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06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西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D.牛具有重要的价值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政府多次赏赐牛给百姓,以达到鼓励百姓的作用,说明牛在汉朝具有重要的价值,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政府多次赏赐牛给百姓,没有体现政府重视牛耕技术的推广,A项错误。

材料反映政府多次赏赐牛给百姓,没有体现政府鼓励百姓养牛,B项错误。

牛作为古代重要的劳动和生产工具,不可能成为百姓日常的食物品种,C项错误。

3.宋代某理学家说:

“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

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

”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是说治国之道的根本在于君王的德行,君心正则天下安,故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C项正确。

材料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而不是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强化封建等级秩序,而是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而是强调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D项错误。

4.在古代的官民交易过程中,经常出现“亏损下民”甚至“强行夺买”的现象。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规定:

“宫禁中市物,视时估(根据市场实价估定的官方价格)率加十钱。

”该规定说明明朝初年

A.政府采购具有强制性

B.政府注意规范市场运作

C.官营手工业日益衰落

D.政府掌控了市场的价格

..................

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宫禁中市物,视时估(根据市场实价估定的官方价格)率加十钱”,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政府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5.按照中国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中的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不被他人所窥识,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经营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

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营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B.人们对洋务企业缺乏信任

C.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

D.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股份公司,而股份公司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组织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方式,所以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账务公开也是受到了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

查账是近代股份公司中股民的权利,材料未体现股民对企业的不信任,B项错误。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而不是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错误。

近代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的确较快,但在材料中媒体只是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不是强调其传播的速度,D项错误。

6.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

“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

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

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侯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梁启超极力抵制民主革命

B.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

D.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初,梁启超就认为应当抛弃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形成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民族观念,这说明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故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梁启超抵制民主革命的意图或行为,而是强调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A项错误。

材料强调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不等于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C项错误。

文化的近代化有很多的表现,仅梁启超的一句言论不能说明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D项错误。

7.1940年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发: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9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应绝对禁止登载。

”这说明

A.国民党极力破坏抗战新局面

B.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

C.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

D.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其目的是为了削弱中共抗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维护其一党专政的地位,故C项正确。

抗战时期,虽然国民党制造了一些摩擦事件,但并没有极力破坏抗战的局面,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而是强调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B项错误。

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不等于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D项错误。

8.下面是1960年和1961年我国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变化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

全国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

1960年

2.6%

1961年

25.3%

A.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了调整

C.加大了对工业建设的资金投入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1961年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相比1960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因为我国从1960年底开始对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进行纠正,也是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调整的结果,故B项正确。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时期,A项错误。

材料只涉及对粮食统购价格的调整,没有体现对工业建设的资金投入,C项错误。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

9.罗马法规定:

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

A.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

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

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误。

10.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

这说明启蒙运动

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

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

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

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解析】材料说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大量的文艺作品,在上层社会宣传启蒙思想还通过大量印刷报刊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和接受启蒙思想,由此可知,启蒙运动认识到了普通群众的力量,C项错误。

材料反映启蒙运动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但不能说明启蒙运动起源于普通民众,A项错误。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纯粹的文艺运动,B项错误。

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不是浪漫主义,D项错误。

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1.下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据图可知

A.美国重视并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

B.英国已经完全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C.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日渐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1913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日本的工业生产的比重各不相同,日本最低,美国最高,这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

材料信息反映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日本的工业生产的比重各不相同,没有涉及美国重视并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A项错误。

英国丧失殖民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没有涉及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日渐加剧,C项错误。

12.1959年,美国在制定的国家安全基本政策文件中指出:

“对于那些奉行中立主义对外政策的不发达国家,只要他们不受共产党的控制而保持独立……美国就应支持这些中立的不发达国家。

A.美国缩小了冷战的范围

B.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

C.美国争霸重心发生变化

D.世界局势日益趋向稳定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冷战时期,美国坚决反对不发达国家受共产党的控制,说明美苏都加紧对世界的争夺,世界局势也日趋紧张,故B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冷战范围的缩小,而是强调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A项错误。

C项所述对材料主旨理解有误,不能说明美国争霸重心发生了变化,故C项错误。

美苏冷战,加紧对世界的争夺,世界局势日趋紧张,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毛织物占据着英国输出品的王座。

