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13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docx

经专家论证模板满堂支撑架施工方案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航天基地

3#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模板满堂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陕西建工集团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2011-11-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陕西省交通集团公司航天基地一期3#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3#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地上1-27轴是十五层、28-46轴是二十一层、47-72轴是二十五层;地下二层层高3.45m,地下一层高4.55m、4.25m、4m,地上一层层高4.2m、4.5m、4.75m,标准层层高为3米,建筑总高度81.9米;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西边是地下一层,层高3.95,3#楼和4#楼中间是地下两层地下二层层高3.3米,地下一层层高4.5米。

总建筑面积41650㎡,其中3#楼28955㎡,地下车库12695㎡。

二、编制依据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1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三、施工准备

1、本工程采用12mm厚的清水覆膜板组拼。

支模支撑采用扣件式Ф48×3.0钢管,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螺旋式自动调平支撑体系,用十字扣件固定梁底钢管,以保证梁底不移位。

主龙骨采用Ф48×3.0钢管,次龙骨选用50×70mm双面刨光方木,模板接头处采用50×70mm的方木。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为32mm,螺杆长度为530mm,螺母厚度为30mm,支托板厚为5mm。

2、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应按规范的规定和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托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应使排水畅通。

3、构配件要求

3.1满堂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0钢管。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3.2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3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0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5796.2、GB/T5796.3的规定。

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四、设计要求

1、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

2、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3、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1.2_NGk+1.4_NQk(5.4.4-1)

式中:

_NGk——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_NQk——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kN)。

4、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与顶层立杆段;

(2)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

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

五、构造要求

1、满堂支撑架步距不宜超过1.8m,立杆间距不宜超过1.2×1.2m,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座或垫板,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

2、3#楼地下二层水平杆按三步搭设,地下一层水平杆按三步搭设,地上一层水平杆按四步搭设,标准层水平杆按三步搭设,地下车库水平杆按三步搭设。

3、为了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必须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

求满堂支撑架在纵、横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扫地杆的设置层设置水平剪刀撑,保证支架结构稳定。

4、竖向剪刀撑间距4~5跨,为3~5m,立杆间距在0.4×0.4m~0.6×0.6m之间(含0.4×0.4),竖向剪刀撑间3~3.2m,0.4×8跨=3.2m,0.5×6跨=3m,均满足要求。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2.4条第6款规定的内容: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6、立杆采用对接搭接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间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7、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立杆顶部的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0mm,直径与螺栓距离应符合现行规范,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托板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9、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六、检查验收

1、对进场钢管、扣件、可调托撑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场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现行规范标准。

钢管外径、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涂防腐漆。

可调托撑托板厚不应小于5mm,变形不应大于1mm。

2、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和

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3、地基应无积水,底座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空,扣件螺栓应无松动。

4、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

(mm)

示意图

检查方法与工具

1

满堂支撑

架立杆垂

直度

H=2

±7

经纬仪或吊线锤和卷尺

H=5

±10

2

满堂支撑架间距

步距

±20

钢尺量

立杆间距

±30

钢尺量

5、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规范规定确定。

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

6、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

(个)

实测扣件数量

(个)

允许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

8

13

20

0

1

1

2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

8

13

20

1

2

3

5

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公式

A、楼板模板支撑计算: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纵距(m):

1.20;步距(m):

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20;脚手架搭设高度(m):

2.60;

采用的钢管(mm):

Φ48×3.0;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

0.12;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1.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000;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

三级钢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楼板混凝土标号:

C30;

每层标准施工天数:

6;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

1440.000;

计算楼板的宽度(m):

4.00;计算楼板的厚度(m):

0.12;

计算楼板的长度(m):

4.50;施工平均温度(℃):

15.000;

4.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25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70.00;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0×7.000×7.000/6=40.83cm3;

I=5.000×7.000×7.000×7.000/12=142.92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5.000×0.250×0.120=0.75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0.250=0.08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1.000+1.000)×1.200×0.250=0.600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2×(q1+q2)=1.2×(0.750+0.088)=1.005kN/m;

