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62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问题驱动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教学设计初化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个环节是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直接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我先设计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其实就是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跟上述方法2是一样的。

接着设计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如何,其实就是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通过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来探究,让学生一步一步思考,以便让更多学生掌握此内容。

四、教学目标与方法

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综合思想和科学的探究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用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探究

2.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

复习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既做到分层教学,又让更多学生一步一步思考并掌握此知识点。

(2)其他方法:

教法:

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 

 

三段:

激疑——探究——形成 

五环: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合作探究,解决课题 

归纳概括,小结课题

反馈练习,巩固课题 

拓展延伸,应用课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分析

一、演示实验导入

教师活动:

这两支试管装的一种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种是石灰水。

现在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那么CO2和NaOH有没有发生反应?

同学们看到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用对比实验导入,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问题1:

怎么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思路点拨1】CO2是一种气体,能否通过密闭装置内压强的变化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一些仪器和药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实验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在学案上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

(A层学生展示并演示实验)

【小结】刚才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有什么共同点?

【学以致用】根据这个原理,老师也设计了一些实验装置,请同学们说出下列实验的现象。

(请B1层学生回答)

学生设计的实验图:

现象:

气球变大

形成喷泉

在一个密闭体系内设法消耗二氧化碳气体,使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一些明显的现象,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

3.集气瓶中长导管口冒气泡。

4.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学生平时练习接触过一些装置,因此我加大难度,让他们来设计实验图,比较顺利,而且学生演示实验很成功,引发大家激烈掌声。

培养分析与小结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尽量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思路点拨2】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否通过验证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分组(一二组:

酸;

三四组:

碱;

五六组:

盐),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完成学案上的表格1。

(学生自己做,小组内交流,派B2层代表讲解)

操作

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 

现象

方程式

小结:

刚才这些同学展示的实验方案共同点是什么?

个别学生答案展示:

盐酸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石灰水

变浑浊

Na2CO3+Ca(OH)2=BaCO3↓+

2NaOH

加入一种溶液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从而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学生展示的答案多种多样,刚好可以复习巩固酸碱盐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

酸:

盐酸、稀硫酸

碱:

石灰水、氢氧化钡溶液

盐:

氯化钙溶液、硝酸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

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做到举一反三

三、精讲点拨,能力提升

问题2:

老师整理实验柜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盖盖子,该瓶溶液是否变质了?

【分析问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定有 

,检验其是否变质其实就是检验是否含有 

检验碳酸钠跟上述问题1中的思路点拨2是一样的,这里不再重复。

【教师演示实验】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碳酸钠

学生看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

氢氧化钠的变质的实验探究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此内容,我设计几个不同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

前面讲到可以用不同类别物质酸、碱、盐来检验碳酸钠的存在,这里给三个选项,让学生讨论分析能否用来除去碳酸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问题3:

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如何?

【分析问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检验其变质程度,其实就是检验是否含有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一般用,但是碳酸钠溶液呈性,也能使酚酞溶液,所以必须先除去碳酸钠。

问题4: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注意:

必需加入过量的溶液,保证把碳酸钠全部反应完)

【教师演示实验】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请同学们把完整的实验方案填写在学案上的表格2。

结论

问题5:

【举一反三】①上述氯化钙溶液可以用什么溶液代替?

②上述酚酞溶液可以用下列哪些溶液代替?

A.盐酸B.硫酸铜溶液C.氯化铁溶液D.二氧化碳E.氯化镁溶液

氢氧化钠

无色酚酞溶液

变红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A.稀盐酸不行,因为NaOH+HCl=NaCl+H2O。

B.氢氧化钙不行,因为Na2CO3+Ca(OH)2=CaCO3↓+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原来氢氧化钠的检验。

C.氯化钙溶液可以,Na2CO3+CaCl2=CaCO3↓+

2NaCl,生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先产生沉淀,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部分变质

①硝酸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

②BCE

四、抢答环节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要求:

每个小组分层派代表上讲台在黑板上写答案,C层同学写完答案,B层同学才能接着上台写,以此类推。

答案写得又快又准的前三组分别加3分、2分、1分。

1.按要求作答:

C层:

写出化学式:

氢氧化钠 

、熟石灰

B层: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A层:

写一个能跟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写出仪器名称:

,b。

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 

③ 

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玻璃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NaOH、Ca(OH)2

CO2+2NaOH=

Na2CO3+H2O

如Na2CO3+

Ca(OH)2=CaCO3↓+2NaOH

烧杯、胶头滴管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③气球变大

塑料瓶;

瓶子变扁

设计抢答环节,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同时提高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

这个环节不管是在试讲课,还是正式上课,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个别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这个环节学生也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的分析小结能力真的很强,甚至比我想得更全面。

六、板书提纲

一、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思路1:

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小

思路2:

检验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

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检验是否变质→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2.检验变质程度→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必须先除去碳酸钠再来检验氢氧化钠

六、后附练习安排

中考链接:

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C现象为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小王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向试管中加入   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写方程式)。

【拓展应用】 

(6)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3.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假设猜想]

猜想Ⅰ:

全部是NaOH;

猜想Ⅱ:

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则加入的A溶液是  ,

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3)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他们决定对这半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

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①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钙、碳酸钙;

③碳酸钙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

/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大量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

 

 . 

(4)反思与评价: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因此应该密封保存。

请写出实验室另外一种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名称并说明该药品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要求与上述原因不同)。

(5)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七、教学反思

1.问题设计反思

第一次试讲时,我设计的问题1是怎么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学生回答基本上都是从检验碳酸钠来证明,后来通过与科组老师交流和反思,为了让学生回答更全面,增加了两个“思路点拨”。

一开始设计的问题2是直接问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如何?

实际上课时发现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回答,后来经过反思,把问题2分成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

→问题3:

→问题4:

下列哪种药品可以用来除去碳酸钠?

→问题5:

上述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分别可以用什么试剂来代替?

2.问题驱动力形成反思

我深刻感受到“好的问题可以提升课堂质量”,因此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为了提升课堂质量,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总结,最后设计出不同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引领课堂。

3.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思

本节课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经历多次“试讲----改进”,最后得到此成品,最后正式上课时学生表现很好,课堂进行很顺利,并且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4.亮点与创新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

本节课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第一环节引导学生从反应物状态变化引起气压变化和检验生成物两方面思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二环节用层层深入的问题驱动的方式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

该课以点带面,用一个探究问题带动了许多知识的综合巩固应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相关的物理知识等,进行了学科综合训练。

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了许多精彩的实验方案。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5.不足与改进

这样既降低一些难度,也能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