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68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说课稿.doc

《春天的畅想》说课稿

河田二中涂丹青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前两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和营造作品情趣和意境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观创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畅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科的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造型与色彩,特别是主观色彩对造型艺术的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对春天进行主观创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畅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造型和色彩虽已讲过,但在创作前,他们仍是前提,所以创作中造型、色彩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有限,而本课重在学生对春天的畅想,所以如何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在畅想中构思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精神。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与大家交流合作的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技能技巧方面还很薄弱,对直观的东西更容易接受,并且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上有一定优势,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配合我校“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本堂课我采用以直观和实践相结合的“学导互动”的教学方法。

学,学生学老师,模仿老师上课的方式来赏析美术作品;导,教师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互动,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准备

学生:

画纸、铅笔、橡皮、上色工具

教师:

课堂教学素材、多媒体、优秀学生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6分钟)

1、提问:

一年四季中,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季节?

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季节的喜爱?

(写作、歌唱、绘画、拍照)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找出歌词里代表季节的关键词(青翠山林、红花、绿草、小黄鹂)

3、回想描绘春天的文章、古诗,找出代表季节的关键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春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

4、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号,那美术家又是怎样通过作品来传达春天的各种信息呢?

(二)发展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15分钟)

1、预习展示:

课本P15-16的六幅作品,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讲台讲述作品描绘的内容,以及作者如何来传达春天的信息的?

2、教师总结补充学生所讲,对评述到位的小组进行表扬与奖励。

3、畅想:

同学们心目中春天的画面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三)实践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20分钟)

1、请学生拿出绘画工具,勾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

2、播放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奏鸣曲》、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春之歌》,帮助学生酝酿自己心中的春天。

3、教师巡回指导,在构图、创意、表现等方面点拨

(四)展示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5分钟)

1、选择学生作品中相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2.2春天的畅想

春天关键词:

青翠、绿草、桃花、温暖、柳树、

春风、春雨、生机、踏青、植树

设计意图:

把春天的关键词写在板书上,便于学生在创作时有联想的对象,更有利于学生打开创作思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七、预设性反思

这堂课是对前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应当对前两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点拨,创作初期着重在构图、色彩等方面,中后期多鼓励学生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情趣。

七年级的学生在绘画的技能技法上还不够熟练,创作时间可能拉得过长,到课堂结束也不一定有完整的作品,但在课堂的最后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注重评价画面的构思和画面所突出的春天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