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564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1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争似垂杨无限时代发刊词Word格式.docx

04贺《丰州文史》创刊陈光武

04贺翁旗《丰州文史》创刊刘晓林

04《丰州文史》创刊志贺朱文远

04志贺《丰州文史》刘霄

04贺《丰州文史》创刊傅永明

04贺翁旗《丰州龙凤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外一首)李凤阳

05满江红·

贺《丰州文史》创刊(外二首)齐喜章

05一剪梅·

凤翥龙翔(外一首)李秀云

05贺翁牛特旗《丰州文史》创刊麻永昌

05贺翁牛特旗《丰州龙凤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外一首)徐宝林

05贺《丰州文史》创刊赵衍祥

05贺《丰州文史》创刊乐人

06闻《丰州文史》创刊有赋于国林

06调寄一枝春·

贺《丰州文史》创刊侯蘊民

06贺《丰州文史》创刊(外一首)刘润波

06《丰州文史》创刊志贺赵国彬

06贺《丰州文史》创刊郭振声

06贺《丰州文史》创刊王若涛

文史天地

33忆与萨空了先生的一次会见范郁森

07我与刘凤翥先生的契丹文字缘李俊义

文化视点

28龙吟凤鸣诸王飞歌刘玉琴

丰州史话

44丰州大地的古文化毕从义

民间传说

49木叶山传说周福

书林漫步

41《终端》序李显卿

苍桑纪事

56只言片语话苍桑宁志凡

丰州文苑

40诗九首于国林

61老家赵国彬

53一纸千年王国元

55蜜蜂赞郭振声

64诗词八首张仲仁

苦旅(外一首)土田

情溅思喷贺新刊玉笛

 

创刊贺赠

贺《丰州文史》创刊

郑福田

玉龙陶凤出唯潢,文化昌明甲一方。

大野山红凭向往,香花十万正琳琅。

鲍喜章

(一)

遍地稻香艳阳天,秋风送爽透心甜。

农家牧野歌不断,墨客文人胸臆宽。

丰州诗书迷众赏,紫城琴瑟恋人欢。

年年月月抒心曲,盛赞今朝更壮观。

(二)

丰州文史著华章,鉴古铄今百世芳。

陶凤翱翔出凤地,玉龙狂舞现龙乡。

蒙元伟略五洲晓,辽契雄风四海扬。

紫域声名传万代,后嗣辈辈更辉煌。

《丰州文史》创刊志贺

陈光武

华夏子孙皆尚龙,祖龙即在古丰州。

少郎水畔风光丽,木叶山中史境幽。

无怪文人承远志,敢操墨笔赋千秋。

而今文史创刊日,花满长街歌满楼。

刘晓林

秋带浓香染紫都,丰州史卷烁奇珠。

风云际会钟灵地,翰墨遥开博雅图。

湟水长流肥野阔,文明繁盛典章殊。

时贤硕彦辅刊壮,大纛高擎仰宿儒。

朱文元

龙腾虎跃吉祥地,凤舞鸾鸣兴盛年。

欣忭故乡撰文史,新歌盛世百代传。

刘霄

紫城文明溯流长,代有人才续锦章。

凤翥龙翔灵驿地,今朝更待铸辉煌。

傅永明

丰州文史绽奇葩,缕缕芳馨溢海涯。

龙凤雄风梳碧野,契达陶彩映丹霞。

欣红快绿怡诗客,挚友同仁醉酒家。

叶茂枝繁荫紫塞,而今大漠罩青纱。

献瑞荷花映紫城,丰州盛世续文明。

少郎河畔玉龙舞,木叶山前陶凤腾。

辽祖霞辉金缕曲,契丹月照满江红。

葱茏艺苑枝花茂,后继骚人唱赤峰。

贺翁旗《丰州龙凤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李凤阳

少郎河畔古丰州,极盛辽邦文化悠。

陶凤玉龙祥宝地,耕农游牧乐丰收。

篇篇力作话青史,卷卷琼章咏春秋。

志贺“中心”花似锦,继承发展诸君谋。

贺翁旗《丰州文史》创刊

坛大纛聚群贤,千古丰州绽笑颜。

座座青山奔牧马,条条油路过前川。

金声玉振情陶醉,语壮词新颂大千。

共振雄风开广宇,争鲜斗艳早播天。

贺《丰州文史》创刊(外二首)

