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5402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

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

问:

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

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

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师:

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

它只会吸铁吗?

生:

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

(引发学生冲突。

(2)师:

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

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

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师补课题:

有磁性。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

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

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

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

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

(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

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

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

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

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

(出示小资料:

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三、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环形磁铁

磁铁橄榄形磁铁能吸引铁、镍、钴

球形磁铁

心形磁铁

……

【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

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2.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动起来。

3.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通过小车实验观察磁力的存在。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方法的不断进步,感受和描述磁力的特点。

小车、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记录单、纸片、布片、餐巾纸、剪刀、回形针、细线等物品。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磁铁能吸引什么》,请大家来说一说磁铁能吸引哪些东西?

这些东西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

正如大家刚才说的,磁铁能吸引铁和镍,那么同学们知道磁铁是怎样吸引铁和镍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第二课。

3、揭示课题: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二、探究如何让小车动起来

1、教师出示一辆简易的小车,小车由四个轮子和铁片组成。

引导:

同学们,这是一辆小车,你们能让这辆小车动起来吗?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使这辆小车动起来的方法。

预设:

可以拉。

在小车上系一根细绳,用手拉动小车,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拉力或推力,用手拉动小车或推动小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不过,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

下面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再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管不管用。

4、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想出了哪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并展示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看看这些方法效果怎样。

6、教师引导:

同学们,刚才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

大家想的办法有的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

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

三、实验探究:

不接触小车,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1、实验材料:

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

2、实验方法:

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

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

3、实验要领:

在实验中要把握好条形磁铁靠近小车的位置和手拿磁铁移动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

这个实验可以多做几次,效果会更好。

4、学生实验之后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接触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5、教师再次引导:

同学们,刚刚我们拿的是条形磁铁做实验,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形状的磁铁,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

6、学生做完实验之后,交流试验情况,教师引导:

看来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磁铁,都能不用靠近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

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作出小结:

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

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8、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继续来试一试,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片、布片、餐巾纸等较薄的物品。

9、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边实验边观察实验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提示。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磁铁隔着这些物品,为什么还能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

10、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说到了磁铁有磁力,只要在磁力的范围之内,磁铁都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

虽然小车和磁铁之间隔着其他东西,但是并不影响磁铁磁力的作用。

四、课堂拓展

1、教师引导: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吸引物体靠的是磁力,磁铁还能够隔空、隔物吸铁。

了解了磁铁的这一特性,下面我们来玩一玩“蝴蝶飞”的游戏。

2、出示材料:

剪刀、纸片、回形针、细线、磁铁。

3、介绍制作方法:

先把纸片剪成蝴蝶形状,再在中间夹上回形针,然后用细线系上,一个漂亮的小纸蝴蝶就完成了。

玩法:

同桌合作玩这个小游戏,一人抓住细线,另一人拿着磁铁去吸引纸蝴蝶,并不停的移动小磁铁,这只蝴蝶就会飞起来了。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

第3课《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磁铁的两极》是二年级《磁铁》单元的第三课,学生在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引向磁力大小的教学研究。

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

通过让学生推测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聚焦本次研究主题。

第二部分探索:

借助回形针用感觉器官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用数据记录相同直径的钢珠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多少以及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方法验证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

第三部分研讨:

进一步构建磁极的概念。

第四部分拓展: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认识其他磁铁的磁极。

学生在上节课用磁铁吸引小车运动的实验时,可能会用条形磁铁的两极吸引,隐约知道磁铁两端磁力大,从而为本节课埋下伏笔。

学生对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概念是不清晰的,教师帮助学生从借助感受——用数据说话——利用铁粉等方法,逐渐递进式指导。

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学生用彩笔画出条形磁铁磁力各部分大小,合理的引出认知冲突,再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将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和原有的想法建立起了联系,修正了学生的错误概念,促进了学生概念的转变。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能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

2.了解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

能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

3.能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

能初步对探究的证据进行描述。

1、通过实验获取证据证明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通过多次实验感受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推测。

小组准备:

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

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

(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

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

(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

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

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

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

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

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

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

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

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

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

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

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

(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

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

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

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

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

(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

小钢珠先放哪里?

观察什么?

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

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

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8、小结。

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

(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磁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引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他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

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

4.我们能准确的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相互排斥?

5.学生讨论交流,老师适时引导。

磁铁的两极

磁铁两端磁性较强的地方叫磁极

两块磁铁可能相互吸引可能相互排斥

第4课《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3、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

一、回顾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两块磁铁的磁极标记为A、B、C、D来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结果全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对磁极的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未能把本是相同的磁极标上相同的字母。

2.磁铁的两个磁极还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研究吧!

3.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们:

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方?

二、磁极与方向:

1.我们研究磁铁,老师怎么忽然让我们认方向了啊?

小朋友们心里一定非常纳闷吧?

不着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2.可不要小看它哦,仔细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吧,发现了什么?

(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3.我们再让它转动一下。

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变化了吗?

