。

胶州湾蛤蜊成为全市首个水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稳妥推进北曲前、杨埠寨、王家村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建立项目准入评价和招商引资激励考核机制,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实施项目引进建设全过程控制,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到账外资3.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6亿元。

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22个、投资过亿元内资项目38个。

有效落实企业直通车、外商见面会等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健全完善外商法律服务平台和外资企业纠纷联动处置机制,为企业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585件。

开通外资企业增资服务“绿色通道”,促进93家企业实现增资1.55亿美元。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

完成技改投入41亿元,增长35%。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2家。

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家、专家工作站3个。

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0个,新增国家“863”项目1个。

授权专利1100项。

荣获市级以上名牌7个、驰著名商标5件。

成功举办首届职业技能大赛。

引进本科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3500人。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291吨和6996吨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55项蓝色经济重点项目和73项低碳经济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1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0天、达到329天。

区内3座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

崂山水库上游污水治理工程完工,白沙河、墨水河流域120家企业和社区完成污水入网,16处排污口实现截污,水质明显改善。

(二)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城乡统筹发展呈现新面貌

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编制完成青岛国际航空城发展规划,上马驻地、红岛渔盐古镇等片区规划、崂山西麓旅游概念性规划。

完成大沽河、桃源河等6条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性开发研究。

修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核减基本农田指标11.7万亩。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海湾大桥红岛连接线全线开工。

新建扩建中经路、政河路、文阳路等12条道路。

完善黑龙江北路、重庆北路城阳段和7条城区道路中央隔离设施。

完成15个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对15座塘坝除险加固。

铺设污水管网50公里,新发展燃气用户1.3万户,新增供热面积68万平方米。

实现村村通光纤、第三代移动网络信号全覆盖。

旧村改造和住房建设加速推进。

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新一轮旧村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城镇化的意见》,新启动安乐、贾家营、院后、松树庄等10个社区旧村改造,完成拆迁30万平方米,建成城阳村、西后楼等6个社区安置房45万平方米。

建设农民经济适用房19.5万平方米。

新建、销售商品房分别达到150万平方米和155万平方米。

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有效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大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城市管理水平、市民素质和城市知名度明显提高。

全力打造“森林城阳”、“花海城阳”,造林绿化3900亩,栽植鲜花33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6.2%。

完成正阳路导流岛周边拆迁和城区、机场周边71处建筑物亮化改造,新增7组大型公共景观雕塑、406组公共健身和儿童游乐设施。

拆除违法建筑4.9万平方米,清理违规设置户外广告896处。

完成9个旧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治理,集中解决了一批“旧小区管理乱”、“办证难”问题。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

民生进一步改善。

56个“解民忧、送温暖”关注民生项目全部完成。

182个“一村一策”富民强村项目建成172个,增加社区集体收入6006万元,其余10个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项目今年续建。

新建公交场站3处,开通公交线路14条,投入车辆201部,更新车辆77部。

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和示范基地8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10处,4608名高校毕业生、677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2866人,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

新增3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41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4518名8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476万元,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和全省长寿之乡。

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标准增加到人均每月284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30元和每年1900元,临时生活困难救助标准提高到6000元。

为35个经济困难社区完善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

帮助135户农村困难家庭修缮房屋。

新建4处残疾人托养中心,康复救助残疾人1312人。

“双强”工程、千户帮扶济困、樱桃连民心、慈善救助、残疾人扶贫等工作扎实推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新建、改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3所,新增9所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完成4所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为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安保人员,开通中小学校车。

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国首批阳光体育先进区。

我区运动员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

完成40处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

峄阳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

成功举办全区首届读书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第十六届民间艺术节和第九届市民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10场、放映公益电影2300场。

修复开放童真宫、法海寺。

原创历史题材动画片《不其清官童公传》获泰山文艺奖。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4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个社区完成集体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轻居民用药负担100万元。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加强基层统计建设,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和入户登记工作。

强化价格监管,建立起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审计、机关事务管理、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档案、老龄、地震、气象、广播电视、对口支援、拥军优属、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全区75%以上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建设标准,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

实施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化服务管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活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水平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及和谐信访社区创建活动,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

加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率达到80%以上,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158家食品企业建立安全信用档案,7家农业园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建成启用夏庄消防站,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着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驾驭科学发展能力有了新提高

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全区94.7%的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实施行政审批三级联动试点,区行政服务中心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政府重点工作全部实现全过程控制管理。

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工作,高度重视吸纳人大、政协视察和调研成果改进政府工作。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143件,回复率达到100%、综合满意率达到99.6%。

