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52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氢氧化钾熟石灰……

胆矾氯化铵……

氧化铜生石灰……

A.AB.BC.CD.D

12.双氧水制取氧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分子种类

C.原子种类D.原子的物质的量

13.盐酸的性质实验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①中有氯化铁生成

B.试管②中有气泡产生

C.试管③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D.试管④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14.下图是某物质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酸

B.氮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比为1:

3

C.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原子

D.1mol该分子中共含有4mol原子

1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它受热会分解:

Cu2(OH)2CO3

2CuO+X+CO2↑。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碱式碳酸铜由五种元素组成B.产物中氧化铜与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三种生成物均属于氧化物D.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16.对于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一定相同B.式量一定相等

C.性质完全相同D.都属于单质

17.室温时,对某物质的溶液m1进行如下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1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m2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m3溶液

D.室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为40g/100g水

18.能用下图装置完成的实验是

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氯化氢

液体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酚酞试液

实验

检验二氧化碳

监控氧气流速

除去一氧化碳

证明气体溶于水呈酸性

19.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些量随硫酸的加入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B.生成的水的质量

C.烧杯中水的物质的量

D.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

20.对于化学反应a+b

c+d,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c、d为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为酸和碱

B.如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如a、c均为金属,则消耗的a的质量一定大于c的质量

D.如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二、填空题

2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其中有着不少化学知识。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无机”)物。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0.2mol甲烷分子中约含________个碳原子。

②炒菜时,食盐溅在煤气火焰上,火焰呈___色。

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6g以下,

如某天摄入食盐5.85g,则摄入食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③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料酒和食醋,该方法主要利用了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

④厨房安装净水器,用来获得直饮水。

净水器中活性炭用作____,直饮水为_____(选填“纯净”“混合”)物。

22.将5g固体M(不含结晶水的盐),分别投入到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未溶解。

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I

II

III

未溶解固体质量(g)

2.8

0.4

①20℃时,M溶液是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②根据下表20℃时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其溶解性。

M属于_______溶物质。

溶解度(g/100g水)

<

0.01

0.01-1

1-10

>

10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③有关烧杯II和烧杯III中的M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30℃时,M的溶解度较大

B.烧杯III中溶液所含的溶质较多

C.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M

④40℃时,烧杯III中再加入35g水,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3.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过滤操作中所需的仪器之一是_____(选填编号)。

②白色沉淀I是__________。

③请写出在无色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④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反应装置。

(一)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②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的发生装置为_____(选填编号),请分析选择该装置的理由_____________。

④请在如图试管中添加导管,用于收集满一试管的氧气。

(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

将I中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生成的固体呈_______色,元素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写元素名称)。

(三)制取二氧化碳

①石灰石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灰石是从_____(选填编号)处加入至装置III中的。

③关闭装置III中的弹簧夹k,可以使石灰石与盐酸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有100g废液,其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

现对废液进行处理,得到铜和硫酸锌溶液,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I、II、III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是_____。

②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观察到________时,说明滤渣A中铁已经完全反应。

④步骤III中加入的X是_________。

⑤实验结束后,生成0.1mol铜,请计算原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符号方面的知识。

元素符号的写法:

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果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字母来区别,

A、H为氢元素;

B、He表示氦元素,C、Hg为汞元素,D、N为氮元素,

故选B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故选:

3.C

本题主要考查盐的用途。

草木灰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

故选C

4.D

【详解】

A、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错误;

B、沉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过滤只是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消毒的过程中生成了次氯酸和盐酸,属于化学变化。

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5.D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由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x+(-2)×

2=0,则x=+4;

点睛: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6.C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A、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D

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胃酸中的酸是盐酸,要治疗胃酸过多,可以选用能与盐酸反应的某些物质,由于是治疗胃酸过多,所以只能选择无毒、无腐蚀性物质来进行反应。

A、蔗糖是一种有机物,不能与酸反应,故A错误;

B、酒精是一种有机物,不能与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是盐,但氯化钾不能与酸反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铝是弱碱性物质,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

8.A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盐酸溶液的基本步骤:

计算、量取、溶解、装瓶存放,量取用到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

故选A

9.B

试题分析:

灭火的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用灯帽熄灭酒精灯依据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B

考点:

灭火的原理

10.A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构成。

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氢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B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

在化学药品的保存中,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便于取用,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

A、盐酸、硫酸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知它们是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则烧碱不能放在A橱,故A错误;

B、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它们是OH-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碱,烧碱也是由OH-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所以可以放在B橱,故B正确;

C、胆矾、氯化铵根据其组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则烧碱不能放在C橱,故C错误;

D、氧化铜、生石灰都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则烧碱不能放在D橱,故D错误;

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学生应明确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学习和化学药品的保存中分类法都有重要的作用.

12.B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故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故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质量不变,故原子的物质的量不变。

故选项错误

13.D

本题主要考查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

酸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物质都能反应,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

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正确。

锌属于金属,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正确

C、硝酸银属于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银不溶于水,故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D

14.D

本题主要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由模型图可知物质是NH3。

A、氨气属于化合物,不是酸,故A错误;

B、氨气中氮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比为:

14:

3;

1:

3是原子个数比,故B错误;

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氨气分子,而不是氮原子,故C错误;

D、一个氨气分子中有三个氢原子,故D错误,

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认真阅读分子模型和反应的模拟图,结合化学变化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和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分析.

