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91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在空气中燃烧则灼热成红热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与容积的1/3有关的实验操作是(  )

A.用红磷燃烧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

B.给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13.某化学反应A+B→C+3D.若5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生成12gD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20克B.15克C.10克D.5克

14.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g/mol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

C.物质的量就是6.02×

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

15.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molSiO2中含有1molO2

C.1.5molSiO2中含有1.806×

1024个氧原子

D.1molSiO2的质量是60g•mol−1

1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9.2

16.0

反应后质量/g

10.8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表中a的值是5.6

17.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单质

18.甘氨酸的化学式为C2H5O2N,关于0.5molC2H5O2N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约为:

3.01×

1023

B.式量:

75

C.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总和:

4.5mol

D.氧元素质量:

16g

19.单质M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O2→2MO,参加反应的M与生成的MO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则MO的摩尔质量(g/mol)为()

A.24B.40C.48D.80

二、多选题

20.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部分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氧化物

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分子总数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语言表示或写出符号表示的含义

(1)2个氦原子_____。

(2)2mol的硫原子_____。

(3)2个硫酸根原子团_____。

(4)2SO2_____。

22.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为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

(3)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并表明其在化和物中的化合价_____。

23.氮气、氧气、氦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

请用化学式填写:

(1)能用于抢救病人,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空气中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3)占空气体积78%,常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

(4)性质很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或飞艇的气体是_____;

(5)炎热的夏季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凝结一层小液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4.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葡萄糖由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_____。

1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_____个原子;

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_____。

0.5mol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

0.1mol该物质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

四、简答题

25.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

”聚集成的物质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则m1______m2。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

m2,其原因是______。

五、实验题

26.“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有多种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除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之外,还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任写一点);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7,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点).

27.小闵同学拥有下列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

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_____。

②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

A集气瓶中水位下降了

B在水槽中出现气泡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③要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以下操作步骤:

_____、_____、洗涤、烘干。

④小闵是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_____(填写是或否)。

⑤小闵若在实验室利用12.25g氯酸钾与3gMnO2混合加热,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得到多少物质的量的氧气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如氧气)生成;

C.“氧气无色无味”是对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详解】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此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如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无色无味”是对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

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D

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钙是指钙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元素,它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与人体中,故选:

掌握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和物质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此分析解答。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氮气是由氮气分子(N2)直接构成的,所以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氮气分子(N2),故选:

明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构成的,据此分析。

A.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澄清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液态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A。

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A、法国的拉瓦锡最早利用天平作为工具,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并得出空气的组成,所以正确.

B、英国的汤姆生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电子,所以B错误.

C、瑞典的舍勒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所以错误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所以错误.

故选A.

6.B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的项目分析,目前计入空气质量监测的项目有:

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臭氧,故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的是二氧化碳。

故选B。

7.A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说法错误;

B.花香四溢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果,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闻到了香味,说法正确;

C.食物腐败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说法正确;

D.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说法正确;

8.A

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组成、化学性质不变;

由于反应后有氧气放出,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变小,而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变大,据此解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则组成也不会变,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后剩余混合物的质量要比反应前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小;

由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变大,故A符合题意,故选:

掌握催化剂在反应中特点与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C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合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

10.B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据此计算。

A.N2单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

B.NH3中H为+1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NO中,O为-2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NO2中,O为-2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

掌握化合价的原则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D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

B.磷(白磷或红磷)容易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烟,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在空气中燃烧则灼热成红热,故C正确;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D错误;

掌握硫、磷、碳、镁单质燃烧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D

A.用红磷燃烧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

C.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与氧气助燃性有关;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1/3。

A.用红磷燃烧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与容积的1/3无关,故A错误;

B.给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与容积的1/3无关,故B错误;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是氧气验满的方法,与容积的1/3无关,故C错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液体溅出,规定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D正确;

掌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技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C

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生成D的质量,从而可知反应中A、D的质量比,然后根据A、D的质量比计算出生成12gD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据此解答。

5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的质量为:

50g+20g-10g=60g,所以A与D的质量之比为:

50:

60=5:

6,则生成12gD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12g×

5/6=10g,故选: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D

A、物质的量不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mol,此选项错误;

B、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单位是mol,此选项错误;

C、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此选项错误;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此选项正确。