集中荷载p=1.4×0.600=0.840kN;

最大弯距M=Pl/4+ql2/8=0.840×1.200/4+1.005×1.2002/8=0.433kN;

最大支座力N=P/2+ql/2=0.840/2+1.005×1.200/2=1.023kN;

截面应力σ=M/W=0.433×106/40833.33=10.602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为10.602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ql/2+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

Q=1.005×1.200/2+0.840/2=1.02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023×103/(2×50.000×70.000)=0.43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0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为0.438小于1.300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0.838kN/m;

集中荷载p=0.600kN;

最大变形V=5×0.838×1200.04/(384×9500.000×1429166.667)+

600.000×1200.03/(48×9500.000×1429166.7)=3.256mm;

方木的最大挠度3.256小于1200.000/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005×1.200+0.840=2.046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767kN.m;

最大变形Vmax=2.283mm;

最大支座力Qmax=8.951kN;

截面应力σ=160.203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8.951kN;

R<12.80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29×2.600=0.336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1.200×1.000=0.420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00×0.120×1.200×1.000=3.60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356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1.000)×1.000×1.200=2.4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8.587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8.587kN;

σ----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57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

W=4.79cm3;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Lo----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

(1)或

(2)计算

lo=k1uh

(1)

lo=(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0m;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155×1.700×1.500=2.945M;

Lo/i=2945.250/15.900=185.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09;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8586.792/(0.209×457.000)=89.902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89.902小于[f]=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h+2a=1.500+2×0.200=1.900m;

Lo/i=1900.000/15.900=119.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458;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σ=8586.792/(0.458×457.000)=41.025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41.025小于[f]=205.000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3级钢筋,配筋面积As=1440mm2,fy=36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b×h=400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ho=100mm。

按照楼板每6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6天、12天、18天...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6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m;

楼板计算范围跨度内摆放5×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2×1.2×(0.350+25.000×0.120)+1×1.2×(0.336×5×4/4.500/4.000)+1.4×(1.000+1.000)=11.290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4.500×11.288=50.794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0.0596×50.790×4.0002=48.437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15℃,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6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3.770%,C3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6.13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7.742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As×fy/(b×ho×fcm)=1440.000×360.000/(4000.000×100.000×7.742)=0.167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53

此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αs×b×ho2×fcm=0.153×4000.000×100.0002×7.742×10-6=47.398kN.m;

结论:

由于∑Mi=47.398<=Mmax=48.437

所以第6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留。

3.计算楼板混凝土12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m,短边为4.0m;

楼板计算范围跨度内摆放5×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3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3×1.2×(0.350+25.000×0.120)+2×1.2×(0.336×5×4/4.500/4.000)+1.4×(1.000+1.000)=15.760kN/m2;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4.500×15.755=70.898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0.0596×70.900×4.0002=67.608kN.m;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15℃,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得到12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74.570%,C3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22.370。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10.690N/mm2;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As×fy/(b×ho×fcm)=1440.000×360.000/(4000.000×100.000×10.690)=0.121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αs=0.114

此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2=αs×b×ho2×fcm=0.114×4000.000×100.0002×10.690×10-6=48.609kN.m;

结论:

由于∑Mi=96.008>Mmax=67.608

所以第12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B、梁支撑撑计算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立柱梁跨度方向间距l(m):

1.0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30;

脚手架步距(m):

1.50;脚手架搭设高度(m):

2.60;梁两侧立柱间距(m):

1.20;承重架支设:

无承重立杆,木方平行梁截面A;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

0.350;梁截面宽度B(m):

0.250;

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

25.000;梁截面高度D(m):

0.50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0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2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70.00;

4.其他

采用的钢管类型(mm):

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80;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250×0.500×0.200=0.625kN;

(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200×(2×0.500+0.250)=0.088kN;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250×0.200=0.200kN;

2.木方楞的传递集中力计算:

静荷载设计值q=1.2×0.625+1.2×0.088=0.855kN;

活荷载设计值P=1.4×0.200=0.280kN;

P=0.855+0.280=1.135kN。

3.支撑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