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500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作一叶脉标本Word格式.docx

1、对操作步骤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2、各药品的作用各是什么?

  3、做叶脉标本有没有别的方法了?

制作二:

腊叶标本

1、学会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腊叶标本制作。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让学生从中领略生命的美丽。

汞酒精溶液

采集和压制的器具剪切和挖掘工具:

手剪(枝剪)、高枝剪、锯和撅铲(挖掘工具)等。

标本夹和标本纸:

多用轻韧的木料制成,长约43厘米,宽约30厘米。

常用宽约2.5-3厘米、厚约5-7毫米的木条钉成,横向每隔4-5厘米一条,四周用较厚(约1.8厘米)木条钉实。

通常用较软,吸水力较强的草纸来做标本纸。

烘干机/炉:

用于加热干燥标本,有时可用电热器或家用的电吹风代替,也可使用火炭或煤油、汽油炉子等。

采集箱和采集袋:

采集标本常用铁皮制的采集箱(桶),也可用轻巧便携而实用的塑料袋。

其他标本采集和包装用品:

小型塑料袋(暂存小草及柔弱植物)

广口塑料瓶(用于采集植物分离器官的液体保存)

小纸袋(装花果散件和植物碎片)

标本夹绑带(耐火尼龙带)

长绳和玻璃扁绳等手持放大镜望远镜海拔表和罗盘或GPS、

镊子、刀片等光学照相机或数码照相机,胶卷或存储设备;

铅笔、碳素水笔、粗细不同的记号笔、米尺、标本野外记录本、标签(号牌)、日记本、空白纸张等;

手提式计算机等。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就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

腊叶标本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是植物分类工作者常用的标本,也是最容易制作的一种标本。

一、采集标本

选择长约35厘米左右的二年生、有花或/和有果,且生长正常的枝条进行采集。

并做适当的修剪,使之便于干燥并能被装贴固定在一张台纸上。

木本植物一般不需要挖掘根部和剥取树皮,但对于形态比较特殊(如桦木属)或有特殊经济价值的种类,可收集一些附于标本上。

采集木本植物时,应当用枝剪或高枝剪剪取(图),切勿用手折断,影响标本的美观,对纤维长而强韧的树木等,尤应注意。

 

对于落叶木本植物,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采集冬芽和叶花齐全(先花后叶或先叶后花)的材料。

一份完整的落叶木本植物标本应包括冬芽时期、花期和果期三个不同时期的枝条。

雌雄异株的植物除花外,其他器官亦有区别,必须采集雌、雄不同株上的花果和各时期的叶、冬芽等,这样的标本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对全面研究物种的形态和分类更为有用。

对矮小草本,要整株植物连根采集;

对匍匐草本、藤本,注意主根和不定根,匍匐枝过长时,也可分段采集;

具地下茎的草本,要尽可能挖取地下茎部分。

高达1米以上的高大草本,采集时最好也连根挖出。

干燥时可将植物体折成 

"

V"

形、"

N"

形或"

W"

形,让其合乎标本装订到台纸上的要求。

也可将植物切成分别带有花果、叶和根的三段压制,然后三者合订为一份标本装订。

大型叶植物,它们的叶子和花序均很大,采集标本时可采一部分或分段采集,以同株上幼小叶加上花果组成一份标本(同时标明叶实际大小);

或把叶、叶柄各自分段取其一部分,再配花果组成一份标本。

当花序较大时,可把其他的小花序剪掉,留下一个小花序(同时标明花序实际大小),但要注意必须带上苞片和小苞片。

一些花易凋萎和脱落的植物,压制时又会粘在衬纸上而易被损坏,可先将花器官单独贴在餐巾纸/手纸上,在花尚未全干之前不要将其打开。

多余的花可置于装有固定液的塑料瓶中保存,瓶子内的液体要完全装满,因为气泡会损坏脆弱的材料。

对于像菟丝子、列当这样的寄生植物应连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记录寄主的名称。

二、压制标本

压制标本是将标本逐个地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上下再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

压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

罗叠高度以可将标本捆紧,又不倾倒为宜,一般叠至1尺左右。

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应多夹几张纸。

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

初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

3~4天后标本开始干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

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

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干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

