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199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docx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小学生心理学

英文名称:

PupilPsych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程

总学时:

理论学时:

48学时

总学分:

3学分

适用专业:

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

普通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英语、体育、高等数学C、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开课系部:

教育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教学的实践和小学教师职业活动的需要而开设的。

开设这门课程,一是为了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培训,使他们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必要的小学生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未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存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便能尽快适应小学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以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需要。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小学教育学以及各学科教学法和进行教育实习的基础,并为他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深入思考的线索。

本课程是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

本课程是在对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属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主要包括小学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小学生的发展心理、小学生学习心理和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差异心理以及创造力培养等有关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将主要从事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他们必须了解小学生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以便将来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并提高自己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

1、使学生从系统论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建立小学生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掌握小学生心理特点奠定基础,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2、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学会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小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并掌握在教学中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体系

本课程大致分为: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小学生个性发展、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小学生品德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小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等。

本课程教学重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心理教育、个性发展与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品德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差异教育。

本课程教学难点: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个性发展与心理教育。

(三)本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

第一章心理学与小学生心理学概述(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在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包含的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心理的实质,以便为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奠定基础

2、理解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3、掌握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学难点: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与实质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原则

第四节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本章作业题

1、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

3、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哪些?

4、试述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各自的利弊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2、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和特性

2、教学难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1、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和表现

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3、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1、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

2、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3、身体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四节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四)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四、本章作业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有哪些?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各起什么作用?

4、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5、谈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使学生了解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

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

4、使学生掌握对于小学生应如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以及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

教学难点是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三、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

第二节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及大脑活动特点

一、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心理学中的内容)

二、小学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三、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

第三节小学生身体健康与疾病

一、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标准

二、小学生健康状况与疾病

三、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

五、第三章作业题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3、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与表现有哪些?

4、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5、怎样才能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章小学生小学生的感知、注意的发展与教学(6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掌握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观察力的培养;

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观察力的发展与观察力的培养;如何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难点是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感知的发展与教学

一、小学生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二)听觉的发展

(三)运动觉的发展

二、小学生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三)运动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观察力的意义作用

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及特点:

二、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节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与教学

一、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二、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二)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四节多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涵义;二、特征;三、儿童多动与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的区别

四、诊断标准;五、形成的原因六、多动症的治疗

五、第四章作业题

1、小学生视觉的发展表现在哪几方面?

听觉能力包括哪几方面?

2、小学生观察力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直至教学?

4、名词解释:

观察分心注意缺乏

5、注意缺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儿童活动过度与多动症的区别有哪些?

6、多动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第五章小学生的记忆(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掌握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

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教学难点是记忆策略以及小学生记忆策略发展的特点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

一、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主导地位

二、意义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

三、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一般趋向

(一)什么是记忆策略

(二)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小学生复述策略的发展

(二)小学生组织策略的发展

(三)小学生精制策略的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元记忆的发展

一、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发展

1、小学生元记忆知识的发展方面,三年级是关键

2、小学生记忆策略方面的元记忆知识的发展

二、小学生元记忆监控的发展

1、什么是元记忆监控

2、小学生元记忆监控能力的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一、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

(一)有意识记能力的培养

(二)意义识记能力的培养

二、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复习

1、及时复习;2、交替复习;3、把握好复习的量

三、增进记忆的策略

(一)复述策略

(二)精制策略:

类比法;拓展与引申;质疑和先行组织者

(三)组织策略

四、本章作业题

1、小学生记忆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记忆策略?

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几种?

3、什么是元认知和元记忆?

4、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

5、如何科学地组织学生复习功课?

第六章小学生的言语发展(5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言语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2、使学生了解书面言语的特点与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内部言语的特点与发展阶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书面言语的特点与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要求。

教学难点是学生内部言语的特点与发展阶段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一、言语与语言

(一)区别:

(二)联系

二、小学生言语发展的总趋势:

三、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口头言语及其表现形式

(二)小学生口头言语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三)促进小学生口头言语发展的教育对策(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

(四)纠正小学生口头言语中的不良现象

第二节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

一、书面言语及其特点

二、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

(一)识字:

(二)阅读:

(三)写作:

第三节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一、内部言语及其特点

二、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特点

四、本章作业题

1、什么是言语?

它的交际形式有哪几种?

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言语

3、小学生书面言语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有哪些?

4、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的特点各有哪些?

第七章小学生智力与思维的发展(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智力的概念及发展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小学生思维的品质与培养。

教学难点是智力的理论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二)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三)小学生思维基本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

四、本章作业题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八章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创造力的内涵、特征和种类

2、理解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和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3、掌握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测量和开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2、教学难点: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造力概述

(一)创造力的涵义及心理要素

(二)创造力的特征与种类

(三)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

(四)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意义

第二节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小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二)小学生创造力的测量

第三节小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素质

(三)创设民主教学环境,形成开放式课堂

(四)以“问题解决”教学法为核心组织教学

(五)组织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本章作业题

1、什么是创造力?