棉纺织处于十分渺小的地位。

然而从18世纪初开始,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

上至王室,下到普通百姓,都以用印花布和白棉布做窗帘、垫子、卧具等为典雅美观和时尚。

棉纺织品不仅在英国国内受到欢迎。

同时也深受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欢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利润最丰富的商品。

英国政府为了増加財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以保证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

除了对棉纺织工业直接的政策保护外,国王和政府还给那些在棉纺织工业的发明创造者发奖、封爵,以奖励他们在促进棉纺织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貢献。

如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紡紗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請他担任徳比郡的郡长。

——摘編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材料二

17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购运南京布(即江南棉布)。

乾隆末年,欧美各国购买的南京布已突破百万匹。

嘉庆三年,南京布销量更翻了一番,达210余万匹。

从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十三年的48年中,欧美各国进口的南京布总数高达4460余万匹……据统计,苏(州)松(江)地区年产棉布约4500万匹,进入长距离运销的有4000万匹,以每匹价银0.3两计之,商品值为1200万两。

其中销东北及北京1500万匹,销广东1000万匹,销福建100万匹,其余销浙江及运苏州加染。

销广东的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南洋、欧美;

销北京的也有一部分转贩俄国;

在苏州染色之布,一部分由运河北销,一部分溯长江至汉口。

——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棉布大量外销海外的原因。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中英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

【答案】

(1)特点:

起步晚,发展快;

利润高,收入多;

受到政府支持和直接保护;

政府鼓励棉纺织行业的发明创造。

(2)原因:

中国棉布生产技术先进,棉布产量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国与欧美等地的联系;

欧美等地对中国棉布的需求旺盛;

欧美等地的棉纺织技术较为薄弱。

共同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都推动了本国国内市场的扩大;

都拓展了海外市场;

都加强了本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然而从18世纪初开始,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可从起步晚,发展快方面回答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同时也深受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欢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利润最丰富的商品”可从利润高,收入多方面回答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英国政府为了増加財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以保証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場的绝对垄断。

”可从受到政府支持和直接保护方面回答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国王和政府还给那些在棉纺织工业的发明创造者发奖、封爵,以奖励他们在促进棉纺织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貢献”可从政府鼓励棉纺织行业的发明创造方面回答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第一小问,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棉布大量外销海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棉布生产技术先进和棉布产量巨大、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国与欧美等地的联系、欧美等地对中国棉布的需求旺盛、欧美等地的棉纺织技术较为薄弱等方面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关于棉纺织业发展对中英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促进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推动了本国国内市场的扩大、都拓展了海外市场、都加强了本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思考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04年清政府《奏定大学堂章程》对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计划和规定。

序号

学科

课程计划

1

经学科

分设周易、尚书、毛诗(诗经)、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理学十一学门

2

政法科

分设政治、法律两学门

3

文学科

中国史、美国史、中外地理、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日本文学等八学门

4

医科

设医学、药学两学门

5

格致科

分设算学、星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六学门

6

农科

分设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四学门

7

工科

分设土木、机器、造船、造兵器、电气、建筑、应用化学、火药、采矿及冶金九学门

8

商科

分设银行及保险、贸易及贩运、国税三学门

——摘編自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围绕表格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答案】论题:

京师大学堂的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

阐述:

晚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创立了京师大学堂。

其在课程的编排中,虽然传统经学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更多的课程,如格致科中的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门;

工科的电气、应用化学、火药学门;

商科的银行、保险等学门都呈现了教育近代化的特征。

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进而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月强,所以京师大学堂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

(9)(注:

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梁武帝萧衍上台伊始,下诏将凡属后宫、乐府、西解等处的妇女全部放遣。

禁绝除习礼乐、缮甲兵以外的一切浮費,提倡节俭。

他身体力行,经常只穿布衣、食菜蔬,又虚已待下,采纳众议。

他诏令公东府置木函、石函各一,规定如果对在位者所来注意的政事欲加议论,可投谤木函;

如果以功劳、才能、冤枉未为人所知,投石函。

萧衍还注重整肃吏治,每当选择长吏,都尽量做到廉平。

凡被擢举者,亦亲自召见,训以政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梁武帝》

(1)根据材料概括梁武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武帝改革的影响。

(1)措施:

释放宫中妇女;

废除浮费而力行节俭;

设置木函、石函听取百官意见;

整顿吏治并选拔有オ能的官吏。

(2)影响: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有利于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穏定;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

(1)根据材料“下诏将凡属后宫、乐府、西解等处的妇女全部放遣”可知释放宫中妇女;

根据材料“禁绝除习礼乐、缮甲兵以外的一切浮費,提倡节俭”可知废除浮费而力行节俭;

根据材料“他诏令公东府置木函、石函各一,规定如果对在位者所来注意的政事欲加议论,可投谤木”可知设置木函、石函听取百官意见;

根据材料“萧衍还注重整肃吏治,每当选择长吏,都尽量做到廉平。

凡被擢举者,亦亲自召见,训以政道”可知是整顿吏治并选拔有オ能的官吏。

(2)关于梁武帝改革的影响,结合梁武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穏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思考作答。

本题引用梁武帝改革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措施”“影响”,难度相对简单。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下诏将凡属后宫、乐府、西解等处的妇女全部放遣”“禁绝除习礼乐、缮甲兵以外的一切浮費,提倡节俭”“他诏令公东府置木函、石函各一,规定如果对在位者所来注意的政事欲加议论,可投谤木”等,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概括归纳即可。

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

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

”他进一步警告说:

“在最后阶段陷在法国西部,而俄军却已迫近德国本土,那就会出现最为不利的外交形势,立即有产生混乱不堪局面的可能性。

”罗斯福的顾问舍伍德也说:

“除非我们迅速行动,否则。

我确信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或者德国投向共产主义,或者有可能陷入完全无政府状态。

”正是这种考虑催促美国最后向英国施压迅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急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影响。

(1)原因:

加快德国法西斯的败亡;

防止德国单方面投降苏联;

阻止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扩大;

为美国加強对战后欧洲的控制做准备。

加速了欧洲战场反法西斯胜利的进程;

増強了美国在欧洲的势力;

为战后美国对欧洲的争夺埋下了隐患。

(1)根据材料“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

”可知是加快德国法西斯的敗亡;

根据材料“或者德国投向共产主义,或者有可能陷入完全无政府状态”可知是防止德国单方面投降苏联;

根据材料“而俄军却已迫近德国本土,那就会出现最为不利的外交形势,立即有产生混乱不堪局面的可能性。

”可知是阻止苏联势力在欧洲的扩大;

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为美国加強对战后欧洲的控制做准备方面作答。

(2)关于美英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速了欧洲战场反法西斯胜利的进程、増強了美国在欧洲的势力、为战后美国对欧洲的争夺埋下了隐患等方面思考作答。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27年,瞿秋白在(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中写道:

“党应当使这种暴动采取游击式的战争。

这种游击战争,随后很容易发展而成巨大的农民暴动,进一步而达到在较大范围内夺取政权。

”由此,瞿秋白首次提出了农村游击战争的概念。

在中共六大上,瞿秋白肯定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更大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党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

通过对革命游击战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瞿秋白认为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將由大城市、中小城市逐步向县城、偏远乡村等地转移。

——摘编自张亚楠《瞿秋白农民观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农村游击战争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瞿秋白提出农村游击战争思想的意义。

(1)内容:

将农民暴动发展成为游击战争;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农村土地革命;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阵地。

(2)意乂:

瞿秋白的农民革命思想认识到了农民対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1)根据材料“党应当使这种暴动采取游击式的战争”“瞿秋白首次提出了农村游击战争的概念”可知是将农民暴动发展成为游击战争;

根据材料“瞿秋白肯定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更大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党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可知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农村土地革命;

根据材料“瞿秋白认为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將由大城市、中小城市逐步向县城、偏远乡村等地转移”可知是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阵地。

(2)关于瞿秋白提出农村游击战争思想的意义,联系瞿秋白农村游击战争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认识到了农民対中国革命的重要性、推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方面思考作答。

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

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内容”“意义”。

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

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党应当使这种暴动采取游击式的战争”“瞿秋白首次提出了农村游击战争的概念”“瞿秋白肯定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更大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党必须努力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等。

(3)答:

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

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