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566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棠湖中学学年高二语文周练试题61516Word下载.docx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

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

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

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

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C.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D.中国建筑在必须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与自然相对立,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C.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D.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人”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较2016年的11.58%增长2.6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从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38%。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农村等重点地区、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慢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摘编自王秉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新华网2018年9月27日)

材料二:

风靡已久的“酸碱体质理论”骗局被揭穿,其炮制者罗伯特·

欧阳被美国法庭宣判有罪,并被处以上亿美元的重罚。

其实,类似的健康类骗局还有很多。

比如流传甚广的“吃黑巧克力能减肥”,也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

比如接种疫苗反而更容易生病,长期受到手机、微波妒、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会致癌,喝点红酒能软化心血管……这些早已被证伪的健康谣言仍不时出现,令人难辩真假。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各种各样的健康秘方、养生理论层出不穷。

要想拨云见日、分辨真假,关键一招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少交“智商税”。

科学是严谨的,商家兜售的产品或理论是否符合常识、是否夸大其词、背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都需要一一厘清。

健康养生,光动心还不行,必须要动动脑,有态度,更要有知识。

(摘编自汪灵犀《击破“酸碱”骗局重塑健康观念》,《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月15日)

材料三:

图1:

健康体检行业产业链

图2:

2012-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数及覆盖率情况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材料四:

20世纪初,随着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遗传、生理、心理、环境等多维度认识健康。

国家、市场、个体都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健康管理,公民健康日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问题。

国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公民健康,构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制度,以促进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市场出于逐利目的,不断推进健康的资本化。

个体为保持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断产生全新的健康需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国家层面的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市场层面的健康产业发展及个体层面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部分,参与到广义的健康管理中。

随着医学社会化,对疾病的应对更多从医疗走向预防厦行为干预。

这影响了健康管理理念,即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

由此,人们时自我健康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感兴趣,表现为对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管理的需求。

随着个体日常生活模式的变化,负责的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以满足自身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摘编自李洁、郭丽娜《健康管理:

在国家、市场及个体之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素养指政府采集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的能力,表现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

B.2012-2017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逐年增长,科学、精准地获取数据以监测自身健康状况的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

C.健康体检有助于个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所产生的健康大数据还可作为一系列商业投资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科学研究。

D.随着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认知逐渐多维化,健康管理理念也相应发生变化,使得应对疾病的方式由医疗转向预防及行为干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表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材料二反映居民健康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这体现了媒体报道时关注点的差异。

B.材料二列举诸多缺乏科学依据和健康常识的养生骗局,“智商税”一词隐含了媒体对公众健康观念中非理性误区的担忧。

C.健康体检产业链的延伸和体检人数的增加,与健康产业的市场化密切相关,也与人们健康管理理念的变化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关。

D.国民健康事关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满足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政府须及时调整国民健康政策。

6.根据以上材料,个人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

请概括说明。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做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

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

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

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

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

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

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

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

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

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

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

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

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

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

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

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

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

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

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

《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

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

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

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

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

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改)

7.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

B.第④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

C.“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D.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9.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

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

少时家贫,父死无以为葬,河南县吏为办其事,齐贤深德之,事以兄礼,虽责不替也。

又尝依太子少师李肃家,肃死,为营葬事,岁时祭之。

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雍熙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没。

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

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

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遂却。

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

齐贤以师期既漏,且虞美众为辽所乘。

既而美使至,云师出并州,至北井,得密诏,东师败绩于君子馆,并之全军不许出战,已还州矣。

于时辽兵塞川,齐贤曰:

“贼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

”乃闭其使密室,中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然刍。

辽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矣,骇而北走。

齐贤先伏步兵二千于土磴砦,掩击大败之。

捷奏,且归功汉赘。

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贻业与参政李沆有姻娅,托之以请于沆,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

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延德、贻业皆讳不以实对,齐贤不欲累沆,独任其责。

十月,命知定州,以母老不愿往,未几,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终丧不食酒肉蔬果。

归洛,景德七年夏,薨,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

张齐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B.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C.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D.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厢军:

宋代驻州的常备军队,一般没有训练、作战的任务,主要从事各种劳役。

B.娴娅:

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婿父称为姻,两婿互称曰娅。

也写作“姻亚”。

C.丁内艰:

指父母去世。

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时,要辞官归乡闭门守丧,不能做官。

D.薨:

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由此可以推断张齐贤去世时已有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齐贤懂得感恩。

他以侍奉兄长的礼节侍奉帮他办丧事的河南县吏,即使显贵了也不变;

他曾投靠李肃,李肃死后,为李肃营办丧事,逢年过节祭祀他。

B.张齐贤敢于担责。

雍熙三年,宋军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张齐贤主动请求做策应;

王延德与朱贻业向太宗隐瞒实情时,张齐贤毅然单独承担责任。

C.张齐贤有勇有谋。

辽军兵临城下,寡不敌众,张齐贤率领二千厢军,慷慨誓师,击退辽军;

会战消息泄露后,张齐贤将计就计,最终袭击大败辽军。

D.张齐贤至情至孝。

皇帝命他知定州时,张齐贤因为母亲年老不愿去;

母亲去世后,七天不吃水浆,从此每天只吃一碗粥,守丧结束后不吃酒肉蔬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

(2)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白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

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

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②风摇翠竹:

宋秦观《满庭芳·

碧水惊秋》: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③吹箫声断:

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④阑干曲:

栏干的角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15.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

试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世外桃源中老人和孩童快乐自足的精神状态。

(2)《阿房官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_____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同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

“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

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为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心领神会。

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

我是谁?

有个____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回到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

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

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

无需_____的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旱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______、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

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

因此,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

()有人说,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

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

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

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_______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喻户晓雷厉风行故步自封千篇一律

B.家喻户晓大张旗鼓抱残守缺众口一词

C.耳熟能详大张旗鼓抱残守缺千篇一律

D.耳熟能详雷厉风行故步自封众口一词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春节的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

团结统一

B.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

C.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

D.春节的每一个底色由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特征也得到了印证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同时需要我们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B.同时,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具体行为。

C.我们为了传统的文化生生不息,同时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D.同时,为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也应确立崭新的表达方式。

20.下面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密斯教授写给他的学生张华的感谢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华高足:

贵国珠港澳大桥通车后,你多次屈尊邀请我来港,这一次,我敬谢不敏,来到香港。

来港后,你放弃休息,陪我观光、体验,并详细介绍大桥的主体结构、建造过程。

在港几日,多有叨扰。

十分感谢你的垂青!

史密斯

2019年2月26日

21.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正式实施,纳税人在每月5000元“起征点”基础上,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租金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下面是个人所得税征收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18岁的高中三年级学生小娜,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为之骄傲。

但对于未来的规划,家人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爷爷认为,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内也有很好的大学,还是不出国为好;

妈妈认为,哈佛毕竟是世界级的名校,可以去,但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才能无愧于祖国;

而爸爸则认为,在国外读书,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生活也很好,许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贡献不比在国内的小。

面对不同的意见,小娜有点迷茫。

假如你是小娜的同学,你对小娜家长的规划(意见)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给她提个建议。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