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380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醴陵市中酸性潴育水稻土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Word格式.docx

363.8~436.7

58.8~68.0

晚稻

353.8

504.2

70.2

320.0~393.0

458.0~546.0

65.3~72.5

中稻

12

422.3

594.8

71.0

370.0~460.0

553.0~662.0

63.2~78.0

1.1.2不同类型土壤地力产量比较

对不同类型土壤地力产量分析统计的结果(表2),不同土种之间地力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早稻地力产量:

河潮泥>

红黄泥>

河沙泥;

一季稻地力产量:

潮砂泥>

河沙泥,这一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

表2不同类型土壤地力产量比较

试验

点数

土种

河潮泥

269.2

414.1

65.0

河沙泥

256.7

404.8

63.4

红黄泥

245.6

385.7

63.7

一季稻

421.0

597.9

70.5

390.0

557.0

70.0

潮砂泥

468.0

603.0

77.6

1.1.3地力产量与目标产量的关系

将试验全肥区(配方区)产量理解为目标产量,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地力产量高的地块可以获得较高的目标产量,这为我们通过地力产量预测目标产量提供了依据。

早稻、晚稻及一季稻目标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的关系分别为:

图1早稻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的关系

图2晚稻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的关系

图3一季稻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的关系

早稻y=1.1659x+100,r=0.8082**(n=6);

一季稻y=0.4653x+399.12,r=0.2347**(n=12);

晚稻y=1.0137x+145.5,r=0.7945**(n=6)。

1.2相对产量

相对产量是指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比,是划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重要参数,表3是根据2006-2007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出的早中晚稻的N、P、K相对产量,不同养分相对产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早、一季稻趋势一致,以K的相对产量最高,P次之,N最低;

晚稻以P的相对产量最高,N次之,K最低,早、中、晚稻相对产量之间也表现一定的差异,N的相对产量以晚稻最高,早稻最低,显然与早稻生长期间气温较低,土壤供氮能力较弱有关;

P、K的相对产量以早稻最高,分别达到94.7%、96.4%,晚稻最低,显然是因为通过早稻一季的吸收,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下降所致,因此晚稻要特别注重钾肥的施用。

表3水稻NPK相对产量统计

相对产量%

N

P

K

79.2

94.7

96.4

85.5

86.3

84.8

79.8

88.0

90.0

81.5

89.7

90.4

1.3相对养分吸收量

相对养分吸收量是指缺素区N、P、K养分吸收量占全肥区养分吸收量的百分比,客观上反映了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大小,是进行相关分析(校验研究),筛选土壤有效养分测试方法的重要参数。

表4水稻NPK相对养分吸收量统计

相对吸收量(%)

72.3

94.4

82.3

76.9

79.7

81.3

71.1

71.3

84.6

73.4

81.8

82.7

表4的统计结果表明,早稻以P的相对吸收量最高,一季稻、晚稻以K的相对吸收量最高,早、一季稻、晚稻均以N的相对吸收量最低,其中一季稻N、P相对吸收量基本接近;

N的相对吸收量以一季稻最低,晚稻最高,P的相对吸收量以早稻最高,一季稻最低,K的相对吸收量以一季稻最高,早稻最低。

1.4肥料利用率

根据缺肥区和全肥区N、P、K养分的吸收量计算出养分利用率(表5)。

表5NPK养分利用率计算表

养分利用率%

23.2

27.6

31.9

21.3

19.3

55.4

25.6

16.3

48.8

23.4

21.1

45.4

1.5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根据试验产量结果和植株化验结果计算得出单位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表6),早稻100kg产量N、P2O5、K2O平均吸收量分别为2.08、0.5、2.86kg,NPK吸收比例为1∶0.24∶1.38,晚稻100kg产量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14、0.51、2.88kg,N、P、K吸收比例为1∶0.24∶1.35,中稻100kg产量N、P2O5、K2O吸收量为2.17、0.57和2.81kg,N、P、K吸收比例为1∶0.26∶1.29。

表6水稻单位产量NPK养分吸收量

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kg)

P2O5

K2O

N∶P2O5∶K2O

2.08

0.50

2.86

1∶0.24∶1.38

2.14

0.51

2.88

1∶0.24∶1.35

2.17

0.57

2.81

1∶0.26∶1.29

2.13

0.53

2.85

1∶0.25∶1.34

2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2.1水稻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

图3-5分别为土壤有效P、土壤速效K、土壤碱解N与水稻相对产量的关系。

可以发现土壤碱解N与水稻相对产量相关性较差,土壤有效P与水稻相对产量的相关性一般,土壤速效K与水稻相对产量之间呈显著的的对数关系(图4),说明土壤速效K的测试值能够反映土壤速效K的供应水平。

