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25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勾股定理.doc

教学视频-公开课,优质课,展示课,课堂实录(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勾股定理

一、内容提要

1.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ABC中 ∠C=Rt∠a2+b2=c2

2.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①作已知线段a的,,……倍

②计算图形的长度,面积,并用计算方法解几何题

③证明线段的平方关系等。

3.勾股数的定义:

如果三个正整数a,b,c满足等式a2+b2=c2,那么这三个正整数a,b,c叫做一组勾股数.

4.勾股数的推算公式

①罗士琳法则(罗士琳是我国清代的数学家1789――1853)

任取两个正整数m和n(m>n),那么m2-n2,2mn, m2+n2是一组勾股数。

②如果k是大于1的奇数,那么k,,是一组勾股数。

③如果k是大于2的偶数,那么k,,是一组勾股数。

④如果a,b,c是勾股数,那么na, nb, nc (n是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5.熟悉勾股数可提高计算速度,顺利地判定直角三角形。

简单的勾股数有:

3,4,5; 5,12,13; 7,24,25; 8,15,17; 9,40,41。

二、例题

例1.已知线段a  a    a   2a  3aa                  

求作线段a            a        

分析一:

a==2a                     

∴a是以2a和a为两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分析二:

a=

∴a是以3a为斜边,以2a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

作图(略)

例2.四边形ABCD中∠DAB=60,∠B=∠D=Rt∠,BC=1,CD=2

求对角线AC的长                   

解:

延长BC和AD相交于E,则∠E=30                     

∴CE=2CD=4,                                 

在Rt△ABE中                             

设AB为x,则AE=2x                            

根据勾股定理x2+52=(2x)2,x2=             

在Rt△ABC中,AC===

例3.已知△ABC中,AB=AC,∠B=2∠A

求证:

AB2-BC2=AB×BC                  

证明:

作∠B的平分线交AC于D,            

 则∠A=∠ABD,                      

∠BDC=2∠A=∠C

∴AD=BD=BC                              

作BM⊥AC于M,则CM=DM                 

AB2-BC2=(BM2+AM2)-(BM2+CM2)            

    =AM2-CM2=(AM+CM)(AM-CM)         

    =AC×AD=AB×BC

例4.如图已知△ABC中,AD⊥BC,AB+CD=AC+BD

 求证:

AB=AC                 

 证明:

设AB,AC,BD,CD分别为b,c,m,n                          

则c+n=b+m,c-b=m-n                     

∵AD⊥BC,根据勾股定理,得                       

AD2=c2-m2=b2-n2                                                                

∴c2-b2=m2-n2,(c+b)(c-b)=(m+n)(m-n)

(c+b)(c-b)=(m+n)((c-b)                           

(c+b)(c-b)-(m+n)(c-b)=0

(c-b){(c+b)-(m+n)}=0

∵c+b>m+n,∴c-b=0即c=b

∴AB=AC

例5.已知梯形ABCD中,AB∥CD,AD>BC

求证:

AC>BD

证明:

作DE∥AC,DF∥BC,交BA或延长线于点E、F

ACDE和BCDF都是平行四边形

∴DE=AC,DF=BC,AE=CD=BF                    

作DH⊥AB于H,根据勾股定理                           

AH=,FH=                       

∵AD>BC,AD>DF                               

∴AH>FH,EH>BH             

DE=,BD=

∴DE>BD

即AC>BD

例6.已知: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正方形EFGH内接于ABCD,AE=a,AF=b,且SEFGH=                             

  求:

的值                              

(2001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二)                             

解:

根据勾股定理                                   

 a2+b2=EF2=SEFGH=;①                         

∵4S△AEF=SABCD-SEFGH  ∴ 2ab=   ②

①-②得 (a-b)2=    ∴=

三、练习

1.以下列数字为一边,写出一组勾股数:

①7,__,__  ②8,__,__  ③9,__,__

④10,__,__  ⑤11,__,__  ⑥12,__,__

2.根据勾股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①252-242=__,   ②52+122=__,

③=___,④=___

3.△ABC中,AB=25,BC=20,CA=15,CM和CH分别是中线和高。

那么S△ABC=__,CH=__,MH=___

4. 梯形两底长分别是3和7,两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S梯形=___

5.已知:

△ABC中,AD是高,BE⊥AB,BE=CD,CF⊥AC,CF=BD

求证:

AE=AF

6.已知:

M是△ABC内的一点,MD⊥BC,ME⊥AC,MF⊥AB,

且BD=BF,CD=CE                     

 求证:

AE=AF        

                                                

                                               

                 

                         

7.在△ABC中,∠C是钝角,a2-b2=bc 求证∠A=2∠B

8.求证每一组勾股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偶数。

(用反证法)

9.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周长和面积的数值相等,求各边长

10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一点P,求证:

AP2+BP2=2CP2

11.已知△ABC中,∠A=Rt∠,M是BC的中点,E,F分别在AB,AC

ME⊥MF

求证:

EF2=BE2+CF2

12.Rt△ABC中,∠ABC=90,∠C=60,BC=2,D是AC的中点,从D作DE⊥AC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E,以AB、BE为邻边作矩形ABEF,连结DF,则DF的长是____。

(2002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

                                  

               

13.△ABC中,AB=AC=2,BC边上有100个不同的点p1,p2,p3,…p100,

记mi=APi2+BPi×PiC(I=1,2……,100),则m1+m2+…+m100=____

(199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

练习题参考答案

3. 150,12,35   

4. 24(作CE∥BD交AB延长线E)

5.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E,AF的平方都等于m2+n2+AD2

6.利用勾股定理:

 AE2=……,AF2=……

7.作CD⊥AB于D,

∵bc=a2-b2=BD2-AD2=(BD+AD)(BD-AD)∴b=BD-AD……

8.(用反证法)设a,b,c都是奇数,那么a2,b2,c2也都是奇数,

 ∴a2+b2是偶数,而c2是奇数,这与a2+b2=c2相矛盾,

 故这种假设不能成立,

 ∴a,b,c中至少有一个数是偶数

9. 正整数解有

答:

各边长是5,12,13或6,8,10

11.延长EM到N,使MN=EM,连结CN,

显然△MNC≌△MEB,NC=BE,NF=EF……

12. 可证DF=DE=2,  

13. 400(mi=4)

[文章来源:

教师之家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优质课视频请访问:

教学视频网

教师之家-免费中小学教学资源下载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