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

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部分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菟丝子、桑寄生、生姜、芋头、兰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压制了1~2个月后,细胞还不死,致使叶、花脱落。

这些标本,就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

有的标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组织软化再压,效果较好。

4、标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受力均匀,不致倾倒。

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

标本较长的,可以折成"

V"

或K"

N"

形。

5、换纸是否及时,是关系到标本质量的关键步骤。

初压的标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换2~3次,第三天后每天可换一次,以后可以几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

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

最初几次要注意整形,将皱折的叶、花摊开,展示出主要特征。

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

用烘干的热纸换,效果较好。

换纸时要轻拿轻放,先除去标本上的湿纸,换上几张干纸,然后一只手压在标本上面的干纸上,另一只手托住标本下面的湿纸,迅速翻转,使干纸的一面翻到底下,湿纸翻到上面,再除去湿纸,换上干纸,这样可以减少标本移动,避免损伤。

植物标本的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不同。

有的标本如车前草、龙葵、牵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一个月才干。

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压制进常会脱落,换纸时必须逐个捡起,放在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码夹在一起。

为了使标本快速干燥并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置45~60℃的恒温干燥箱里烘干或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快速干燥。

此外,用硅胶作干燥剂则能使植物标本快速干燥,效果良好。

三、标本装订

装订是将标本固定在一张白色的台纸上,装订标本也称上台纸。

装订目的一方面是为长期保存标本不受损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观察研究。

台纸要求质地坚硬,用白版纸或道林纸较好。

使用时按需要裁成一定大小。

装订标本通常分三个步骤,即消毒、装订和贴标签。

1、消毒:

标本压干后,常常有害虫或虫卵,必须经过化学药剂消毒,杀死虫卵、零点菌的孢子等,以免标本蛀虫。

通常用的消毒剂有1%升汞酒精溶液。

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药剂薰蒸消毒。

这些都是剧毒药品,消毒时要注意安全。

如用紫外光灯消毒较为安全有效。

2、装订:

装订标本先将标本在台纸上选好适当位置。

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纸上的右下角,以便贴标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标本在台纸上的位置确定以后,还要适当修去过于密集的叶、花和枝条等,然后进行装订。

装订标本一般用间接粘贴法。

具体的做法是:

在台纸正面选好几个固定点,用扁形锥子紧贴枝条、叶柄、花序、叶片中脉等两边锥数对纵缝,将纸条两端插入缝中,穿到台纸反面,将纸条收紧后用桃胶水在台纸背面贴牢,再将花、果的解剖标本、树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纸上,易脱落的花、果应装在纸袋里,贴在台纸的适当位置,以使必要时取出观察研究。

因此纸袋既要贴得牢固,不使花、果丢失,又要便于取出。

大的根茎、果实等纸条不易固定,可用白车线代替,细弱的标本可用桃胶水直接将标本贴在台纸上。

没有桃胶水也可用一般办公用的胶水,或加防腐剂的浆糊代替。

细小的植物如苔藓、地衣、水绵、木耳等,用以上方法不易装订,可用透明玻璃纸覆盖在标本上,玻璃纸四周用胶水粘贴在台纸上。

整体标本每张台纸只能放一种植物标本。

比较标本一张台纸按需要放置同一类标本。

3、贴标签:

标本装订后,在右下角贴上标签。

制作三:

动物浸制标本

一制作蜥蜴浸制标本

1、学会制作蜥蜴浸制标本。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学会标本制作的艺术。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

用作防腐剂。

乙醚:

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

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

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

用作驱虫剂。

萘:

解剖刀:

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

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

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

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

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

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

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

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

一、标本的采集

蜥蜴类常常生活在干燥、温暖、阳光充沛的山坡、草丛、树上或路旁的石堆缝隙中,有时爬到草丛上捕食昆虫。

我国的蜥蜴大多数是小型种类,使用简单工具就能进行捕捉。

常用工具有软树枝、活套、蝇拍、小网和钓竿等。

用软树条扑打。

当发现蜥蜴后,可用软树枝或细竹梢扑打,使其受震而暂时不能活动,然后迅速拾起放入容器内。

我国产的蜥蜴均没有毒,完全可以用手拾取。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地上活动的种类。