齐喜章

漫天紫雾见升腾,志胜鸿鹄云海程。

勤奋攻关释万卷,他年诗国占芳名。

边城蕾展开芳境,古树新枝咏韵生。

律耀霓虹牵魄动,绝含风月导神融。

其干夹岸香飘远,鲫鲤披光戏浪清。

喜聚群英陶众醉,骚人巨笔颂繁荣。

满江红·

艺苑添芳,丰州壮、文宏赋盛。

心潮涌,笔清笺秀,任情横纵。

虎啸骚林歌世泰,龙吟广宇祥云弄。

育精英,醉眼望青山,怡前景。

莹莹质,玲珑透,铺锦程,胸牵梦。

愿弘扬国粹,律绝佳境。

日映奇花争丽艳,露倾异草夺芳影。

位比邻,相互照心明,同欢庆。

一剪梅·

凤翥龙翔

—恭贺《丰州文史》问世暨龙凤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李秀云

凤翥丰州生紫烟,天地浑然,人兽波澜。

龙翔文化开始篇,潢水浇川,红土烧山。

枕笔宁思问祖先,摄取荒原,崇拜神仙。

今人妙语话乌丹,红了诗坛,火了文坛。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唱草原,千里花坛,万里蓝天。

游人信手结花环,云影衔山,云雀衔山。

陶凤深藏数千年,今日飞还,亮相人间。

玉龙文化写乌丹,先祖家园,你我家园。

贺翁牛特旗《丰州文史》创刊

麻永昌

少郎河水过龙乡,惊喜紫城编订忙。

汇聚千年荣辱史,传于后世永流芳。

贺《翁牛特旗丰州龙凤文化研究中心》

成立

徐宝林

龙凤之乡才子多,情吞热土笔山河。

源头故事彰奇志,结社宏图绘婆娑。

国粹精神传万里,炎黄血脉探新说。

征程莫问苦与乐,一路激扬一路歌。

赵衍祥

红霞紫气荡千川,势蓄乌丹大草原。

东起大兴接奈曼,西邻围场望燕山。

玉龙出土惊中外,陶凤鸣歌诉前史。

地广人杰文笔蕴,丰州力撰响吟鞭。

诗三首

乐人

贺“丰州龙凤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现身龙凤惊尘世,自古丰州第一家。

气概绕云辉北斗,精华映日耀南霞。

纵心经史攻坟典,游目奇书探海涯。

众趣博涉成大道,高贤直笔绽春花。

贺《丰州文史》创刊(二首)

袅袅东风又一枝,丰州吐翠斗琼姿。

舒花展草山川气,皱绿飘红日月时。

地方志书追毓黻,乡邦文献继应箕。

龙翔凤翥云霞舞,燕雀鸣声亦醉迷。

注:

毓黻,即撰写《东北通史》的金毓黻;

应箕,即撰写《东林事略》的吴应箕,清初人。

潢水滔滔激瀚海,忽闻燕雀吐清声。

虽无高调傲欻火,却有低吟绕螮蝀。

师旷闻歌知雅意,子期听曲辨幽情。

志随鸿渐鹏程远,道义丘山乐大同。

师旷,春秋时乐师,以善辩音律著称,子期,战国时钟子期,以善听琴曲而知其志向著称。

闻“丰州文史”创刊有赋

于国林

冷眼看霜过,西风菊自知。

阳春明三径,文苑发一枝。

欲作清音赋,宜从高远思。

怡心求自乐,志士岂能私。

调寄一枝春·

侯蘊民

甘霖春雾,漫长空,滋润龙乡沃土。

丰州文化,红山一脉遍布。

悠悠千载,底蘊深,积淀丰厚。

珍闻佚事,任俯拾,煌煌蜚声今古。

吸纳百川如故。

汇万家,彰显斯刊风度。

宗旨明了,笑对柳欺榆妒。

论理论道,自有群心回护。

众瞩望,文苑锦帜,从兹高竖。

贺《丰州文史》创刊(外一首)

