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961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内科操作流程Word文件下载.doc

洗手、戴口罩。

病人:

皮肤准备、合适体位。

环境:

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

心电监护仪、导连线、电极片、75%乙醇棉球等。

5

流程

60

评估病人,如有剧烈运动需休息20分钟。

检查心电图机器性能是否良好。

将心电图机器推到病人床旁,连接电源,向病人解释目的,方法。

嘱病人平卧,用75%酒精棉球擦拭电极放置部位

将心电图肢体导联电极按红,黄,蓝,黑分别连接于病人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

将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按如下位置分别放置: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V2与V4连接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按电源开关于"自动"或"手动"开关。

观察病人心电图的图形变化,识别心电图正常与否,并于病人交流结果。

操作完毕,帮助病人穿好衣服,注意保暖,整理床铺。

对心电图机器及导联线进行清洁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8

评价

病人能说出使用心电图机的目的,并能接受。

病人感觉安全。

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

100

考评老师日期年月日

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简易呼吸器的应用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

病人的呼吸、心率、缺氧情况、有无义齿以及简易呼吸器性能等。

6

个人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带口罩

环境准备:

整洁,安全

评估:

病人的呼吸、心率、缺氧情况、有无义齿以及简易呼吸器性能等

病人准备:

了解目的和插管后的状况,平卧位

物品准备:

气管导管、喉镜、开口器、牙垫、胶布、简易呼吸器、无孔面罩、10ML注射器、氧气、吸引器等

将病人仰卧,尽量将下颌抬起,使气管与口咽喉成一直线,使其呼吸通畅。

清除口腔与喉中任何可见之分泌物。

插入通气导管,防止咬伤舌头。

(必要时可用开口器将扣打开)

急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地方,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并拖住下颌使其朝上,面向急救者

将简易呼吸器前端连接于面罩,后端接管连接氧气。

以面罩盖住病人的口鼻,并以手掌压住面罩使其贴紧患者面部。

用另一只手压缩呼吸球(气囊),将空气送入肺中。

(应规则性的压缩,提供足够的吸气/吐气时间)。

成人12-15次/分:

儿童14-20次/分:

婴儿35-40次/分。

患者达到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

操作者操作熟练,熟悉其性能,维修。

7

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心梗/心衰快速诊断仪的使用

科别姓名得分

及时发现心衰或急性心肌梗塞,使病人及早得到治疗

病人年龄、体重、病情、治疗、血管条件。

向病人解释测快速心梗/心衰的目的、操作方法。

病人自理合作程度、静脉情况。

心梗/心衰快速诊断仪性能是否完好。

心梗/心衰快速诊断仪,血液标本,心梗/心衰试剂片,一次性滴管,安尔碘,棉签,压脉带,一次性5ML针筒,碗盘。

核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及检测项目。

用EDTA抗凝管抽取病人静脉血5ml。

心衰/心梗快速诊断仪使用前首先连接电源,打开开关,等待机器自检。

按"enter"键直至提示:

输入住院号。

根据化验单选择所需测试芯片,用随芯片提供的专用滴管抽取预先准备的静脉血,其滴入芯片测试孔(注意勿将空气滴入)。

将滴有血液标本的芯片插入仪器的专用入口。

输入病人的住院号,按"enter"键直至提示:

等待。

等待20分钟后,屏幕显示检测结果,并自动打印。

芯片自动退出。

将打印的检测结果粘贴至化验单上,作好登记。

将废弃芯片放置于感染性废物处置桶。

关闭仪器,擦拭干净仪器备用。

病人能说出使用心梗/心衰快速诊断仪的目的,并能接受。

结果具有诊断意义。

气管插管术

科别姓名得分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病人的呼吸、心率、缺氧情况、有无义齿。

气囊是否漏气等

受试者平卧,头后仰,颌上台,使口,咽,喉部和气管成一直线。

术者右手拇指,食指推开受试者下唇,抵住上门齿,以开启口腔。

(必要时使用开口器)。

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将舌体腿向左侧,显露悬雍垂,然后沿舌背弯度深入。

喉镜进入咽部见到会厌后,显露声门,右手将气管导管(内放导向管芯)通过声门插入气管,[插入深度;

成人;

女性距门齿20-22CM:

男性距门齿21-23CM:

小孩(12+年龄/2)CM],拔出导向管芯,放入牙垫,退出喉镜。

试听两肺呼吸音,以确定是否插入气管。

位置适当后,用胶布把气管导管及牙垫仪器妥善固定于口周及双颊皮肤处。

向气管导管前端的气囊注入空气5-10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分泌物流入气道。

20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操作者操作熟练,动作轻巧,未造成黏膜的损伤。

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电除颤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病人的年龄、体重、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况。

酌情解释目的

除颤仪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情况。

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整洁、安全,有电源电插座及吸氧、吸痰装置。

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抢救车、乙醇纱布等。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

