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76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元秸秆综合利用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秸秆综合利用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市秸秆利用方式已从主要用于生活燃烧能源和牲畜饲料,扩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能源等领域,基本形成了“五化”综合利用格局。

一是秸秆肥料化利用。

2015年,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约98.5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3%,主要是秸秆还田,年还田秸秆约96.4万吨;

少量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其中规模化有机肥企业6家,年产有机肥6.8万吨,年利用秸秆2.1万吨。

二是秸秆饲料化利用。

“十二五”期间,建设了秸秆养畜示范企业8个,2015年秸秆用作牲畜饲料约36.4万吨,约占秸秆资源量的19.6%,主要是饲料玉米、红苕藤及青贮饲料等,其中规模化利用企业25家。

三是秸秆能源化利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通过努力,筹建了苍溪佰能秸秆发电厂,利用秸秆燃烧发电,年利用秸秆可达20-2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余万吨,利用秸秆发电年节约标煤11万吨,利用发电余热供气年节约标煤2.08万吨。

四是秸秆食用菌基料转化利用。

目前我市食用菌生产年均消耗秸秆4.1万吨左右,约占可利用量的2.2%,规模化企业2家。

五是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

主要用作造纸、板材、餐具,部分用于编织等,秸秆年利用3.3万吨,占秸秆资源利用量的1.8%。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引进示范、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秸秆肥料化以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为主、秸秆生产肥料技术为辅,形成了秸秆覆盖、粉碎、走道式、堆沤、免耕沃土等还田技术。

秸秆饲料化主要有秸秆固体饲料技术、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等。

秸秆能源化主要有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秸秆发电、秸秆发酵制沼气、秸秆气化等技术。

秸秆基料化主要为食用菌秸秆袋料技术,用于食用菌栽培。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扶持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对农作物收获及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机、秸秆打捆收集、运输等方面,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对各类利用秸秆的工业企业和加工项目,优先向上级申报争取扶持,对各类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在技术开发、机具购置、堆场建设、收集储运、生产加工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以秸秆为基料生产食用菌达到一定数量的种植大户、企业,年消耗秸秆量大的畜禽集中养殖大户,以粉碎秸秆发酵生产有机肥的企业,自愿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加装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量,由财政对其适当补贴。

依法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落实禁烧任务,采取了“以用促禁”、“疏堵结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创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禁烧秸秆;

进一步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主要领导值班、带班和24小时巡查值班制度。

实行全域禁烧,焚烧秸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夯实秸秆禁烧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着力构建网格化禁烧工作责任体系。

第三节形势与问题

由于受地域经济条件、文化生活、认识水平限制,秸秆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利用方式较单一,关键技术突破不够。

秸秆快速还田相关配套技术和机具不够,如缺乏秸秆还田快速腐熟技术、快速腐熟剂、山区小型秸秆还田粉碎机械等;

秸秆固化、碳化生产设备配套低、能耗高,缺乏高效的固化、炭化设备和技术;

秸秆饲料转化率、消化率低,高效秸秆饲料化技术欠缺;

秸秆清洁制浆技术,先进秸秆收集处理机械设备特别是适合山区小农田的秸秆收集打捆机械缺乏;

秸秆乙醇产业化技术、秸秆育苗基料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还不够。

同时因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研发平台尚未建立,专业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研发的科研机构、企业少,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自主创新不够,未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这些都制约着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突破。

高效利用率低。

虽然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已超过84%,但主要用于附加值与转化率低的秸秆还田、低质燃料、饲料等,而转化率及附加值高的有机肥料、成型固体燃料、秸秆发电、工业化原料(如乙醇、制糖)等秸秆深加工利用率低,秸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

收储运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秸秆收储运机制,但整体而言,秸秆收集难、运输难、储存难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全市仍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收运储难仍制约着我市秸秆综合化利用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深化科技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以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为根本目标,拓宽秸秆利用渠道;

以秸秆资源高效转化为基本途径,提高秸秆转化经济社会效益;

以秸秆资源区域功能布局优化为重点内容,形成主要农区秸秆错位开发利用格局。

统筹规划、强化扶持,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构建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弃置问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积极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

