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1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安大学略阳实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该地区主要是山区,耕地较少,农业发展不好,当地人自给自足相对困难。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蚕豆、棕榈、杜仲、天麻等。

当地重工业发展良好,建有略阳钢厂,火力电厂,还有水泥厂。

矿业也不错,有41种矿物,已探知蓄存有46t的黄金。

建材材料比较丰富,三大代表性岩石(石灰石,片岩,花岗岩)均有分布。

二、地层、岩性

(一)、略阳总体地层

略阳地区属秦岭古生代地槽区,本区分布的主要岩层都是在古生

代完成的。

其中下古生代整套岩层变质程度深,主要分布于略阳城至

城北高家峡一带。

下石炭纪的略阳灰岩主要分布于略阳城南灵岩寺、

峡门子一带。

中石炭纪千枚岩仅在城北吴家营一代出露。

第四纪堆积

物以冲积物坡积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河谷及两岸斜坡一带。

现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将本区出露地层及其主要岩性特征如下:

1、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

1)千枚岩:

千枚状构造,变余结构。

灰色,沿片理面有绢云母出现而呈丝绢光泽,。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

工程性质较差,水理性差,遇水易软化,因岩性松软,强度低,抗风化能历差,容易风化剥落,沿片理倾向容易产生塌落,经长期侵蚀在千枚岩分布地带多呈现出浑缓地形。

2)绿色石英片岩:

绿色,片状构造,变晶结构。

成份有绿泥石、石英、绢云母等,片理面比较发育,片理清晰。

由于含有石英,比较

坚硬,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好。

以酸性为主所以粘结性差。

3)石灰岩:

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石灰岩属于碱性材料,耐磨度差,在高级路面中不予采用。

其中含有正长石和石英,深灰至灰黑色,与千枚岩、石英片岩,呈互层,有变质现象。

由于成分是方解石石英,所以强度较高,能形成高且陡的山。

4)变质砾岩:

灰绿色,层厚,变余砾状结构,砾石多为石灰岩及石英岩,粒径一般在2~15厘米左右,胶结物经变质呈明显片理化特征,其中页岩夹层已变质为千枚岩。

其工程性质较差,由于有些已经变质,所以岩性软弱,受风化剥落严重,所以不利于工程活动,但却易于开挖。

5)片麻岩,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一般是在岩浆侵入条件下母岩为角闪岩,中性岩偏绿,闪长岩变质为片麻岩。

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因发生重结晶,一般晶粒较大,肉眼可辨别。

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其次含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此外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颜色视深色矿物含量而定,

片麻岩强度较高,随云母含量增多强度降低。

因具偏离结构,故较易风化。

花岗片麻岩,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含有大量砾状,针状,片状矿物,性脆,易形成大量裂隙,因sio2含量较高,为酸性岩类。

2、下石炭系略阳灰岩(C1):

深灰色至灰黑色,多为黑层,结晶质,晶粒粗细不一,构造裂隙发育,多为方解石充填。

局部地段分布有珊瑚化石,夹有灰白色的白云岩,岩性坚脆,多形成陡峭峡谷地形。

3、中石炭系千枚岩及板岩(C2),灰色,石英、绢云母千枚岩夹灰质及灰质千枚岩,局部地段出露有板岩。

4、第四系松散冲积层(Qa1)、坡积岩(Qd1)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成岩作用不充分。

松散堆积层:

分为坡积层和冲积层,极易形成坍塌、沉陷、滑坡等。

如松散堆积层没有进行分选,且搬运距离短,呈未分层状,岩石的棱角仍很明显。

松散堆积层极易形成滑坡,如,略阳电厂滑坡。

a)冲积层(Qal):

沉积作用下的河流沉积物称为冲积层。

冲积层于略阳处主要由嘉陵江、八渡河、东渡河等河流的长期作用搬运、堆积至此。

冲积层分为河床相冲积层和河漫滩相冲积层。

河谷单元的冲积层的二元结构在略阳也有体现。

因山区,河床纵坡陡、流速大,侵蚀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弱。

河床相冲积层多为蚀余相。

松散堆积物较薄,且以巨砾、卵石和粗砂为主。

而河漫滩相冲积层下部为河床沉积物,颗粒粗;

表层为洪水期沉积物,颗粒细,以粘土、粉土为主。

故在河漫滩地区可见到颗粒呈下大上小的分层分布。

b)坡积层:

由坡面细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在坡脚和山坡低凹处形成新的沉积层称为坡积层。

坡积层是由自然界搬运作用而产生的外来堆积层,并不是原岩风化而成。

其成份多为强风化、氧化过的转石。

特点:

1.坡积层的厚度一般是中下部较厚,向山坡上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

2.坡积层物质未经长途搬运,碎屑棱角明显,分选性不好,天然孔隙率比较高。

3.坡积层物质经过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由于间歇性的堆积,可能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倾斜层理。

4.坡积层的矿物成分与下伏基岩没有直接联系。

坡积层松散,易变形破坏,工程性质不好,作地基易下沉,作边坡易被冲刷而坍塌。

(二)地层接触关系

1、中石炭纪(C2)与下石炭纪(C1)在吴家营呈断层接触;

