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638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护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全部患者经过术前心理护理均能配合治疗,安全度过手术期。

结论:

加强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以稳定积极的情绪接受治疗与配合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关键词急诊手术;

心理护理;

康复

急诊患者对于突然发生的疾病或意外创伤缺少心理准备,大多会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给予解决会导致病情加重,加之急诊患者本身病情较重、变化较快,患者突然面对手术,生理或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1-2]。

因此在患者入院至手术完成手术的时间里,护理人员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本文笔者选取90例急诊手术患者,分析总结心理状况及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6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21—67岁,平均38.6岁,患者文化水平:

初中及以下40例(A组),初中及本科32例(B组),本科以上18例(C组)。

1.2方法

分析急诊患者术前的各种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心理干预,统计患者急诊手术前的各种不良情绪。

2结果

本组90患者术前均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其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出现悲观绝望的心理较文化程度较低者少,护理及治疗配合与接受度更好;

见表1.

表1患者急诊术前不良情绪统计情况

文化程度

恐惧

紧张、焦虑

悲观绝望

A组(n=40)

39

40

26

B组(n=32)

30

32

14

C组(n=18)

18

5

3不良心理状态

3.1紧张焦虑心理

急诊手术患者几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多来源于对本身疾病和手术缺乏认识,由于急诊手术患者无法判断自身病情的轻重,尤其是文化程度的较低的患者,看到陌生的医院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神情,本身迫切希望得到准确有效的治疗,又对急诊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信任,担心手术、麻醉,以及预后生活情况,有部分患者还会考虑经济情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患者处于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状态,严重者会影响患者治疗及护理的配合情况,导致病情加重[3]。

3.2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绝大多数急诊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主要是由于疾病发生突然、或意外受伤等,患者并无心理准备,加之发病后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感,还有就是患者医学常识并不丰富,认为手术就意味着病情严重,间接加重了恐惧心理。

3.3悲观绝望

悲观绝望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状态,主要是由于突发疾病及意外伤害,病情较重,变化快,患者自我感觉极差,认为有生命危险或者肢体残缺及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加之患者本身的焦虑及紧张情绪没有得到家里或者护理人员的有效安抚而产生,该类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较差,甚至产生抗拒治疗,多发生于文化程度较低及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

4心理护理

4.1及时交流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以简洁、温和、稳重的言语告知患者病情,并耐心细致回答患者疑问,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告知患者该疾病手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坦然面对突发情况,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另外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时尽量保持神情的镇定与稳重,因为大多数患者会通过医生的言语神情来判断自己病情的轻重[4]。

最后整个急诊到入院手术的过程,保证治疗机护理的条理性,操作的熟练性,无形的交流中也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

4.2理解与呵护

医护人员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意外或突发疾病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更要理解患者急诊入院时的紧张焦虑甚至悲观绝望的情绪,而不是冷漠机械的治疗与护理。

尤其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表示理解与同情,以一种关心体贴的态度鼓励患者,使其增强治疗的积极性,树战胜疾病的信心。

4.3安慰与信任

患者术前及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手术程序及各种仪器的安全有效性,减少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刺激[5];

护士应主动安慰患者,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询问,对于疼痛严重者不配合麻醉者,应嘱咐全身自然放松,同时握紧患者的手,或者抚摸患者的额头,和患者聊天来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

对于情绪极不稳定者,护士可以通过握手或轻拍肩膀的方表达关心、理解和支持,并以恰当的语言来疏导患者,鼓励其接受已经发生的现实。

另外按时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敷料等,检查各仪器的连接情况,操作前要热情关切的向患者介绍操作目的、操作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整个术前操作过程要熟练,避免多次穿刺,避免说笑闲谈,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重视及治疗的专业与安全性,以行动使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5讨论

急诊手术对患者本身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6],急诊手术的护理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外,还要掌握很好的沟通技巧与心理知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职业操守,时刻以患者为中心。

临床上急诊手术患者会有各种不同不良心理状态,尤其是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患者,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其感受到理解与关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进而较好的配合治疗,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柳世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1997,10(6):

776.

2福国.医学心理学[M].上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168.

3周意丹,李晓凡.国内手术焦虑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1):

119-120.

4王德爽,朱云,唐艳秋.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尝试[J].中外医疗.2009,28(3):

161.

5郑风芝,康妙霞,吕秉玺.1386例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5(19):

177-178.

6姜燕.心理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2

(1):

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