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届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滚动强化练46Word下载.docx
《福建专用届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滚动强化练46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届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第一轮滚动强化练46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传统元素
(2)填入②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摧枯拉朽B.青出于蓝
C.流芳百世D.永垂不朽
(3)填入③、④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果……就……B.因为……所以……
C.不仅……而且……D.只有……才……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
(1)小题,实际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解答该小题,一定要结合下文来推断。
根据文段第二句——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家族血缘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可以断定选“决定元素”最准确。
第
(2)小题,②处前后语境强调的是关公对后世的影响,只能选“流芳百世”。
第(3)小题,③、④处所在的句子是递进关系,这个比较容易把握。
(1)B
(2)C (3)C
4.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
在德国首都柏林,商场里摆放着印有中国文字和龙的图案的贺年卡,德国人对这样的贺卡爱不释手。
英国首相布莱尔向华人拱手拜年的照片遍布各大报纸头版。
走在巴黎繁华的商业街区,百货公司屋顶倒挂的巨大“福”字,沿街橱窗中展览的“中国红”系列图片,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
中国春节文化,是一种家的文化,一种团圆的文化,一种和谐的文化。
这是春节之所以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的魅力所在。
错误改正:
第一处:
第二处: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根据常见的语病,逐句进行分析。
第一处,“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否定不当,“无时无刻”只是一重否定,经常被误认为双重否定。
第二处,“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是一种行为,可以修饰原因,不能修饰“魅力所在”。
(第一处:
)“无时无刻地被”改为“无时无刻不被”。
(第二处:
)“魅力所在”改为“原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 , , 。
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①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②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组成部分
③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④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又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⑤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
A.②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④①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和前面的信息可知,后面应该是说明母语在中国人的心里的地位。
根据后面句子的内容可判定选②或者③,根据“也”可判定应选②。
据此可以排除选项C、D。
分析A、B两选项,主要是对①④的位置的判定。
分析①④,由后面的“依靠它倾诉……思想……记载”可知④在前,因④句表母语的倾诉的功用。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或取诸怀抱,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4)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1)悟言一室之内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泣孤舟之嫠妇 (4)静影沉璧 (5)赢得仓皇北顾 (6)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学名著阅读
7.(2013·
三明模拟)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初秋季节,李纨倡议创建诗社,得到众姐妹及宝玉的积极响应。
适值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花,他们便以此起名“海棠社”。
探春给黛玉起名“潇湘妃子”,黛玉也给宝玉起号“富贵闲人”。
(《红楼梦》)
B.在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中,小山羊作为第二被告出现,当小山羊能准确地敲出时间、日期和月份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
当小山羊拼出了“弗比斯”的名字时,人们开始觉得非常可怕,认为其中一定有巫术,因此法庭认定爱斯梅拉达用巫术刺杀了弗比斯。
(《巴黎圣母院》)
C.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女衣相辱,激他出战,司马懿也不为所动。
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
为了延年益寿,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扑灭了祈禳的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
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
(《三国演义》)
D.马斯洛娃随着与政治犯队伍的相处,她的内心起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外貌上表现了出来。
她消瘦、晒黑,仿佛苍老了似的。
涅赫柳多夫对她的变化感到惊讶,他感到自己有点厌恶这么不修边幅的马斯洛娃。
(《复活》)
E.查理发财以后为了追求侯爵小姐,拒绝为父亲还债,宁可让父亲的名誉受毁,并且写信给欧也妮,要和她分手。
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一方面伤透了心,一方面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
(《欧也妮·
葛朗台》)
【解析】选AD。
A项,①是探春倡议,并不是李纨;
②宝钗给宝玉取号;
D项,这些变化在涅赫柳多夫心里引起一种特别欢乐的心情。
8.(2014·
龙岩模拟)简答题。
(选做一题)
(1)“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
任何一方身故后,不得举办遗产登记,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致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
” (《欧也妮·
这是谁在签订婚书的时候写的条款?