2、下石炭纪(C1)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高家峡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与下石炭纪(C1)在略阳城南呈断层接触;

4、下石炭纪(C1)与下古生界变质岩系(PZ1)在灵岩寺南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三、地质构造

总体而言,略阳地区属于秦岭加里东复背斜褶皱带。

出露的主要构造有略阳大背斜及处于不同部位的高角度断裂构造。

构造线方向呈东西向延伸。

地质构造的四种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在本区都有出露,以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为主。

在灵岩寺附近,用地质罗盘测量了该地的岩层产状,主要包括岩层走向、倾角、倾向的测定。

(一)岩层产状的测定

1、岩层走向的测定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均是岩层走向,所以同一岩层走向有两个数值,相差180度。

2、岩层倾向的测定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倾向只有一个方向。

同一岩层面的倾向与走向相差90度。

3、岩层倾角的测定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倾角。

(二)褶皱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起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表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

褶皱分为直立、倾斜、倒转、平卧四种,其基本形态为向斜和背斜两种。

1、背斜——略阳大背斜

略阳大背斜为倾斜褶皱,布满全区,大致在略阳大断层和高家峡角度不整合之间,构成本区构造的主要格架,轴向呈东西,北翼产状SW205°

∠50°

,南翼产状NE25°

∠65°

核部地层是下古生代千枚岩及绿泥石石英片岩,两翼地层均为下石炭系略阳灰岩。

由于褶皱强烈,翼部又发育有一些更小型的背斜和向斜几不整合地形(复式构造)。

2.、向斜(灵岩寺向斜)

属于小型向斜,整体位于灵岩寺南,角度不整合与略阳大断层之间,处于略阳大背斜之内,灵岩寺稍北,轴向呈东西。

3、其他地方的褶皱

实习路上还见到平卧褶皱如下图

小背斜如下图

(二)断裂构造

构成地壳的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分为裂隙和断层两大类。

在略阳发现大量的裂隙和断层。

1、裂隙(构造裂隙)

裂隙普遍存在于岩体或岩层中,以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裂隙为主。

按力学成因。

分为剪裂隙和张裂隙两类。

在略阳的见到很多构造裂隙,几乎每天的观察区里都有分布。

剪裂隙较为常见,且二者常常分布在一起,有剪裂隙的地方常常能看到张裂隙。

根据裂隙的力学成因,可把构造裂隙分为剪裂隙和张裂隙两大类。

a)剪裂隙

岩石受剪(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称为剪裂隙,其两组剪切面一般形成X形的裂隙,故又称X裂隙。

剪裂隙常与褶皱、断层相伴生。

b)张裂隙

岩石受张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称为张裂隙。

在褶皱岩层中,多在弯曲顶部产生与褶皱轴走向一致的张裂隙。

张裂隙往往是渗漏的良好通道。

C)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

岩石中的裂隙,在工程上除有利于开挖以外,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

裂隙破坏了岩石的整体性,促使风化速度加快;

增强了岩体的透水性,使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若裂隙的主要发育方向与路线走向平行,倾向与边坡一致,不论岩体的产状如何,路堑边坡都容易发生崩塌和碎落。

2、断层

断裂构造中,若岩石破裂面两侧发生明显位移或较大错动的称为断层。

其规模大小不一,从几米到几千公里不等,相对位移从几厘米到几十公里。

断层根据两盘的相对位移情况可分为正、逆断层。

断层的形成受区域性应力场的控制。

正断层由张拉应力形成,逆断层由挤压应力形成。

a)吴家营正断层

位于略阳城北高家峡口处,断层走向NE85度,倾向NE355度,倾角70度。

断层南面一侧为下盘,地层为下石炭系略阳灰岩;

北侧为上盘,出露中石炭系千枚岩。

b)略阳大断层

位于略阳城南嘉陵江与八渡河汇流处,断层走向与吴家营正断层平行,倾向NW350度,倾角75度。

出露下古生界变质岩系的一侧为上盘,上盘为变质岩,出露峡石炭系略阳灰岩的一侧为下盘,下盘为沉积岩。

上盘下古生界千枚岩超复在下石炭系略阳灰岩之上,故为逆断层。

断层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

C)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由于岩层发生强烈的断裂变动,致使岩体裂隙增多、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

从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与稳定性。

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如确定路线布局、选择桥段与隧道位置,应避开大的断层破碎带。

四、地质现象

(一)崩塌

1、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

2、崩塌的形成条件

a)地形条件:

斜坡高、陡

b)岩性条件:

要有坚硬的岩石(如厚层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石英岩、玄武岩等)

c)构造条件:

自然界的斜坡,经常是由性质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而成,而且被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削弱了岩体内部的联结,为产生崩塌创造了条件。

d)其他自然因素:

岩石的强烈风化,裂隙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楔入等,都能促使斜坡岩体发生崩塌现象。

