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504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操劳家务)

不知亢旱三年的说法准也不准(抵御旱灾)

【答案】 B(A.生:

甚,深;

C.月一十五:

初一、十五;

D.亢旱:

大旱)

3.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

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

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或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的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

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

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

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答案】 C(后两个典故写窦娥的冤情感动了天地。

4.【滚绣球】的结尾唱道:

“唉,只落得两泪涟涟。

”表达了窦娥的什么思想感情?

请在下面选出正确答案(  )

A.虽然骂了天地鬼神,但又怨自己时运不好,显示出她性格上的矛盾。

B.指斥天地鬼神也是冤极了的情况下逼出来的,表现她安分守己的顺民性格。

C.怒斥天地鬼神之后,又伤感自己的不幸遭遇,表现她性格中善良、软弱的一面。

D.表现她对天地不公和现实无可奈何,一腔悲愤也只能化作泪水。

【答案】 D

5.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体现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仇恨黑暗,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斗争意志。

【答案】 C(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

6.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当时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

B.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的心理需求。

C.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只能靠鬼神来解决他们认为无法解决的矛盾。

D.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面对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只能从内心世界去寻找出路。

【答案】 C

7.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

净,角色名,俗称“花脸”;

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

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

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答案】 B(“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者都使用当时流行的北曲。

B.元杂剧剧本一般是每本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有时还加楔子。

一个剧本由一个正末或正旦为主角,主角一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

C.《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

课文中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D.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经过导演处理的剧本叫脚本或演出本。

【答案】 C(第三折是高潮。

二、文本精品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9.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限四字语回答);

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 东海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孝妇

10.【耍孩儿】这支曲子里引用古代神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窦娥宁死不屈的坚强性格,她不甘心含冤死去,坚信自己所蒙受的冤屈不会在世上泯灭,她要像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一样,把自己天大的委屈昭告于世。

11.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三、课外延伸

阅读《窦娥冤》第四折的三支曲子,完成后面各题。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

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

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

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尸埋,第三要三年亢旱示天灾。

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

可怜她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

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

12.[梅花酒]中“本一点孝顺的心怀”指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为避免婆婆遭拷打,而屈招之事。

13.作者借窦娥之口开出了一张疗救世情的药方,即(写原文):

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说,作者始终将揭露批评的矛头指向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 指向草菅人命的封建吏治。

14.[煞尾]中“我奶奶”指________,更鲜明地表现了窦娥______________的品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婆婆 善良、孝顺 进一步突出窦娥的善良、崇高,更增加了作品的揭露批判力量。

15.对这三支曲子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支曲子是剧中窦娥在终场前唱的最后几支曲子,带有俯视全剧、笼括题旨的意味。

B.第四折是《窦娥冤》这个悲剧的结局,写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她平反冤案,并将窦娥的形象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C.这几支曲子用文言写成,但或直抒胸臆,或嘱咐事项,或引用谚语,都自然生动。

D.一般杂剧的第四折只是敷衍大团圆的老套,往往是强弩之末,无甚可观;

但此剧的第四折则仍然精彩纷呈,仍然是塑造性格的重要场次。

【答案】 C(运用的是当时的口语,通俗自然,是元曲本色派语言的代表。

四、高考热点

1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进行新闻概括及新闻短评。

武汉华一寄宿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一周只有周末能见上父母。

为了多接触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有些母亲放下原先苦心经营的事业,应聘该校既辛苦待遇又不高的“宿管员”职位。

学校出于公平考虑,有意将她们与自己的孩子错位,她们必须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负责的学生身上,无暇顾及自己孩子,“只能在食堂里、操场上远远看到自己的孩子”。

“陪读”成了一种心理安慰。

但妈妈们仍觉得能与孩子同处校园而安心幸福。

(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2)你如何看待母亲们的选择?