目的何在?
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
请简要叙述。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湘莲反不动身,拉下手绢,拭泪道:
“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人!
真真可敬!
是我没福消受。
”
选段中说的“刚烈人”是谁?
因为什么事湘莲才会说出此话?
请简述。
答第( )题:
(1)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
蓬风。
特·
蓬风把这一条作为让欧也妮独居的条件,目的是在欧也妮死后能得到她的全部财产。
可是,他没有得到欧也妮的遗产,因为在欧也妮三十几岁时,他当上代表索漠的国会议员之后仅仅一星期就死了。
(2)尤三姐。
情节要点:
尤三姐自遇柳湘莲后发誓非湘莲不嫁。
贾琏为媒,湘莲应允,并赠“鸳鸯剑”为信物。
后湘莲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心中懊悔。
遂上门索剑,欲退亲。
尤三姐猜想湘莲把自己也当作淫奔无耻之流,即捧剑送出,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
(二)文化经典阅读
9.(2013·
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游曰: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①末也。
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
“噫,言游过矣!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
孰后
倦②焉?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③也?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论语·
子张》
【注】①抑:
或许,也许,不过。
②倦:
传授。
③诬:
诬陷、欺骗。
(1)子游认为何为“末”?
答:
洒水扫地,陪客说话,迎送尊长等日常小事。
(2)针对子游的质疑,子夏做出了怎样的辩驳?
请简要分析。
“道”如草木,是要区别为各种各类的;
在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要有先后次序;
先要教授基本的,易于掌握的,然后再教难懂、高深的大道理(即循序渐进)。
附【译文】
子游说:
“子夏的学生,叫他们做些打扫、接待客人、应对进退的工作,那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细微末节罢了。
探讨他们的学术基础却没有,怎么可以呢?
”子夏听了这话后,说:
“唉,子游错了!
君子的学术,哪一项先传授?
哪一项后传授呢?
学术就像草和木一样,是要分类区别的。
君子的学术怎么可以歪曲呢?
按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的人,大概只有圣人吧!
10.(2014·
龙岩联考)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
卫灵公》)
②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
①之也;
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
之也。
是皆穿窬②之类也。
(《孟子·
尽心下》)
【注】①
:
tiǎn,探取,获取。
②窬:
从墙上爬过去。
(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
【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孟观点的概括归纳能力。
首先通读文段,概括出孔子和孟子各自的观点。
由第①段可知孔子认为“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由第②段可知孟子认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该说话的时候不说,是“穿窬之类”。
结合两个文段,可以发现孔孟的观点的共同点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
①同:
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
②异:
孔子所说的“言”,是属于智慧问题;
孟子所说的“言”,是属于道德问题。
(2)结合两个选段,谈谈你对“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探究发掘的能力。
文段中没有“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句话,但是题目要求结合两个选段回答,这就是说要紧扣两个文段,适当拓展延伸。
可以先解释“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意思,然后结合选段表达个人的看法。
没有根据的话,不经求证就传给他人听,是失德的,不符合正义的。
君子只说该说的话。
①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
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
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②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
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
这些都是钻洞爬墙的行为。
11.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①孟子曰: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
②孔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尧曰》)
【注】①不下带:
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
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孟子所谓的“善道”的标准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所操持的简约,而成效却是广大的。
(2)从选段中,你认为“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概括。
知命 知礼 知言
①孟子说:
“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的,是‘善言’;
所操持的简约,但成效广大的,是‘善道’。
君子的言谈,讲的都是眼前的事,然而道却蕴含其中。
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
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
②孔子说:
“不懂得天命,就无法做一个君子;
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不懂得分析判断别人的言论,就无法了解和理解别人。
12.(2013·
厦门质检)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①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②馔,曾③是以为孝乎?