坚持生态优先与因地制宜。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推动形成以不同秸秆资源转化途径为特点的、产业错位发展的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体系,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

发挥制度创新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促进作用,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

坚持突出重点与多元利用。

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选择重点区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

选择重点领域,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特色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第三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20年,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主攻主要任务、实施重点工程、完善政策支撑、创新机制体制等,不断优化“五化利用”结构,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规范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规程,使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形成区域化、多元化、标准化、高效化、产业化“五化发展”格局,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实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三个转变”,即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转变、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小规模向集中大规模的商品化转变。

具体目标。

按照每年提高5—10个百分点,逐步构建以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为主,拓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形式为补充的多途径利用格局,到2020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17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其中:

农作物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量达到100万吨、饲料化利用量达到35万吨、基料化利用量达到12万吨、能源化利用量达到15万吨、原料化利用量达到10万吨。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一节提高秸秆农用水平

重点抓好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

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我市以小麦、水稻、油菜、玉米秸秆为主,相比其它利用方式,实施秸秆机械化就地还田,是现阶段秸秆综合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灭茬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埋草机、铡草机、秸秆捡拾机、打捆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实行敞开补贴,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结合作物品种、茬口布局等特点,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制定具体实用的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规范,积极开展示范,完善技术体系,优化作业模式。

在市县城区、高速公路、交通干道周边一公里范围内联合收割机必须加装秸秆切碎装置才能进田作业,实现秸秆粉碎就地还田。

在广元市绕城高速公路和绵广高速公路沿线一公里范围内,局部因农机作业道路不畅或不具备大中型机具作业条件的地方,按照一村一台标准投放秸秆粉碎机,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拖拉机运载粉碎机,直接到田间地头对秸秆就地粉碎、就地还田。

对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作物,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利用基肥、秸秆腐熟菌剂、田间堆沤池等措施,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

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广秸秆—牲畜养殖—能源化利用—沼肥还田、秸秆—沼气—沼肥还田等循环利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合理搭配和有机耦合模式,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利用。

力争到2020年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左右。

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结合我市突破性发展牛羊产业工作,大力推广秸秆“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技术和秸秆养殖技术,探索多种形式的秸秆贮存使用方式。

积极培育秸秆饲料加工企业,促进秸秆饲料规模化利用,鼓励养殖户利用秸秆发展牛羊草食畜牧业生产。

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农作物饲料化利用的对接,创新探索秸秆饲料化应用新模式,支持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开展秸秆饲料化商品化生产,提高秸秆饲料化应用比例。

加大对养殖户利用秸秆加工机械的补贴力度,对部分重点企业收储秸秆的运输费用、贮存库房建设费用给予一定补助。

力争到2020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35万吨左右。

积极拓展秸秆基料化利用。

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培育壮大秸秆基料食用菌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

加强油菜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应用,促进油菜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稻草、麦秆、玉米芯等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栽培品种、设施类型和栽培模式,发展食用菌生产,增大秸秆利用量。

积极探索代料栽培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部分代替木料栽培木腐菌。

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秸秆机械自动一体化基料化利用加工点,促进秸秆粉碎后的基料化或无土栽培的原料利用。

积极引导秸秆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扩大秸秆基料化应用。

力争到2020年秸秆基料化利用量达到12万吨左右。

鼓励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

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2吨秸秆能源化利用热值可替代1吨标准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既可有效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耗,又可以减轻污染。

积极引进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炭化、秸秆热解气化及秸秆炭气油联产项目建设,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发挥节能减排功效。

重点引进社会资本发展秸秆直燃发电和秸秆纤维素乙醇。

力争到2020年秸秆能源化利用量达到15万吨左右。

积极试点秸秆原料化利用。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作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也可替代粮食生产木糖醇等。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企业开展秸秆原料化利用,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科学利用秸秆制桨造纸、生产板材和制作工艺品,试点建设秸秆生产木糖醇、秸秆生产活性炭等工程。

力争到2020年秸秆原料化利用量达到10万吨左右。

第二节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完善高效化收集体系。

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农作物收获机械时,配备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健全服务网络,促进秸秆应收尽收。