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选择合适的能量(成人首次200J,第2次200~300J,第3次360J)。

充电:

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尖部);

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病床。

两手同时按下放电键。

观察病人心电图改变。

如果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持续出现,立即重新充电,重复步骤。

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记录。

终末处理。

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节能量。

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

面罩吸氧

供给病人氧气,改善缺氧症状。

病人病情、意识及缺氧程度,鼻腔黏膜及有无分泌物堵塞等,以及吸氧装置。

了解病人的心理反映、合作程度。

解释目的、过程、配合方法等。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合适体位。

周围无烟火及易燃品、环境清洁。

氧气装置一套、湿化瓶内放湿化液,治疗盘内放盛水容器(内盛冷开水)、弯盘、橡胶管、玻璃接管、吸氧面罩、胶布、棉签、纱布、氧气巡视卡和笔。

装表:

氧气筒供氧

检查氧气筒及各部件;

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

氧气表略后倾接与气门上,初步旋紧,扳手加固使表直立;

接湿化瓶、橡胶管、玻璃接管;

检查流量表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开流量表,检查各衔接部位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关总开关,关流量表,将氧气筒推至床边。

中心供氧

将流量表用力插入墙上氧气出口孔;

向外轻拉接头,证实已接紧;

连接用氧装置;

检查接头及管道是否漏气,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面罩给氧

打开氧气,调节氧流量,

将面罩置于患者口鼻处,松紧带固定好。

观察、记录

停止用氧:

摘除面罩;

关氧气。

记录停氧时间

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

记录

熟练安装、使用氧气表及各附件。

湿化液配置及氧流量调节符合病情需要。

面罩固定良好

用氧效果好,各缺氧症状有所改善。

输液泵的使用

控制静脉输液的速度或量。

药物剂量精确、均匀、持续输入体内,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避免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而产生副作用。

解释输液泵使用向病人解的目的、操作方法、告知输液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病人自理合作程度、静脉通路、排尿情况。

输液泵性能、电源、插座是否完好。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了解治疗目的,做好准备。

整洁、温度适宜。

输液泵及电源线,必要时备静脉输液用物。

检查并固定输液泵于输液架上。

备齐用物至床旁,三查七对并解释。

将拟输入溶液开启消毒后,插入专用输液器,排气,检查有无气泡,关闭专用输液器上调节器。

正确安装输液器。

正确调节、使用输液泵:

设定输液容量、速度

再次核查有无气泡

连接病人静脉通路

打开专用输液器上调节器

按启动钮(START),观察通畅情况

若出现报警声,针对原因处理后,再按启动键。

安置病人,交代注意事项

观察并记录

停用输液泵:

先关机,必要时拔针

输液泵擦拭备用,充电

病人能了解使用输液泵的目的,并能配合。

病人输液时出现的报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病人安全,达到治疗目的,输液处无渗漏发生。

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心电监护的使用

是否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症,所需监测的项目。

监护仪的性能

心电监护仪、导连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75%乙醇棉球、监护记录单等。

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安置舒适体位。

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无创血压监测:

选择合适部位,绑血压计袖带;

按测量键

设定测量间隔时间

心电监测:

暴露胸部,正确定位,粘贴电极片;

连接心电导连线

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

调节振幅。

SpO2监测:

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

其他监测:

体温、呼吸等。

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界限,打开报警系统。

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

停止监护:

向病人解释;

关闭监护仪;

撤除导连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病人能说出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并能接受。

病人感觉安全:

未因报警音量等影响睡眠、引起恐惧。

开关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安放电极正确。

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形。

监护有效,达到目的。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通过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可反映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充盈压力、心脏功能,以指导补液量,防治输液过多使心脏负荷过度。

是指导输液的可靠指标,可以确定心率增快的原因。

病人的深静脉状况和全身情况。

病人的心理、有无咳嗽、烦躁、呼吸机、有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仪表端庄、着装规范、态度认真、洗手、戴口罩。

平卧位。

整洁、安全。

注射盘、三通1个、静脉输液延长管、10毫升注射器1个、内径2毫米的静脉输延长管;

监护仪、压力插件、压力传感器、压力袋、生理盐水注射液、肝素钠、固定架等。

备齐用物至床旁;

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

摆好病人体位;

连接传感器,打开监护仪,将三通前后两端分别连长管和抽好无菌液体的注射器。

将三通另一侧端与中心静脉管相连。

校定“0”:

使换能器零点与患者右心房保持在一水平上(患者平卧使,相当于腋中线第四肋间)。

将零点通大气,较零。

将换能器通大气处固定在床头或床尾。

测压:

暂停输液,连接压力传感器与病人中心静脉管,观测监护仪上描记的中心静脉压压力图形和数值。

记录:

记录压力数值(正常值:

5-12cmH2O,0.49~1.18kPa)。

终末处理,整理用物,洗手。

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