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不超过30字的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表达通顺,反对或赞成的理由充分。

【答案】

(1)母亲(或家长) 入校(或辞职或应聘宿管员)“陪读”

(若表达为:

“母亲为陪读应聘学校宿管员”之类也算对。

(2)示例:

①母亲陪读,给自己心理安慰,也给孩子温暖支持,值得肯定。

②家长沦为孩奴牺牲太多,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对孩子成长不利。

③家长对孩子不肯放手,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培养,不值得提倡。

④母亲为儿女牺牲事业放弃社会责任,对社会对教育孩子都不利。

17.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

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

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

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

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答案】 

(1)瑞典文坛熟知看重莫言 

(2)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3)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 (4)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有现代性 (5)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 (6)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除了它有汇聚积累之外,还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滴水之所以能穿石而过,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还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种子之所以能茁壮成长,除了它能忍受寂寞之外,还因为它有一种坚定的信心。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说话。

世间的“嘴”可谓丰富多彩。

常用的二字词语就有嘴短、嘴刁、嘴乖、嘴尖、嘴紧、嘴快、嘴软、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稳、嘴严、嘴硬、嘴直等一长串。

成语中也有很多,如口不应心、口角春风、口蜜腹剑、口若悬河、口是心非、口吐珠玑、口吐莲花……

对于“嘴”,你会想到什么呢?

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呢?

请以“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鼓励思维的多向和创新。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佳作赏读】 

“嘴”中千秋事

张仪的“连横”。

张仪在楚国被令尹打了个半死后,张开嘴,问妻子说:

“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

“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

“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张仪是战国游说家中最成功的连横家,相传与齐、楚、赵、魏、韩、燕六国的大相国——合纵家苏秦是同拜于鬼谷子门下的徒生。

张仪一生致力于对付苏秦的合纵术,为人诡计多端,能上能下,尤擅反间计,很会偷换利益点,迷惑人心,很有混世之材,思维十分机警敏捷,灵活多变。

张仪多次成功地把苏秦合纵术所标榜的公共利益转化为共同危机,让弱国误以为附秦可自保。

在他的误导下,六国之间的矛盾恶化。

张仪就利用六国间的互相猜疑,逐一击破,使苏秦辛苦经营出来的合纵国分崩离析。

嘴建奇功,舌如利刃,口吐莲花……

这是一张纵横天下的嘴!

烛之武退秦师。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

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巧陈利弊,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这是一张为国解难的嘴!

诸葛亮舌战群儒。

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应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

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

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风头出尽,其娴熟的论辩技巧令人折服,堪称经典。

从容应对,旁征博引,群儒失色……

这是一张悬河利刃的嘴!

秦桧“莫须有”。

秦桧是南宋时宰相,他反对抗金,害怕战争会影响到他的权位,所以竭力主张投降。

他感到岳飞是实现对金议和的最大障碍,就指使别人诬告岳飞谋反,把他逮捕入狱。

但是,岳飞宁死不屈,秦桧无法定罪。

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在卧室东窗之下密谋对策,王氏阴险地说:

“相公,纵虎容易擒虎难。

如果现在不想方设法把岳飞治死,将来必定后患无穷!

”秦桧觉得王氏的话很对,便不顾一切地把岳飞治死。

他授意谏议大夫万俟卨等人伪造证据,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诬陷成罪,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等人杀害在狱中。

陷害忠良,浊气逼人,污臭千古……

这是一张污臭千古的嘴!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原文展示】

——《孔子家语·

六本》

【名句背景】

《孔子家语》是一部伪书,据专家考证,是三国魏国王肃收集资料,借孔子的名义编辑而成。

其中有些材料杂取《论语》、《左传》、《荀子》等书,有些是自己杜撰,目的是攻击当时的郑学(东汉经学家郑玄)。

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子家语》已非原书,是后人根据散失的有关资料编辑的。

【名句译释】

同道德高尚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这里因为与芝兰的性质变得相同了的缘故);

同道德卑劣的人相处,就像进入腌制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腥臭,(这里因为与咸鱼的性质变得相同了的缘故)。

【名句评析】

分别列举两种对立的现象,比喻说明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

有助于为善的环境,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为恶的环境,引诱人们堕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所谓“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

与端方人处,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所以,孔子说: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多的人交友,有好处;

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说两面话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有害处。

慎重交友,是慎重选择相处环境的重要方面。

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不是还有“出淤泥而不染”一说吗?

关键在于自己的把握,能明辨是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