15.C

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1mol二氧化硅是由1mol硅原子和2mol氧原子构成的;

D、质量的单位是克。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g/mol,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A错误;

B、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其中没有氧气分子,故B错误;

C、1mol二氧化硅是由1mol硅原子和2mol氧原子构成的,所以1.5molSiO2中含有3mol即1.806×

1024个氧原子,故C正确;

D、1molSiO2的质量是60g,故D错误。

掌握二氧化硅的构成和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D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

9.2g+16.0g=25.2g,10.8g+8.8g=19.6g,因此一定有X生成,X质量为:

25.2g-19.6g=5.6g。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因此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A.若改变氧气的起始量使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有X生成,故A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于X的质量增加,所以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B错误;

C.根据氢元素守恒,反应物乙醇(C2H6O)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氢元素,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2+16.0=10.8+8.8+a,解得a=5.6,故D正确;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B

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一种元素可构成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如由碳元素形成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以及无定形的碳。

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

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

因此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由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

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

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同素异形体等基本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C

A.根据N=nNA计算分子数;

B.式量等于分子式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C.每个分子含有10个原子,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分子的10倍;

D.由分子式可知氧原子物质的量为分子的2倍,再根据m=nM计算氧元素质量。

A.0.5molC2H5O2N中含有分子数目约是:

0.5mol×

6.02×

1023mol-1=3.01×

1023,故A正确;

B.甘氨酸的化学式为C2H5O2N,则式量为12×

2+1×

5+16×

2+14=75,故B正确;

C.0.5molC2H5O2N中原子物质的量总和为0.5mol×

(2+5+2+1)=5mol,故C错误;

D.0.5molC2H5O2N中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

2=1mol,所有氧元素质量为1mol×

16g/mol=16g,故D正确。

掌握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B

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x=24

根据MO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MO的相对分子质量=24+16=40,所以MO摩尔质量40g/mol;

故选B.

20.AD

由图可知,治理汽车尾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物有2种,以此来解答。

A.

表示二氧化碳,为氧化物,故A正确;

B.

是氮气,不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故B错误;

C.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看出,反应前2分子CO和2分子NO,反应后1分子N2和2分子CO2,所以分子总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AD。

掌握图中发生的反应、物质的类别及反应的类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He2molS2SO42−2个二氧化硫分子

(1)氦原子用氦的元素符号表示为:

He,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因此2个氦原子表示为2He,故答案为:

2He;

(2)硫原子用硫的元素符号表示为:

S,则2mol的硫原子表示为2molS,故答案为:

2molS;

(3)1个硫酸根原子团含有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表示原子团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中元素符号右下角,因此硫酸根的符号表示为SO42-,表示原子团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的前面,因此2个硫酸根表示为2SO42-,故答案为:

2SO42-;

(4)二氧化硫的分子式为:

SO2,分子式前面加数字2,则表示2个二氧化硫分子,故答案为:

2个二氧化硫分子。

掌握微粒符号所表示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H2ON

(1)氢的原子量最小,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在化和物中的化合价。

(1)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为:

H2,故答案为:

H2;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元素符号为O;

空气中主要由氧气、氮气组成,其中氮气占78%,所以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其元素符号为N,故答案为:

O;

N;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元素符号为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显+3价,“+3"

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表示为:

掌握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元素的化合价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O2CO2N2HeH2O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各自的性质和用途来分析,再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1)能用于抢救病人,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为:

O2,故答案为:

O2;

(2)空气中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故答案为:

CO2;

(3)占空气体积78%,常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氮气,其化学式为:

N2,故答案为:

N2;

(4)性质很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或飞艇的气体是氨气,其化学式为:

He,故答案为:

He;

(5)炎热的夏季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凝结一层小液滴,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其化学式为:

H2O,故答案为:

H2O。

掌握空气中成分及、气体的重要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31:

2:

124氧元素90g3.612×

1023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得,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结合m=nM,N=nNA计算。

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得,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碳、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6:

12:

6=1:

1;

1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原子数为:

6+12+6=24;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12×

6=72,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1×

12=12,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16×

6=96,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1×

12+16×

6=180,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则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M=180g/mol,所以0.5mol葡萄糖的质量为:

m=n·

M=0.5mol×

180g/mol=90g;

1mol葡萄糖中约含有6.02×

1023个分子,一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