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111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9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文档格式.docx

6

10.5-10.9

5、学会合作与助人

7

10.12-10.16

6、我为奥运做点啥

8

10.19-10.23

7、剪纸圈

9

10.26-10.30

8、直升飞机为什么能垂直升降

10

11.2-11.6

9、日常用品的改进

11

11.9-11.13

10、时间巧安排

12

11.16-11.20

11、做个节约用水的小模范

13

12、研究家养动物

14

11.23-11.27

13、用气球做游戏

15

11.30-12.4

14、叠纸盒

16

12.7-12.11

15、头脑越用越聪明

17

12.14-12.18

复习,总结

18

12.21-12.25

成果展示、评比、提出希望

19

12.28-1.1

考核

20

1.4-1.8

机动

21

1.11-1.15

22

1.18-1.22

备注:

课题:

学期起始课

教学内容:

学期起始课。

教学目标:

a)浏览教材。

明确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重、难点。

b)明确用本原则,作业书写格式。

c)明确为本学期写作应做的准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牢记各项要求,并落实到学习过程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起始课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自我介绍

浏览目录

提出实践活动课的安排和要求

相互了解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学生了解情况

一、自我介绍,相互了解。

二、浏览目录,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三、提出实践活动课的安排和要求

学生应每次课准备一下物品:

剪刀、直尺、胶水、笔记本、各种学生需准备的实践活动材料及学具袋

第一课:

做个小小“成果袋”

教学设计思路:

引入课题——确定“成果袋”收藏内容——收集样品作为设计参考——设计自己的“成果袋”——准备工具和材料——根据自己的设计步骤进行制作——展示做好的成果袋。

1~4页,做个小小“成果袋”

1、了解保存各类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

2、知道建立“成果袋”和积累学习成果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3、从分利用手工、美术、劳动等技能,设计制作自己的成果袋,培养学生的想象、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自己的成果袋

教学难点:

学生的想象、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成果袋样品、制作用的旧挂历、牛皮纸、包装纸等、剪刀、胶水、线绳等工具。

引入

确定内容

选择方案

设计方案

设计成果袋的步骤,让学生初步体验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四、做个小小“成果袋”的设计教学

1、旧报纸,巧剪裁,做个小小“成果袋”。

实践活动装成果,伴我成长随身带。

2、确定“成果袋”收藏的内容。

参见《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材料》,了解活动内容;

确定收藏内容。

3、想一想,生活中的成果袋的样子。

4、设计自己的“成果袋”。

填写设计方案。

(留作作业)

我的“成果袋”设计方案

需要存放的东西:

用于制作的材料:

设计图样:

下次课把自己设计所需材料带齐。

板书设计:

做个小小“成果袋”

第二课时

学生修改设计方案

制作成果袋

展示与评价

总结与拓展

修改自己的设计,进一步完善。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展评,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反思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收获。

拓展知识,谁学生进一步深化、提高。

1、学生修改设计方案

针对自己的设计方案,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想法,自己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2、制作成果袋

现在,请大家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拿出自己的工具材料,动手制作属于你自己的成果袋吧!

3、教师参与活动

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教师积极参与,针对学生活动时的突发情况,及时的进行辅导和引导。

4、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教室里选一块地方,将学生的成果袋悬挂起来展示。

(2)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成果袋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好的成果袋,在全班展示。

每个小组进行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一个成果袋。

(3)请得奖最多的同学谈自己的收获

请得到“我最喜欢的成果袋”得奖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如:

你是怎样设计出这样的成果袋的?

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并且填写“课堂评价表”。

(5)教师小结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5、总结与拓展

在这个活动中,所有的同学们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成果袋,真不错!

其实,保存成果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写活动日记也是。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继续研究下去,肯定有不少收获!

学生作品展示

★★★★★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夹玻璃球”比赛

熟悉规则做比赛——改进工具再较量——交流讨论谈收获——夹玻璃球的小组赛

5~8页,“夹玻璃球”比赛

1、通过参加“夹玻璃球”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积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多观察。

善思考、勤动手的良好习惯。

2、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改进夹玻璃球工具。

在活动中细致、观察思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师:

计时器(大)一个,把学生按四人为一组,每组一块组牌、二张活动记录表。

学生:

每人准备两个容器,一双筷子(一头方、一头圆)、10个玻璃球。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试一试

把统计结果记录。

引发思考

情境引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引发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记录有助于参考。

引发思考,留作业,改进方案。

培养学生动脑习惯。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猜一猜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里有两只碗,其中一只碗内装了10个玻璃球;

这还有一双筷子,一头是方的,一头是圆的。

如果请你分别用筷子的圆头和方头把碗中的玻璃球夹到一只空碗中。

在相同时间内你猜是用筷子的方头夹球夹得多呢?

还是用筷子的圆头夹得多呢?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试一试。

对,试一试,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让我们每位同学做好准备,试一试。

2、让学生试一试

(1)师:

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咱们分两次进行,先用筷子圆头夹玻璃球到另一只碗内,为时一分钟,再用筷子方头夹玻璃球至一只碗内,为时一分钟,最后把自己两次夹球的数量填写在活动统计表内。

(参见P6的统计表一)

(2)生分两次尝试。

你们两次夹球的数量是多少呢?