刘润波

丰州文史喜发刊,承古接今有乐园。

惊世玉龙究历履,陶钧彩凤见端源。

风俗民怨皆当表,国事家情尽可研。

借鉴以前师以后,好逢舜日看尧天。

写在《丰州文史》创刊的日子

热心办事业,烈酒庆功成。

祝语丹心寄,贺词表深情。

丰收勤耕作,州县喜太平。

文治惠万民,史研得中兴。

创造新天地,刊行盛世风。

赵国彬

长河史册续新篇,龙凤故乡花草鲜。

瑰丽奇葩娇卉舞,晶洁碧玉翠珠添。

文坛进取临池畔,艺苑耕耘染墨前。

骚客锦章相聚首,撩人秀色更芳田。

郭振声

龙乡添翠少郎清,百业和谐社会宁。

共觅丰州千载梦,同心秉笔写文明。

王若涛

塞上秋沙成地金,丰州文史立书林。

玉龙旷古朝天阙,翰海无涯飘野云。

往事重重约手笔,沧海历历细勾沉。

云中师表开风气,行卷留与后来人。

我与刘凤翥先生的契丹文字缘

李俊义

一直关注拯救绝学问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邸永君博士认为,绝学是“我国本土的对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之前曾较有优势,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濒临灭绝的学科”。

契丹文字学,与西夏学、女真学、八思巴文字学和突厥学同属于濒危学科。

尤其是契丹文字学,被学者们称之为“真正的绝学”。

当今世界,被学术界公认为对契丹文字研究卓有建树的只有四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刘凤翥研究员、内蒙古大学的清格尔泰教授、辽宁省博物馆的历史与文物考古学家阎万章先生和日本学者丰田五郎先生。

这四个人,只有刘凤翥先生和我相熟,并通过契丹文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凤翥先生,字潜龙,一九三四年十

一月七日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千童镇王朴家村。

一九六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门化,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所一九七七年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古代民族史专业的研究生,师从陈述(字玉书)教授。

一九六六年毕业后,留民族研究所工作,逐步升至研究员兼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教授。

主要从事辽金史和契丹文字的研究,在大陆、港、台和日本、芬兰等地发表学术论文百馀篇,被国外同行誉为“契丹文字首席学术权威”(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从事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研究的资深学者杨虎嫩教授语)。

我最早和刘凤翥先生打交道,缘于《契丹小字研究》(清格尔泰、刘凤翥、陈乃雄、于宝林、邢复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一书。

我业馀时间,喜欢研读契丹辽文化方面的著述,并对契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初学者必读之《契丹小字研究》却久觅未果。

一九九九年十月,我从翁牛特旗博物馆贾鸿恩馆长那里得知刘凤翥先生的通讯地址,遂冒昧地给先生写信,请其代购此书及其新著《二十五史新编·

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和香港中华书局一九九八年繁体字版)。

不几日,即收到先生回信:

“俊义先生钧鉴:

顷奉十七日大札,敬悉一切,简复如下:

一,北京的各书店虽有售《二十五史新编》者,但均十五本整套卖,不拆开零售。

惟上海古籍出版社(此书出版单位)的发行科零售,辽、金、西夏卷每册十二元八角,另加百分之十五的邮寄费。

把书款和邮寄费一齐汇往该处,即可发书。

汇款之前,不妨先去封信问一问是否还有存书,有书再汇款。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地址为:

上海市瑞金二路二七二号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科,邮编:

二○○○二○。

二,《契丹小字研究》一书早已售罄,无处可购。

耑此奉陈,顺致大安!

