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483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第五章 柠檬酸废水治理工程设计高程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式中:

L——计算管段长度,m;

i——每米管段的水头损失(水头坡度)。

(2)局部水头损失h2

——局部阻力系数。

5.2.3污水管渠水头损失计算表

如表5-2所示:

 

表5-2污水管渠水头损失计算表

管渠及构筑

管渠设计参数

水头损失

管渠名称

流量Q

(L/s)

D或B×

H(mm)

坡度i(‰)

流速v(m/s)

长度L(m)

沿程损失(m)

局部损失(m)

构筑物损失(m)

总损失(m)

出水管

34.72

250

13.9

0.76

30

0.117

0.029

0.146

0.3

二沉池至加氯接触池

3.9

14

0.005

0.058

0.063

二沉池

0.4

池至二沉池

17.36

200

3.7

0.59

12

0.049

0.064

0.113

0.5

初沉池至

0.045

0.094

初沉池

细格栅至初沉池

0.055

0.031

0.086

提升泵站至细格栅

0.035

0.08

0.1

粗格栅至提升泵站

0.11

调节池至粗格栅

8

0.078

0.133

进水管

4

0.008

0.021

合计

2.36

3.184

5.2.4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确定

设计加氯接触池处的地坪标高为0.000m,按结构稳定的原则确定池底埋深-2.0m,再计算出设计水面标高为4.7-2.0=2.7m,然后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之间的水头损失,推求其它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

经过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面标高见下表。

再根据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结构稳定的原理推求各构筑物地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见表5-3。

表5-3各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及池底标高

水面标高(m)

池底标高(m)

调节池

7.28

3.67

3.17

-1.21

-0.32

-3.08

格栅

2.70

2.10

1.49

-2.00

-0.30

-3.50

5.3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污泥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管道沿程损失沿程损失=坡度×

长度/1000

管道局部损失

当污泥以重力流排出池体时,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以各构筑物的出流水头计算,浓缩池和消化池、二沉池取1.2m,脱水机、初沉池取1.5m。

污泥管道的水头损失也按清水计算,乘以比例系数[8]。

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按照污泥流量及选用的设计流速,即可计算水头损失,选定管径,设计流速一般为1~1.5m/s;

当污泥管道较长时,为了不使得水头损失过大,一般采用1.0m/s,污泥含水率大于98%时,其污泥流速均大于临界流速,污泥管道的水头损失可定为清水的2~4倍。

丹麦kruger公司设计指南中对污泥管道的计算式这样规定的:

污泥管道的水头损失可按输水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再以不同类型的污泥和干物含量增加一定的百分数,对于干物质含量为1%~4%的初沉池污泥,水头损失可增加100~150%;

对于干物质含量为0.1%~0.4%的活性污泥,水头损失增加50%~100%。

表5-4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

D(mm)

1.5

初沉池至污泥浓缩池

0.388

20

25

1.2

40

1.0

0.19

1.19

二沉池至污泥浓缩池

0.354

20

28

1.1

1.12

0.17

1.29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至带式压滤池

0.282

16

1.4

0.45

0.324

1.191

污泥脱水间为地面建筑,则其地面标高为0,水面标高1.5m。

取重力浓缩池水面标高0.5m,池底标高-2.5m。

表5-5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标高

3.19

-3.06

2.79

-0.25

带式压滤机

2.00

3.96

-3.00

-3.18

第七章工程经济技术指标与建议

7.1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表7-1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规模

m3/d

3220

2

定员

15

3

总投资

万元

679.72

电耗

kW·

h/m3

1.51

5

处理成本

元/m3

0.68

6

回收效益

万元/a

79.20

7

处理费用

131.8

占地面积

m2

8109

课程总结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们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废水处理课程设计,我们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次水处理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废水处理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水处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构筑物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由于我们组员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们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进行过程中得到陈老师的悉心指导。

设计过程中,陈老师多次帮助我们分析思路,开拓视角。

陈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将使我们组员终生受益。

再多华丽的言语也显苍白。

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感谢我们组员和班上的同学,在我们遇到困难之时,帮助我们很好的处理了问题。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们专业每一位在课程设计期间帮助过我们组的老师,再次对陈老师的耐心指导表示真诚的感谢!

亲爱的朋友,上文已完,为感谢你的阅读,特加送另一篇范文,

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道路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2、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施工程序

3.2施工准备

3.3定位放线

3.4土方开挖

3.5卵石路基施工

3.6天然砾基层施工

3.7高强聚酯土工格楞

3.8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3.9路缘石施工

3.10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施工

3.11沥青面层施工

3.12降水施工

4、质量控制措施

5、雨季施工安排

6、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的厂址位于新疆石河子市。

工程场地位于石河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七路西。

场地原为麦田,地势南高北低。

厂区道路连通各装置区域,并与经七路相连。

2.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为保质按时顺利完成厂区道路,根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以及现场实际场地,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现场施工经验编制此方案。

规范及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规范》JTGF40-200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