用蝇拍或小网捕捉,此法多用于墙壁上活动的种类。

用活套捕捉。

用一根长竹竿,其末端结一根马尾或尼龙丝的活套,当遇到蜥蜴,待它停止不动时,乘机将竹竿轻轻伸出去,套住它的颈部,立刻拉回,或在蜥蜴面前摇动活套,挑逗蜥蜴,等它仰头时,将活套对准蜥蜴头部扣下,迅速提起拉回。

此法主要用于捕捉树上活动的种类。

用诱饵垂钓进行诱捕。

用一定长度的棉线系以昆虫进行垂钓。

此法用于捕捉石缝中的种类。

二、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1.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

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蜥蜴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2.整形

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

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

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蜥蜴,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

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

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

蜥蜴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

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

1小时以后,蜥蜴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

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蜥蜴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

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3.装瓶

从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针穿好白丝线,在蜥蜴的胸部靠近前肢处和腹部靠近后肢处各穿过一条白线,将线缚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边缘上打结,尾部也可绑扎一条白线,使整个标本缚扎于玻璃片上,然后制做玻璃片的垫角,安装于玻璃片上,再装入已洗刷干净的标本瓶中。

将标本装入瓶后再加入保存液,盖好瓶盖。

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装得过满,液面不能接触瓶盖。

取树脂胶或蜡,用毛笔蘸着填入瓶盖与瓶身的缝隙处,直到填平为止,然后,在瓶身贴上标签。

  (三)保存

  浸制标本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蜡溶化,浸液挥发。

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冻,玻璃破裂。

在搬动时,不能剧烈震动,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

二制作两栖类动物浸制标本

1、学会制作两栖类动物浸制标本。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进一步体验标本制作的艺术性。

二、用具用品

1、采集用具

(1)捕网:

用于捕捉水中或岸边活动的无尾类。

结构与昆虫捕网相同。

其网袋要用孔目较大的尼龙纱制成,以利透水。

(2)钓竿:

用于钓捕无尾类。

竿的顶端系一细绳,绳端缚有蝗虫等诱饵。

(3)布袋:

用于盛放两栖类成体。

 (4)记录本及铅笔。

2、制作工具

  ①解剖盘、标本瓶、注射器:

用于盛放标本和向标本注射固定液。

  ②福尔马林液:

用于固定和保存标本。

三、制作方法步骤

1、标本采集

采集时间:

北方地区的3~8月,南方地区的2~9、10月,都有两栖类进行繁殖,尤其是3~7月,进行繁殖的种类最多,是采集的最好时期。

在此时期中,雌、雄成体会集到水域或近水域的场所,相互抱对产卵,此时不仅可采到许多成体,也可采集卵和蝌蚪。

采集环境:

适合采集两栖类的环境,一般是草木繁茂、昆虫滋生、河流、池塘和山溪较多的地方。

在这样的环境中,两栖类的种类和个体数目最多。

采集方法:

(1)无尾两栖类的采集方法。

对活动能力较弱的种类如大蟾蜍、花背蟾蜍和中国林蛙,可用手直接捕捉;

对水中活动和跳跃能力较强的种类,如黑斑蛙、金线蛙(Ranaplancri)、蝾螈等,可用网捕捉;

有些种类栖息于洞穴,水边或稻田草丛中,如虎纹蛙,可用钓竿进行诱捕。

诱捕时,一手持钓竿,不时抖动钓饵,诱蛙捕食。

蛙类具有吞食后不轻易松口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捕捉。

无尾两栖类在夜间行动迟缓,尤其在手电筒照射时,往往呆若木鸡,很好捕捉。

但夜间路途难行,采集者如果道路不熟悉,容易落入水中。

因此组织中学生采集两栖类时,应安排在白天进行,以防止发生意外。

(2)有尾两栖类的采集方法。

有尾两栖类大多为水栖,而且大多栖居在高山溪流的浅水中,白天多潜伏在枯枝落叶的石块下或石缝中。

可在白天翻动石块寻找。

有些种类生活在山区水塘中,如肥螈、瘰螈等,当水清时,常能从水上看到它们。

这些种类性情温和,游动缓慢,可用手捕捉或用网捕捞。

2、标本制作

①固定。

将已处死的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先向腹内注射适量的5~10%福尔马林溶液,再放入盛有5~10%福尔马林的标本瓶中进行固定,固定时应将标本的背部朝上,四肢做成生活时的匍匐状态,并将指、趾伸展好。