刘凤翥,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按照先生信中提供的地址,我向上海古籍出版社邮购部咨询,被告知《二十五史新编·

辽史》无库存。

我只邮购了《中国谱牒研究——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王鹤鸣、马远良、王世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版)一书,而对《二十五史新编·

辽史》,只能望“书”兴叹了(二○○八年二月六日,当得知我还没有买到此书时,先生慨然将自存唯一上海古籍版样本签名寄赠,令我感动,此乃后话)。

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市隆重召开。

二十四日,开幕式结束后的上午十一时许,与会人员到赤峰市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二展厅,经赤峰市史地学者、宁城县地震局高级工程师胡廷荣先生引荐,我始与刘凤翥先生及夫人李春敏老师见面。

一朝握手,夙愿得偿,快何如之!

在博物馆三展厅《故耶律氏铭石》(出土于翁牛特旗山嘴子毛布沟)拓片前,刘凤翥先生向我讲解了此拓片中的契丹小字及相关问题,并委托我将他书写的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龙”字(遵贾鸿恩先生之嘱而书写)转交给赤峰市政协原副主席黄凌云先生。

会议期间,我将拙作《辽代墓志校勘三题》面呈先生,请其不吝斧正,并向先生请教东北历史考古及契丹小字研究的相关问题。

先生娓娓道来,记忆力颇佳,令人肃然起敬。

我十分景仰先生的学识与谦恭,会议结束不久,我将收藏多年而秘不示人的契丹小字拓片寄呈先生,并附一函云:

“刘老赐鉴:

久钦骏望,盼晤鸿仪。

数日之前,获挹芝颜,渥荷兰诲,备聆雅教,识荆有缘,幸何如哉!

兹有辽代墓志拓片数纸,系从民间访得。

就中文字不识,疑为契丹小字。

今呈高明,聊供研究之需耳。

先生审读复制后,便中请寄回原件,并撮要赐示卓见为荷。

肃此布意,临颖瞻驰,敬颂文禧,阖府吉祥!

晚李俊义谨禀。

甲申立秋于塞外龙凤之乡书乐墨趣斋。

小叩辄发大鸣,时隔数日,先生即回信四通。

其一云:

您好。

我今日才返回北京,拜读大札及所附契丹小字墓志拓本。

简复如下:

一,在赤峰时,您交给我的稿子(指拙作《辽代墓志校勘三题》。

——引者)。

我个人意见如下:

‘校勘’过于烦琐。

用一句话‘刘氏兄弟墓志在《翁牛特旗志》虽有著录,但错字太多,且无考释’即可,‘现据拓本著录如下’云云。

接着作考释之文,刘氏兄弟写一篇,萧氏兄弟一篇,两篇重点是考释,不是校勘。

萧氏兄弟的考释文章,应说‘萧孝恭墓志在《翁牛特旗志》虽有著录,但错字太多,且无考释。

萧孝资墓志是新出土的,萧孝资与萧孝恭是兄弟行。

现根据拓本著录,并把两个墓志合在一起进行考释’云云。

二,待我处理完积压的急务之后,我将抄录契丹小字墓志一份,并把可释之字在旁边标注汉字,然后连同原拓本一并奉上。

初步判断,墓志为某驸马之妻某夫人墓志。

具体情况容后详陈。

拓片质量太差,能否创造一个让我亲自拓一份的机会?

如不便,不必勉为其难也。

耑此奉陈,恭致道安!

