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39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docx

版一轮备课资料库课标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2年模拟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时间:

15分钟  

分值:

36分

1.(2015皖南八校一模,14)坚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

①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保障作用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015江西南昌二中三模,5)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最近,社科院发布调查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相差近50倍。

“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金“并轨”呼声日高。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养老金“并轨”,是因为(  )

①“双轨制”会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激发生产效能

③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物质保障

④居民预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3.(2015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期中,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下列选项中,体现通过再分配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包括(  )

①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

②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办法

③加大力度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

④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4北京海淀一模,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4江苏盐城一模,12)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著名的“卡尔多改进”准则。

下列措施符合该准则的有(  )

①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提高转移支付能力

③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专项贷款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4湖南师大附中三模,10)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要尽力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就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来说,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下列属于“把蛋糕更合理地分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

①建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②降低个人所得税率

③降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2014天津十二区县联考

(一),12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材料 2008—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情况(亿元)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300670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470

568845

财政收

入(亿元)

61330

68518

83101

103874

117253

129143

社会保障和就

业支出(亿元)

2761

3401

4503

4715

5753

6550

200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4分)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分)

 

B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

15分钟  

分值:

36分

1.(2015皖南八校一模,16)下表是2014年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

地区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北京

1400

1560

约11.4%

天津

1500

1680

12%

上海

1620

1820

约12.34%

表中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2.(2015福建六校一模,24)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下列对“我国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收入的绝对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C.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3.(2015安徽黄山屯溪一中二模,11)在“两会”十大热点候选项中,“社会保障”连续三年蝉联网上调查热度排行榜首,反映了广大网民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期待。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  )

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④提升消费预期,提高社会消费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5山东文登三模,6)某地对来自科研院所的179项科技成果进行集中拍卖,其中174项成果成交,拍卖总成交价是总起拍价的1.39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拍卖科技成果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体现

②这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③这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竞价拍卖必将拉升科技成果价格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5.(2014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三模,12)近年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备受关注。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其重心是初次分配领域。

下列选项中,居民收入属于这一分配领域的是(  )

①某市低保家庭定期获得的低保收入

②农民王大伯承包5亩土地获得的收入

③老王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④小张凭一项发明参股某企业获得的收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2014湖北荆州质量检查

(二),15]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 (  )

①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④调动人们投资与消费的积极性,促进个人收入稳步增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2014山东菏泽3月模拟,38

(1)

(2)]材料一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同比增长情况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简要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

(8分)

 

A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1.C 作答本题时注意题中的范围“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落脚点是守护社会公正,②强调的不是公平,因此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实现公平,应是发挥宏观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应选C。

2.A 在养老金“双轨制”下,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养老金“并轨”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①说法正确。

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②说法正确。

提高效率是保证公平的物质前提,③说法错误。

④与题意不符。

应选A。

3.D 加大力度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属于再分配调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再分配调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③④正确。

①②不属于再分配调节,与题意不符。

应选D。

4.D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要做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①②与题意不符;③④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

该题选D。

5.C 题干指的是福利经济学准则,属于再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①③不属于社会福利,故选C。

6.B 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和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故②③不能体现“把蛋糕更合理地分到群众手中”。

故选B。

7.

答案 信息:

2008年至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1分)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降低,(1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低,(1分)收入分配不合理。

(1分)

措施: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1分)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分)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3分)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分)⑤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1分)

解析 解读图表蕴含的信息,首先要纵比,说明2008—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都稳步增长;其次要横比,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再次要注意“注”,说明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最后要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仍不合理。

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应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

B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1.D 作答时注意材料中强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仅是针对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故A和题意不符;B与题意不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环节,而不属于再分配环节,因此C不符合题意。

应选D。

2.D 本题的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而A是强调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故A不符合题意;B中“收入的绝对公平”说法错误;C中“实现同时富裕”说法错误。

故选D。

3.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符合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①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主导的再分配,②③与题意不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提升消费预期,故④正确。

应选B。

4.A 上述材料中科技成果的拍卖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体现,故①正确;认为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的说法不正确,故不选②;通过拍卖获得的收入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体现,故③正确;④对材料理解错误。

故选A。

5.D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直接创造财富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之间进行的分配,②④符合题意,应选D。

①③属于居民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取得的收入。

6.B 建立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②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

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不一定能调动人们投资的积极性,④排除。

①③正确切题,故选B。

7.

答案 

(1)①2013年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实现社会公平。

(1分)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

(1分)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说明农民购买力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2分)

(2)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2分)②有利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立场的体现;(2分)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1分)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1分)⑤有利于推动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1分)⑥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1分)

解析 

(1)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GDP增速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与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同时要透过数字看本质,得出数字背后的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因此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应围绕收入和消费来组织答案,具体可联系分配公平、共同富裕、以人为本、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