3、阁老岭崩塌,此处的岩石是变质的花岗岩

4、防治措施

a)清除坡面危石

b)坡面加固

c)危岩支顶如明洞,混凝土横梁

d)拦截防御

e)调整水流

(二)滑坡

2、形成条件:

a)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

b)斜坡上松散体的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或下滑力矩大于抗滑力矩

3、防治措施:

a)排水(拦截和旁引滑体以外的地表水,汇集和疏导滑体中的地下水)

b)改变斜坡力学平衡条件,如降低斜面坡度、坡顶减重回填于坡脚,必要时在坡脚或其他适当部位设置挡土墙、抗滑桩或锚固等工程防治措施,增加柔性防护网。

c)改变斜坡岩土性质,如焙烧、灌浆、电渗排水、电化学加固、增加斜坡植被等。

3、略阳滑坡

将军涧滑坡

属于堆积层、中层、大型滑坡,由上层岩体崩塌引起。

采取的工程防护措施有在坡脚修筑挡土墙、抗滑桩,在宝成铁路经由的上方修筑拱形骨架护坡,同时在坡体上还设有截水沟、排水沟。

略阳电厂滑坡(牵引式滑坡)

属于松散堆积物滑坡。

对它的整治历史上曾采用抗滑挡墙和填土反压的方法,在八一年再次滑动后,采用了清方减重的措施进行治理,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还可以修筑框架梁,为保护生态,可在框架中放入植生袋。

阁老岭滑坡

属于牵引式滑坡,对它的防治采用的是拱形挡墙和树状排水系统。

其中的拱形挡墙结合了当地的地质构造特点和岩性特点而建,十分具有特色,从滑坡周界上植被的生长状况来看,该治理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滑坡与崩塌的区别

a)滑坡有滑动面,是个整体运动,有结构性,也是个水平运动,是个剪切破坏。

b)崩塌无滑坡面,没有结构面,是个竖直运动,是张拉破坏(张拉断裂)

(三)泥石流

1、泥石流是山区危害极大的一种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地区,具有突发性、持续时间短侵蚀、搬运、和沉积迅速等特点。

与一般的洪水比,具有更大的能量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典型的泥石流沟有形成、流通、堆积三个动态区。

2、形成条件

a)地质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b)地形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c)水文气象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d)人类活动的影响: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弱剥蚀过程,延缓径流汇集,防治冲刷,保护坡面。

在山区建设中,如果滥砍山林,是山坡失去防护,将导致泥石流逐渐形成,或促使已经退缩的泥石流又重新发展。

3、防治措施

a)水土保持:

包括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平整山坡、修筑梯田;

修筑排水系统及支挡工程等措施。

b)跨越:

用桥梁、涵洞、过水路面、明洞及隧道、渡槽等方式跨越泥石流

c)排导:

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等措施使泥石流排走

d)滞流与拦截,滞流:

拦挡坝,固定泥石流沟床,拦截:

拦渣坝,停淤场。

(四)岩溶

位于略阳城南灵岩寺一带,由下石炭系略阳灰岩经地下水溶蚀而成,主要为溶洞。

1、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a)岩石的可溶性

b)岩石的透水性

c)水的溶蚀性

d)水的流动性

2、岩溶的工程处理

a)疏导

b)跨越

c)加固

d)堵塞

e)钻孔充气

f)恢复水位

(五)河流地质作用及河流阶地

1、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普遍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营力之一。

a)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成为河流的侵蚀作用,并可划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下蚀和侧蚀是河流侵蚀作用过程中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

下蚀作用: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河床逐渐加深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

河水夹带固体物质对河床的机械破坏是使河流下蚀的主要因素。

其作用强度取决于河水的流速和流量,同时也与河床的岩性和地质构造有关。

侧蚀作用:

河流以携带的泥、砂、砾石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成为侧蚀作用。

河水在运动过程中横向环流的作用,是促使河流产生侧蚀的经常性因素。

为了缓解河流的侧向侵蚀作用,可在河流凹岸修筑护坦

2、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夹带沿途冲刷下来的物质(泥沙、石块)离开原地的移动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搬运方式有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

物理搬运的主要物质是泥沙石块,化学搬运的物质则是可溶性的盐类和胶体物质。

2、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夹带的泥砂、砾石等搬运物质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

3.河流阶地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或台地。

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垂直的为横向阶地,与河流方向平行的为纵向阶地。

通常所讲的阶地都是指纵向阶地。

略阳县城附近的八渡河阶地属纵向基座阶地,有较厚的冲击层,但地壳上升,河流下切较深,切透了冲击层,切入了下部基岩内的一定深度,阶地由上部冲击层和下部基岩两部分构成。

略阳县城坐落在它的二级阶地上,该阶地是由地壳上升和河流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基座阶地。

五、实习感想

这次实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体力的考验。

一路上老师,看到该讲的知识点,就停下来,指着前面的山体,给我们细心地讲解。

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而且这种方式,自己接受知识也很快,记忆也深刻,更加引起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兴趣。

略阳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实习。

第一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在野外进行实习。

希望自己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去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