刘凤翥,二○○四年八月二十一日。

其二云:

“俊义老师:

八月二十一日回到北京后,我一直忙于处理积压的杂务,没来得及研究您寄来的契丹小字墓志,从昨日才开始细看此墓志。

由于拓片质量太差,看起来极吃力,断断续续地大概看清楚。

这是某驸马第二夫人的墓志。

这个女人,表面上姓耶律,实际上姓韩,是韩知古之玄孙女,韩匡嗣之曾孙女,韩德昌之孙女,韩郭三之女,韩高十之姐。

我正在抄录,待三五天抄完之后,我即把原拓片寄回。

您如果方便,可否沟通一下,让原石持有者允许我去做一份拓片,花点钱或请吃顿饭均可以。

有关此墓志的情况向外人谈起时尽量简化,只说是某驸马第二夫人的就行了,至于是韩氏云云就不必与外人道也。

我近况尚好,就是一个字‘忙’。

九月三十日家中添了个孙子,更是忙乱,尤其是李老师,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身体尚好,勿念可也。

此致敬礼!

刘凤翥。

二○○四年十二月二日。

其三云:

“李老师:

您寄来的契丹字拓片,我已抄录一过,凡可释文者,我已在契丹字旁标注汉字。

先把手抄本复印一份,供参考。

拓片已托人去照相留底,待照完相之后,另行奉上。

前几天已去一信,想已收到。

您如果能沟通一下,使墓志收藏者允许我亲自去拓制或拍份照片,是为至盼。

刘凤翥,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其四云:

“俊义先生:

前几天通电话时,您曾让我把契丹字墓志写篇东西发表,适逢金启孮先生的女儿金适约稿,要给她父亲出纪念文集。

我正愁没的可写,遂欣然命笔(实际是电脑),草成一稿。

现打印一份奉上。

此稿只有照墓志抄本才能看得懂。

反过来,只有对照此稿才能看得懂抄本墓志。

两者必须互相配合。

拓片托人去照相,尚未取回。

待取回后当及时奉上。

刘凤翥,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先生下赐的此契丹小字摹本及《契丹小字〈萧特美·

阔哥驸马第二夫人韩氏墓志铭〉考释》(收入《金启孮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日本京都大学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二〇〇五年四月十日印行。

此文又收入张希清、田浩、黄宽重、于建设主编的《十至十三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六年十一月版)一文,内容涉及诸多新的学术资讯。

遵先生信中之嘱,我虽屡次托人联系先生亲自拓制该契丹小字墓志事宜,终未能如愿,个中原因,“难与君言说”。

我自觉对不住先生,先生却不以为意。

二○○八年二月,我将先生三年前寄回的“质量太差”的唯一一份契丹小字《萧特美·

阔哥驸马第二夫人韩氏墓志铭》拓片又奉赠先生,以弥补我此项工作的缺失。

二○○四年,得知内蒙古大学清格尔泰教授编著、吴英喆博士协助的《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一书在日本印行,我亟想购置在案,遂求助于刘凤翥先生。

不久,先生寄信云:

谢谢您沟通契丹字墓志铭之事。

已经于今日上午把《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挂号寄去,请查收。

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研究所的负责人原为中岛幹起教授,但此人已经退休,去信径直寄给其所长即可,不必指名(也无法指)。

我给您准备了国际信封,您用中文写封客气信,强调研究工作特需此书,请求协助得到此书。

不说索要,以打算买的口气,问问价钱和手续即可。

耑此奉陈,恭致冬安!

刘凤翥,二○○五年一月十日。

如果寄书来,写封信感谢一番。

用此地址回信:

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

アフリヵ言语研究所东京都府中市朝日町3—11—1〒183—8534日本国。

”我随即复信,其一云:

“刘老如晤:

元月十日大札诵悉,下寄的《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已于近日收到。

先生拨冗帮助寻觅《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一书,鄙人感荷莫名。

近日将修书一通,寄给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研究所负责人,请释锦注。

兹奉上拙稿《中国北方古代文化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亲历记》,请赐教为盼。

耑此布泐,恭祝文祺研安!

后学李俊义顿首,二○○五年元月十九日于塞外紫城。

”其二云:

“刘老大鉴:

寄来的书(指先生惠假之自存《契丹小字研究》)已收到,正在复印中。

此事尚需时日,待竣事后璧还(先生收到我寄回的书籍后,即刻回信云:

‘俊义先生:

《契丹小字研究》及《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收到,至谢。

凤翥,二○○五年三月四日。

’)。

遵嘱,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所长之信已挂号寄出。

耑此奉复,敬祝时绥!