4.小朋友们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做吧?

好,下面小组实验,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反复多做几次。

5.汇报交流。

6.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

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北方”的英文是"

North"

“南方”的英文是“South"

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7.运用。

上节课,我们用字母A、B、C、D给磁铁的磁极做标记,现在还需要这样吗?

可以怎么修改呢?

(用“南”“北”或“S”“N”做标记)学生动手自己找出上节课使用的没有标识的磁铁的南北极并添加新标记。

磁极与方向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第5课《我说你做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5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磁铁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了指南针。

他们会发现,条形磁铁指示南北的实验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简易的指南针。

这种发现会激发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本课安排了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旨在用Stem理念引导学生体验包括设计、选择材料、制作、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与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现象。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水浮式指南针的制作相对较为容易一点,其制作过程包括制作磁针、安装磁针、标注方向等。

制作完成后,需要检测指南针的效果,并针对制作过程或测试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与科学一年级全册以及二上的难度相比较,这次活动体现了较高难度,既要求学生能有充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调整能力。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900多年前,我国航海就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2.了解指南针的结构以及指南针各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3.组织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运用自己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来指出正确的南北方向。

4.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

对指南针进行正确磁化的方法;

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1.强力磁铁、钢针、泡沫、线、剪子、水槽(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2.盒式指南针(判断指南针的磁极)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指南针的作用很多,用途很广。

你想拥有一枚指南针吗?

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一枚指南针?

2.以前都是买来的,但是今天老师打算让我们要自己来做一枚指南针,想不想?

(板书:

制作一个指南针)

3.你认为作指南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为什么?

(支架、坐标、一枚小磁针)

4.你认为在这些材料中,哪个材料最难找到了?

(磁针)

二、引导思考,学做磁针

1.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一枚小磁针?

2.探索小钢针被磁化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看课本P78的内容。

3.看书后交流制作磁针的注意点:

a.不能来回摩擦,要沿一个方向摩擦;

b.重复做20-30次;

c.小心操作,别让钢针扎手。

4.分发磁铁和钢针,生磁化钢针。

5.交流测试钢针,你的钢针带磁了吗?

用什么方法可以去判断?

(去接近小铁针)

6.但是你能分辨你的小钢针南北极吗?

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

(用指南针去接近或者直接指示方向判别,但不能用磁铁去接近分辨,因为磁铁的磁性太强)

7.给自己的小钢针做上南北极的记号。

(可作记号,也可默记)

三、继续探索,安装磁针

1.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让学生设想,小组讨论后陈述理由)

2.阐述自己的方法,交流点评。

(总结归纳有:

支撑、悬挂、水浮式)

3.教师出示材料:

泡沫、线,剪子、小水槽,学生课内制作。

四、交流展示,互评指南针

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相互点评并改进指南针。

2.我们的指南针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

试一次能表明制作成功吗?

我们需要反复的实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3.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五、拓展延伸继续创作指南针

1.朋友们的指南针已经制作成功,你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去测定一下周围物体的方位,使自己能够更加熟练的使用。

2.那么除了这种方法外,大家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

试一试当发明家的感觉,继续设计的新的指南针,可以把样式画下来,更希望它做出来。

5、做一个指南针

一、磨穿画

二、放标

第6课《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1.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2.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能够根据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制作一些磁铁小玩具。

4.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协作探究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实验结论,并运用磁铁的这一特性制作磁铁小玩具。

磁铁性质实验盒,红、蓝标签,铁架台,水槽

一、导入:

1.上次我们学了《指南针》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由磁铁做成吸铁。

2.投影:

现在两个指南针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4.刚才我们像科学家进行了讨论、预测,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首先,我们知道指南针用什么做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揭题)

二、新授:

1.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两辆小车,两块条形磁铁,你们尽情地玩耍吧!

但玩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观察一下相互接触的磁极分别是什么极?

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及时记录在书上P40的表格中。

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

3.汇报:

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

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汇报,投影所填表格,师演示实验。

4.讨论:

你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两种:

要么互相吸引,要么互相离开。

师给你一个词:

相斥(chì

排斥),但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吸引呢?

你从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5.小结,并研究:

指南针不指南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填课后的填空题。

三、巩固:

1.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对磁铁的性质又了解了多少?

2.现在老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

这根磁铁上未标明南、北极,

谁能想办法来帮助老师呢?

比比谁的方法多,还要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就能知道它的磁极的呢?

不然,老师还不太相信哦!

先小组讨论一下。

3.交流:

水浮法。

悬吊法。

用已知的条形磁铁去做实验。

4.学生试验后贴上红蓝标签。

那蹄形磁铁又该怎么去做呢?

四、练习:

1.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猜谜游戏,不准用手拆开小车上的货物,只准使用磁铁,你能猜出这辆小车中装的是什么货物吗?

2.学生上台演示,并说出猜测的理由。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4.磁铁多么有趣呀!

你还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