” (《论语·
为政》)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学而》)
孟子曰: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离娄上》)
【注】①弟子:
晚辈,这里指儿女。
②先生:
长辈,这里指父母。
③曾:
难道。
(1)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要点:
①要赡养父母;
②要对父母心存敬意,和颜悦色。
(2)在有子、孟子看来,行“孝弟”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示例一:
行“孝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有子认为,行“孝弟”能极大地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
孟子认为,行“孝弟”(即“亲其亲,长其长”),能使天下太平。
示例二:
在有子看来,行“孝弟”能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政治的稳定。
在孟子看来,从“亲其亲,长其长”(即“孝弟”)出发,就能仁民敬上,使天下和睦安宁。
【方法技巧】
(1)积极调动复习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又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
(2)选文后若有注释应最大限度地用之通晓文意;
(3)如果题目设置两个问题,那么这两个问题之间多为互补或提示关系,认真比对再结合文本大意理解,往往会事半功倍。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
孔子说: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
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
有子说:
“做人,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孟子说:
“只要人人敬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滚动强化练(五)
语言基础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1.(2013·
泉州模拟)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陶渊明的隐逸一方面;
值颜真卿作诗表白陶渊明①(juà
n lià
n) 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陶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陶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芳自赏、不食人间烟火,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
陶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
陶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②(指家庭日常的饭食,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的风格。
(1)请根据拼音在①处填写上正确的汉字。
(2)请根据提示在②处填写上正确成语。
(3)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段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解析】第
(1)小题注意“眷”字的写法。
第
(2)小题根据提示很容易判断。
第(3)小题考查概括提炼重要信息以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能力。
概括时要注意关键词语,评价要全面、得体,如分号前后的内容“隐士”“忠臣”,语段是叙与评结合,最近人情才会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1)眷恋
(2)家常便饭 (3)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
厦门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在电视专题片《故宫》拍摄的过程中,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
C.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D.学习打架子鼓,对于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刘山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每招每式都得从头练起。
【解析】选C。
A项,“妇孺”“年幼之人”赘余,可删去“及年幼之人”;
B项,句式杂糅,可删去“使人钦佩”;
D项,误用否定词“不”,应删去“不”。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传统美学理论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
问题虽是从绘画方面提出的,其他艺术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
艺术中的鬼虽是想象的产物,但虚构的依据仍然是人。
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①神鬼虽是一种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虚构出来的形象,但它的根据仍然离不开对人和鸟兽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体验、改造与综合
②而神与形的矛盾,在创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现与表现的矛盾
③这一争论在今天看来不仅仍然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④它和“照着葫芦画瓢”的再现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别
⑤不论是描画印象中的人还是描画想象中的人或鬼,审美感受的深浅对于创作构思的得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A.③②⑤①④B.③⑤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D.⑤②③①④
【解析】选A。
本文段以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的争论谈艺术创作上再现与表现的关系,通过代词与连词的运用使论述环环相扣:
第③句的“这一争论”代前句提出的争论问题;
第②句开头“而神与形的矛盾”紧承上句的“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
第⑤句的“不论……”承上句的“……依据仍然是人”;
第①句中的“神鬼”即后一句中的“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
第④句中的“它”代上句的“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这一句指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和“照着葫芦画瓢”的纯粹再现有区别,是对整个文段论述的小结,应放在最末。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州司临门, 。
(李密《陈情表》)
(2)引以为流觞曲水, 。
(3) ,山岳潜形。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1)急于星火
(2)列坐其次 (3)日星隐曜 (4)略无慕艳意
(5)山气日夕佳 (6)留取丹心照汗青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靡有朝矣。
(《诗经·
氓》
(2)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5)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6)纵一苇之所如, 。
(1)夙兴夜寐
(2)鸡鸣桑树颠 (3)官盛则近谀 (4)杜鹃啼血猿哀鸣 (5)然则北通巫峡 (6)凌万顷之茫然
三、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陈佳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
为什么读书?
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
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
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
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
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
法国人夏尔·
丹其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
读书毫无用处。
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
”“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
2012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
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
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
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