李俊义谨白,二○○五年元月二十二日。

”后附“致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所长之信”云:

“所长先生澄览:

顷读中华书局主办之《书品》杂志,内载聂鸿音先生所撰《〈契丹小字释读问题〉读后》一文。

从中获悉,内蒙古大学教授清格尔泰先生所著《契丹小字释读问题》,已由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印行。

鄙人颇思一读,以实枵腹,并作契丹小字研究必备之工具书。

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凤翥先生告知贵所地址,故不揣愚陋,远隔重洋,与阁下联系。

请先生告知《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一书定价,以便邮购。

冒昧叨扰,有渎清神,惭悚无似,惟祈原宥。

临颖东望,翘盼佳音。

肃此布意,不尽欲言。

伏稔台绥加盛,潭祉益增,为颂为祷!

晚学李俊义拜启,二○○五年元月二十日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市辽上京故地。

二○○五年二月十四日,我收到日本国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研究所秘书室寄赠的《契丹小字释读问题》精装本壹册,夙愿得偿,“高兴得弗得了”。

“秀才人情纸半张”,我又修书两通,分寄至北京、东京。

“刘老尊前:

暌违数月,思念弥殷,忆昔获亲教益,深慰平生。

甲申岁杪,唪诵手谕,蒙惠鸿文,开张耳目,钦服有加。

承贶《燕京学报》壹册,高情雅意,铭泐无既。

乙酉岁首,下走俗务碌碌,有疏通信为罪。

先生慨然相假之《契丹小字研究》与《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下走业已复印完竣,今璧还,即乞查收。

近闻京师降雪,雪后清寒,佳想安善,莫罄言宣。

耑此敬覆,恭叩台绥,并贺春禧!

李春敏老师驾前附笔请安!

晚李俊义谨具,公元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时维乙酉上元节。

附:

日本国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研究所秘书室下赐之《契丹小字释读问题》业已收阅,遵嘱致函鸣谢。

先生成人之美,善莫大焉。

俊义又及,即日。

“所长先生阁下:

鹤望方殷,鱼书忽贲。

承惠贵所发行之《契丹小字释读问题》壹部,隆情盛意,曷胜纫感。

是书条目井然,词义严密,印刷优良,装帧美观,足徵作者采摭之宏富、用力之勤勉,亦可略窥贵所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事务室诸先生精细工作之一斑也。

鄙人自顾驽庸,获睹琳琅,循诵再四,受惠匪浅,沾溉固大,为之神明,欣然忘食矣。

展读之馀,遥企东瀛,无任忭颂。

遵嘱,寄奉相关反馈资料,伏乞查收。

耑肃寸禀,虔申悃忱,敬叩台祺,并祝春禧!

李俊义谨白,公元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时维乙酉上元节,于中国内蒙古辽上京道澄州故地。

二○○五年九月,刘凤翥先生与夫人李春敏老师参加巴林左旗博物馆原馆长唐彩兰女士新著《辽上京文物撷英》首发式之后,顺便到翁牛特旗博物馆拓制辽代汉字《萧孝资墓志铭》,我再次与先生相遇。

先生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拓碑的方法,并将其新著《遍访契丹文字话拓碑》分赠我及我的朋友吴甲才、贾鸿恩、庞昊诸先生。

是书详细叙述了契丹文字碑刻出土的原委和作者积数十年之勤、历经千辛万苦寻访,并传拓这些碑刻的历程,以及作者经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点拨如何通过自学踏入职业研究契丹文字的心路历程。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

“本书详细叙述了所有传世契丹文字碑刻的出土经过及现藏何处。

目的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指一条收集资料的联络图,以便按图索骥”,“本书用一定篇幅叙述了与拓碑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