扶持一批秸秆收贮企业、专业合作社,在耕地集中连片地区设置秸秆收集点,投放秸秆捡拾机、打捆机、粉碎机等,并对收贮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力扶持;

建立有效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存及运输系统模式,优化收集、贮存、运输、粉碎各环节的配置,努力降低成本;

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管理体系,全面开展秸秆收贮工作。

积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收集秸秆,扶持发展秸秆收集专合社等经济组织,鼓励企业、专合组织等大量收集秸秆,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服务组织网络。

建立专业化储运网络。

积极扶持秸秆收储运服务组织发展,建立规范的秸秆储运场所,促进秸秆后续利用。

鼓励有条件企业、乡镇、村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中心,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站点,建设形成完备的“收储中心+收储点”二级秸秆收储网络。

建立节约高效的秸秆运输网络,扶持企业、专合组织等服务组织采取田间粉碎、打捆、打包等方式田间预处理秸秆,利用多种交通工具,采取企业、专合社直接运输农户自行运输预处理秸秆到收储点(中心),形成企业、专合社、农户三级秸秆运输网络。

推广多元化运作模式。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创新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农户收储运秸秆的利益联结合作共赢长效机制,保障收储运体系稳定运行。

推广“企业+收储运中心+收储点+农户”、“企业+收储运中心+专合社+收储点+农户”、“专合社+收储运点+农户”等多元化秸秆收储运模式,推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第三节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支持秸秆沼气和秸秆气化发展。

以沼气工程、秸秆热解气化工程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气,扩大散户用气,推广秸秆-家畜养殖-沼气工程-沼气集中供气,秸秆-沼气工程-沼渣-高效肥料-特色种植,秸秆-沼气工程-沼液-果蔬灌溉等循环利用模式,提高当地秸秆利用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

加快发展秸秆固化成型与炭化。

围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结构和燃烧习惯,大力推进农村改厨行动,推广生物质灶具替代传统燃具,扶持企业开发适合农村燃烧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品,鼓励农村居民使用生物质固体燃料。

促进秸秆原料化利用。

通过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支持秸秆代木、纤维原料、清洁制浆、生物质能、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完善配套产业及下游产品开发,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结合旅游业,积极鼓励农户、村集体组织、农民专业合作和企业进行秸秆工艺品编织。

第四节加强新技术和装备研发运用

加强技术创新。

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

加强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领域新技术的创新,扶持引导基层农技部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加强装备研发。

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炭气油联产等新装备,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转化的小型化、移动式装备,研发推广成本低效率高的秸秆收集初加工设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与应用。

加快推广应用。

研究建立秸秆资源评价体系,指导秸秆综合科学合理利用。

探索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规程,规范秸秆综合利用标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化发展。

对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和装备,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规模。

第五节开展试点示范

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开展全产业链政策补贴,实现区域资源相结合的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集中和单户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带动农民致富,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循环型秸秆农业利用体系、循环型秸秆工业利用体系,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推动秸秆转化及增殖产品开发,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探索形成秸秆全产业链综合利用的良性运作新模式,实现区域秸秆全量综合利用,总结形成典型案例,并在全市复制推广。

到2020年,建设2-3个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县。

第四章区域发展思路

我市地理条件地形以深丘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秸秆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薯类为主。

依托本区域良好的生态本底,以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生态农业发展为指导,重点发展秸秆覆盖、腐熟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等饲料化利用;

以秸秆—沼气—农业基地以及秸秆—饲料—养殖—农业基地等循环农业模式为依托,重点发展秸秆沼气及秸秆食用菌栽培等特色秸秆综合利用之路。

第五章重点工程

第一节秸秆肥料化利用“提质工程”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

以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为依托,建设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基地,推广小麦、水稻、油菜粉碎还田技术。

扶持购置秸秆粉碎机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以及仓库、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补贴机械化还田作业。

到2020年,全市建设水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7个,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基地7个,油菜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基地7个,全市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20万亩。

秸秆覆盖还田。

在水稻-蔬菜(食用菌)、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果树等种植主产区,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建设秸秆覆盖还田示范基地。