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施工程序

降水——施工测量——土方开挖——路基(卵石)整平——机械压实——天然砂砾基层——机械压实——高强聚酸土工格楞——浆砌卵石立缘石基础——水泥砂浆勾鏠——天然砂砾基层——机械压实——安装路缘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楞——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3.2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及规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按图纸范围确定施工范围,标出外框范围线,清出障碍物。

联系施工需用材料、机械的进场工作。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坐标点与水准控制点进行引测。

根据施工图规定的道路工程坐标点,进行测量放样的业内复合计算。

3.3定位放线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道路两侧沿线间隔50m左右布置测量控制桩,轴线定位(坐标)桩与高程测量控制桩合用。

控制点沿道路中心线两侧交错间隔布置,形成多个控制体系,同时控制桩做醒目标志,以防在施工过程中被碰动。

土方施工后,测量人员应及时重新放线,路基处理后,应在路基上测定路面中心线、边界线以及标高控制点。

其基本步骤为:

校验路基轴线控制桩;

合格后,根据轴线控制桩详细放出路边线以及设置标高控制桩。

放线自检和业主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

验线允许偏差根据规范规定。

3.4土方开挖

施工方法:

在施工测量放线确定基础位置,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并经过监理确认后,即可进行基础土石方的开挖。

主要施工机具:

挖掘机、装载机、尖、平头铁锹等。

3.4.1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并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道路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共同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考虑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采用人工进行施工。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索取地勘资料及气象资料。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4.2挖土方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1)基地坡度剖面图:

现场土质为粉质粘土,开挖深度不超过1.5m可不放坡,不加支撑,挖深度超过1.5m必须放坡,放坡坡度为1:

0.75。

(2)开挖基槽:

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基槽从槽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将土方甩到基槽两侧,应保证边坡的稳定。

场地以下耕织土层直接清理现场,剩余好土回填基槽使用。

(3)施工要求:

基坑(槽)开挖后,不得直接开挖至设计底标高,避免机械开挖扰动地基土层。

在挖到距槽底2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20cm水平线,并在槽壁上每隔3~5m钉水平标高小木桩或短钢筋,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0.2m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2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桩校核槽底标高。

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基槽,最后人工清除槽底土方。

土方开挖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边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或在软土地段,不得在挖土上侧堆土。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

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同时应注意基坑边沿控制线好其他单位设施,避免损伤.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超挖。

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防止地面水流入。

坚持对边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应注意控制的质量问题

基础底部土方超深开挖: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解决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基坑开挖中如遇局部地基问题,施工方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人员现场共同协商处理,未得到各方任何之前,不得擅自处理。

基坑开挖并清理完,经钎探(根据当地监理、质检部门要求)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基底未能得到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础底部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开挖尺寸不足: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基坑(槽)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3.5卵石路基基层施工

路基施工是道路施工重点,必须将原地面上各种杂物清除,保证填土表面无积水。

对于压路机不能压到得地方,采用夯机夯实或者人工夯实。

厂区道路路基密实度不小于96%,经检测合格后方可经行后续施工。

本工程采用200厚卵石基层,基层每边比基础宽出270mm。

自卸汽车倒至基槽漂石,反铲挖掘机整平后,压路机压实。

3.5.1材料

卵石:

采用粒径100-200mm卵石做为底基层。

上层为天然砂砾,水泥稳定砂砾层及粗,中式沥青面层。

3.5.2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下承层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0.3-0.5m处设标志桩,在标志桩上用记号笔标出漂石基层边缘设计标高。

(2)整平

卵石入槽后,挖掘机倒退法整平。

进行分层施工,基层的设计厚度为200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底土方含水率较大,为了保证第一层漂石整体均匀性,防止地基翻浆,第一层漂石虚铺厚度400mm,碾压整平后,直接回填天然砂砾,分层碾压至设计标高。

(3)试验取样

选择资质符合要求的试验室进行戈壁分层碾压取样试验。

现场取样每层天然砂砾碾压完成后,由监理单位见证试验室现场对戈壁取样,压实系数要求不小于0.96.取样要求,每1000平方取样两点,不足1000平方时按两点取样。

3.6天然砂砾路基施工

天然砂砾应平铺整平后,进行机械碾压。

压路机采用18t内震式。

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时,主碾重叠不小于30cm。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2.0-2.5Km/h。

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达到没有明显的轮迹。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铲除换填,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接缝距离为500mm,接缝处夯压密实。

3.7高强聚酯土工格楞

土工格栅选取用聚酯涤纶纤维为原料。

采用经编定向结构,织物中的经纬向纱线相互间无弯曲状态,交叉点用高强纤维长丝捆绑结合起来,形成牢固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高强聚酯土工格栅具有抗拉强度高,延伸力小,抗撕力强度大,纵横强度差异小,耐紫外线老化、耐磨损、耐腐蚀、质轻、与土或碎石嵌锁力强,对增强土体抗剪及补强提高土体的整体性与荷载力,具有显著作用。

  土工格栅施工要点:

  1、施工场地:

要求压实平整、呈水平状、清除尖刺突起物。

  2、格栅铺设:

在平整压实的场地上,安装铺设的格栅其主要受力方向(纵向)应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铺设要平整,无皱折,尽量张紧。

用插钉及土石压重固定,铺设的格栅主要受力方向最好是通长无接头,幅与幅之间的连接可以人工绑扎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如设置的格栅在两层以上,层与层之间应错缝。

大面积铺设后,要整体调整其平直度。

当填盖一层土后,未碾压前,应再次用人工或机具张紧格栅,力度要均匀,使格栅在土中为绷直受力状态。

  3、填料的摊铺和压实:

当格栅铺设定位后,应及时填土覆盖,裸露时间不得超时48小是,亦可采取边铺设边回填的流水作业法。

先在两端摊铺填料,将格栅固定,再向中部推进。

碾压的顺序是先两侧后中间。

碾压时压轮不能直接与筋材接触,未压实的加筋体一般不允许车辆在上面行驶,以免筋材错位。

分层压实度为20-30cm。

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这也是加筋土工程的成败关键。

  4、防排水措施:

在加筋土工程中,一定要作好墙体内外的排水处理;

要做好护脚,防冲刷;

在土体内要设置滤、排水措施。

3.8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1.摊铺混合料前,要清扫砂砾执层,垫层上不能有杂物。

要严格检查底基层之纵断高程和横断面坡度,检测指标与偏差必须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然后洒水湿润底基层表面,但不能有自由水存积。

2.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宜中断。

因故断超过初凝时间过长,应设置施工缝。

摊铺机行下速度控制在1M-5M/min,并匀速行进。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中,横缝是不可避免的,对接缝处理规范有严格要求。

另外根据实际操作之经验,我处理之方法是先在横缝处多填混合料,压路机横向碾压2-3遍,再铲除明显高出之部分,再横压力1-2遍,最后再纵向依次碾压,压路机纵向行驶要超过横缝,碾压完毕再人工挖除1米,以便下次接缝。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碾压成型后,要能时喷雾洒水,以防止水泥稳定基层风干。

48小时内要保持表面湿润不干燥,然后连续约3天,以后可适当减少洒水次数,但必须保持表面湿润。

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期间要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洒水车要缓慢行进洒水均匀。

流水施工作业时,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洒水养生4天后,可洒透乳化沥青养生,第5天可铺沥表下面层。

这样作业对基层质量没有影响,还可快加工程进度。

3.9路缘石施工

路缘石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进行边线放样,确定路缘石底面标高。

路缘石施工应根据路缘石平面位置和顶面标高,放样依次排砌。

相邻侧石接缝必须平齐,然后进行勾缝。

3.10玻纤土工格栅施工

常用的玻纤土工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在已平整的基层铺设,不带自粘胶的,通常采用钉子固定法。

钉子固定法所需材料为:

i. 

40×

40×

0.3毫米的固定铁皮,要求平整不翘角

ii. 

2英寸钢钉(优质水泥钉)

1、钉子固定法铺设玻纤土工格栅时,先将一端用固定铁皮和钉子固定在已洒布粘层沥青的下层结构上,钉子可用锤击或射钉枪射入,再将格栅纵向拉紧并分段固定,每段长度为2-5米,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按收缩缝间距分段。

钢钉位置设于接缝处,要求格栅拉紧时,其纵横向均处于挺直张紧状态。

2、格栅搭接距离为:

纵向接头搭接距离不小于20厘米,横向搭接距离不小于15厘米,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幅处于后一幅之上。

3、不能将钉子钉于玻纤格栅上,也不能用锤子直接敲击玻纤格栅,固定好后,如发现钉子断裂或铁皮松动,则需重新固定。

4、玻纤格栅铺设固定完毕后,须用胶辊压路机适度碾压稳定。

使格栅与原路表面粘牢固,严格控制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出入,在格栅层上禁止车辆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混合料脚料,以防止对玻纤格栅的施工损伤。

5、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远送混合材料的车辆出入,在格栅层上禁止车辆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斜混合材料,以防止对玻纤格栅的损坏。

(2)玻纤格栅背胶易溶于水,雨天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施工。

(3)玻纤格栅为玻璃纤维制造,对人体皮肤易产生刺激作用,施工人员须戴防护手套。

(4)当使用胶轮压路机需注水增加重量时,其注水量不能太慢,以防溢流到玻纤格栅上,造成其背腹失去粘性。

(5)玻纤格栅铺设过程中,若发现原有较小的坑塘没有预先填平,可在铺好的格栅上将对应坑塘的部分剪去,以便在铺上层沥青混合材料时能完全填平坑塘。

(6)格栅铺设时,要求路面温度在5℃—6℃

(1)机械铺设

将整卷土工格栅装在拖拉机前的放卷架上,注意其粘性面向下。

使拖拉机向前走,保证土工格栅平直地粘在路面上。

s

用胶轮的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

摊铺沥青混合料路面。

(2)人工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