15.C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化学式的含义有四种:

1、表示这种物质,2、表示这种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3、表示一个分子,4、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有三类: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计算质量比,3、根据化学式计算质量分数。

A、碱式碳酸铜由四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H2O,质量比为:

9:

22,故错误。

C、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中都含二种元素且有氧元素,是氧化物,故正确

D、反应前为碱式碳酸铜,反应后的固体为氧化铜,铜的质量不变,但碱式碳酸铜与氧化铜的质量不同,故错误

16.D

本题主要考查同素异形体。

从定义分析: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要符合两个条件,1、同种元素形成,2、不同单质,

A同素异形体构成不同,如:

O2、O3,化学式不同,故错误

B、同素异形体构成不同,如:

O2、O3,化学式不同,式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C、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17.B

本题主要考查晶体和结晶的现象。

对某溶液来说蒸发溶剂后,可能恰好达到饱和,但对饱和溶液来说,蒸发溶剂后一定会有溶质析出;

当温度不变时,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否有溶质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A、因溶液m1蒸发5g水仍然没有晶体析出得到m2溶液,则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因溶液m1蒸发5g水仍然没有晶体析出得到m2溶液,则该溶液有可能是恰好达到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m2是蒸发5g水后得到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而溶液m3是有溶质析出后的溶液,则m3一定是饱和溶液,当m2为不饱和溶液时与m3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C错误;

D、若m2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时,则m3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所以溶解度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18.B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检验,除杂,酸的性质。

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检验,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氯化氢与酚酞不反应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但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故用氢氧化钙检验,故A错误

氧气通入水中的气泡,所以可以根据气泡监控流速,故正确

除杂质的原则:

与杂质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故错误

D、氯化氢中加入酚酞无现象,故错误。

19.A

本题主要考查酸与碱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根据各物质的量分析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硫酸的物质的量为2:

1,故正确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反应中水与硫酸的物质的比为1:

故错误

硫酸中本来有水,所以无法计算,故错误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硫酸的物质的比为:

1,故错误

20.D

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可根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种类和一些特殊反应分析。

A、生成物是盐和水,反应物不一定是酸和碱,如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A和B中不一定有一种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故B错误。

C、如a、c均为金属,消耗的a的质量不一定大于c的质量,如:

Fe+CuSO4═Cu+FeSO4,中铁的质量比铜的就小,故错误。

D、如a、b为金属和盐酸,生成物为氢气和盐,故正确

对一些有例外情况的反应,可举例说明

21.有机CH4+2O2

CO2+2H2O1.204×

1023黄0.1不断运动吸附剂混合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用途;

物质的鉴别,木炭的吸附性,

(1)甲烷(CH4)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是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所以0.2mol甲烷分子中约含1.204×

1023个碳原子

(2)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食盐溅在煤气火焰上,所以火焰呈黄色,1mol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8.5克,所以摄入食盐5.85g,则摄入食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3)料酒和食醋都有挥发性,是分子不断的运动的结果。

(4)活性炭有吸附性,所以用作吸附剂,只能除部分杂质。

22.饱和易B10%

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判断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溶质,看是否溶解来判断是否饱和,根据溶解性判断是哪类物质,

①由题意知,20℃时还有2.8g没有溶解,所以是饱和溶液

②由题意知,20℃时还有2.8g没有溶解,即10g水中溶解了2.2g溶质,所以溶解度为22g。

所以是易溶物质,

③比较烧杯II和烧杯III中的M溶液可知,烧杯III中溶解的多,所以选B

④40℃时,烧杯III中再加入35g水,这时没有溶解的物质完全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为5g,溶液的质量为50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为5g/50g=10%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条件的变化

23.CCaCO3(碳酸钙)CO2+2NaOH

Na2CO3+H2O、Na2CO3+BaCl2

BaCO3

+2NaCl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钡

本题主要考查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分为白色沉淀1和无色溶液,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铜为蓝色),白色沉淀1可能是碳酸钙或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但再加入盐酸后,白色沉淀溶解,所以一定是碳酸钙,无色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能入二氧化碳反应是氢氧化钠,但无现象,所以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钡,

滤操作中用的是漏斗,所以选C

根据分析白色沉淀I是CaCO3

根据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BaCl2==BaCO3

+2NaCl

根据分析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钡

此类题首先相到学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出现的现象判断

24.铁架台2KClO3

2KCl+3O2

I反应物为固体和固体且需要加热

红碳铜CaCO3+2HCl

CaCl2+H2O+CO2

y在气体的压力下,酸液被压回到球形漏斗内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

熟练掌握实验室制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原理及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会分析装置的优缺点.要使反应随时停止,只需将固液分离即可。

①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②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③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要加热,所以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择I,选择该装置的理由:

反应物为固体和固体且需要加热;

(4)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为红色,元素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碳和铜,

①石灰石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关闭装置III中的弹簧夹k,装置III中的气压变大,液体被压回到球形漏斗中,所以原因是:

在气体的压力下,酸液被压回到球形漏斗内

25.过滤硫酸亚铁硫酸锌(FeSO4ZnSO4)气泡不再产生锌(Zn)16%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顺序。

实验流程知,步骤I是加入铁,只能与硫酸铜反应,所以A中含有铁和铜,步骤II中加入硫酸,能与硫酸反应的只有铁,步骤III后出现硫酸锌,所以加入的物质中有锌

①步骤I、II、III中均是得到固体和液体,所以用到的操作为过滤。

②滤液B是由废液加入过量的铁过滤后形成的,废液加入过量的铁,铁只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且铁为过量,所以滤液B含有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锌。

③步骤II加入过量的硫酸,硫酸只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当没有气泡时就是反应完了

④滤液C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加入X后有硫酸锌生成,所以加入的物质为锌,

⑤实验结束后,生成0.1mol铜,即铜的质量6.4g

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16064

X6.4

X=16g

16g/100g*10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