重点采用秸秆就地或异地覆盖农地,用于蔬菜、水稻、油菜、小麦、果树生产。

到2020年,建设秸秆覆盖还田示范基地5万亩,秸秆覆盖还田70万亩。

秸秆快腐还田。

在水稻-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油菜主产区,应用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及时将秸秆快速还田,然后进行下季作物种植。

到2020年,推广秸秆快腐还田面积20万亩。

秸秆商品有机肥加工。

建设秸秆商品有机肥生产项目,大力发展秸秆商品有机肥精深加工,促进秸秆肥料化高效利用。

重点支持秸秆有机肥工厂化设备购置、生物菌种引进、技术创新、场地建设,推广工厂化秸秆综合腐熟技术、生物有机生产技术。

到2020年,建设1个商品有机肥生产项目,年生产秸秆商品有机肥能力达到20万吨。

第二节秸秆燃料化利用“增效工程”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

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村为单元,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推广秸秆热解气化技术,供区域范围内农户炊事燃烧。

重点支持秸秆气化集中供应示范点场地建设,秸秆粉碎机、气化机组、燃气净化装置、储气设备、供气管网、灶具等设备购置。

到2020年,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应示范点20个。

秸秆生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扶持现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更新设备、改造技术、扩大生产,鼓励新的企业、社会经济组织积极投资发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引导鼓励工矿企业结合锅炉改造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到2020年,建设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项目3个。

第三节秸秆饲料化利用“优质工程”

秸秆青贮、氨化饲料。

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大户等建设青贮窖、氨化池等秸秆青贮氨化场地,配备秸秆切碎、压块、青贮机械,重点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示范推广复合青贮、黑贮、酸贮等新技术,发展秸秆青贮、氨化饲料示范。

到2020年,建设年产万吨以上的秸秆青贮、氨化饲料示范项目2个。

秸秆精深加工饲料。

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建设规模化秸秆饲料精深加工厂,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养殖大户建设饲料加工点,推广秸秆压块、颗粒、草粉发酵混合等全营养饲料技术,规模化生产秸秆压块、颗粒等精饲料,加快我市秸秆饲料精深加工发展。

到2020年,建设秸秆饲料精深加工企业2家。

第四节秸秆基料化利用“栽培工程”

秸秆食用菌栽培示范。

在全市食用菌主产区域,鼓励食用菌生产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开展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制作,推广利用秸秆作基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开展秸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促进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利用。

到2020年,推广秸秆双孢蘑菇、羊肚菌、大球盖菇等为重点的食用菌栽培5万亩,秸秆基料袋状食用菌种植10亿袋,建设秸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5个。

秸秆栽培基质生产。

鼓励企业、农业专合组织开展秸秆育苗基质、秸秆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研发与生产,促进秸秆基质基料化利用,满足我市农业生产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需求。

到2020年,建设专业秸秆基质生产企业2家。

第五节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转承工程”

大力培育秸秆收集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秸秆收集组织,建立完善秸秆收集服务组织体系;

扶持规模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秸秆收储中心或收储点,支持购置捡拾打捆机、切碎机、小型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推广村级秸秆初级压缩处理,建设收储运示范基地,开展秸秆收储运示范。

到2020年,培育秸秆收集专合社8个,建设秸秆收储中心20个,秸秆收储点100个,建设秸秆收储运示范基地10个,建立涵盖全市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农业、环境保护、科技、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税务、气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下设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两个工作组。

其中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牵头;

秸秆禁烧工作由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牵头。

明确目标责任。

各地按照本规划制定本地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工作职责。

研究制定目标考核机制,严格奖惩措施。

实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乡镇和村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落实部门责任。

市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市农业局加强规划指导,积极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支持;

市农业局负责指导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沼气能源化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指导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市财政局要整合现有支持的各类资金,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

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创新体系;

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用地支持力度;

市能源局、国网广元供电公司要推动和协调秸秆发电上网;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要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依法处理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行为,协调各地、各部门做好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气象预报和“异常高温热点”卫星遥感监测,做好人工增雨降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