2、小学生创造力有何特点?

3、你认为应如何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第九章小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发展(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与培养

2、使学生了解书使学生了解小学生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与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情感的特点与培养

教学难点是情感发展理论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一、情感发展的理论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三、小学生情感的培养

四、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情感障碍

第二节小学生意志的发展与培养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特点

二、小学生意志的培养

四、本章作业题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培养?

2、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何培养?

第十章小学生的自我意识(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是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

第三节小学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能力

四、本章作业题

1、影响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意识有哪些?

2、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经历的阶段有哪些?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十一章小学生社会性发展(6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社会认知及小学生的社会认知的发展

2、掌握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培养

3、了解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及预防和干预

4、熟悉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及教育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小学生的社会行为

2、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社会认知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的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概述

(二)小学生社会认知的发展

第二节小学生的社会行为

(一)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二)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

第三节小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小学生的亲子关系

(二)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三)师生关系

四、本章作业题

1、什么是社会认知?

小学生社会认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3、如何预防、干预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4、同伴团体对小学生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教师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非正式团体?

5、小学生的师生关系有何特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6、联系实际谈谈“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给教育者的启示。

第十二章小学生的品德培养(3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品德及其与道德的关系

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3、掌握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与提高

4、掌握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5、掌握小学生道德意志形成的特点与锻炼

6、熟悉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特点与培养

7、掌握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2、教学难点: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及其与道德的关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

(三)小学生道德意志形成的特点

(四)小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特点

第三节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

(二)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三)小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四)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第四节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四、本章作业题

1、什么是品德?

它与道德的关系如何?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基本成分?

2、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有何特点?

如何提高其道德认识?

3、什么是道德情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4、在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5、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其矫正不良行为的策略。

第十三章小学生的学习(4学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习的内涵

2、掌握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培养

3、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

4、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教学难点: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生想学习活动

(二)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培养

第二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理论

1、行为主义的理论

2、人本主义的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

4、归因理论

5、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节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三)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策略

(四)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

四、本章作业题

1、学习的内涵有哪些?

2、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要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3、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4、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5、小学生常见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3个学分,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本课程上课时间为16周,共计84学时。

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几门公共基础课程和普通心理学这门最基础的课程,这就为学生学习小学生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普通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心理学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大脑中已经构建了心理学的框架,了解了心理学的生理基础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学习小学生心理学从科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原则和理论的探讨等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并适当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演示法、自学讲解与辅导相结合等教学的方式方法来进行。

本课程每章所留的作业,一般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去做,课堂上一般不做书面作业,只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口头回答问题;课堂中全班或小组讨论;中小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从个别问题中受到启发,目的是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学期末的闭卷考试。

五、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

题量

备注

讲授

习题

讨论

课外

小计

第一章

心理学与小学生心理学概述

3

课后

3

名词、简答、论述4个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3

课后

3

名词、简答5个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3

课后

3

问答、案例5个

第四章

小学生小学生的感知、注意的发展与教学

6

课后

6

名词、问答6个

第五章

小学生的记忆

3

课后

3

简答题5个

第六章

小学生的言语发展

5

课后

5

简答题4个

第七章

小学生智力与思维的发展

3

课后

3

简答题2个

第八章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

课后

3

简答题3个

第九章

小学生情感与意志的发展

3

课后

3

简答、论述2个

第十章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3

课后

3

简答题3个

第十一章

小学生社会性发展

6

课后

6

问答、论述、实例分析6个

第十二章

小学生的品德培养

3

课后

3

问答、论述5个

第十三章

小学生的学习

4

课后

4

问答、论述5个

合计

48

48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使用的教科书:

李晓东主编的《小学生心理学》,2003年8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1、王耘、叶中根、林崇德主编的《小学生心理学》,1993年11月第一版,浙江教育出版社版。

2、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96年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3、林礼元、徐胜三编著的《小学儿童心理学》,1982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4、张恩宠、卢志英的《儿童心理与教育漫谈》,1982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5、施德明编《儿童教育漫谈》,1993年第一版,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版。

6、[苏]柳布林斯卡娅著,杨家荣、李兴汉等译《向教师谈谈小学生心理》,1998年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7、李丹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2002年第一版,华东师大版等

8、冯维主编的《小学心理学》,2003年7月第一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执笔教师:

畅芳珍教研室主任:

张玉琴教学系(部)主任:

郭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