固定时间约需数小时至1天左右。

②保存。

将标本放入5%福尔马林液或70%酒精液中浸泡保存,

【注意】

  1.福尔马林的浓度会因挥发而逐渐降低,所以每年翻动标本时,如无强烈的刺鼻刺眼感觉,就要适当增加福尔马林的浓度。

如发现浸制液变浑浊,应当更换新液,以免标本变质。

  2.福尔马林呈酸性,有石灰质外壳的动物不宜用它作保存液。

  3.酒精的渗透力强,能溶解脂肪,不宜用来浸泡含脂肪多的动物或脑、脊髓。

三制作鱼类浸制标本

1、学会制作鱼类动物浸制标本。

布绳:

也就是毛线,能把鱼固定在玻璃板上,一般在毛线店能买到。

蜡:

一种燃料,有固定作用,能用蜡烛熔化后的水代替。

凡士林:

一种润滑油,有固定和杀菌作用,在买车零件的地方应该有,如果买不到可以用凡士林护手霜代替,在化妆品店有售。

标本瓶:

装标本的瓶子,一定要能容纳鱼标本和玻璃板,杂货店有售。

鱼:

能做成标本

甲醛:

也就是福尔马林,可用作防腐剂使用,能防止鱼腐烂。

水、量杯、量筒:

生物实验材料

玻璃板:

在玻璃店有售,面积要大于鱼,如果规格不合要求,要用金刚刀割好。

各种装饰:

能使标本更美丽:

海洋系列

(1):

各种贝壳塑料藻海星标本各种石头沙石色素(蓝色)

五彩系列

(2):

彩线各种颜色的小石头金粉

自然系列(3):

各种颜色的塑料花塑料草色素(绿色)

1、向捉回的鱼打毒针,使其中毒后,用保鲜纸包住鱼身,放入冰箱内急冻,注意勿伤到鱼身。

2、若干天后,把鱼从冰箱中拿出解冻,把它平放在玻璃板上。

用布绳在鱼的头上打个活结;

再用此绳围住玻璃的底部,不要剪断绳子,把绳子向上拉,拉到玻璃板旁,并在玻璃板旁边打死结,再剪断多余的绳子。

然后分别在鱼的躯干和尾部用同样的方法绑住鱼。

3、把绑好的鱼放入冰箱(鱼和玻璃板绑在一起)

4、把鱼放入标本瓶:

把鱼拿出来,在标本瓶内放入装饰,把鱼放进标本瓶内。

把配制好的甲醛装入小量杯,在由量杯倒入标本瓶。

倒的时候要沿着瓶壁倒,而且要轻轻倒,注意不要给甲醛入眼。

因为甲醛太多,所以要用量杯倒十几次才能倒完,当甲醛淹没鱼后,就不用再倒了。

在标本瓶盖边沿涂上凡士林,盖上标本瓶,在瓶与盖的缝隙中打蜡,再在边沿贴几层透明胶。

最后贴上标签。

好了,欣赏欣赏自己亲手做的鱼类标本吧。

制作四:

昆虫干制标本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常见昆虫的采集和昆虫标本的制作。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进一步体验标本制作的艺术性。

砂粒、清水、石碳酸

大口玻璃瓶、硬纸板、昆虫针、三级板

软化:

昆虫采集以后若来不及制作标本,容易变脆发硬,一触即坏,因此必须把它们软化处理后再进行制作。

如何进行软化处理呢?

一般可用大口玻璃瓶底面放上一些洗涤干净的砂粒,放入少许清水,再滴入几滴石碳酸以防发霉,砂上面盖一块有空洞的硬纸板。

将虫连同三角纸包一起放入大口瓶硬纸板上,盖上盖密封。

在夏季3~4天、冬季一周左右虫体即被软化,这样就可制作了。

针插:

软化以后的昆虫可用粗细适当的昆虫针进行插刺(不锈钢的昆虫针,长度一般在37~38mm,粗细不同,分为9号,其中以3号应用较广)。

针刺的位置随昆虫的大小、种类的不同而异。

后图是几种不同昆虫的针刺法。

必须注意的是昆虫在针上应有一定的位置,一般昆虫应刺在针的上端,标签刺在昆虫的下方。

为了使针插标本美观整齐,还可使用三级板作底座。

三级板用木块制成,分三级,级高8毫米,宽20毫米。

使用时先将针插的标本针尖由三级板插入后,拔出再倒入第一级孔中,这样,使虫体背面与针头的距离保持8毫米,不会因虫体的大小而出现高低差别,使标本整齐一致。

然后插上标签,标签的高度等于第一级或第二级的高度。

整形:

插好后用镊子整理好触角、翅和肢,使它们合乎自然状态。

如昆虫触角一般向前直伸,但天牛的触角则要伸向后方两侧;

肢脚也要左右对称,成为一种自然姿势。

粘贴:

对于一些微小不易针插的昆虫,用较厚的纸剪成三角形,先将三角纸插在昆虫针上,然后用粘虫胶把昆虫粘在三角纸卡的头端。

粘贴后要将昆虫的触角及脚伸开。

对于蝶蛾类昆虫可用展翅法,这里不再赘述。

制作五:

动物剥制标本

一、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1、学会家禽剥制标本的制作。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铝钾[K2SO4·

Al2(SO4)3·

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

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1.解剖工具:

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2.木工、金工工具:

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3.石膏粉(或滑石粉):

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铅丝:

用于动物标本支架。

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5.填充物:

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6.玻璃义眼:

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7.针线:

缝合标本剖口用。

8.标本台、树枝等:

固定动物标本用。

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1、选择标本材料:

要求羽毛完好未受血液污染者,新鲜或死后时间不长者。

如已被血液污染,可用棉花蘸水轻轻洗净,再撒些滑石粉吸干水分。

2、观察记录:

先观察整体形状,两翅姿态,嘴、眼、脚的颜色,记录下来作为制好后整形和加色的依据。

再测量颈的长度和粗细,躯干长度,胸围大小,展翅长度,记录下来。

最好把家禽的形态画下来供整形时参考。

3、处死:

最方便的是窒息法。

左手将鸟体按住,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鸟的喙鼻,中指顶住鸟的喉部,几分钟以后鸟就窒息而死。

处死后要在喙和肛门里各塞一个小棉球,以防污物流出污染羽毛。

4、剥皮:

(1)剥胸:

待处死的鸟体冷却血液凝固后,将鸟体仰卧于桌上,把胸部的羽毛向两侧分开,用解剖刀从龙骨突起部位的中线轻轻割开皮肤(图3-67)。

进刀不能太深,见肉即止,否则内脏流出的液体会弄脏羽毛。

切口处要撒些滑石粉,以防体内粘液沾染手指,粘住羽毛。

(2)剥后肢:

先从切口靠后肢处,用镊子镊起一边的皮肤,用解剖刀的柄山腹向背慢慢地把肌肉和皮肤分离。

当大腿上的皮、肉分开后,捏住鸟腿从膝关节处折断,把腿肌肉从切口处推出,到膝关节露出后用剪刀在膝关节处剪断,保留鸟腿无肉的一段。

(3)剥尾部:

两腿都剥离后再剥尾部。

尾部剥到尾羽羽轴生入肌肉的部分为止,用剪刀剪断尾椎。

注意不要切断尾羽羽轴根,否则尾羽会脱落。

(4)剥颈部和头部:

向前翻剥鸟皮,剥到翅膀基部从肩关节处剪断。

然后剥颈部和头部,鸟颈剥到白色薄膜处是耳孔,要用镊子伸入耳孔将膜分离,绝不要硬拉。

剥到眼睛处,应先将眼睛同周围的组织分离,切勿伤及外皮。

再往前剥到喙基为止。

在颈椎与颅骨连接处剪断。

把脑、眼球、舌全部去掉,去脑的方法是用镊子夹一棉球伸入颅腔将脑髓裹出。

(5)剥翅膀:

再剥翅膀,剥到尺骨基部,用拇指指甲紧靠尺骨,刮去附着在尺骨上的飞羽羽轴根。

如果是大型鸟类,用指甲不易刮落羽轴根,可以用镊子的柄刮剥。

展翅的标本,不可将飞羽羽轴根从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