和你的猜测一样吗?

用筷子的圆头夹球比用方头夹球数量多。

用筷子的方头夹玻璃球特别不好夹,老打滑。

用筷子圆头夹球要比用筷子方头夹球好夹。

通过我们的动手试一试,有了这么多的发现。

我们发现原来用筷子的圆头要比用筷子的方头好夹。

那是不是用筷子的圆头很容易就能把玻璃球夹上来呢?

都用筷子的圆头夹球,有的同学夹球多,有的同学夹球少,那如果一会儿我们都用筷子圆头进行夹玻璃球比赛,怎样才能加快自己的夹球速度呢?

作业:

回家可以边尝试,边思考、边讨论,研究如何提高夹玻璃球的速度。

P6的统计表一(实物投影)

汇报改进措施

操作

讨论总结

拓展延伸

汇报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操作做好准备。

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讨论提高

进行小组比赛,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一、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我们发现了哪种头的筷子夹的比较好,如何改进呢,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如何改进

二、学生在进行操作

完成统计表P6的统计表二

三、交流讨谈收获

小组交流、讨论,比比哪种方案夹出的玻璃球数量最多、失误率最低?

并说说原因是什么。

填写P7的我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夹玻璃球”小组比赛

将全班同学分成4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夹玻璃球比赛:

每组取一高筒玻璃杯,将30枚玻璃球放在杯中,供比赛用。

设裁判1人,负责主持比赛;

设副裁判2人,协助裁判计时和统计结果。

比赛按统一号令开始;

要求各组将杯中的球夹出,放到旁边的空碗中。

以用时最少、夹球数量最多为胜。

P6的统计表二(实物投影)

小组比赛成绩统计图

第三课:

书包里的环境问题

快速联想——整理与反思——拓展延伸——选择与研究——角色扮演——总结

9~12页,书包里的环境问题

1、通过研究书包里的环境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理念。

2、培养学生探究、分析与反思的能力。

3、了解书包中的文具和学具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通过研究书包里的环境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理念。

培养学生探究、分析与反思的能力。

各种文具、学生分组。

基本活动

整理自己的书包

拓展与延伸

选择与研究

书包中的现实环境问题引发思考

通过整理自己的书包,结合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书包里潜藏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进行选择性的研究活动,从中得到锻炼。

1、基本活动:

书包中的现实环境问题

(1)通过快速联想,举例书包中的环境问题。

学生举例说一说,有哪些环境问题。

思考:

想一想,说一说,书包里装什么?

各种东西有啥用,环境问题如何?

(2)通过整理自己的书包,结合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你的书包里的环境是否严重?

要实事求是,不要难为情而搪塞。

对自己书包中的环境问题,设想预防和处理的办法,比如:

书包里不带零食等。

2、拓展与延伸:

书包里潜藏的环境问题。

除了前面所说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外,书包里的书本、文具中,还潜藏着哪些环境问题呢?

让我们进一步作出深入的研究吧!

组织学生讨论。

3、选择与研究(教师提出研究要求,学生课上完成不了可以再课下继续完成)

教师提出要求:

选择书包中的一种文具或学具进行研究,了解其在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如:

书本就涉及到纸的生产和选用;

木杆铅笔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涂改液产生的气味对人体的影响;

玩具型文具对学生学习注意力有干扰等。

各小组只选择一个组内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

通过制定一份周密的研究计划;

然后按计划一丝不苟地开展活动。

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老师也会随时帮助大家。

完成书上P11的表格。

书上P11的表格(实物投影)

教师随机写出学生发现的书包环境问题

反馈结果

角色扮演

谈收获

动员,提高。

通过复习反馈,讨论调查研究结果,交流汇报。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验文具的“生命”过程,敦促学生合理使用文具,保护环境。

提高学生爱会文具,爱护环境的教育。

一、通过复习反馈,讨论调查研究结果。

上次调查的结果如何,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中,着重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我认为该文具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4、对书包中的书本、文具等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

二、角色扮演:

组织学生先进行小组内的排练,然后进行汇报表演。

学生在排演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文具的本身特点。

形式可以是小品、故事或者童话剧等形式进行。

三、通过表演和讨论,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动员:

作为一名学生消费者,我们在选择、使用文具和处理废旧文具时,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同学们在学校或者班级里,开展“绿色书包”活动,并总结活动的经验,向全校进行宣传和推广。

3、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4、解决办法,提出建议。

开展“绿色书包”活动

第四课:

“站报纸”游戏

测量与预测——了解规则做游戏——拓展与延伸,反思交流——反思游戏过程——交流预测经验——活动创新活动建议(收集名言警句)

13~16页,“站报纸”游戏

1、通过测量报纸和计算报纸面积的活动,使学生找到测量的最佳方法,并初步渗透计算报纸面积的知识。

2、通过“站报纸”活动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预测、实践、反思、和创新的能力。

3、通过“站报纸”的活动,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

通过测量报纸和计算报纸面积的活动,使学生找到测量的最佳方法,并初步渗透计算报纸面积的知识。

使学生找到测量的最佳方法

1、学生准备:

测量用的尺子。

2、教师准备:

几张同一规格的报纸。

实物投影

猜谜导入

测量与计算

预测“站报纸”人数

“站报纸”比赛

课后思考题

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本节课活动主题。

通过计算,数化知识,让实验更精准

通过游戏,得到体验。

通过交流,学生进行反思。

一、猜谜

一张纸,四方方,国家大事它来装。

衣食住行全都有,天文地理它也装。

语文数学和英语,不会它也来出招。

谜底:

报纸

二、测量与计算

1、学生测量报纸的长与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2、教师说明报纸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

宽=面积

3、学生计算报纸的面积。

三、预测“站报纸”人数

学生预测出被测量报纸摊开、对折一次、对折二次、对折三次共可站多少人。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员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预测,最后由汇报员向老师汇报预测结果。

四、“站报纸”比赛

1、由裁判员宣读比赛规则。

(裁判员是由各组推选的。

2、进行第一次“站报纸”比赛。

(初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学生会感到非常新鲜有趣,又加上求胜之心迫切,估计会一拥而上,互不相让,造成比赛的失败。

3、进行第二次“站报纸”比赛。

(这一次,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站报纸方法与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进行。

4、评出优胜小组。

A、请优胜小组谈体会,并进行“站报纸”表演。

B、向优胜小组颁奖。

五、课后思考题:

取胜或失败的原因。

游戏规则:

被测量报纸摊开、对折一次、对折二次、对折三次共可站多少人。

谈话引入

填写表格

创新活动建议

游戏反思,使学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反思。

填写表格,把想法落实到笔头上。

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

创新活动是让学生进一步的收集资料,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内化的过程。

让学生能够结合名言锦句,来使学生对“团结”、“自信”、“快乐”、“成功”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谈话引入,游戏反思。

按相同的游戏规则,各组的结果相同么?

我们能从最后的优胜队中找出获胜的原因吗?

如果没有获胜,原因又有哪些呢?

请大家互相说一说,交流一番。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

二、填写,收获体会。

完成书上P16页的收获体会表格。

三、创新活动建议:

收集名言锦句。

做过“站报纸”游戏,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感悟。

我们会发现做好一件事,不但要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巧妙的方法……

请结合自己在这一活动中感触到最深的地方,收集古往今来有关“团结”、“自信”、“快乐”、“成功”方面的名言锦句,激励自己,鼓励同学一起进步吧!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一个好汉三个帮;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

——福莱;

牙齿痛的人,想世界上有一种人最快乐,那就是牙齿不痛的人。

——萧伯纳;

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

——高尔基;

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格拉索;

欢乐来自你潜能的发挥。

——威尔·

舒尔兹;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低估自己的人也会被别人低估。

天生我材必有用。

落潮总有涨潮日。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有志者事竟成;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

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教师随机写出学生搜集的名言锦句。

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第五课:

学会合作与助人

基本活动:

做游戏想问题,填写我的想法——拓展与延伸:

模拟小组“残疾”行动——做个“残疾”游戏——填写感受——讨论我们的行动准则——创新活动建议:

和父母合作设计新活动。

17~20页,学会合作与助人

1、通过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注重合作的思想品质。

2、通过亲历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合作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成功的“金钥匙”,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培养学生注重合作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感悟到合作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成功的“金钥匙”,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小奖票、毛巾、剪刀等。

谈话导入

做游戏想问题

游戏一:

单人剪纸

游戏二:

双人剪纸

谈感受

填写:

我的想法

明确本次学习的重点。

通过做游戏,完成各种体验,每一个游戏都通过游戏和谈感受来完成。

通过评比谁剪得又快又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两人共同解决剪纸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希望能和自己的伙伴愉快合作,但实际合作起来却往往并不容易。

原因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二、基本活动:

做游戏想问题。

居室贴窗花,装饰温馨家,

窗花自己剪,那该多棒啊!

(通过评比谁剪得又快又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左手拿纸条,你手拿纸条。

右手握剪刀。

我手握剪刀。

大脑做协调,这样搞“合作“,

剪得快又好。

怎能剪得好?

(两人共同解决剪纸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谈感受:

比较两次剪纸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

1、交流各自的切实感受。

2、根据不同情况,请同学谈感受,总结:

合作做事,想要成功还需要讲求方法。

四、填写:

通过游戏,我们把刚才的讨论和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表格里。

单人剪纸游戏二:

谈体会

讨论

模拟小组“助残”行动

体验社会弱势人群的心理感受,和应有的积极态度。

懂得要帮助弱者,就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尊重和信任对方;

理解帮助弱势人群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拓展延伸:

模拟小组“助残”行动。

1、做“助残”小游戏。

教师公布游戏规则:

准备几张纸条,写上不同残疾类型和活动要求;

每三人为一小组,按组参加游戏。

分组抽取纸条;

按要求确定一名同学扮演“残疾人”,按照残疾的类型化好妆;

其它同学作为助残者。

依据活动要求,指定助残措施,帮助“残疾人”完成活动任务。

你扮残疾人,每个健全人,

尽管请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