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79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题二】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常见的意象内涵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青鸟—传书的信使

当堂演练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3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______

课后盘点

1.了解各类一项所代表的内涵。

2.总结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古诗词鉴赏

——图画描写类作业

课后巩固

(1)

【浙江舟山】

忆钱塘江

宋·

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

读gò

u。

②涵:

包含。

③水仙:

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13.这首诗描绘了时分的景色。

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一词。

(2分)

1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游山西村》

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2.《泊秦淮》

本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

“烟”和“月”既笼罩寒水,又笼罩细纱。

“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一副朦胧、冷清的画面。

3.《村夜》

(1)“苍苍”写出了秋色隆重,“切切”写出了秋虫吟唱,体现出了秋夜的凄清。

表现出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

(2)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作者,是使人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发出了不胜惊喜的感叹。

4.《忆钱塘江》

(1)傍晚醉

(2)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

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淡红光,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二、诗歌鉴赏

2.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C.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答案】

(1)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

(2)A,D

(3)答案示例:

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

【解析】【分析】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2)AD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相通。

“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与“千里共婵娟”一样,都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之情。

C写长江奔流的名句壮阔之中见沉郁,雄浑之外显悲凉。

(3)多读书,多背诗,特别是多记忆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故答案为:

⑴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

⑵AD;

⑶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

【点评】⑴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

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

具体要做到:

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词积累,这首词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的美好祝愿愿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结合诗句内容即可做出解答;

⑶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答题时注意注意筛选与月亮这一意象有关的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

“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

【答案】

(1)A

(2)夸张;

“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解析】【分析】A解说有误,“清秋”意思是清冷的秋天,诗中并没有显示是初秋时节。

BCD解说正确。

(2)抓住“万里”可以知道这句话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结合诗歌上片内容分析,作者登高望远,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因此“万里”形容大江非常的辽远,大地非常的广阔。

故答案为:

⑴A;

⑵夸张;

【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况。

⑵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结合平时掌握的修辞手法知识判断其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这首词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写天上翻腾的云像涌起的波涛,与清晨弥漫的雾相连相接的美景。

“星河欲转千帆舞”写银河涌动,好像要倒转过来,许许多多船帆在狂风中摇摆起舞。

“学诗谩有惊人句”写词人自幼学诗,但少有佳句,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庄子》中的名句,词人希望能像大鹏一样尽情地施展才能。

(2)这首词中哪两个字,巧妙衔接上下片、使之一气呵成?

请找出并写下来。

【答案】

(1)C

(2)问;

报。

(1)ABD理解和分析正确。

谩有:

空有。

“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这首词上阙词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天界仙境,接着写自己仿佛回到了天宫中,听到了天帝的话语,天帝好似一位和蔼的长者,殷勤地问我要到哪儿去。

这是由于天帝的问,才有下阕我的答语,因此,上阙的“问”字巧妙地衔接下片。

下片都是我的答语,其中“报”字承接上片中的“问”字。

据此答题即可。

⑴ 

C

⑵问;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此类题不能单纯的翻译,先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为现代汉语,再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恰当的语言描绘所写的画面即可。

学生在平时要多读书,积累优美词句,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炼字的能力。

诗人写诗的时候为了表情达意,一定要反复推敲、斟酌,从中挑选最富有表现力的字眼,这就是炼字。

赏析诗歌炼字一定要首先理解词语意思,然后要理解诗歌描写的景象,最后体会揣摩这个词是如何把诗人描绘的景象传达出来的。

5.补写出空缺部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

(2)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

(3)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不应有恨,________

(5)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

(6)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拔剑四顾心茫然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何事长向别时圆

(5)寒林空见日斜时

(6)云横秦岭家何在

【解析】【分析】“忧”“拔”“斜”“秦”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拔剑四顾心茫然

⑶沉舟侧畔千帆过

⑷何事长向别时圆

⑸寒林空见日斜时

⑹云横秦岭家何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

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权花明驿墙。

因恩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2)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1)古时旅客为保证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而本诗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很有特征性的景物。

茅店又是具有山区特征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五个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里,听见鸡鸣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亮,就收拾行囊,准备赶路等很多内容,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

雄鸡报晓,夜色朦胧时,诗人就起床出发,没想到此时外面已经到处都是人迹,自己已经不算早行了。

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

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

同样,“茅店”、“人迹”、“板桥”也会使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

如: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抓住“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理解诗人的感情,可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⑴“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⑵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⑶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答题时只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从诗歌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景物即可。

⑵此题考查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

归纳:

答题步骤:

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

具体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饰词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步骤三、点出所用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⑶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大意从中找出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子,然后结合关键句子再仔细揣摩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所蕴含的的感情,最后再理解整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用准确、恰当的词语表述出来。

7.古诗阅读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船夜援琴》

(唐)自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元事。

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问无古今。

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答案】三首诗都写了船上之景,借助诗人所做之事表达闲适、欣喜之情。

《舟过安仁》作者见小渔船上孩童收篙停桨的异常行为,经过更认真地观察、思考,恍然大悟:

原来是撑伞聚风,使船前行,饱含疑窦顿解的愉悦,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感到欣喜;

《襄邑道中》诗人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一路顺风,通过仰卧看云表现诗人一路闲适、喜悦心情;

《船夜援琴》诗人身处晴朗之夜,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独坐抚琴,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尽享悠闲自在。

【解析】【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舟过安仁》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

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

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襄邑道中》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

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

次句也写了颜色:

“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

“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

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船夜援琴》描写了一副极为宁静的氛围,不动的鸟和鱼,明月倒映如江中,现在除了被拨动的琴弦,没有任何事的打扰,将心沉下,欣赏着这份淡然宜人的景色。

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三首诗都写了船上之景,借助诗人所做之事表达闲适、欣喜之情。

《舟过安仁》作者见小渔船上孩童收篙停桨的异常行为,经过更认真地观察、思考,恍然大悟:

《船夜援琴》诗人身处晴朗之夜,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独坐抚琴,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尽享悠闲自在。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

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连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

(1)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怅惘之情。

(2)这两句诗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这是在和友人共勉,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诗人在困苦失意中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

(1)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

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⑴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怅惘之情;

⑵这两句诗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⑵此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你根据对本诗的理解,为本诗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2)说说“东风无力百花残”中“残”字妙在何处。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相思。

理由:

本诗主要表现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故可拟题为“相思”。

(2)“残”字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既是写自然环境,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情景交融,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给人一种凄楚的感觉。

(3)这两句运用了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象征对爱人的真挚情感;

借助“丝”与“思念”的“思”谐音,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4)诗人借助青鸟传递信息的神话,抒发与心爱之人难以见面的惆怅伤感以及继续追求的真挚情感。

(1)可以从诗歌内容或诗歌的主旨这两个角度拟写标题,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据此可给这首诗拟写一个题目为:

相思。

(2)“残”,伤害。

这里指凋零。

“百花残”,意思是百花凋零。

“百花凋残”表示已经是暮春时节, 

结合前一句诗歌内容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