图4水稻无P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

图5水稻无K区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K的关系

图6水稻无N区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N的关系

2.2水稻相对养分吸收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的关系

图7水稻P2O5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

图8水稻K2O相对吸收量与土壤速效K的关系

图9水稻N相对吸收量与土壤碱解N的关系

图7-9分别为水稻N、P、K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土壤N、K相对吸收量与碱解N、速效K之间相关性较差,而P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有效P之间呈显著的对数相关(图7),说明土壤有效P测试值能够反映土壤有效P的供应水平。

2.3磷、钾养分丰缺指标

依据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测试值的关系,按照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大于95%为高、75~95%之间为中、50~75%之间为低、小于50%为极低的标准,划分出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通过图5、图7关系,计算出醴陵市水稻不同等级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对应的土壤测试值(表7)。

根据水稻相对吸收量、相对产量与土壤测试值关系的显著性,以水稻相对吸收量为依据,划分醴陵市酸性潴育水稻土的P养分丰缺指标,以水稻相对产量为依据,划分醴陵市酸性潴育水稻土的K养分丰缺指标(表8)。

表7醴陵市水稻不同等级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对应的土壤测试值

分级

土壤养分测试值(mg/kg)

有效P

速效K

相对产量

>

95%

123.3

75~95%

63.8~123.3

50~75%

28~63.8

<

50%

极低

28

相对吸收量

13.1

6.1~13.1

2.3~6.1

2.3

表8醴陵市酸性潴育水稻土P、K养分丰缺指标分级

丰缺等级

mg/kg

13.0

125

6.0~13.0

65~125

2.5~6.0

30~65

2.5

30

3作物施肥模型和推荐施肥量

3.1回归分析方法

建立推荐施肥指标,主要是回归方法拟合肥料效应回归模型,再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出最佳施肥量。

我们在应用3415试验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拟合的过程中发现:

(1)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的成功率不高,醴陵市2006年7个水稻3414试验只有4个试验拟合成功典型三元二次回归模型;

(2)有些试验结果并非呈典型的二次回归模型,报酬递减的趋势不明显,而采样线性加平台拟合回归模型更与实际相符。

因此我们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或线性加平台回归模型,建立N、P、K肥料效应函数。

由于试验点太少,且肥力水平未拉开,所有的肥料效应模型还需进一步试验加以完善。

3.2水稻N肥效应回归模型与推荐施N量

根据2006~2007年两年的水稻3415试验,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方法,建立水稻N肥效应模型(图10),依据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出水稻的最佳施N量和相应的目标产量,即为我县水稻的推荐施N量(表9)。

图10水稻N肥效应模型

表9醴陵市水稻推荐施N量

肥力水平

目标产量

效应模型计算值

推荐施N量

(常规)

高肥

400

8.7

8.5~9.0

中肥

350~400

9.0~9.5

低肥

350

9.5~10.0

(杂交)

500

7.7

7.5~8.5

450~500

8.5~9.5

450

9.5~10.5

550

11

10.5~11.5

500~550

11.5~12.5

12.5~13.5

(超级)

600

11.4

11.0~12.0

550~600

12.0~13.0

13.0~14.0

3.3水稻P肥效应模型与推荐施P量

根据表8土壤有效P分级结果,将同一作物土壤有效P含量在相同丰缺等级的3415试验4、5、6、7的产量结果以及磷肥用量试验的产量结果合并或平均,建立不同土壤有效P水平下早、中稻磷肥效应回归模型(图11~图13),根据P肥效应模型得出不同土壤有效P水平早、中稻的推荐施P量(表10)。

图11早稻P肥效应模型

图12一季稻P肥效应模型

图13晚稻P肥效应模型

表10醴陵市水稻推荐施P量

丰缺

等级

P2O5用量/kg/亩

肥料效应模型计算值

推荐施肥量

2.7

0.0

3.6

3.4

2.8

3.5~4.5

3.0~4.0

2.5~3.5

4.5

4.5~5.5

4.0~5.0

5.5~6.5

5.0~6.0

3.4水稻K肥效应模型与推荐施K量

根据表8土壤速效K分级结果,将同一作物土壤速效K含量在相同丰缺等级的3415试验8、9、6、10的产量结果以及K肥用量试验的产量结果合并或平均,建立不同土壤速效K水平下早、中、晚稻K肥效应回归模型(图14~图16),根据K肥效应模型得出不同土壤速效K水平早、中、晚稻的推荐施K量(表11)。

但早稻K肥效应模型相关性不显著,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加以完善。

图14早稻K肥效应模型

图15一季稻K肥效应模型

图16晚稻K肥效应模型

表11醴陵市水稻推荐施K量

K2O用量/kg/亩

2.1

2.0~2.5

3.8

3.0

4.9

6.5~7.5

5.5

6.0~7.0

7.0~8.0

(超级杂交)

9.3

9.0~10.0

10.0~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