及时回应和处置媒体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区长公开电话、网络在线问政、“行风连万家”、“我与区长话城阳”等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畅通高效,共受理各类问题2万多件次,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各位代表,“十一五”及2010年取得的成就,书写了城阳区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为全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城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区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主要表现在: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市化水平不够高,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民生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能力有待增强;

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转变还需加大力度,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十二五”时期及2011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空城、实现城阳由“近郊区”向“主城区”转变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拥湾发展主城核心区、突出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以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为重点的“产业升级战略”、以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战略”、以建立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为重点的“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以拓展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发展战略”,实现全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到2015年,青岛国际航空城初具规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突破,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和谐进步。

“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

服务业比重达到50%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4%以上;

城市化率达到80%,建成区面积达到120平方公里以上;

节能减排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是在充分论证、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

我们坚信,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些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城阳人民生活会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年。

今年区政府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和区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城市化步伐、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等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指标为: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3%;

到账外资增长13%;

外贸出口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3%。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努力完成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打造胶州湾北部高端产业聚集区

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深入实施服务业“6860”计划,壮大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总部楼宇经济、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提升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培育体育文化、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临空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商务商贸、飞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培训大项目,开工建设总部基地、中外运物流集散中心、海关监管中心、邮政快递分拨中心。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五一”对外营业、二期启动建设,中视动画城、宏广动漫产业园、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工建设。

加快商贸设施建设,优化商业布局,东方城购物中心、红星美凯龙建成营业,特易购、利客来城阳购物中心、农展中心新展馆完成主体。

加快完善以空港物流为龙头、陆路物流为支撑、物流园区为载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发挥好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作用,完成青岛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三期、钢材物流市场主体,开工建设雨润国际物流中心。

加快特色街区建设,金日餐饮文化街、红岛民俗风情街建成营业,规划建设卓越不其古城。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业,启动龙湖·

滟澜海岸旅游度假城、法海寺文化旅游区、芳香山谷等旅游业大项目,深度开发毛公山景区,新建阳光星级酒店。

高水平筹办惜福生态游、红岛蛤蜊节、韩国料理美食节、国际饰品节等旅游节会,年内接待游客4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以上。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高速列车、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发展,定向引进、培育一批新的骨干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十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3%。

加速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年内完成技改投资45亿元以上,实施市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

大力提高工业产品品质,积极培育终端产品,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围绕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加快高新技术项目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北电能源、易邦生物等项目顺利建设。

加快实施“双退双进”,年内完成22家企业“退城进园”。

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建立“上市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工作机制,年内重点培育8家拟上市企业,实现上市融资1家,申报材料2家。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增民营业户5000户、注册资本2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实现园区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

青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期建成开园,加快建设卓越棘洪滩苗木基地、夏庄花木大世界二期、金钱鼎御苑农林生态观光园三期。

将5个农业园区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争创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

开工建设红岛中心渔港。

改造标准化池塘4600亩,争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2处。

新增精品花卉苗木、改良果树各1000亩以上。

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二)突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大力推动新材料、高速列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新的优势产业群体。

着力完善青岛市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青岛汽车零部件研发检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城阳区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室内环境监测服务平台。

鼓励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年内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年内申请专利1000件以上。

新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驰著名商标4件以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着力抓好创新型企业家人才、领军型科技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年内引进本科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3800名,新建专家工作站2个。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市场化配置人才力度,搞好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培育,促进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干。

扎实推进生态建设。

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落实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措施。

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深化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友好单位创建。

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管理准入和建设项目审批验收。

强化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及其他燃用高污染燃料锅炉。

加强水源涵养,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加大爱民河、虹子河截污改造力度。

强化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监管。

做好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大力推进“森林城阳”、“花海城阳”建设,推行“密植混交、乡土多彩、生态自然”式绿化,加强城乡森林资源的规划控制与精心管护,年内新增造林绿化21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5%以上,建成一条生态绿化示范路。

(三)突出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增强科学发展动力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围绕重点产业、特色园区、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专业招商“三位一体”招商机制,增强招商队伍素质,完善考核激励措施,提高招商成效。

严格实施内外资项目准入评价管理,重点引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低污染、带动性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年内,定向招商比率达到65%以上,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和投资过亿元内资项目均20个以上。

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全过程控制力度,努力提高项目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

加强招商载体建设。

围绕青岛国际航空城功能布局,进一步明确“一港九区两带”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特色,严格按照规划聚集项目、培植产业。

加快7处特色工业产业园和8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园区管理运营水平,年内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主导产业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抢抓高新区实施饱和性投资建设的机遇,加强对接和服务,增强周边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

完善出口加工区核心区西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

加快推进红岛的开发建设。

扶持区投资公司做实做强。

强化内外资企业服务。

牢固树立“亲商、爱商、安商、富商”理念,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项目、走访企业、企业直通车、外商见面会等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中小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